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这里着重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构筑自主的现实空间和自在的虚拟空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一、构筑自主的现实空间
1、自主选择的空间。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一篇课文,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最感兴趣的、最精彩的内容就重点学,其他的就粗略看一看。②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比如读书不一定非得整齐划一,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朗读、默读……③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独立自主、同桌合作、前后桌合作、好朋友合作都行。④自主选择表达方式。表达时,可以朗读给老师听;可以把内容演给同学看;可以编成故事说一说;可以想象成画面画一画……
2、自我表现的空间。“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表达方法,是阅读、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例如学生阅读思考后,说、讲、写、画、演、唱、诵、问、辩、做,甚至沉默,都是表现,只要是学生真切的、自愿的就应该给予肯定、鼓励。
3、自我实践的空间。“语文是实践性很能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首先是课内有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以往课堂教学老师讲解,学生听记;老师提问,学生答问;老师出题,学生做题;老师点名,学生应名的局面。其次课外有实践的基地。一有实践内容。像读书,往往是有书学生不知读什么、怎么读。有专家建议首选与课文相关的书读,如《红岩》、《爱的教育》、《谁是最可爱的人》、《安徒生童话》、《西行漫记》等,针对性强。而看报,则重点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注意阅读有“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国庆节”等的资料的报纸。二有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比如“小记者站”、“文学社”等等。三有奖励机制。
4、自我探索的空间。教师不仅应当允许异读现象的存在,而且要鼓励学生在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敢地、大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其次,老师要不余遗力地引导学生“想开去”。例如《题西林壁》这首诗就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全面观察事物;③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看问题要全面;④观察要与想象、推理相结合。(古代一没有望远镜,二没有直升机,作者怎能从“远”处、从“高”处观察庐山?)再次,教学要“留有余地”。学习语文更多的是要意会,“意会”即教学要留有想象的余地、思考的余地、“存疑”的余地、“曲 解”的余地、“再创造”的余地。这样,学生才能乐此不疲,不断探索。
二、构筑自在的虚拟空间
现实空间是有限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有形或无形的束缚,构造自在的虚拟空间,就是要呵护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篇篇课文,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形象生动,蕴含着美好的情感、丰富的内涵,是现实与想象完美结合的艺术品。我们可以加强朗读和诵读,在读中感悟、想象;加强默读和默想,把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塑造的形象、叙述的场面,再现于脑海中,像“过电影”,如临其境;加强联想和推想,进行“补白”、续编、改编;加强资料搜集和生活体验,以便更好地同作者、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加强表达,包括读后的说、写、画、演……
习作教学,在培养想象力方面,作为更大,空间更广。《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将写“想象作文”列入“课程目标”,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笔者认为,写想象作文,关键要把握两点:第一,敢想、会想。不设任何条条框框,不作任何限制,任学生驰骋想象,大胆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果要求想象“合理”,学生就担心,就害怕,就不敢想。不敢想,什么也谈不上!况且,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几百年前,吴承恩幻想“拔一根毫毛,吹出千万个孙猴子”、“翻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合理吗?现在,他的幻想不都一一实现了?第二,乐于、善于把想象中的人、事、物、景、境,用语言描述出来,用文字描写下来,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还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吧。这是孩子的权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吧。这是老师的责任!在自主的现实空间和自在的虚拟空间里,在共同构筑的广阔、丰润的空间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老师也一定会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一、构筑自主的现实空间
1、自主选择的空间。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一篇课文,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最感兴趣的、最精彩的内容就重点学,其他的就粗略看一看。②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比如读书不一定非得整齐划一,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朗读、默读……③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独立自主、同桌合作、前后桌合作、好朋友合作都行。④自主选择表达方式。表达时,可以朗读给老师听;可以把内容演给同学看;可以编成故事说一说;可以想象成画面画一画……
2、自我表现的空间。“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表达方法,是阅读、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例如学生阅读思考后,说、讲、写、画、演、唱、诵、问、辩、做,甚至沉默,都是表现,只要是学生真切的、自愿的就应该给予肯定、鼓励。
3、自我实践的空间。“语文是实践性很能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首先是课内有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以往课堂教学老师讲解,学生听记;老师提问,学生答问;老师出题,学生做题;老师点名,学生应名的局面。其次课外有实践的基地。一有实践内容。像读书,往往是有书学生不知读什么、怎么读。有专家建议首选与课文相关的书读,如《红岩》、《爱的教育》、《谁是最可爱的人》、《安徒生童话》、《西行漫记》等,针对性强。而看报,则重点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注意阅读有“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国庆节”等的资料的报纸。二有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比如“小记者站”、“文学社”等等。三有奖励机制。
4、自我探索的空间。教师不仅应当允许异读现象的存在,而且要鼓励学生在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敢地、大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其次,老师要不余遗力地引导学生“想开去”。例如《题西林壁》这首诗就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全面观察事物;③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看问题要全面;④观察要与想象、推理相结合。(古代一没有望远镜,二没有直升机,作者怎能从“远”处、从“高”处观察庐山?)再次,教学要“留有余地”。学习语文更多的是要意会,“意会”即教学要留有想象的余地、思考的余地、“存疑”的余地、“曲 解”的余地、“再创造”的余地。这样,学生才能乐此不疲,不断探索。
二、构筑自在的虚拟空间
现实空间是有限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有形或无形的束缚,构造自在的虚拟空间,就是要呵护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篇篇课文,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形象生动,蕴含着美好的情感、丰富的内涵,是现实与想象完美结合的艺术品。我们可以加强朗读和诵读,在读中感悟、想象;加强默读和默想,把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塑造的形象、叙述的场面,再现于脑海中,像“过电影”,如临其境;加强联想和推想,进行“补白”、续编、改编;加强资料搜集和生活体验,以便更好地同作者、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加强表达,包括读后的说、写、画、演……
习作教学,在培养想象力方面,作为更大,空间更广。《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将写“想象作文”列入“课程目标”,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笔者认为,写想象作文,关键要把握两点:第一,敢想、会想。不设任何条条框框,不作任何限制,任学生驰骋想象,大胆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果要求想象“合理”,学生就担心,就害怕,就不敢想。不敢想,什么也谈不上!况且,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几百年前,吴承恩幻想“拔一根毫毛,吹出千万个孙猴子”、“翻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合理吗?现在,他的幻想不都一一实现了?第二,乐于、善于把想象中的人、事、物、景、境,用语言描述出来,用文字描写下来,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还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吧。这是孩子的权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吧。这是老师的责任!在自主的现实空间和自在的虚拟空间里,在共同构筑的广阔、丰润的空间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老师也一定会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