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要适量开展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为拓展性阅读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针对学生学情,遵循一定的原则,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文学作品的阅读,并通过正确的途径,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原则;途径
引言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包括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一是输入,另一个是输出,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文学阅读作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组成部分,其意义尤为重大。当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课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学生的阅读输入仅限于教科书,阅读材料难度较低,阅读量不够;二是教师往往更多地讲授阅读技能,忽视了让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等多元材料,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资源,聚焦英语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质优量足的阅读食粮,让学生在拓展性阅读中形成一定的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高中毕业时,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30万词,而学生目前显然无法完成这一任务。众所周知,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教师只有尝试开展拓展性阅读,让学生输入足量的英语文学作品,既能增长英语知识,又能习得英语阅读技能,长期坚持,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塑造自己的阅读品格。
1.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原则
1 .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原则
阅读是一种个人的体验过程,没有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也就没有真正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一系列的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让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品尝获得感,提升阅读自信心,养成阅读的持续性兴趣,这才是最大的阅读收获和体验。当然,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这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遴选难易合适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架,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任务为享受,变单一阅读为多元评鉴,走上阅读的快车道。
1 . 2 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兴趣为目标
众所周知,英语是学会的、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英语学习和阅读水平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和学习情感等等。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最终都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嗅出作品中的“文学味”,这样,学生的思想才会高度集中,由阅读走向悦读。文学作品的作者用大量细腻的词汇和一些高级句型等,将人物品格、性格以及故事的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学生常浸染于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品尝其语言美、形象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1 . 3 个人阅读和集体交流相结合原则
显然,文学作品作为拓展性阅读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尤其是长难句和词汇量这两座大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努力克服。因此,教师要坚持个人阅读和集体交流相结合的原则,个人阅读重在体验和欣赏,培养阅读的信心,而对于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则要提交集体讨论,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并做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由浅表化阅读逐步过渡到深度阅读,并在相互交流、合作的探究中分享各自阅读习得和体会,促进阅读产生“高位拉平”效应。
2.开展拓展性文学作品阅读的途径
2 . 1 有声朗读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途径,一是因为,英语是表音文字,形和音的结合是英语的最大外在表征,出声朗读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拼读规则;二是因为,英语有其内在的结构美,这种美主要是通过形式和语者表征出来,学生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感悟到英语的韵律美。此外,出声朗读也是促进学生理解的一把金钥匙,笔者在开展《大卫?科波菲尔》阅读时,就挑选出其中的“The Storm”一段让学生“接力”朗读,学生们互相比较、声情并茂地完成朗读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朗读的方式也有多样,可以单一朗读,也可以分角色朗读,教师要以朗读为手段,调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阅读习惯。
2 . 2 复述概括法
复述能让學生带着任务、带着挑战去阅读文学作品,要想复述好,就得抓主要情节,厘清人物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作品字里行间的弦外之音。最近,江苏高考的作文题往往要求学生写出给定阅读材料的概述,要做到概述精辟,既能抓住内容重点,又能有效地遣词造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当然,教师也可能给予适当的揭示和支架、线索,从而降低复述和概括的难度,让学生品尝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获得感,例如,在学生读完《秘密花园》后,笔者请了几个优秀的学生简单复述了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收到了不错的阅读效果,同时也起到了检测效果,为他人的有效阅读树立了榜样。
2 . 3 模拟角色法
文学作品的天然优势是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性格,学生读后往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学生阅读时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模拟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过一把“主角瘾”,这既能将文学作品的主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能激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拓展性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共读一本书,或共读一章节,然后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同时努力记下自己的“台词”,为接下来的模拟角色扮演蓄好势、练好功。美国教育家苏娜丹载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教师要多元设计阅读途径,根据学生阅读实况,创造性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真正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发展阅读素养,形成阅读品格。
教师在开展模拟角色扮演时,要选好适合扮演的作品,例如,学生读完《麦克白》后,教师可就其中的某个富有戏剧冲突的片段进行“深加工”,让学生创造性编台词、演情节,将剧本人物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习得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
2 . 4 互动交流法
俗话说:“语言为王,思想为后。”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其核心,新课程强调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后,要真正走近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中深化认识,发展思维品质,同时在一系列交流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弗兰肯斯坦》的读后活动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题为“怪物最终变坏是因为人类的原因”的辩论赛,让学生各执一词,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并结合自己的前认知和阅读背景,开展辩论活动。这既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由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在激辩中运用了语言知识,发展了语言技能,并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素养,最终学生得出结论:不要让自己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弗兰肯斯坦”。
3.结语
拓展性阅读活动形式多样,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为其中的一种,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因势利导,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格。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和帮助,让学生在“读中乐,乐中读”,并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最终提升自己的英语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熊慧洁.2016.让英文文学作品走进高中英语课堂[J].赤子(20).
张秀娥.2013.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教学中兴趣及情感态度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3):63-64.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原则;途径
引言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包括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一是输入,另一个是输出,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文学阅读作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组成部分,其意义尤为重大。当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课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学生的阅读输入仅限于教科书,阅读材料难度较低,阅读量不够;二是教师往往更多地讲授阅读技能,忽视了让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等多元材料,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资源,聚焦英语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质优量足的阅读食粮,让学生在拓展性阅读中形成一定的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高中毕业时,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30万词,而学生目前显然无法完成这一任务。众所周知,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教师只有尝试开展拓展性阅读,让学生输入足量的英语文学作品,既能增长英语知识,又能习得英语阅读技能,长期坚持,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塑造自己的阅读品格。
1.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原则
1 .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原则
阅读是一种个人的体验过程,没有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也就没有真正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一系列的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让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品尝获得感,提升阅读自信心,养成阅读的持续性兴趣,这才是最大的阅读收获和体验。当然,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这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遴选难易合适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架,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任务为享受,变单一阅读为多元评鉴,走上阅读的快车道。
1 . 2 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兴趣为目标
众所周知,英语是学会的、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英语学习和阅读水平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和学习情感等等。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最终都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嗅出作品中的“文学味”,这样,学生的思想才会高度集中,由阅读走向悦读。文学作品的作者用大量细腻的词汇和一些高级句型等,将人物品格、性格以及故事的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学生常浸染于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品尝其语言美、形象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1 . 3 个人阅读和集体交流相结合原则
显然,文学作品作为拓展性阅读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尤其是长难句和词汇量这两座大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努力克服。因此,教师要坚持个人阅读和集体交流相结合的原则,个人阅读重在体验和欣赏,培养阅读的信心,而对于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则要提交集体讨论,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并做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由浅表化阅读逐步过渡到深度阅读,并在相互交流、合作的探究中分享各自阅读习得和体会,促进阅读产生“高位拉平”效应。
2.开展拓展性文学作品阅读的途径
2 . 1 有声朗读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途径,一是因为,英语是表音文字,形和音的结合是英语的最大外在表征,出声朗读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拼读规则;二是因为,英语有其内在的结构美,这种美主要是通过形式和语者表征出来,学生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感悟到英语的韵律美。此外,出声朗读也是促进学生理解的一把金钥匙,笔者在开展《大卫?科波菲尔》阅读时,就挑选出其中的“The Storm”一段让学生“接力”朗读,学生们互相比较、声情并茂地完成朗读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朗读的方式也有多样,可以单一朗读,也可以分角色朗读,教师要以朗读为手段,调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阅读习惯。
2 . 2 复述概括法
复述能让學生带着任务、带着挑战去阅读文学作品,要想复述好,就得抓主要情节,厘清人物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作品字里行间的弦外之音。最近,江苏高考的作文题往往要求学生写出给定阅读材料的概述,要做到概述精辟,既能抓住内容重点,又能有效地遣词造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当然,教师也可能给予适当的揭示和支架、线索,从而降低复述和概括的难度,让学生品尝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获得感,例如,在学生读完《秘密花园》后,笔者请了几个优秀的学生简单复述了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收到了不错的阅读效果,同时也起到了检测效果,为他人的有效阅读树立了榜样。
2 . 3 模拟角色法
文学作品的天然优势是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性格,学生读后往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学生阅读时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模拟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过一把“主角瘾”,这既能将文学作品的主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能激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拓展性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共读一本书,或共读一章节,然后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同时努力记下自己的“台词”,为接下来的模拟角色扮演蓄好势、练好功。美国教育家苏娜丹载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教师要多元设计阅读途径,根据学生阅读实况,创造性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真正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发展阅读素养,形成阅读品格。
教师在开展模拟角色扮演时,要选好适合扮演的作品,例如,学生读完《麦克白》后,教师可就其中的某个富有戏剧冲突的片段进行“深加工”,让学生创造性编台词、演情节,将剧本人物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习得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
2 . 4 互动交流法
俗话说:“语言为王,思想为后。”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其核心,新课程强调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后,要真正走近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中深化认识,发展思维品质,同时在一系列交流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弗兰肯斯坦》的读后活动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题为“怪物最终变坏是因为人类的原因”的辩论赛,让学生各执一词,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并结合自己的前认知和阅读背景,开展辩论活动。这既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由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在激辩中运用了语言知识,发展了语言技能,并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素养,最终学生得出结论:不要让自己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弗兰肯斯坦”。
3.结语
拓展性阅读活动形式多样,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为其中的一种,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因势利导,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格。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和帮助,让学生在“读中乐,乐中读”,并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最终提升自己的英语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熊慧洁.2016.让英文文学作品走进高中英语课堂[J].赤子(20).
张秀娥.2013.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教学中兴趣及情感态度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