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李浩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7年9月举办的“文化写作与学人随笔专题研讨会暨李浩作品系列新书出版座谈会”上,几乎每个发言者都会先来一段“我与李浩”的开场白,然后引渡到李浩的为学为人和对他系列新书的评论。轮到我说话的时候,突然间有点语塞,我和李浩之间的“多重关系”,还真不是一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的:大学时代,李浩高我两届,应该是我的学兄,我们都来自偏远的陕北,见面以老乡相称。当我二度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研时,李浩已经先期毕业并留校任教,应该算是我的老师了,后来我也调入母校教书,变为李浩的同事,不多久我们搬进桃园校区新的教工住宅楼,我成了他楼上的邻居。再后来,我们先后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站做博士后,出站后的李浩很快被选拔为新一届文学院院长,为文学院当家十年后又升为校级领导,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又是工作中的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如此“复杂”的关系介绍,引来众同仁一阵善意的笑声,让稍显严肃的会场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西大读研的时候,李浩已经是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老师了,同时还兼任研究生秘书,管理我们在校研究生的学习考核一摊子事务,每每遇见,不是忙于案头,就是行色匆匆。事业和生活都在爬坡阶段,紧张、忙碌乃至狼狈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我所见到的李浩,从来都是耐心周到、谦虚勤恳的样子。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西大校门口,我的导师和李浩商量我们这一届硕士毕业生答辩安排,不知为什么导师发了脾气,我刚好站在边上,我是导师的弟子,听训话已经习以為常,但此刻他是对着李浩的,而且又在人流如织的校门口,我有点担心地看着李浩,生怕有冲突发生。不想李浩比我镇定多了,他不断点头说“是”,毕恭毕敬地领受了老师一通教导,赶紧就去忙工作了。那时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李浩丰富的人生经历及其学术成就的增长和阅历身份的变化,应该足够一本传记来承载了,但是在我眼里,他一如当年的学兄,那种温良简行、质朴端正的书生品质,一直与他的为学为人紧相伴随,成为他文化性格的真本底色。
  大凡学人,因其经年求学而后著书立说,个性气质必然会在自然成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变化,这种融合了生命个性在内的文化心理建构,会逐渐塑造出一个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学人形象,李浩当然也不例外,他在由学生而成长为学者的过程中,不待说是大大加强了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但以我的感受和理解,李浩一直没有离开自己最初的出发点,一个放大了的“学生”身份一直潜藏在他文化性格的深部,于是才有了李浩尊重师长和敬畏学问的不变姿态,也才有了他在学术道路上不知满足、求精求深的钻研精神。如果说以往,这些朦胧的感觉多来自于日常相处,以及对他学术著作的粗疏阅读,那么现今,随着李浩随笔作品集的陆续出版,我对他的认识就有了更切近的窗口,也印证了我对李浩学人性格的解读大致没有跑偏。
  李浩以唐代文学和文化为治学方向,辛勤耕耘数年,出版了足以安身立命的几本沉甸甸的学术专著。散文随笔的写作大约开始于新世纪以来,《课比天大》《怅望古今》《行水看云》三本是其集中展示,并与上世纪90年代的两部旧作《流声》和《马驹》共同推出,形成颇具规模的系列成果,好生令人羡慕。因为作者写作背靠广袤的知识领域,所讨论的问题又涉及了社会历史、学术文化以及现实人生的方方面面,以我有限的笔力,很难达到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的程度,于是避重就轻,就自己所认识的作者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一点个人心得。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学者散文”渐成风气,创作现象纠缠着种种概念的争议绵延至今。实际的情形是,中国当代散文创作在这一潮流中再度崛起,形成新的发展势头。任何概念的提出,总有其特定指向而做不到全面衡量,以“学者散文”的视角讨论,侧重的是由创作主体角色和身份的变化,带给散文新的思想艺术面貌,这也与散文偏于自我表达的艺术特质相一致。李浩的随笔创作应该算作比较标准的“学者散文”,因为集子里所有的文字都是以他的深厚学养为底垫,以一个学者的生命体验为表现对象,以知识考古和理性思考为思想支撑,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融知识修养和丰富内心世界为一体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
  作为学者,选择随笔散文,其实也是尝试另一种方式的学术研究,在此路径上,中国既有悠久的治学传统,也有越来越多的后学自觉承传。李浩早年著述的《流声》,是一卷研究中国姓名文化的专书,为了方便普通读者接受,写得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此次归于随笔系列再版,让我对他早年的文字风采有所领略。看到作者在后记中说:“我后来专攻的中古隋唐士族与文学,空间地域与文学,都与姓名文化有关。”可见也是李浩学术思想系统中的有机一环。另一卷《马驹》是为马祖道一大师作传,作者“试图用通俗的文字描绘大师的行谊风采,揭示大师的精神境界”,“让大师真正走到我们大家中间,用他的智慧和机锋来浸润现代人干枯焦裂的心田”。同样是兼顾了专业学问和文化情怀的一本好书。
  阅读李浩的散文随笔,最有思想冲击力的当属那些讨论当代文化教育的篇章。比较而言,李浩研究中古隋唐文化与文学的专业优势,使他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以此为参照,他对当代文化现象的批评,更有深度和力度,能够提出颇具历史眼光的独立见解。而作为从教三十余年的高校教师和曾经的教育管理者,李浩深知教育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课比天大》一卷集中了李浩对中国现代教育问题的思考。从进入大学开始,李浩从来没有离开过高校,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教学管理,每一阶段都是用生命来体察,用实践经验来说话,他对教育的爱之深痛之切,他挥洒文字时流露出的书生意气,与我们常见的那些高头讲章和官样文章相比,无论识见还是境界有着明显的区别。
  《怅望古今》和《行水看云》中的大部分篇章很能代表“学者散文”的精神特征。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探照,对中国学术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下文化重建的种种思考,都充满问题意识,富于学理的力量。同时,因为随笔的形式少有规范,给了作者更为感性和自由的表达空间,使得看起来有些坚硬的理论话题,带上了作家的体温和文学的情致,从而易于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我觉得这两卷文章大约可以囊括迄今为止李浩学术生涯的全方面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个人奋斗的历程和精神演变的轨迹,也最能体现他的书生性格和学者情怀。一个优秀的学者,他做的应该是活的学问,看似外化于个人生活的学术研究,其实也内化着研究者个人的真性情,散文随笔作品就更是了。由于从事专业领域的不同,李浩的这些集子中,有不少更闲雅自由的性灵之作是我尤为喜欢的,比如他写的游学杂记和学林轶事,笔墨轻松有趣又不失内在意味;再比如他写给师长和亲友的寄情之作,细腻婉转之中透出丝丝温情。通过散文随笔,读者在获得思想启迪的同时,也真实地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和心灵,文学的感染力由此而来。学者执笔写散文,意味着你要将真实的自我交给读者,甚至你的个人笔调可能会泄露性格和情感的秘密。所以,想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一个学者,特别是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读他的散文随笔,应该是最直接最准确的途径。
  李浩在《行水看云》序言中说:“我也曾有个梦想,就是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无目的,无功利,无追求,仅为兴趣和感触写点小东西,但绝不会开辟第二战场,也绝不会把业余爱好发展成为第二专业或第二职业。”这番话令我心动并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同是中文系出身,都曾有过梦幻般的文学初心,心灵化的文字正因其无目的、无功利和无追求才更显得纯粹和珍贵。但另一方面,我倒觉得李浩不必刻意在学术研究与散文随笔之间画上楚河汉界,在今天这个大散文的时代,李浩的这些随笔文章,既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洞开了另一扇思想之窗。一个学者丰富的文化性格,本就是由多重精神面影立体塑造而成,正如从我的眼中看去,依然是一个不变的书生李浩,但在更多人看来,李浩已经华丽转身,在为师为学的大道上走得很远很远了。
其他文献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题记  踏着落叶,望着早已枯萎的花,看张桂萍着北归的燕阵,心里便增加了一缕缕的惆怅,今年的春天快到了,但外边依旧寒冷,冻得人瑟瑟发抖,甚至冷得可怕……这原本是个充满欢乐的季节,有我,有他,和我们的欢声笑语,可是只留下了他的期盼……  想起了曾经那个寒冷的冬天,那根线,爷爷无助的身影,和上天的无情,吞噬了他,也渐渐吞噬了我们。  小时候,很期盼下雪,柔柔的雪花啊,多美
期刊
四合庄,是碑上明明白白刻着的,原共有四户,不知是啥年代的往事了。从山西迁过来叫四大家,两家姓赵,一家姓巴,一家姓程。绵延啊绵延,人口就渐多了。  我的爷爷姓赵,过年祭祖全由他主持。他忘不了是耕田养起了我们这四户,所以我叫赵田。我觉得土气,贼土气:“田”能不土气吗?我每次说要改名,奶奶就生气,叫我“狗种儿”,说完她就笑:“那我不就是老狗了?啊,哈哈!”这三个字写到明面上是不好看,但是奶奶这样说起来有
期刊
近日养的一盆多肉——山地玫瑰枯了。  我精心抚养了它很久,每天松土,可它仍在一天一天变黄,我保护得越好,它越像个脆弱的孩童,最终在初生的摇篮中夭折了。  我很无能为力,哪怕我再喜欢,它还是枯了。  我记得当时在一本杂志上见到这个品种的多肉时,喜欢得不得了,便立马托人买了回来。可生活总是这般磨折,这盆我稀罕得不得了的多肉枯了。哪怕它终究会枯,可我依旧心怀惭愧。  我忘却了这是干燥的北方,不比水气氲氤
期刊
刚搬进卧室时,我便考虑着给它取一个名字,想了半天,觉得那些个什么馆、什么阁、什么居虽然风雅别致,但都于我不合适。最后,便返朴归真,美它名曰:“窝。”  听名字——窝,便知道它大不了。的确,它的长不过四米,宽不过三米。但它却完全属于我自己,这便足够了。世界上有多少东西能一成不变地属于你自己一个人呢?为数不多吧?所以,这已经很够了。  推开那扇向西的奶黄色的漂亮的门,便跨进了窝里。里面的四壁连同天棚都
期刊
煙雨溢云水墨愁,青帘渔火映西楼。最美江山花浸月,粉墙黛瓦瑶池羞。  粉墙黛瓦,烟雨朦胧,绘就了属于江南的古老画卷,似乎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融进了这特有的悠然之情。江南是一部曲,弹奏了千载,却终究没有人能够逃出它的朦胧意蕴,或许,能拜倒在江南的青石路上,也是一种诗意的幸福。  江南是一部乐声悠扬的曲子。我们在粉墙黛瓦间歌唱着清幽与喧嚣。江南不需要尘世的繁华,江南不喜欢艳丽的色彩,江南
期刊
我已经很久不吃素面了。  照理说,我应当很喜欢吃素面,因为家里人都爱好,特别是我母亲,每每都能吃好大一碗。可惜我并不喜欢,生素面有着一股咸酸味,而下锅后稍有不慎就会粘在一起,夹生,不好吃。素面向来等不了人,  不抓紧吃就越吃越多。我每次拒绝吃素面,母亲总会很遗憾地说:“你外婆做素面很辛苦的。”  我似乎很久没见到外婆了。  由于路途遥远,我通常只在过年时去一趟,但也不久住,像过客似的只留一夜。昨夜
期刊
上海是出天才的地方,政治上、经济上、艺术上、体育上、文学上都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人物和现象,而刊物上,《收获》就是另一个天才。  几十年来,它卓尔不群,出新思想、新观念,独领风骚,自成权威。  一部豪華时尚的车,驾驶人就是车的灵魂。《收获》的主编、编辑,一代一代,一拨一拨,更是些天才。  在我初学写作的时候,《收获》发表了我的作品,曾经给了我巨大的鼓励,从此有了信心。在写作的过程中,《收获》先进的文学
期刊
【作文命题】  请以“ _____,不仅仅是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作文指导】  (一)审题  此题为半命题作文。审题时抓住题眼能让审题事半功倍。题眼“不仅仅”表示对于“享乐”并未否定,除了“享乐”还应有其它感受,那是对“享乐”的超越和升华。横线上可以填的词很多,如旅游、音乐、人生、养花、
期刊
相对于秋天,冬天更多的在于它索寞之中呈现出的不同味道。  那是老酒的味道,与火炉的温暖、年深月久这样的感觉交融在一起。冬天里,事情或許少了许多,你我可以慢下来,不再过多奔波,不再持续辛劳,而是稍稍松弛下来,善待一番自己了。曾经有木炭幽蓝的火苗在冬夜舔着锅底,木柴的噼啪声在火炉中发出,含着亲切,透着童话般的滋味。这之中,你依稀看见父亲在火炉边烤着手脚,也烤着洋芋或者红薯,不多时就有悠悠的香味发散出来
期刊
18  唱戏是庙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庙会的啦啦队。唱戏纯粹是为了给庙会助兴,其意在于让庙会更能吸引人,促使人气足够旺盛。药王山的庙会,比起香山,民间性更强,娱乐性更足。香山吸引的主要是信徒,奔着热闹去的人相对较少。但药王山则不同,它地处州城的附近,又安坐于一州版图的中央,老孺皆可抵达,于是它的人气,犹如森林着火那般熊熊烈燃。而唱戏,形若火上浇油。    观戏者以逛庙会者为主,那么唱戏者为何人?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