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病症类型之一,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身心发育障碍性病症,以人际交往障碍、语言沟通异常、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为特征。通过以沙盘游戏为主要手段对本校轻度自闭症学生的个案干预来阐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策略思考。
关键词:轻度自闭症;沙盘游戏;个案干预;实践;思考
孩子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被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本文通过以沙盘游戏为主要干预手段的轻度自闭症孩子的个案呈现来阐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以期探索更全面、有效的干预方法,帮助这些“折了翅膀的天使”重振羽翼,发展自性,展示自我,逐渐走出自闭与孤独。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裘(化名),男,本校三年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正常,性格内向,语言能力不强,从不主动与人交往,记忆力、思维能力欠缺,上课注意力极易分散,成绩较差。平时与爷爷奶奶住的时间较多,生活中稍有不顺心的事,就直接扔东西发泄。两年前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轻度自闭症,家长并未采取治疗措施。
二、沙盘游戏干预过程
本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发展状况,确立以沙盘游戏为主要干预手段进行个案干预。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沙具架上自由挑选沙具,在盛有细沙的沙箱里进行自我表现,是“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本案运用沙盘游戏从接受到结束共辅导5次,第2至第3次中间隔了两周,其余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1.初始沙盘
小裘第一次接触沙盘游戏,显得很腼腆,面对满满三柜子的沙具,脸上无一般孩子的欣喜之色。当他双手触及沙子后,用右手的食指在沙子上开始滑动,一圈一圈,由小到大,接着用各种曲线画满大半个沙盘。十五分钟后,在辅导员的提示下,孩子走到沙具柜前开始观察沙具,从一个沙具柜到另一个沙具柜,再到第三个沙具柜,都停留好长时间,最后拿了一座楼房放在自己面前,把房子的底座用少量沙子掩盖住,并在周边继续画着圈。
整个沙盘游戏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小裘都是在沉默的状态之中,从玩沙子时的画圈—找沙具时的停驻—摆沙具,以及沙盘所呈现的画面,都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立、隔离感觉。
2.第二次沙盘——初步对接
辅导员主动招呼一下,小裘看了一眼,无回应。这次孩子没有画沙子,直接走到沙具柜前选沙具了。站在沙具柜前足足五分钟,小裘选了一组沙发和一个梳妆台,在摆放梳妆台时连续移动了三个位置才确定。接着取了一对新人和一个坐像,放入时停留了两、三分钟,之后又取了加油站、栅栏、人物等,其中停留的时间慢慢变短了。当发现了哆啦A梦组合时,把一对新人撤回了,并把哆啦A梦的五人组合一个个放入沙盘中,放之前还仔细地看看,发出了轻轻的一声笑。
沙盘创作结束,辅导员与小裘进行了交流,但孩子交流欲望不强,只对辅导员的询问作简短的应对。
在本次的沙盘游戏过程中,小裘开始与辅导员有眼神的短暂交流,也能作简短的互动交流,这表明他在慢慢地接纳对方。从加油站的设置及人物队列呈现进入圈子的状态,可以感受孩子冲破界线、与外界互动的能量在发展。
3.第三次沙盘——建立关系
本次沙盘小裘在选沙具时,在三个沙具柜前徘徊了些许,选了一座银行大楼和一个病床上的孩子;第二次取来了一个警察和一些车辆,看着沙盘犹豫了一下,把病床撤走了;接着又取石子、栅栏、人物、梯子等,把梯子靠在银行一侧,想让一个男子爬梯子,放了几次站不住,就放回沙具柜,接着又取了一个野人来,还是无法站在梯子上,又撤回沙具架。后来又取了自行车、树木、邮筒、伤员及一些交通指示牌等。放指示牌的时候,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其中一个是“stop”,放下、拿起,想撤回沙具架,却看着沙盘停在了半路,再拿回来却又犹豫,再回沙具架旁取了个带虎的牢笼,才把“stop”放在虎笼旁。
交流中,小裘告诉辅导员最满意之处是自行车,因为喜欢骑自行车,平时会在家旁边小骑一会儿,还说现在爷爷生病了,不能陪他骑车。
小裘用微笑回应辅导员的招呼,说明良好的辅导关系已经建立,而且沙盘中所有的车子摆放时都朝着辅导员的方向,足以说明咨访关系在拉近,可以看出孩子内心存在着围困与突破的冲突,这对孩子来说是较大的进步。
4.第四次沙盘——自我开放
此次,孩子主动跟辅导员打了招呼,辅导员问他这几天的情况,他说:“挺好的,和同學们玩得很开心。”小裘脸上的微笑和对视辅导员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很放松,也表明辅导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巩固。
孩子首先拿了两只鸭子,手指在沙子上画了两个圈,把鸭子放在中间;接着取了一座房子,把雪糕、冰激凌放在两边;又取了一座大别墅,旁边种上两棵树(枯树和绿树),并把栅栏分开呈半包围房子状;中间放了一对父子及一个男孩,说是俩孩子玩耍时撞头了,家长来带受伤的孩子去医院;其他又放了一些不同的人物,有哈得波特、表演节目的少数民族女孩、踢足球的男孩、空姐、牵着小狗的女孩等,再加了一些藤蔓、树木、车辆等。
此次沙盘,孩子自我感觉比较好,当问及对沙盘的感觉时,很开心地说:“玩具很多,很漂亮。”从整个画面来看,内容丰富多了,各种角色人物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可以看出孩子的交际范围在扩大。令辅导员欣喜的是,孩子把用来围房子的栅栏拆开了,只把房子的小部分围了起来,而且他最满意处的小房子是全开放的,这对小裘来说是一次转机与突破,表明与外界的交流正趋向主动、开放。
三、效果评估
从小裘的沙盘游戏可以看出,孩子从最初的“孤立一座房”到“动物园”“沙滩游乐园”,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富起来,与外界的交流在不断增强,说明他有意愿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自沙盘游戏辅导以来,在学校的表现大有改变,老师及同学们都反映小裘在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进步很大,上课也多次举手发言,下课也不再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会在同学们的邀请下,一起出去运动、玩耍,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家长反映,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也多了,还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并主动提出去医院看望生病的爷爷。这些变化让辅导员、老师感到很欣慰,沙盘游戏辅导效果比较明显。
都说“根治自闭症是一个世界难题”,但作为家长,不能因此而刻意隐瞒、过分心急,作为老师不能过早定性、轻言放弃。认识自闭症,正视自闭症,与孩子一起面对自闭症,只有家校密切配合,携手主动出击,共同用爱心、耐心帮助孩子,才能有望使孩子获得自信的转化,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微笑着走向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申荷永.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2]董海原.校园心理[J].校园心理杂志社,2003(02).
[3]刘学兰.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4.
编辑 孙玲娟
关键词:轻度自闭症;沙盘游戏;个案干预;实践;思考
孩子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被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本文通过以沙盘游戏为主要干预手段的轻度自闭症孩子的个案呈现来阐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以期探索更全面、有效的干预方法,帮助这些“折了翅膀的天使”重振羽翼,发展自性,展示自我,逐渐走出自闭与孤独。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裘(化名),男,本校三年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正常,性格内向,语言能力不强,从不主动与人交往,记忆力、思维能力欠缺,上课注意力极易分散,成绩较差。平时与爷爷奶奶住的时间较多,生活中稍有不顺心的事,就直接扔东西发泄。两年前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轻度自闭症,家长并未采取治疗措施。
二、沙盘游戏干预过程
本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发展状况,确立以沙盘游戏为主要干预手段进行个案干预。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沙具架上自由挑选沙具,在盛有细沙的沙箱里进行自我表现,是“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本案运用沙盘游戏从接受到结束共辅导5次,第2至第3次中间隔了两周,其余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1.初始沙盘
小裘第一次接触沙盘游戏,显得很腼腆,面对满满三柜子的沙具,脸上无一般孩子的欣喜之色。当他双手触及沙子后,用右手的食指在沙子上开始滑动,一圈一圈,由小到大,接着用各种曲线画满大半个沙盘。十五分钟后,在辅导员的提示下,孩子走到沙具柜前开始观察沙具,从一个沙具柜到另一个沙具柜,再到第三个沙具柜,都停留好长时间,最后拿了一座楼房放在自己面前,把房子的底座用少量沙子掩盖住,并在周边继续画着圈。
整个沙盘游戏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小裘都是在沉默的状态之中,从玩沙子时的画圈—找沙具时的停驻—摆沙具,以及沙盘所呈现的画面,都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立、隔离感觉。
2.第二次沙盘——初步对接
辅导员主动招呼一下,小裘看了一眼,无回应。这次孩子没有画沙子,直接走到沙具柜前选沙具了。站在沙具柜前足足五分钟,小裘选了一组沙发和一个梳妆台,在摆放梳妆台时连续移动了三个位置才确定。接着取了一对新人和一个坐像,放入时停留了两、三分钟,之后又取了加油站、栅栏、人物等,其中停留的时间慢慢变短了。当发现了哆啦A梦组合时,把一对新人撤回了,并把哆啦A梦的五人组合一个个放入沙盘中,放之前还仔细地看看,发出了轻轻的一声笑。
沙盘创作结束,辅导员与小裘进行了交流,但孩子交流欲望不强,只对辅导员的询问作简短的应对。
在本次的沙盘游戏过程中,小裘开始与辅导员有眼神的短暂交流,也能作简短的互动交流,这表明他在慢慢地接纳对方。从加油站的设置及人物队列呈现进入圈子的状态,可以感受孩子冲破界线、与外界互动的能量在发展。
3.第三次沙盘——建立关系
本次沙盘小裘在选沙具时,在三个沙具柜前徘徊了些许,选了一座银行大楼和一个病床上的孩子;第二次取来了一个警察和一些车辆,看着沙盘犹豫了一下,把病床撤走了;接着又取石子、栅栏、人物、梯子等,把梯子靠在银行一侧,想让一个男子爬梯子,放了几次站不住,就放回沙具柜,接着又取了一个野人来,还是无法站在梯子上,又撤回沙具架。后来又取了自行车、树木、邮筒、伤员及一些交通指示牌等。放指示牌的时候,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其中一个是“stop”,放下、拿起,想撤回沙具架,却看着沙盘停在了半路,再拿回来却又犹豫,再回沙具架旁取了个带虎的牢笼,才把“stop”放在虎笼旁。
交流中,小裘告诉辅导员最满意之处是自行车,因为喜欢骑自行车,平时会在家旁边小骑一会儿,还说现在爷爷生病了,不能陪他骑车。
小裘用微笑回应辅导员的招呼,说明良好的辅导关系已经建立,而且沙盘中所有的车子摆放时都朝着辅导员的方向,足以说明咨访关系在拉近,可以看出孩子内心存在着围困与突破的冲突,这对孩子来说是较大的进步。
4.第四次沙盘——自我开放
此次,孩子主动跟辅导员打了招呼,辅导员问他这几天的情况,他说:“挺好的,和同學们玩得很开心。”小裘脸上的微笑和对视辅导员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很放松,也表明辅导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巩固。
孩子首先拿了两只鸭子,手指在沙子上画了两个圈,把鸭子放在中间;接着取了一座房子,把雪糕、冰激凌放在两边;又取了一座大别墅,旁边种上两棵树(枯树和绿树),并把栅栏分开呈半包围房子状;中间放了一对父子及一个男孩,说是俩孩子玩耍时撞头了,家长来带受伤的孩子去医院;其他又放了一些不同的人物,有哈得波特、表演节目的少数民族女孩、踢足球的男孩、空姐、牵着小狗的女孩等,再加了一些藤蔓、树木、车辆等。
此次沙盘,孩子自我感觉比较好,当问及对沙盘的感觉时,很开心地说:“玩具很多,很漂亮。”从整个画面来看,内容丰富多了,各种角色人物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可以看出孩子的交际范围在扩大。令辅导员欣喜的是,孩子把用来围房子的栅栏拆开了,只把房子的小部分围了起来,而且他最满意处的小房子是全开放的,这对小裘来说是一次转机与突破,表明与外界的交流正趋向主动、开放。
三、效果评估
从小裘的沙盘游戏可以看出,孩子从最初的“孤立一座房”到“动物园”“沙滩游乐园”,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富起来,与外界的交流在不断增强,说明他有意愿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自沙盘游戏辅导以来,在学校的表现大有改变,老师及同学们都反映小裘在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进步很大,上课也多次举手发言,下课也不再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会在同学们的邀请下,一起出去运动、玩耍,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家长反映,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也多了,还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并主动提出去医院看望生病的爷爷。这些变化让辅导员、老师感到很欣慰,沙盘游戏辅导效果比较明显。
都说“根治自闭症是一个世界难题”,但作为家长,不能因此而刻意隐瞒、过分心急,作为老师不能过早定性、轻言放弃。认识自闭症,正视自闭症,与孩子一起面对自闭症,只有家校密切配合,携手主动出击,共同用爱心、耐心帮助孩子,才能有望使孩子获得自信的转化,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微笑着走向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申荷永.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2]董海原.校园心理[J].校园心理杂志社,2003(02).
[3]刘学兰.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