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性论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面貌。对其进行二點反思:一是运用现代的一些思维方法反思其论证方式;二是反思其对人欲的忽视。
【关键词】:人性论;论证;人欲
人性论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探讨主题之一,作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或隐或现地决定着中国几千年的思维方式、日常伦理。因此重温人性论之争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之争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但没有进一步阐释其根源,探寻其本心自觉的根据。由此开启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的讨论。
何为性?孟子认为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并作出了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解释。在形而上的维度上,孟子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也就是说性源于天。在形而下的维度上,孟子列举了一些经验层面的例子,比如看到孺子入井出手相救。天当然是美好的,同时人与动物的区分是孟子所说的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又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孟子提出了人之性善。人之性善,但恶又是显而易见的。孟子在《荀子·尽心下》中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这就意味着,口目耳鼻四肢的欲望所带来的都是恶,但是这些恶并非属于人性。另外,这些恶也深受环境的影响,“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荀子与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性本恶说。荀子与孟子在人性论上的不同观点首先体现在对“性”的内涵的不同理解之上。荀子认为孟子没有意识到人的性和伪之分。能够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应该是人为的伪而不是性,诸如礼义这些孟子所说的人之性是混淆了性和伪。孟子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视为人之性,而荀子则是将“人同于禽兽者”视为人之性。荀子在《荀子·正名》讲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生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为之性”。荀子将人的各种欲望,包括食色情欲等都归之为人之性。在荀子看来,人都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如果顺之,则辞让亡、忠信亡、淫乱生,只有通过学习礼义之道,才能出现辞让等行为。由此,荀子在《荀子·性恶》中得出结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二、思考一:对人性论思考方式的反思
对何为人性的形而上論证的反思。按照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形而上的论证是不牢靠的。康德详细地考查论证了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知识的构成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感性提供对象的表象,其二是知性运用概念对这些表象作出判断,从而形成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的构成既要包含先天的认识形式又要包含后天的经验。由于知识必须包含经验成份,所以这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由于没有经验成份,所形成的只是貌似知识的幻象。
对何为人性的形而下论证的反思。通过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同样无法通过康德理性的检验。近代经验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对经验的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概念和范畴得来的。而我们无法获取全部经验,因此这样的知识也仅仅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最终导致了休谟的怀疑论。在康德看来,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成分,同时也必须有自己本身提供的概念和范畴。康德说:“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它们并不因此就产生自经验,因为很可能即便我们对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仅仅由感性印象诱发)从自己本身提供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1]。没有概念,经验是盲目的,还不能构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人类在现代提供了一些更为先进的思考方式。胡塞尔提出了“面向事情本身”。所谓面向事情本身,实质上就是要剔除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思考方式,规避所有的预先成见,按照直观的方式实现对象的“自身被给予性”。胡塞尔讲到:“对事情做出合理的或科学的判断,意即指向事情本身,更确切地说,即从谈论和意见回到实情本身,依照自身被给予状态查阅它,而去除一切不相干的成见”[2]。按照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我们仔细审视大脑的意识,有一部分意识是超越了人欲之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孟子所谓的人之性善。同样我们的大脑的意识,有一部分意识是关注趋利避害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荀子所谓的人之恶。由此可见 ,运用现代的思维方法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论之争,会使得这一争论更加明确,更加具有合法性。
三、思考二:对人性论思考中人欲的反思
由于孟子的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奠基性的重大作用,所以孟子人性论中的对动物性的判断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深刻影响。
人生一直在路上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孟子认为人之为人的特质在于人有善端,没有善端的都是“禽兽”。孟子也十分清楚人是有动物性的,只不过这些动物性归属于人的欲望,而不属于人性之列。这样理解的人性,导致每个人生来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地消减自己的动物性,不断地挖掘、完善、扩充自己的人性,乃至最终以成为圣人为最高的人生使命和目标。按照这样一个推论过程,一个人出生时由于动物性欲望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个时期的婴儿应该是最不像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以圣人的礼教挖掘自己的本心,使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断地符合礼仪法度,使自己不断地趋近于完整的人的概念。这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就是圣人。可见一个最完美的人生只有一条路,这条路要不断地去除动物性增长人性,最终目标是几乎无法实现的圣人。由于孟子对动物性的排斥,导致后世儒家越来越拔高善端,蔑视人欲,直至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
在这里对比一下马克思对人的思考会有一些启发。马克思也曾将人与动物进行过对比,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3]。通过这段话,显而易见马克思的目的是通过与动物对比,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的优越之处。但是马克思并不贬低人的动物性,甚至是高扬人的动物性的重要性。马克思的动物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马克思认为“眼睛要成为人的眼睛”。甚至这些器官的感觉直接成为指导我们实践方向的理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4]。
人性论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很多优秀的东西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当然这种挖掘,应该更多地运用现代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成果,使得传统人性论之争获得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J].江海学刊.200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4.
【关键词】:人性论;论证;人欲
人性论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探讨主题之一,作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或隐或现地决定着中国几千年的思维方式、日常伦理。因此重温人性论之争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之争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但没有进一步阐释其根源,探寻其本心自觉的根据。由此开启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的讨论。
何为性?孟子认为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并作出了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解释。在形而上的维度上,孟子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也就是说性源于天。在形而下的维度上,孟子列举了一些经验层面的例子,比如看到孺子入井出手相救。天当然是美好的,同时人与动物的区分是孟子所说的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又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孟子提出了人之性善。人之性善,但恶又是显而易见的。孟子在《荀子·尽心下》中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这就意味着,口目耳鼻四肢的欲望所带来的都是恶,但是这些恶并非属于人性。另外,这些恶也深受环境的影响,“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荀子与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性本恶说。荀子与孟子在人性论上的不同观点首先体现在对“性”的内涵的不同理解之上。荀子认为孟子没有意识到人的性和伪之分。能够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应该是人为的伪而不是性,诸如礼义这些孟子所说的人之性是混淆了性和伪。孟子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视为人之性,而荀子则是将“人同于禽兽者”视为人之性。荀子在《荀子·正名》讲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生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为之性”。荀子将人的各种欲望,包括食色情欲等都归之为人之性。在荀子看来,人都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如果顺之,则辞让亡、忠信亡、淫乱生,只有通过学习礼义之道,才能出现辞让等行为。由此,荀子在《荀子·性恶》中得出结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二、思考一:对人性论思考方式的反思
对何为人性的形而上論证的反思。按照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形而上的论证是不牢靠的。康德详细地考查论证了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知识的构成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感性提供对象的表象,其二是知性运用概念对这些表象作出判断,从而形成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的构成既要包含先天的认识形式又要包含后天的经验。由于知识必须包含经验成份,所以这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由于没有经验成份,所形成的只是貌似知识的幻象。
对何为人性的形而下论证的反思。通过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同样无法通过康德理性的检验。近代经验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对经验的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概念和范畴得来的。而我们无法获取全部经验,因此这样的知识也仅仅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最终导致了休谟的怀疑论。在康德看来,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成分,同时也必须有自己本身提供的概念和范畴。康德说:“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它们并不因此就产生自经验,因为很可能即便我们对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仅仅由感性印象诱发)从自己本身提供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1]。没有概念,经验是盲目的,还不能构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人类在现代提供了一些更为先进的思考方式。胡塞尔提出了“面向事情本身”。所谓面向事情本身,实质上就是要剔除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思考方式,规避所有的预先成见,按照直观的方式实现对象的“自身被给予性”。胡塞尔讲到:“对事情做出合理的或科学的判断,意即指向事情本身,更确切地说,即从谈论和意见回到实情本身,依照自身被给予状态查阅它,而去除一切不相干的成见”[2]。按照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我们仔细审视大脑的意识,有一部分意识是超越了人欲之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孟子所谓的人之性善。同样我们的大脑的意识,有一部分意识是关注趋利避害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荀子所谓的人之恶。由此可见 ,运用现代的思维方法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论之争,会使得这一争论更加明确,更加具有合法性。
三、思考二:对人性论思考中人欲的反思
由于孟子的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奠基性的重大作用,所以孟子人性论中的对动物性的判断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深刻影响。
人生一直在路上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孟子认为人之为人的特质在于人有善端,没有善端的都是“禽兽”。孟子也十分清楚人是有动物性的,只不过这些动物性归属于人的欲望,而不属于人性之列。这样理解的人性,导致每个人生来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地消减自己的动物性,不断地挖掘、完善、扩充自己的人性,乃至最终以成为圣人为最高的人生使命和目标。按照这样一个推论过程,一个人出生时由于动物性欲望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个时期的婴儿应该是最不像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以圣人的礼教挖掘自己的本心,使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断地符合礼仪法度,使自己不断地趋近于完整的人的概念。这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就是圣人。可见一个最完美的人生只有一条路,这条路要不断地去除动物性增长人性,最终目标是几乎无法实现的圣人。由于孟子对动物性的排斥,导致后世儒家越来越拔高善端,蔑视人欲,直至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
在这里对比一下马克思对人的思考会有一些启发。马克思也曾将人与动物进行过对比,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3]。通过这段话,显而易见马克思的目的是通过与动物对比,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的优越之处。但是马克思并不贬低人的动物性,甚至是高扬人的动物性的重要性。马克思的动物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马克思认为“眼睛要成为人的眼睛”。甚至这些器官的感觉直接成为指导我们实践方向的理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4]。
人性论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很多优秀的东西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当然这种挖掘,应该更多地运用现代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成果,使得传统人性论之争获得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J].江海学刊.200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