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持续扩招成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教育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因其特殊的学科背景,就业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本文从教育学本科生的角度出发,探寻当前就业大环境之下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构想。
【关键词】教育学科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本科阶段教育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受到严峻挑战,缺乏学科背景使得他们难以顺利进入中学参加相关工作,而本科学历也不足以支持他们进入高等院校,形成了搞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持续的高校扩招和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加速了学历贬值,本来就艰难的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
一、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而到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猛增到699万,今年已高达717万。教育学本科毕业生人数2005年为102万多,2009年已达到104万多,随着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更不用说今年的毕业生人数了,“就业难”、“本科生就业难”等成为社会普遍争论的话题。虽然高校每年都在扩招,但是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多,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原本有限的就业岗位已经逐渐饱和。教育学本科生的就业出路总结起来主要有:中小学;职业教育领域;政府机关;出版社、报社;自谋职业。
但是,由于没有学科背景,缺乏学科专业的支撑,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处于尴尬境地。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了非常多教育理论,比较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小学校认为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不对口,不能胜任专业的教学工作,拒绝录用他们。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跟市场关系非常紧密,开设的专业通常是一些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比如汽车维修、自动化等等,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缺乏这方面的操作经验和能力。政府机关,凡进必考,想要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就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之,适合他们的岗位比其他专业少,被录取的机会非常小。
二、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模式,结果就导致在培养时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过多、过细,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如此多的课程导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3/4的时间学生都在学习理论知识,实习时间就变得少之又少,学生缺乏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经验。就业市场需要的是具有经验和理论并存的专业人才,中小学是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但是结果也不尽人意。没有一所中小学开设教育学课程,他们需要的是专业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老师,教育学学生因专业不对口而被拒之门外。教育类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学科、技能障碍,学历障碍,意识、能力的障碍,[1]他们陷入就业困境中,不得不考研,考公务员,或者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
(二)学生择业观与社会用人观念冲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主动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曲折与考验。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心理期望值过高,一心求稳。这种观念越来越不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亟待解决。教育学本科生更应该认清现实,拓宽就业视野。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在规定用人标准时越来越理性、务实。他们注重应聘人的学历,但更看重的是本科生的能力。因为“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2]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大多是教育教学机构,因此沟通学生、家长、教师、领导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合理安排工作的协调能力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 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以市场为导向,控制招生规模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对于技术型和开发应用型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对于像学习教育学这样的理论研究型人才需求量较小。由于教育学是一门基础性、长线性、理论性特征突出的学科,在应用性和开发性方面说服力明显是不足的。因此,高校在扩招时,要根据教育学本科生就业难的实际现状,调整招生计划,适当减小扩招规模,一些地方省属院校可以采用隔年招生的方法,有条件的重点高校可以实现“本硕连读”,从而保证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学课程设置依然遵循传统的课程模式,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高校应该与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实际联系起来,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分层培养。根据毕业生的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师资型,即教育学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参加与师资建设有关的工作;另一类为学术型,即向研究性大学输送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对于选择师资型方向的学生,在开设课程时要与就业形势结合,精简课程,浓缩纯理论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教育实习时间,培养学生教学技能,避免形式化。部分学者提出“2 2”培养模式,即学校要求本科生在学习两年的教育类基础学科课程以后, 另外时间学习基础具体学科的课程, 这样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接受系统的学科专业训练。学校也可以实行双学位的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专业学习的前提下,选修一门学科专业, 合格者学校授予双学位学士。对于选择学术型方向的学生,可以按照“严格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知识的扩充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的外语教育”的三维目标来培养,为学生提供未来继续升学或研究的坚实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储备。[3]高校要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分层培养学生,改变以往“一刀切”的错误模式。
(三)以就业为目标,调整职业规划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必须降低就业的期望值,合理改变传统精英意识和保守观念,调整职业规划。首先,必须改变以往拘泥于高校和科研系统, 俯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择业观念。用专业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科研岗位, 积极探索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结合的生长点, 充分体现出专业理论学者指导教育实践的有效力度。[4]其次,打破以往只求稳求编制的心态,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新兴的职业行列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如教育培训师、教育咨询师等。最后,要打破地区限制,中西部就业饱和度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学本科生要抓住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另外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自主创业。
总之,就业难是一个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长期存在的,而且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教育学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或者可以说更为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必须“三管齐下”。社会和学校要合理控制招生规模,调整培养模式,教育学专业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自我就业增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王金燕.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0
[3]唐卫民,王杨红.对本科生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44-46
[4]付光槐,程悦.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N].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
【关键词】教育学科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本科阶段教育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受到严峻挑战,缺乏学科背景使得他们难以顺利进入中学参加相关工作,而本科学历也不足以支持他们进入高等院校,形成了搞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持续的高校扩招和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加速了学历贬值,本来就艰难的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
一、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而到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猛增到699万,今年已高达717万。教育学本科毕业生人数2005年为102万多,2009年已达到104万多,随着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更不用说今年的毕业生人数了,“就业难”、“本科生就业难”等成为社会普遍争论的话题。虽然高校每年都在扩招,但是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多,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原本有限的就业岗位已经逐渐饱和。教育学本科生的就业出路总结起来主要有:中小学;职业教育领域;政府机关;出版社、报社;自谋职业。
但是,由于没有学科背景,缺乏学科专业的支撑,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处于尴尬境地。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了非常多教育理论,比较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小学校认为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不对口,不能胜任专业的教学工作,拒绝录用他们。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跟市场关系非常紧密,开设的专业通常是一些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比如汽车维修、自动化等等,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缺乏这方面的操作经验和能力。政府机关,凡进必考,想要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就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之,适合他们的岗位比其他专业少,被录取的机会非常小。
二、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模式,结果就导致在培养时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过多、过细,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如此多的课程导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3/4的时间学生都在学习理论知识,实习时间就变得少之又少,学生缺乏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经验。就业市场需要的是具有经验和理论并存的专业人才,中小学是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但是结果也不尽人意。没有一所中小学开设教育学课程,他们需要的是专业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老师,教育学学生因专业不对口而被拒之门外。教育类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学科、技能障碍,学历障碍,意识、能力的障碍,[1]他们陷入就业困境中,不得不考研,考公务员,或者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
(二)学生择业观与社会用人观念冲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主动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曲折与考验。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心理期望值过高,一心求稳。这种观念越来越不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亟待解决。教育学本科生更应该认清现实,拓宽就业视野。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在规定用人标准时越来越理性、务实。他们注重应聘人的学历,但更看重的是本科生的能力。因为“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2]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大多是教育教学机构,因此沟通学生、家长、教师、领导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合理安排工作的协调能力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 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以市场为导向,控制招生规模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对于技术型和开发应用型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对于像学习教育学这样的理论研究型人才需求量较小。由于教育学是一门基础性、长线性、理论性特征突出的学科,在应用性和开发性方面说服力明显是不足的。因此,高校在扩招时,要根据教育学本科生就业难的实际现状,调整招生计划,适当减小扩招规模,一些地方省属院校可以采用隔年招生的方法,有条件的重点高校可以实现“本硕连读”,从而保证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学课程设置依然遵循传统的课程模式,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高校应该与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实际联系起来,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分层培养。根据毕业生的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师资型,即教育学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参加与师资建设有关的工作;另一类为学术型,即向研究性大学输送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对于选择师资型方向的学生,在开设课程时要与就业形势结合,精简课程,浓缩纯理论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教育实习时间,培养学生教学技能,避免形式化。部分学者提出“2 2”培养模式,即学校要求本科生在学习两年的教育类基础学科课程以后, 另外时间学习基础具体学科的课程, 这样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接受系统的学科专业训练。学校也可以实行双学位的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专业学习的前提下,选修一门学科专业, 合格者学校授予双学位学士。对于选择学术型方向的学生,可以按照“严格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知识的扩充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的外语教育”的三维目标来培养,为学生提供未来继续升学或研究的坚实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储备。[3]高校要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分层培养学生,改变以往“一刀切”的错误模式。
(三)以就业为目标,调整职业规划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必须降低就业的期望值,合理改变传统精英意识和保守观念,调整职业规划。首先,必须改变以往拘泥于高校和科研系统, 俯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择业观念。用专业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科研岗位, 积极探索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结合的生长点, 充分体现出专业理论学者指导教育实践的有效力度。[4]其次,打破以往只求稳求编制的心态,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新兴的职业行列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如教育培训师、教育咨询师等。最后,要打破地区限制,中西部就业饱和度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学本科生要抓住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另外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自主创业。
总之,就业难是一个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长期存在的,而且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教育学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或者可以说更为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必须“三管齐下”。社会和学校要合理控制招生规模,调整培养模式,教育学专业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自我就业增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王金燕.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0
[3]唐卫民,王杨红.对本科生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44-46
[4]付光槐,程悦.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N].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