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与建筑系
摘要:分析桂北古民居的特色,目的通过区域社会窗口来深入认识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层进而进入深入思考,对其进行研究,学习,继承中国传统艺术,为传统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提供一些借鉴,并使中国古民居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桂北民居;特色;古民居文化;继承
桂北古民居是在广西桂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历史年限的特色老房子。在广西民居中,它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瞩目。
广西桂北地区是桂林市以北一带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石灰石分布广泛,境内群山起伏,山峦连绵,溪流纵横,大小盆地错落其间,森林茂密,有对其地形很形象地概括为“七山二水一分田”。桂北地区天气多为潮湿多雨,年均气温17℃~19℃,年均降水量1 500 mm左右,年均日照在1 400 h~1 600h以下,属日照偏少地区。另外广西桂北地区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壮,瑶,苗,侗,毛南,水等少数民族。
为了适应了该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和各种多变的地理环境,桂北民居一般建造会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民居的结构上通常采用“杆栏”式结构,建筑轻盈通透,采光及通风效果良好。其中,建筑正立面与山墙出挑的木制阳台是重要元素。整体风格协调统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壮语中“栏”或“杆栏”都是“家”或“屋”的意思,“杆栏”是巢居的演变和发展,“杆栏”再进一步演变成“穿斗架”。
桂北民居的墙壁材料也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采用的竹木、黄土等原料。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一般采用悬山式,通常坡长相同,或前坡长而后坡短,解决了广西多雨季节屋面排水问题。为避免潮湿,建筑底层一般架空作为饲养牲畜和储物的空间。在色彩上,住宅外墙多采用利于通风的木制材料,实墙则多采用利于阳光反射的白色为基色调,这对阴雨天气多而日照不足的广西来说是解决采光不足的有效办法。桂北民居的木结构部分大多突出材料的本色,一般在立柱上涂黑色,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这种色调上的处理使桂北民居在外观上显得古朴而富有生机,在格调上清新淡雅而又不失富贵之气。桂北民居中对建筑局部如木制门、窗、挑手的处理也是非常有特点。
除此,桂北民居的建筑布局才是最有特色的。因为桂北民居多依山而建、顺应地形、因此众多房子在山上层叠而上,非常壮观。同时在每一处桂北民居群中,居民们都会在在开阔地或是村寨中心设置家族祠堂或活动广场,这是传统桂北民居的基本特征。从基本特征上看,传统桂北民居体现了密切而充满邻里亲情的关系模式,具有充满生机的空间场所,而易于识别的宗祠建筑则给人以领域感。这种层叠式布局方式表现出了浓郁的人情味及宗族关系,与现今流行的电梯公寓、花园洋房相比,它完全避免了因缺乏沟通空间而导致邻里间“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非人性化设计问题。
桂北民居的这种强调依山傍水、遵循自然的方式,无论是从建筑材料,還是从建筑方式上看,都蕴藏着深刻的建筑理念,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许多因地制宜、纯朴典雅,有着强烈地域风土特点的传统作法和借鉴。
目前,古民居保存最多、最集中的为阳朔县。阳朔县主要特色古民居有留公村、渔村、朗梓、龙潭、旧县5个村,保存较为完整、特色明显。留公村位于阳朔的普益乡,漓江河畔,离县城约30 km,该村始建于1487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村史了,村中保存的古民居建筑绝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村内古代屋宇居室共有30多家,仍然沿袭着中国的传统风格,多为建筑青砖青瓦,屋檐飞龙走凤,,高大宽敞,为典型的岭南古建筑风格。白墙青瓦片,青石板门槛,门窗都是木质结构,共同构筑成了一道独具桂北民居的村镇风貌,保存完好。朗梓村位于高田镇,是建于1668年的壮族村庄,全村姓覃,保存着一大群雄伟的古民居建筑。该建筑群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有山西曹家大院的气势、浙江诸葛村的规模,占地8 000 m2,房屋共60间,保存尚完好。整个建筑群结构严密、布局精巧,处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各厅堂连柱石均为不同造型,内有一碉楼,登上可俯瞰全村,为县里仅存的古代军事建筑。
桂北古民居集中地还有灌阳县的月岭、恭城县的朗山、平乐县古榕古街等。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是不一样的,古人通过建筑表述的思想也不尽相同,木雕、砖雕、石雕精细,巧夺天工,展现了前人的智慧,实用与美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独具地方特色,很值得细细品味。桂北古民居是研究湘桂民族走廊、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实证之一。
古民居是一个居住场所,更是承载着一个地方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我们在建筑设计上应该应结合当地的固有经验,多借鉴古民居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等特点的传统作法,并在我们的努力下,使中国的古民居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郭 红.浅谈桂北传统民居村落的特点及发展.山西:山西建筑,2011.
[2] 李长杰.桂北民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
[3] 陈文捷.广西桂北特色古民居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摘要:分析桂北古民居的特色,目的通过区域社会窗口来深入认识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层进而进入深入思考,对其进行研究,学习,继承中国传统艺术,为传统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提供一些借鉴,并使中国古民居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桂北民居;特色;古民居文化;继承
桂北古民居是在广西桂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历史年限的特色老房子。在广西民居中,它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瞩目。
广西桂北地区是桂林市以北一带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石灰石分布广泛,境内群山起伏,山峦连绵,溪流纵横,大小盆地错落其间,森林茂密,有对其地形很形象地概括为“七山二水一分田”。桂北地区天气多为潮湿多雨,年均气温17℃~19℃,年均降水量1 500 mm左右,年均日照在1 400 h~1 600h以下,属日照偏少地区。另外广西桂北地区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壮,瑶,苗,侗,毛南,水等少数民族。
为了适应了该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和各种多变的地理环境,桂北民居一般建造会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民居的结构上通常采用“杆栏”式结构,建筑轻盈通透,采光及通风效果良好。其中,建筑正立面与山墙出挑的木制阳台是重要元素。整体风格协调统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壮语中“栏”或“杆栏”都是“家”或“屋”的意思,“杆栏”是巢居的演变和发展,“杆栏”再进一步演变成“穿斗架”。
桂北民居的墙壁材料也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采用的竹木、黄土等原料。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一般采用悬山式,通常坡长相同,或前坡长而后坡短,解决了广西多雨季节屋面排水问题。为避免潮湿,建筑底层一般架空作为饲养牲畜和储物的空间。在色彩上,住宅外墙多采用利于通风的木制材料,实墙则多采用利于阳光反射的白色为基色调,这对阴雨天气多而日照不足的广西来说是解决采光不足的有效办法。桂北民居的木结构部分大多突出材料的本色,一般在立柱上涂黑色,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这种色调上的处理使桂北民居在外观上显得古朴而富有生机,在格调上清新淡雅而又不失富贵之气。桂北民居中对建筑局部如木制门、窗、挑手的处理也是非常有特点。
除此,桂北民居的建筑布局才是最有特色的。因为桂北民居多依山而建、顺应地形、因此众多房子在山上层叠而上,非常壮观。同时在每一处桂北民居群中,居民们都会在在开阔地或是村寨中心设置家族祠堂或活动广场,这是传统桂北民居的基本特征。从基本特征上看,传统桂北民居体现了密切而充满邻里亲情的关系模式,具有充满生机的空间场所,而易于识别的宗祠建筑则给人以领域感。这种层叠式布局方式表现出了浓郁的人情味及宗族关系,与现今流行的电梯公寓、花园洋房相比,它完全避免了因缺乏沟通空间而导致邻里间“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非人性化设计问题。
桂北民居的这种强调依山傍水、遵循自然的方式,无论是从建筑材料,還是从建筑方式上看,都蕴藏着深刻的建筑理念,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许多因地制宜、纯朴典雅,有着强烈地域风土特点的传统作法和借鉴。
目前,古民居保存最多、最集中的为阳朔县。阳朔县主要特色古民居有留公村、渔村、朗梓、龙潭、旧县5个村,保存较为完整、特色明显。留公村位于阳朔的普益乡,漓江河畔,离县城约30 km,该村始建于1487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村史了,村中保存的古民居建筑绝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村内古代屋宇居室共有30多家,仍然沿袭着中国的传统风格,多为建筑青砖青瓦,屋檐飞龙走凤,,高大宽敞,为典型的岭南古建筑风格。白墙青瓦片,青石板门槛,门窗都是木质结构,共同构筑成了一道独具桂北民居的村镇风貌,保存完好。朗梓村位于高田镇,是建于1668年的壮族村庄,全村姓覃,保存着一大群雄伟的古民居建筑。该建筑群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有山西曹家大院的气势、浙江诸葛村的规模,占地8 000 m2,房屋共60间,保存尚完好。整个建筑群结构严密、布局精巧,处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各厅堂连柱石均为不同造型,内有一碉楼,登上可俯瞰全村,为县里仅存的古代军事建筑。
桂北古民居集中地还有灌阳县的月岭、恭城县的朗山、平乐县古榕古街等。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是不一样的,古人通过建筑表述的思想也不尽相同,木雕、砖雕、石雕精细,巧夺天工,展现了前人的智慧,实用与美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独具地方特色,很值得细细品味。桂北古民居是研究湘桂民族走廊、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实证之一。
古民居是一个居住场所,更是承载着一个地方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我们在建筑设计上应该应结合当地的固有经验,多借鉴古民居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等特点的传统作法,并在我们的努力下,使中国的古民居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郭 红.浅谈桂北传统民居村落的特点及发展.山西:山西建筑,2011.
[2] 李长杰.桂北民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
[3] 陈文捷.广西桂北特色古民居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