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张显个性 潜意培养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文学家雨果诗云:“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可见,在广阔无垠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是做老师的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变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令世人目不暇接和惊叹。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和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的能力的竞争。由此,教育职责日显责任重大,教育的导向日趋任重道远,人的个性及创新潜能要倍加呵护;教育怎样才能利用好新课程、新课堂带来的“美好的春天”,让她绽放出勃勃生机,如何才能从实际激起学生自主求知和创新的心灵,如何张显人性生之具有的天然个性,去让鲜活的、带有灵性的个性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去培养创新的能力,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素质,从而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枝繁叶茂的大课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作为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一员,将我个人的叶片观点,说来与同行商榷。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求奇索异的联想个性
  
  香港大学拒收内地“高考状元”,由此,不少学者呼吁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在“训练考生”还是在“培养人才”?是为了“制造升学率”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好好反思:培养高分低能现象为什么会再三发生?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原发性主导思想为什么会相抵触呢?追根求源还是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关系,与我们各基础学校有关系:一方面“素质教育喊的轰轰烈烈”,另一方面“机械训练扎扎实实”,应试教育精力一分不减。表面上课使用“发现式”,不自觉演变成了万能通用的“问答式”,这样的“问答式”就束缚了学生应有的灵性,眼下多数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只是就教材进行重组、再造,甚至是新模旧样的设计等等,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循规守矩的旧思想、旧模式渗透到了课堂设计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体现。有些问题的设计,总是离不开教材、教参、资料上提供的传统框架模式,穿了新鞋走了老路。虽然提出问题得到解决,但学生思想受到了严重束缚,问题解决达不到飞跃的新思路。甚至是讨论的问题正在激烈之中,一部分学生正在向他们“新的见解”去努力,却被老师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打断,被老师的自觉不自觉的包办代替所冲淡、冲跨、变形、变味。学生求奇索异的联想、发现得不到呵护,这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多维的问题往往解决途径几乎是千篇一律。请问,这样周周训练、月月模具造型,常年累月积攒,知识虽然垒加了,但学生的创新个性却被磨凸了,高分低能的悲剧又怎能不出现呢?
  由此,我们要良知发现,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当学习的主人,问题设计要得体,要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思想的翅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可喜局面。
  
  二、设计交叉学科性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深邃眼光
  
  现代文明成就证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能够把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创新思维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也来源于对问题求奇索异的灵感探索,特别是新的发现往往产生在交插学科、边缘学科。现代科学发展也表明,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莫一特定对象,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有前途的方向。当代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产生于各门学科相互结合的交叉点上。由此,我们的新课堂要有打破传统问题设计的勇气,要善于结合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去设计问题,比如数学学科可以挖掘语文学科问题、历史学科问题、物理学科问题等等。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语文的诗境中有几何图形“直线”与“圆”的参与,既突出诗意的优美,又体现所描绘事物的形象。
  像“圆周率π”我国数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东汉初年的数学书《周髀算经》里,已经有“周三径一”,称为古率;西汉末年,刘向研究过;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研究过;三国时代,刘微创立了割圆术,南朝时代的祖冲之更是作出卓越的贡献等等。在课堂设计中,有责任去主动做到,不同学科伸伸腿,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边沿学科上发现问题,说不定有意无意中培养出了中国的“达尔文”,培养出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培养出许许多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三、整合以点带面的感悟性问题,让逻辑思维能力顺其自然发展
  
  学习知识解决问题通常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就其认知规律而言要经历“懂、会、熟、悟”四个阶段。“懂”是学会的最初级阶段,“会”也只是简单模仿或再造,“熟”已经能够形成技巧性的东西,是创造的初级阶段,是创造的萌芽;而“悟”就要深思形成感悟、顿悟或者创新性的思考。也可能“悟”出很多东西。比如科学家的学习与反思,实验结论和升华,那就是形成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作出服务性的东西,或者理论指导。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挖掘以点代面的素材,培养学生揭开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样培养他们的发现能力,那是灵感的飞跃和升华。它不是机械的塑造和模仿,需要学生审慎观察、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精心推理、缜密判断,否则就看不到问题的实质。比如:简单的自然现象苹果落地,牛顿却发现了万有引力;物体浸入液体之中,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数学家陈景润研究发现“1+1”世界难题证法;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世界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凡有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善于思考,无一不是从以点代面的东西中去发现规律,无一不是有拨开现象寻求事物本质的能力。可以说,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活的个性,生之具有的灵性,锐意攻坚的毅力,寻奇求异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深化改革当前比较单一的评价手段,开辟全方位创新的新局面
  
  由于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导向作用,造成学校、家长、学生、老师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极端现象。这是因为考分能决定学生的命运,高度牵动家长心弦。由于评价手段改革的缓慢,学校追求办学效益、追求社会效益、对教师的评价比较过于集中和单调,由此带来了老师对学生培养和要求的单一。这种现象也很合乎自然规律。即“斧打凿,凿入木”。机械导向,机械运动,然后就形成机械人型模具。鲜活灵性又怎能产生呢?创新又从何谈起?
  说起来,还是智人说得对,“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如果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高分低能,也不会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稀少。当前国际竞争,不管是国力竞争,还是经济竞争,还是知识竞争,归根結底是创新人才竞争,其实也是从创新源头开始竞争。所以我们做教育工作的,要自觉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从我做起,主动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手段,把自己力所能及的改革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用到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上,那怕肤浅一点,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另外,我们每个人都要呼吁,尽快改革“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单一评价手段,确实让“导向创新机制”去引领全社会,真真切切去引领全社会的“人”。
其他文献
鲁迅认为:“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把人们熟视无睹,不以为奇的悲剧描写出来,对于认识社会和改良人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艺术节奏角度来看,小人物的悲剧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情感空间,引起更强烈的审美效应。因此,鲁迅的悲剧创作在行文的表层节奏中,往往蕴含着内容的深层节奏。短篇小说《祝福》集中地体现了这种艺术和审美价值,具有深刻的内在意蕴。    一
刚接初二(五)班时,我便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差,由于成绩不理想,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无论是上课提问还是进行会话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是做游戏也是如此。哪怕是在其他班做得热火朝天,到了他们班也就冷了场,无论怎样鼓励与启发,也总是只有零星几个人举手,与其他班积极踊跃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意识的增强,更多的人愈来愈重视生存的环境,重视生存的质量。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谈论最多的话题。“环保”已成为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焦点。所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把环保和美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我的做法是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环保教育充分渗透在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以环保
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不仅是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以实习教师组织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为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教师的人文素养,并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感觉或思维器官,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只有科学地选择和组合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 效率 幽
作为鹅肉的一种深加工产品,扬州盐水鹅以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逐渐被消费者认可。但目前盐水鹅的品质评价主要以感官评价为主,不利于盐水鹅工业化生产。本论文目的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