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由多种因素构成,这里我们主要论述软环境和硬环境。
软环境
首先我从家庭父母角色开始讨论。我的父亲初中毕业,家里排行老三。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把最好的上学条件给了老大,至今我的父亲还偶尔说道:“我要是生在你的这个时代,我可能也是半个艺术家了。”其实我父亲零基础绘画功力在美术方面父亲创作能力远超于我。假使我父亲的原生家庭有能力培养他的特长,那么他现在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远远超过现在。
我母亲家庭条件要比我父亲的家庭条件优越,因为我的祖父是高中毕业,在那个年代也算个知识分子,所以导致我母亲受教育程度直接大于我的父亲。
我的父母组成了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亲身上有着轻微的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他的想法大部分都是对的而不太听从别人的建议,时而古板。 而我的母亲思想相对开放,对一件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超过我的父亲,愿意听从别人建议,遇到事情善于多角度了解,结合分析得出自己的一套方案。这也反应了很重要的一点,受教育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当我因为外形条件不够优越而四处碰壁受到局限时,我提出想要外形改变,我的母亲看到现实状况理解我的想法,赞同我的做法,而我的父亲还是在他的认知世界里阻挠我的做法,否认我的想法,最终我说服了他,我用我所吸收到的东西,“阻止”了他的想法。我给他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蝉和孔子学生在争论一年到底有几季,蝉说一年有三季,学生说一年有四季,于是他们叫来了孔老先生,让孔老先生说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来说一年有三季,蝉得意洋洋的走了,学生非常不解的问,明明一年有四季,为什么说有三季,孔子笑着说,他是蝉,他只见过三季,你给他说有四季他是永远不会相信的。”当我讲完这个故事我的父亲笑而不语,他自身并不是一个真实“顽固派”而是稍微保守。这一次我说服了我的父亲,更证明了学识的力量以及人的认知所具有的影响。我们试想一下,当我的母亲认知度低,我的父亲麻木,我受教育程度低,这直接会导致我失去分析的能力,也间接会影响到我的认知能力,一个没有认知能力的人你如何教他反思?一个没有反思能力的人,如何成长?如何成功?只有不停的反思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硬环境
三岁在家说Good night 的孩子会比我们三年级去学校学习Hello的孩子差吗?想起某省的高考状元说的一段话:“我从小就在有文化背景的家庭下长大,父母对我的教育,在小时候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成为状元是理所应当的。”他说这句话时我深深的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悲伤,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出生好的孩子就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而出生不好的孩子就只能辍学打工,打牌赌钱,可是出去打工又能怎么样能根本的改变现状吗?答案是很难,但是很幸运的是在外面的社会中遇到了自己的机遇,在通过自己超出常人的努力是非常有可能改变的。把这一切根系回归于家庭,家庭塑造的不仅仅是性格方面,它也反作用于知识教育。(个人努力个人能力暂且不进行讨论)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我个人是非常有发言权并且非常有体会的,它不仅关系到学习态度,学习水平,还关系到你的社交圈。听过一些老师说:“每个学校的老师水平和上课内容都是一样的,重点是要看学生,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如果现在有人在我面前说这种话,我真的会在心里默默暗杀他千百次了,不明白根源,瞎讲,影响了别人的判断。我对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这句话完全没有异议,但是我对他说的老师水平我表示不赞同!(不以偏概全)乡下老师能和城市老师比吗?既然你要说一样,那城市的老师为什么不愿意来乡下呢?而乡下的老师为什么进不去城里的学校任教呢?为什么想在新东方任教而很多老师挤不进去呢?你说什么叫做老师水平一样?这只是一些少数老师抬高自己身价把某些责任推给学生的一种说法,用一句网络语来评价就是“我信你个鬼喔”。
再来说学校好坏因素,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以前时代是寒门出状元,当今时代你调查一下能进名校重点学校的都是什么学生?大部分家里条件优越,越是有能力的人也更看重对孩子的培养和环境的熏陶。这个时代的家长不惜花几十万就为了让孩子上个好的学校,据说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直接给学校建了一栋教學楼(这里我个人的态度是“量力而行”不支持但也没办法反对)。有些人就非常不理解,几十万上个学至于么?我的回答是为了学校环境的熏陶,非常至于,一定至于。就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就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拥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优秀的老师,质量高的学校,优越的学习氛围。在一般普通学校里,学校开设艺术班已经很好了,更何况高校开设国际班,想必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没听说过。我自己就是例子,同样12年义务教育,我去了市区的学校才知道高考科目除了英语这一外语你还可以选择日语,这是多大的悲伤,或许有些人学日语要比学英语轻松(真实发生有依据)但我们的学校都没有提到过日语,更何况你选择这一项,选了谁给你教呢?你的家庭能承受学习小语种的费用吗?对于英语不过关的同学,老师会推荐你改其他语言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不难看出学校的因素占了很大优势,这也就认证了我第一点所说的家庭环境,其实这两个是互相密切关联的,你非要论个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也是实在的,毕竟好风也要凭借力。
在这里我想呼吁各位家长们,支持自己孩子的梦想。当今已不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时代了,而是“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的时代,不能安于现状着眼于当前,应冲出格局力争上游,打破常规激发潜能。激励大师Les Brown在他的演讲中说过:“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辰之间”
个人只是认为环境影响因素确实很大,但并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就改变不了的,这里只是表达我个人对环境的看法,当然自身的悟性和能力也很重要,非让我比较环境影响大还是自身可以改变某些东西,我还是认为环境影响更大。
来自在校高三学生的反思
软环境
首先我从家庭父母角色开始讨论。我的父亲初中毕业,家里排行老三。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把最好的上学条件给了老大,至今我的父亲还偶尔说道:“我要是生在你的这个时代,我可能也是半个艺术家了。”其实我父亲零基础绘画功力在美术方面父亲创作能力远超于我。假使我父亲的原生家庭有能力培养他的特长,那么他现在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远远超过现在。
我母亲家庭条件要比我父亲的家庭条件优越,因为我的祖父是高中毕业,在那个年代也算个知识分子,所以导致我母亲受教育程度直接大于我的父亲。
我的父母组成了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亲身上有着轻微的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他的想法大部分都是对的而不太听从别人的建议,时而古板。 而我的母亲思想相对开放,对一件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超过我的父亲,愿意听从别人建议,遇到事情善于多角度了解,结合分析得出自己的一套方案。这也反应了很重要的一点,受教育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当我因为外形条件不够优越而四处碰壁受到局限时,我提出想要外形改变,我的母亲看到现实状况理解我的想法,赞同我的做法,而我的父亲还是在他的认知世界里阻挠我的做法,否认我的想法,最终我说服了他,我用我所吸收到的东西,“阻止”了他的想法。我给他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蝉和孔子学生在争论一年到底有几季,蝉说一年有三季,学生说一年有四季,于是他们叫来了孔老先生,让孔老先生说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来说一年有三季,蝉得意洋洋的走了,学生非常不解的问,明明一年有四季,为什么说有三季,孔子笑着说,他是蝉,他只见过三季,你给他说有四季他是永远不会相信的。”当我讲完这个故事我的父亲笑而不语,他自身并不是一个真实“顽固派”而是稍微保守。这一次我说服了我的父亲,更证明了学识的力量以及人的认知所具有的影响。我们试想一下,当我的母亲认知度低,我的父亲麻木,我受教育程度低,这直接会导致我失去分析的能力,也间接会影响到我的认知能力,一个没有认知能力的人你如何教他反思?一个没有反思能力的人,如何成长?如何成功?只有不停的反思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硬环境
三岁在家说Good night 的孩子会比我们三年级去学校学习Hello的孩子差吗?想起某省的高考状元说的一段话:“我从小就在有文化背景的家庭下长大,父母对我的教育,在小时候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成为状元是理所应当的。”他说这句话时我深深的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悲伤,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出生好的孩子就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而出生不好的孩子就只能辍学打工,打牌赌钱,可是出去打工又能怎么样能根本的改变现状吗?答案是很难,但是很幸运的是在外面的社会中遇到了自己的机遇,在通过自己超出常人的努力是非常有可能改变的。把这一切根系回归于家庭,家庭塑造的不仅仅是性格方面,它也反作用于知识教育。(个人努力个人能力暂且不进行讨论)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我个人是非常有发言权并且非常有体会的,它不仅关系到学习态度,学习水平,还关系到你的社交圈。听过一些老师说:“每个学校的老师水平和上课内容都是一样的,重点是要看学生,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如果现在有人在我面前说这种话,我真的会在心里默默暗杀他千百次了,不明白根源,瞎讲,影响了别人的判断。我对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这句话完全没有异议,但是我对他说的老师水平我表示不赞同!(不以偏概全)乡下老师能和城市老师比吗?既然你要说一样,那城市的老师为什么不愿意来乡下呢?而乡下的老师为什么进不去城里的学校任教呢?为什么想在新东方任教而很多老师挤不进去呢?你说什么叫做老师水平一样?这只是一些少数老师抬高自己身价把某些责任推给学生的一种说法,用一句网络语来评价就是“我信你个鬼喔”。
再来说学校好坏因素,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以前时代是寒门出状元,当今时代你调查一下能进名校重点学校的都是什么学生?大部分家里条件优越,越是有能力的人也更看重对孩子的培养和环境的熏陶。这个时代的家长不惜花几十万就为了让孩子上个好的学校,据说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直接给学校建了一栋教學楼(这里我个人的态度是“量力而行”不支持但也没办法反对)。有些人就非常不理解,几十万上个学至于么?我的回答是为了学校环境的熏陶,非常至于,一定至于。就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就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拥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优秀的老师,质量高的学校,优越的学习氛围。在一般普通学校里,学校开设艺术班已经很好了,更何况高校开设国际班,想必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没听说过。我自己就是例子,同样12年义务教育,我去了市区的学校才知道高考科目除了英语这一外语你还可以选择日语,这是多大的悲伤,或许有些人学日语要比学英语轻松(真实发生有依据)但我们的学校都没有提到过日语,更何况你选择这一项,选了谁给你教呢?你的家庭能承受学习小语种的费用吗?对于英语不过关的同学,老师会推荐你改其他语言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不难看出学校的因素占了很大优势,这也就认证了我第一点所说的家庭环境,其实这两个是互相密切关联的,你非要论个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也是实在的,毕竟好风也要凭借力。
在这里我想呼吁各位家长们,支持自己孩子的梦想。当今已不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时代了,而是“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的时代,不能安于现状着眼于当前,应冲出格局力争上游,打破常规激发潜能。激励大师Les Brown在他的演讲中说过:“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辰之间”
个人只是认为环境影响因素确实很大,但并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就改变不了的,这里只是表达我个人对环境的看法,当然自身的悟性和能力也很重要,非让我比较环境影响大还是自身可以改变某些东西,我还是认为环境影响更大。
来自在校高三学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