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版画的教学是初中美术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针对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适合本土教学的对策,开展好版画教学工作。
【关键词】传统版画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9-01
版画起源于中国,具有2000年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版画的鉴赏与学习,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对陶冶性情、提高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初中美术课的版画教学(《海风·海潮·渔歌》、《个性鲜明的木刻肖像》以及《富有特色的藏书票》)中,我发现学生对中国版画的关注程度正在降低,以往学生对构图巧妙、雕刻精美或者视觉冲击效果强烈的作品都会惊叹连连,现在几乎听不到惊叹了,更多的学生是不屑一顾,有的学生甚至大发感慨:“哎,黑黑的,或那么多色彩,太麻烦了,还不如用机器印刷……”。在学习版画的练习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带齐版画必用的工具材料,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针对在教学中碰到的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开展好初中版画教学工作。
问题一: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较少关注版画。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漫画。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漫画,我喜欢《海贼王》,喜欢里面的路飞,我虽然不喜欢日本人,但是我喜欢日本的漫画。”从学生平时的练习和手抄报等活动的内容来看,学生最喜欢的都是日本动漫作品。
解决办法:让互联网发挥纽带的作用,让版画历史走到学生身边,让珠海古元美术馆走进教室,让版画不再陌生。
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学生通过在电脑上查找,就可以纵览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查阅版画的发展史,教学中结合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学习交流后可以自己小结:版画出现在人类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之后,从东方传到西方,又从西方传到东方;版画产生开始就与印刷为伍,成为传播人类文化的新手段;版画在各个时期、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各种版画都表现出高超技艺,展现出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和真情实感的精神世界与审美理想,等等。每个教室里划出一块版画天地,延伸课堂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古元美术馆是珠海第一座市立美术馆,它以中国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古元的名字命名。馆内一楼收藏着古元版画原作105幅,水彩画原作70幅,版画复制品、印刷品58幅,以及古元先生使用过的版画工具,这是学生受到良好熏陶的教育基地。教师在平时多留意馆内举办的各种画展的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前去欣赏,利用这些机会多接触美术作品。
问题二:对版画的欣赏比较膚浅,缺乏深层次的鉴赏。
从课堂提问和学生填写的自我评价活动内容来看,对版画作品进行赏析时,学生的分析比较肤浅。欣赏版画作品,是对作品的领略、体验和感悟的审美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级的精神活动。版画的刀味和印痕需要认真体会。
解决办法:合理安排欣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版画。
在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学生一般有几种反应。一是喜欢或不喜欢;二是喜欢的话,对作品进一步欣赏,从中有所感受;三是激发起自己的创作欲望。我认为“描述—分析—体会”这个过程的模式比较适合版画的欣赏教学。
以欣赏赵延年的《鲁迅先生》为例。
第一步是描述。画面中鲁迅先生目视前方,表情严厉。
第二步是分析。这是鲁迅先生的肖像作品,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先生的精神内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画面选择鲁迅先生冷峻和轻蔑的神态,活现了鲁迅的硬骨头精神。画面几乎没有柔弱的曲线,甚至连面部的线条也处理成直线和斜线;围巾搭向左肩,不仅使气势得以加强,更主要的是延伸的轻蔑分外充溢。
第三步是体会。这里通过简单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联系学生所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勾勒出鲁迅先生的形象,对比此作品交流感受;假想如果画面中的线条变化后会产生出什么效果,选择最佳方案;可对比欣赏作品《海风》、《柯勒惠支自刻像》等。
学生先学会欣赏版画作品,理解版画的语言,再到创作,做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消除学生对版画的陌生和畏惧感。
问题三:制作材料的复杂,学生兴致不高,而且基本不带工具材料。
版画欣赏教学中,安排一定内容的版画联系,使学生直接体验版画的刀味和印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上版画联系时,课前布置学生带版画的工具材料,往往只有少部分学生带了,而且常常没有带全,以致在教室无法正常地开展原定的教学。
解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有些材料可以让学校统一配备,并充分利用现有工具材料。
学生兴致不高,不带工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专门的版画工具材料较多,个人准备较难;二是学生觉得版画太难了。针对以上两点,我申请学校为学生准备红色印泥、钢化玻璃、滚筒和桶装油墨,其它工具根据学生家庭情况,自行采购或以小组形式准备。
在制作顺序上,我根据实际情况将课本内容作了新的安排,顺序依次是:纸版画—藏书票—黑白木刻。首先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吹塑纸版画,所以在初中以此类型的简易纸版画入手,掌握拓印技巧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其次选择藏书票,因其面积小,可将图案设计简单,让学生进行版画初体验,考虑到学生准备木材的困难度,我选用橡皮擦为版材,学生首次雕刻非常的轻松愉快,大家都很认真的完成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效果非常好,在每个教室的版画天地迅速张贴上各自的得意之作。最后是选用文具店出售的玛丽牌木版(30×22CM)制作黑白木刻,基于之前的尝试,学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学生打好草稿拷贝图案后就兴趣盎然的开始雕刻了,作品风格多样,有的大胆豪放,有的细腻精致。练习课时学生对版画技法的简单尝试,在感受版画韵味的同时,也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于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很有实效的。
通过这些措施,整个校园都以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渴望去认识版画,整个校园以最大的热情,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去参与版画创作。学生评析版画作品,各抒己见,反应了新时期新文化影响下学生对传统版画不同的心理感受。学生对传统版画新的认识使以往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中国传统版画的教学是初中美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希望在实际教学中继续研究和实践去完善版画教学,让版画之花开遍校园。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张颖 《中国美术教育》
[2]《版画艺术》 张天星 苏州大学出版社
[3]《木版画—现代版画艺术教程》 李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古元作品专刊》
【关键词】传统版画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9-01
版画起源于中国,具有2000年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版画的鉴赏与学习,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对陶冶性情、提高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初中美术课的版画教学(《海风·海潮·渔歌》、《个性鲜明的木刻肖像》以及《富有特色的藏书票》)中,我发现学生对中国版画的关注程度正在降低,以往学生对构图巧妙、雕刻精美或者视觉冲击效果强烈的作品都会惊叹连连,现在几乎听不到惊叹了,更多的学生是不屑一顾,有的学生甚至大发感慨:“哎,黑黑的,或那么多色彩,太麻烦了,还不如用机器印刷……”。在学习版画的练习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带齐版画必用的工具材料,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针对在教学中碰到的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开展好初中版画教学工作。
问题一: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较少关注版画。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漫画。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漫画,我喜欢《海贼王》,喜欢里面的路飞,我虽然不喜欢日本人,但是我喜欢日本的漫画。”从学生平时的练习和手抄报等活动的内容来看,学生最喜欢的都是日本动漫作品。
解决办法:让互联网发挥纽带的作用,让版画历史走到学生身边,让珠海古元美术馆走进教室,让版画不再陌生。
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学生通过在电脑上查找,就可以纵览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查阅版画的发展史,教学中结合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学习交流后可以自己小结:版画出现在人类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之后,从东方传到西方,又从西方传到东方;版画产生开始就与印刷为伍,成为传播人类文化的新手段;版画在各个时期、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各种版画都表现出高超技艺,展现出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和真情实感的精神世界与审美理想,等等。每个教室里划出一块版画天地,延伸课堂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古元美术馆是珠海第一座市立美术馆,它以中国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古元的名字命名。馆内一楼收藏着古元版画原作105幅,水彩画原作70幅,版画复制品、印刷品58幅,以及古元先生使用过的版画工具,这是学生受到良好熏陶的教育基地。教师在平时多留意馆内举办的各种画展的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前去欣赏,利用这些机会多接触美术作品。
问题二:对版画的欣赏比较膚浅,缺乏深层次的鉴赏。
从课堂提问和学生填写的自我评价活动内容来看,对版画作品进行赏析时,学生的分析比较肤浅。欣赏版画作品,是对作品的领略、体验和感悟的审美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级的精神活动。版画的刀味和印痕需要认真体会。
解决办法:合理安排欣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版画。
在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学生一般有几种反应。一是喜欢或不喜欢;二是喜欢的话,对作品进一步欣赏,从中有所感受;三是激发起自己的创作欲望。我认为“描述—分析—体会”这个过程的模式比较适合版画的欣赏教学。
以欣赏赵延年的《鲁迅先生》为例。
第一步是描述。画面中鲁迅先生目视前方,表情严厉。
第二步是分析。这是鲁迅先生的肖像作品,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先生的精神内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画面选择鲁迅先生冷峻和轻蔑的神态,活现了鲁迅的硬骨头精神。画面几乎没有柔弱的曲线,甚至连面部的线条也处理成直线和斜线;围巾搭向左肩,不仅使气势得以加强,更主要的是延伸的轻蔑分外充溢。
第三步是体会。这里通过简单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联系学生所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勾勒出鲁迅先生的形象,对比此作品交流感受;假想如果画面中的线条变化后会产生出什么效果,选择最佳方案;可对比欣赏作品《海风》、《柯勒惠支自刻像》等。
学生先学会欣赏版画作品,理解版画的语言,再到创作,做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消除学生对版画的陌生和畏惧感。
问题三:制作材料的复杂,学生兴致不高,而且基本不带工具材料。
版画欣赏教学中,安排一定内容的版画联系,使学生直接体验版画的刀味和印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上版画联系时,课前布置学生带版画的工具材料,往往只有少部分学生带了,而且常常没有带全,以致在教室无法正常地开展原定的教学。
解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有些材料可以让学校统一配备,并充分利用现有工具材料。
学生兴致不高,不带工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专门的版画工具材料较多,个人准备较难;二是学生觉得版画太难了。针对以上两点,我申请学校为学生准备红色印泥、钢化玻璃、滚筒和桶装油墨,其它工具根据学生家庭情况,自行采购或以小组形式准备。
在制作顺序上,我根据实际情况将课本内容作了新的安排,顺序依次是:纸版画—藏书票—黑白木刻。首先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吹塑纸版画,所以在初中以此类型的简易纸版画入手,掌握拓印技巧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其次选择藏书票,因其面积小,可将图案设计简单,让学生进行版画初体验,考虑到学生准备木材的困难度,我选用橡皮擦为版材,学生首次雕刻非常的轻松愉快,大家都很认真的完成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效果非常好,在每个教室的版画天地迅速张贴上各自的得意之作。最后是选用文具店出售的玛丽牌木版(30×22CM)制作黑白木刻,基于之前的尝试,学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学生打好草稿拷贝图案后就兴趣盎然的开始雕刻了,作品风格多样,有的大胆豪放,有的细腻精致。练习课时学生对版画技法的简单尝试,在感受版画韵味的同时,也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于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很有实效的。
通过这些措施,整个校园都以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渴望去认识版画,整个校园以最大的热情,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去参与版画创作。学生评析版画作品,各抒己见,反应了新时期新文化影响下学生对传统版画不同的心理感受。学生对传统版画新的认识使以往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中国传统版画的教学是初中美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希望在实际教学中继续研究和实践去完善版画教学,让版画之花开遍校园。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张颖 《中国美术教育》
[2]《版画艺术》 张天星 苏州大学出版社
[3]《木版画—现代版画艺术教程》 李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古元作品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