小学生心理辅导突围的“利器”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绪辅导是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学生心里辅导必不可少的内容。班主任教师在学生情绪辅导中以“情绪管理”这个资料较多的主题为主。情绪ABC理论搭起的情绪管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应对消极情绪,但仅仅这样又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关心人性的积极面,它认为心理学不仅要帮助人祛除消极心理,更要的是让人发挥潜能和美德,促进人类向健康、幸福、美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情绪管理;ABC理论;SFBT理论;积极情绪观
  一、小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当前小学生情绪管理现状
  情绪辅导是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学生心里辅导必不可少的内容。实际上,心理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手中的参考材料单一匮乏、内容相近。班主任教师在学生情绪辅导中以“情绪管理”这个资料较多的主题为主。有调查显示,“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占情绪类团辅内容的76.67%,而采用情绪ABC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占100%(章学云,2013)。
  2. 当前小学生情绪管理存在问题
  2.1 情绪ABC“独大”
  情绪ABC理论在情绪辅导中的地位是垄断性的。调查显示,一线班主任教师情绪辅导活动课无一例外全部采用“情境导入—讲解 ABC 理论—补充其他方法”的模式(章学云,2013)。这也侧面说明,许多一线教师心理辅导理论不够扎实,辅导方法接触面窄,缺乏思考。
  情绪ABC理论“单枪匹马”地用在复杂的情绪管理上,其效果差强人意。个体心理咨询中,往往在对来访者共情以使其宣泄、理解、接纳自己的情绪之后,才进行认知调整。同样,在课后情绪管理辅导中,情绪ABC理论需要其他理論和理念配伍。
  2.2 情绪观培养“缺位”
  情绪辅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的正确观念。许多教案中虽然没有明确情绪观念,但无疑在向学生暗示“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不应该存在的,要消除的”。而急于消除消极情绪,容易产生更多的挫败感。实际上,人类处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平衡当中,永远不可能消除消极情绪。同时,消极情绪也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
  2.3 故事情境“乏味”
  许多情绪辅导教案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思考。情绪辅导活动课通常使用启发性故事引出情绪ABC理论。目前学生阅读面越来越广广,大多读过这些“心灵鸡汤”式故事,难以产生兴趣,而且浓重的说教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课堂呈现沉闷或吵闹现象。在ABC理论迁移实践初期,让学生写出自己最近的困扰会触动学生的不安情绪,使其所写内容浮于表面。另一些情境涉及成绩等敏感话题,充满说教意味,也缩小了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的视野。
  综上所述,情绪辅导活动深陷单一模式困境,亟须创新来突围。
  二、个体咨询理论助力情绪辅导活动课“突围”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本质是一种大团体辅导(钟志农,2012),它吸收和借鉴了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理论和理念。那么,个体心理辅导的一些理论和理念能否用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呢?心理辅导的本质是班级个体的有机融合,情绪管理指导的直接对象是班级个体,而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联想到的也是自身个体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心理辅导中完全可以尝试使用个体心理咨询理论。
  1.“双剑合璧”——SFBT理论与情绪ABC理论的互补组合
  近年来,SFBT(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因其易学好用、积极正向、伤害最小等优点快速普及。将SFBT与情绪ABC理论配合使用时,情绪ABC理论主要用于教给学生使用的情绪转变核心技巧,而SFBT则主要用于教师对课堂理念的把握,对学生反应的反馈,和对课堂引导和节奏的掌控。这既是对教师在心理课上言行反应的规范化建构,也为心理教师的专业性提供了支撑。
  SFBT把当事人看做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强调身后一步引导。SFBT相信人性本善,尊重当事人的尊严,接纳其知觉,并在其参照架构中工作,注重当事人的自我决定。SFBT声称小改变的增加会导致大改变的出现,要持续赞美当事人的优势力量和小小成功。除了以解决之道为目标的积极理念,SFBT还发展出建构理解基础、倾听、自然同理的态度、一般化、重新建构、赞美等技巧可用于情绪管理辅导活动课。
  2.建构积极的情绪观
  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乔建中,2003)。也就是说,情绪是内心体验的指标。SFBT肯定情绪的重要性,但它更看重想法、态度、信念和过去行为。SFBT把情绪作为一种客观指标,而不是一种需要被修补的、有问题的错误反应,它的价值在于其反映的当事人的观念中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并不需要将情绪单独讨论,而是要去了解情绪的整体知觉。SFBT重视对当事人整个人的同理,而不是对其负性情绪的理解,否则容易使当事人深陷痛苦而难以采取有效行动。除了同理,SFBT还会辨识当时人各类情绪背后的正向意涵,从而转化当事人的负性情绪。(许维素,2013)
  三、个体心理咨询理论在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根据钟志农“理念第一,技巧第二”的心理课思想,教师要充分理解情绪的意义,并知道让学生形成怎样的情绪观,传播简单而又容易实际操作并且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是一节情绪管理团体辅导课需要达到的目标。换而言之,学生将会明白,情绪是人类进化出的一项出色的能力,它帮助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尽管积极的情绪让人舒适,消极的情绪让人难受,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抛弃消极情绪,因为它只是一个反映我们内心的指标。我们需要充分感受它,并且承认、接纳它的存在,理解它存在的意义,并且,在它让我感觉到不舒适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个体,还有选择去调整内心进而调整这个指标。
  情绪管理是涉及到个体的情绪调节的内容,情绪ABC理论本身是针对个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并不能因为它单独使用的缺陷和被滥用而否定它的经典之处。相反,我们可以借鉴更多个体心理咨询的理论用于学生情绪辅导活动课。结合以上课程理念,将SFBT的治疗理念融入情绪ABC理论以补充其缺陷形成了一个情绪管理辅导活动课教案。   1.团体热身阶段:情绪真人秀
  本阶段是在引入情绪ABC理论前的一个铺垫。一方面,它为学生进入心理课堂做缓冲,活动的趣味性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它引出了本节课的话题,将情绪拓展知识融入进去,并且抛给学生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对待我们的情绪。具体来说,这个阶段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观看视频《七仔表情秀》
  (2)学生两两组合表演快速转换表情:班级篮球赛赢了——喜,被冤枉——怒,参加比赛没名次——哀,看到一条蛇——惧。
  (3)通过事件——表情的活动让学生总结,事件引起情绪,情绪反应内心的变化,情绪是一面镜子,没有好坏。
  (4)观察人体情绪温度分布图,发现情绪引起身体舒服或不舒服感受,人喜欢积极情绪,不喜欢消极情绪。
  (5)提出问题:(3)、(4)是相矛盾的,究竟如何对待情绪。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七仔是学生熟知的电影角色,它的表情秀能引发轻松愉快的氛围,而表情游戏是与熟悉同伴玩,并且很简短,有趣又会让学生好奇其目的。人体情绪温度分布图是2016年的新研究成果,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总之,热身阶段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制造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2.团体转换阶段:听故事,说情绪
  本阶段重在引出情绪ABC理论,并且让学生相信这是一种好的情绪调节的方法。这个阶段的难点就在于,高中生的人生经历和思维能力足够让他们成为自己问题的专家,要让他们相信情绪ABC理论这种说白了十分浅显的理论,甚至他们日常生活中也常使用的方法,是简单而有效果的情绪管理方法,可以尝试应用于实际,这就需要有一个具有冲击力的、足以令人信服的方法。
  此外,在这个阶段就要渗透SFBT和超个人心理学中关于情绪的理念,即在尝试调节情绪之前要先尝试承认这种情绪、感受这种情绪和接纳这种情绪。神经生理学家发现情绪的神经通路在新皮层之外,也就是说,许多情况下情绪可以不经新皮层即理智中心而直达杏仁核,这就解释了为何有时理智难以控制情绪。很多情况下,在同一个情景中,多数人都会有同样的情绪体验。这时候最好“让情绪飞一会儿”,即感受自己的情绪有哪些,了解引起情绪的想法,了解这些情绪又引发了哪些想法,如果有必要可以写出来或通过运动的方式发泄情感。
  具体来说,这个阶段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分别听故事的上下两部分,分别将听故事后的心情写在一张纸的上下两半,之后分别问学生心情以及产生这样心情的原因。故事上半部分:清晨你抱着辛苦完成的、值得骄傲的纸帆船模型走在路上,看见路边椅子旁有一张50块钱,你把模型放在椅子上去捡钱,结果模型被人坐扁了。故事下半部分:你站起身,发现那个人原来是盲人。
  (2)其中,在听完上半部分故事并询问完学生的心情及想法后,需要提问能否直接转换情绪,即把模型坐扁了不高兴的情绪替换成高兴的情绪:为了捡钱辛苦做的模型被坐扁了,你感到很高兴。这时候用SFBT中“一般化”的技巧说明在这样的情景下,你感受到消极的情绪是很自然的,也让“理解和接纳情绪”变得顺理成章。
  (3)通过对比学生前后写的心情词语发现,对同一件事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想法的改变造成的,顺利引出情绪ABC理论。
  (4)情绪ABC理论应尽量用简洁的方式讲解,即两点:一是事件引发想法,想法引起情绪和行为;二是想要改变情绪应该从改变想法入手。理论讲解得简洁才容易懂,而且也让后面有更多事件用于实际操作。
  可以说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不亚于后面对情绪ABC理论的练习部分。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从自己生活出发的感悟过程让他开始反思自己应对问题的方式,这个反思帮助学生知觉扩大与转化,同时也对这个简单的情绪ABC理论加深了信任,有可能因此作出决定可以尝试一下应用这个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天使与恶魔的较量,即面对一个问题,天使将给出积极的想法,恶魔将给出消极的想法。首先教师示范,之后每组领到一个情境,并准备积极的想法。之后,前两个问题中,教师充当恶魔,每组派出两名天使作辩论。后面三个问题则由其他组派出成员当恶魔作辩论。五个情境分别是:A. 参加考试,第一题就不会做,非常紧张。恶魔:笨死了,第一题都不会,我死定了!B. 在教室的走廊上被擦肩而过的人瞪了一眼。恶魔:哼,看我不顺眼?C. 班上出黑板报,回家晚了,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痛罵了一顿。恶魔:他们根本不爱我,只会骂我。D. 与同学约好去图书馆,但等了半个多小时,同学都没出现。恶魔:他根本不当我是朋友,以后再也不理他了。E.刚买没多久的钢笔弄丢了。恶魔:我就是个没用的人,这么点事也做不好。
  3.团体结束阶段:做自己的天使
  本阶段需要学生将今天学习和感悟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身上,尝试用情绪ABC理论解决自己的困惑,全班分享。前几个阶段如果要做充分,留给这个阶段的时间其实并不充裕。如果把前面部分加快速度,这部分能多几位同学分享,可能课堂表现会好,但却忽略了本阶段的真实目的。本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把焦点收回到自己身上,重新思考自己近来的困惑。充分的思考远胜过匆忙的分享,如果这个时间足够,即使没有分享环节,本阶段的目标也算达到了。
  最后,为了鼓励学生能在学校之外持续改变与行为之发生,可以建议学生多做一些情绪ABC的练习,时常问自己,我又没有发生哪怕一小步的改变,如果确实有,要及时肯定自己,学会自我赞美。
  四、对于后续课程的思考
  情绪ABC理论搭起的情绪管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应对消极情绪,但仅仅这样又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关心人性的积极面,它认为心理学不仅要帮助人祛除消极心理,更要的是让人发挥潜能和美德,促进人类向健康、幸福、美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后续辅导帮助学生培养愉悦、兴趣、自豪、满足等积极情绪,培养接受自我、生活有目标和意义、独立、利他等积极的人格,培养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乐观等美德。积极面的引导远胜于对消极面的改变,这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后更重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章学云.中小学情绪辅导活动课中的若干问题及解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3):14-17.
  [2]高亚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15-18.
  [3]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4]许维素.构建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58.
  [5]郭永玉. (2000).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94-95.
  [6]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的“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
其他文献
摘要: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学校重点的关注点。学生过早的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家庭亲情氛围的缺失和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一定影响。教师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学校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心理环境来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山区寄宿制;心理健康;信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
期刊
摘要: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的衣食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其身心潜能。而家庭是幼儿的摇篮,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各个家
期刊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廷廷今年十岁,父母离异,从小由大姨和妈妈带大,特别溺爱,习惯很差。别看他年龄不大,可大家都说他“人小脾气大”。因为他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他自己在楼道里走路时转圈圈、东摇西晃撞到同学,怪人家走路碰着他;同学从他身边过,他出脚绊人,怪人家走路不长眼;他因纪律问题受到了批评,回家后拿妈妈出气,怪老师同学误会他;
期刊
摘要:沙盘游戏技术是一种安全并且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符合学生的天性而深受他们的喜爱。沙盘游戏在校园中应用的魅力之处在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成长的伙伴,他们可以在游戏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发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的个性等等。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在,在沙盘中不断地调整自我。  当前,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 在自卑、厌学、缺乏自信心和无成就感等方面。
期刊
摘要: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作为英语教师,不能用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不能仅拿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水平,要想尽一切办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  关键词:评价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一、综合素质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对自己的学
期刊
摘要:我们是农村中学,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非智力型学困生较多,转化他们需要一个过程,应重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偏爱2沟通3有的放矢以理服人4榜样激励5信任6以表代训。  关键词:偏爱;沟通;有的放矢以理服人;榜样激励;信任;以表代训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首要问题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生动活泼的人、和谐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教育理念中
期刊
摘要: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个别学生不善言谈,成绩平平,做事方面也或多或少不够满意,为达到师生的有效沟通,从观察学生自身言行,同伴的反馈,以及家长的言语,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做法,结合具体事情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之后做相应的教育调整,慢慢走近学生,体验师生沟通的点点滴滴,使得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沟通;探寻;体验  一、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就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样
期刊
摘要:本案例是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一例三年级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了解、分析,从家长、教师两个微系统出发,制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进行干预,经过9次咨询,学生问题行为得以改善,辅导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多动;行为问题;行为矫正方案;微系统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小浩(化名),男,9岁,三年级学生。该生头脑灵活、生性活泼好动,身体发育良好。智力水平正常,成绩中下,无
期刊
摘要:随着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人们似乎已经可以接受离婚这件事情,同时把离婚看得不那么重要了,可是“单亲家庭”这个名词却始终影响这一群体的孩子。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缺乏安全感是女孩面对的最大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随时关注这样孩子的心理,给予及时有效的关爱,促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安全感;沟通;关爱  一、 故事正文  依依是我们班上一个及其普通的小
期刊
摘要:当我们给孩子传授知识时,试着蹲下身来,以孩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这样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拉近你与孩子心灵的距离。  拉起孩子的手,蹲下来的绝不是师道尊严,而你拉起来的,却一定是与孩子们用心灵沟通的桥梁。我相信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定会向我们敞开,我们一定会看到里边的缤纷色彩,体味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问题提出:要想教好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让自己成为一个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