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如何解读教材,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下面是我近几年来的一些做法,谨跟同行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通读单元教材。把握教学航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变得多姿多彩,情境图鲜艳明丽,习题图文并茂……但对教师而言,“例1、例2”的标志不见了,“相遇问题、归一问题”没有了,概念、定理、法则也少了。面对如此“新鲜”的教材,我们要教什么?怎样教好?唯有细心解读、用心思考,从整体认识教材,把握教学的主航线,才不会迷失教育的方向。开学初要了解全册教材的知识分布情况,具体备课时要先读完一个单元教材内容,了解整个单元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逻辑结构,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并将教材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再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读完“三角形”这单元内容和教学参考书后,我给自己拟定以下四条教学主线:1.从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2.以边为轴心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按边分类等腰、等边三角形);3.以角为轴心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按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4.作图(画三角形的高,按边或角的要求画三角形)
找到教学的重心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就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可以创新的空间更大、更广,师生的互动、生成也更精彩!
二、比读课时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现代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电子教材,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编排也不尽相同。深入钻研自己所用教材的同时,借鉴他山之石,取之精华,系统地获取知识并内化加工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制定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含有一定能力要求的学习目标,能促使学生和谐、持续地发展。
三、精读例题教材,有序探究问题
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材的内容并非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钻研、智慧解读,对教材进行改进、调整、重组、再创造,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交流的平台、成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材只是提供“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这样的结语,考虑到学生自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用演示、列表、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里十二点)
师:(钟面拨到12时)夜里12点在数学课上我们说是夜里12时,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我们也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
师:时针走了几圈?24时计时法表示几时到几时?(教师接着拔)下午1时是几时(13时),下午2时是几时?(14时)
师:下午1时怎样用24时计时法计时?(13时)为什么?现在时针走第几圈?(说明时针已经走了12小时,再走l小时就是12+1=13时)下午2时又怎样用24时计时法计时?下午3时又是几时?(简单说用24时计时法计时。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就行了)
师:下午6时是几时?晚上8时又是几时?夜里12时是几时?
师:大家能把这个表填完整吗?
师:谁来举例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都得到了新的收获,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一、通读单元教材。把握教学航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变得多姿多彩,情境图鲜艳明丽,习题图文并茂……但对教师而言,“例1、例2”的标志不见了,“相遇问题、归一问题”没有了,概念、定理、法则也少了。面对如此“新鲜”的教材,我们要教什么?怎样教好?唯有细心解读、用心思考,从整体认识教材,把握教学的主航线,才不会迷失教育的方向。开学初要了解全册教材的知识分布情况,具体备课时要先读完一个单元教材内容,了解整个单元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逻辑结构,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并将教材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再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读完“三角形”这单元内容和教学参考书后,我给自己拟定以下四条教学主线:1.从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2.以边为轴心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按边分类等腰、等边三角形);3.以角为轴心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按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4.作图(画三角形的高,按边或角的要求画三角形)
找到教学的重心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就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可以创新的空间更大、更广,师生的互动、生成也更精彩!
二、比读课时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现代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电子教材,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编排也不尽相同。深入钻研自己所用教材的同时,借鉴他山之石,取之精华,系统地获取知识并内化加工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制定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含有一定能力要求的学习目标,能促使学生和谐、持续地发展。
三、精读例题教材,有序探究问题
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材的内容并非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钻研、智慧解读,对教材进行改进、调整、重组、再创造,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交流的平台、成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材只是提供“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这样的结语,考虑到学生自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用演示、列表、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里十二点)
师:(钟面拨到12时)夜里12点在数学课上我们说是夜里12时,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我们也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
师:时针走了几圈?24时计时法表示几时到几时?(教师接着拔)下午1时是几时(13时),下午2时是几时?(14时)
师:下午1时怎样用24时计时法计时?(13时)为什么?现在时针走第几圈?(说明时针已经走了12小时,再走l小时就是12+1=13时)下午2时又怎样用24时计时法计时?下午3时又是几时?(简单说用24时计时法计时。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就行了)
师:下午6时是几时?晚上8时又是几时?夜里12时是几时?
师:大家能把这个表填完整吗?
师:谁来举例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都得到了新的收获,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