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在服装结构制图中的应用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制图时每条图线都有其用途和含义,其中线与线之间的夹角处理也应合理设置。在画衣领时翻领松度、西装缺角、肩部的倾斜角度、袖子的倾斜角度、胸省的角度、直角等方面的处理都有一定技术要求。
  关键词:服装结构制图 角度 驳头 倾斜角度 翘势 收省量 肩斜度
  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裁剪的首道工序,是具有工程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用平面的布料裁剪出各衣片部件的几何轮廓,以便进一步完成整件服装的缝纫制作。在画各部位线条时,恰到好处地掌握好画线角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同探讨角度在服装结构制图中最常用的几个方面:
  一、翻領的放松度
  一般认为,翻领松度是驳口线与领底斜线所呈的夹角称为翻领的放松角度,简称为“翻领松度”(见图一)它对翻领的外口和驳头翻折面与人体曲面的服贴、平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你单独画裁翻领时,不仅要掌握它的长、宽和放松度,还要了解它的领底“翘势”,即是领子后中心部分的凹势,也就是说领底离开基础线的距离,有了领底翘势后,就会使领外口弧线比领底弧线长一些,领子外翻部分才能顺利翻折。当翻领松度不断加大时,领底翘势和外口弧线的长度也会继续增加。因此,翻领松度的大小能够直接控制着领底翘势和领座宽窄的变化(见图二)。能否正确确立翻领松度和它对应的领底翘势,是达到领外口弧线与其所在肩背曲面的服贴和迅速画裁翻领的关键要素。由此看出,翻领越宽其放松度就越大,领外口弧线越往外凸,长度相应增加,同时领底口斜线越倾向肩缝,表现在平面结构图上的领底口弧线搭压肩缝的量就越多;领底口弧线倾弯的程度越急,领底翘势加大,领座变窄,外翻领部分变宽,覆盖肩背的面积越大。当翻领越窄时,它的放松度变小,领外口弧线越平缓或者是越向里凹进,其长度变短,同时领底口斜线越远离肩缝,表现在平面结构图上领底口弧线搭压肩缝的量越少。领底口弧线倾弯程度越缓,领底翘势越小,领座部分变宽,外翻领部分变窄,而覆盖肩背的面积就越小(见图三)。
  二、西装缺角的变化
  西装虽然从外观上看似乎都是差不多的样式,但诸多的相同之处们也存在着细小的区别。例如驳头的高低和宽窄及缺嘴角度的大小都是随流行趋势,人的脸型,体型以及爱好来选定。同一类型西装串口线也可高可低,倾斜角度可大可小,如图中A种领型所示画串口斜线,是从外直开领向里直开领下1/3处连斜线,这样串口线就趋向平直构成相应领口缺角就较小(70°左右)。而B种领型串口线由外直开领点向里直开领1/2处连斜线,这样所构成的领口缺角就较大(90°左右),无论西装领口缺角怎样变化,领角都不能小于90°左右(时装西服除外)。由此得出: 缺角大小主要受串口线的倾斜角度控制,倾斜角度小,缺角就越小,倾斜角度大,缺角也就越大(见图四)。
  
  三、肩部的倾斜角
  肩部的倾斜角度就是肩斜线与上平线构成夹角,简称肩斜度。人的体型有不同,肩部形态也有差异。有平肩体、溜肩体、高低肩体等多种形态。肩部的造型如何以肩倾斜角度来概述它。正常体型人的肩部倾斜角度的总量,男子20°,表现在男子合体上衣的前肩斜度为22°,后肩斜度为18°(见图五);而女子肩部倾斜度为21°,表现在女子合体上衣的前肩斜度为23°,后肩斜度为19°。如果是宽松型的上衣,就必须调整肩斜度,使前后衣的肩斜度都小于合体服装的肩斜度,才能使整件服装协调美观(见图六)。
  四、袖子的倾斜角度
  服装款式的不同,袖子的倾角度也名异 (也就是袖中线与落肩线的夹角的大小有别)。衣袖在整件衣服的外观造型上既要做到与整件服装相协调平整,又要便于活动。对袖倾角大小的使用,一般应采取“区别服种,满足主方,兼顾次方,恰当选择”的原则。如茄克衫、运动服、工作服等以方便活动为主,应采用能适应其活动的“展臂式”,这时袖子的倾斜角度在0°-25°;对于外衣、大衣尤其是礼服等讲求形体外观美则采取“收臂式”,这时袖子的倾斜角度要相应增大,约在50°左右(见图七)。在现代服装的衣袖结构处理中,需要区别不同活动要求的服装品种,在“收臂式”至“展臂式”之间,做出适应着装者的需要(见图八)。
  五、胸省的角度
  要使平面状的布料符合复杂的人体曲面,就要通过衣片的收省、分割、做裥、抽褶、缉塔克等艺术手段进行立体处理(见图九)。就女装而言,不同的体型就有不同的收省角度(也就是不同的收省量),而同样的收省量又有不同的收省方式。年轻女子的胸高倾角一般在13°-25°,胸部丰满者25°-30°,在服装制图时只需用其倾角的1/2或1/3就行了,以免衣服紧贴而无间隙。在前衣片上,虽然是以B· P点为中心,用等角向周围均可设省,但是由于胸高B·P点距离衣片的边缘远近不同,也就导致角度在衣片边缘的张开量(即收省量)有着明显的差异。距B· P点近者张开量小;距B·P点远者张开量大。所以说在衣片边缘不同位置的收省量也是不相等的(见图十)。
  六、直角的用途
  初学裁剪在裁制衣服在某些部位:如领后中心线、裙下摆、裤脚口等部位容易出现凹角或凸角,影响该部位缝制顺畅和整件服装的外观效果。如果能处理好拼接缝两端角度,就能使拼接后的衣片边沿自然、平顺。衣片中锐角、钝角互补的地方除外,其余这些部位拼接缝的端位均应裁成直角形(见图十一)。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学价值,常常在简要的叙事中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百态,阐明事理以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对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沈宏的微型小说《走出沙漠》为例,从线式结构贯穿始终、延变模式融合运用、叙事策略多样结合三个方面对该篇微型小说展开阅读鉴赏。  关键词:微型小说 走出沙漠 鉴赏  小说以其特有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和个性鲜明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在历史长河中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文化慢慢积累下来便成了如今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及活动。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生存也是几经波折,那么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如何实现传承与弘扬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变迁 传统文化 生存  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经历朝代较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视觉传达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已然形成了相对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渐难以适应企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此,学校应当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对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充分运用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来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以及发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言文 传统文化 方法  一、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一切世界优秀文化所具备的各种优
期刊
摘要: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在茶艺表演过程,其形体与音乐艺术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挖掘其文化价值,不断提高认识,从而实现茶艺表演的有效传承,也进一步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茶艺表演 形体与音乐艺术 研究  现阶段,茶艺表演被人们关注,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更要深入实际,总结有效的工作实践,以提高对于茶艺表演的深刻理解,从而为构建完善的茶艺表演艺术提供有效保障。希望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相关研
期刊
摘要: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结合二者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人文素质 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各阶段人文教育的永恒追求。作为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采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正面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拥有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在道德文化、思想文化和精神观念当中筛选出来的精髓。本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诚和责任感”一直是他们奉行的传统道德标准。  关键词:窃听风云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感 责任感  《窃听风云》以高尖端、高科技、鲜为人知的警界内部调查方式和手段赢得受众的如潮好评,同时也获得了第三届韩国忠武路电影节最佳动作片奖。这部影片看点很多,有观众从来没有见过的各种窃听仪器、先进的窃听手段以及三个实力雄厚演技精湛的演员。
期刊
摘要:以河南为核心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诗经》中所载此地先民于祀神、祈年、驱疫、问乩、劳作、爱恋中“弦歌鼓舞”的诗文很好说明了其文化底蕴之丰厚。原始歌舞是戏曲萌芽的基本要素,戏曲以实际人生为拟态,反映着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沉淀着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如果说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条血脉,那么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豫剧无疑是这条血脉里风采卓然的时代强音,我们有
期刊
摘要:影视包装是电视媒体节目、影视动画、电视频道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主要是对电视节目、媒体的美化,影视包装中最常用的辨识色彩艺术,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首要元素。影视包装中的色彩与设计应用反映的是一个频道的整体包装定位,也是频道栏目最鲜明的特色,能够锁定观众的注意力,是提升频道收视率的最重要的设计和制作环节。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影视包装中色彩与设计的应用,结合新时代电视媒体背景,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