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渗透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可以使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策略性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猜测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猜测能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角度的猜测,不仅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较快地寻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有时还能调动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教学加法、乘法交换律。由思考、观察、归纳得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由此猜想,是不是任意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都不变?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都不变?并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写出自己的猜想结论,然后用算式验证说明。从而得出结论。再比如判断最小的一位数是多少?有的学生判断是“0”;有的学生判断是“1”。究竟是“0”还是“1”呢?就必须根据新大纲:“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9’含有两位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56’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因为无数个“0”还是“0”。由此可见,“0”不能说成一位数。经过猜测讨论。从而明白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创设操作情境,体悟操作策略
通过儿童自己的探索性的动手操作,往往能有利于他们对问题情境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所谓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例如:在教学进位加法“8+5”时。让学生把小棒摆成“8”+“2”+“3”,“8”要满“10”差“2”,“5”借了“2”剩“3”。“10”+“3”=“13”,明白“凑十法”。再用5个手指弯曲“2”个给“8”凑成“10”加以巩固。接着展示“8+?=?”,请用手指很快地把答案说出来。真是心有灵通一点通,既加强了口算能力,又提高了技能。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化繁为简,渗透简化策略
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需要从复杂的问题退到最原始、最简单的同构性问题,通过对它作一些探索,借以触发解题的灵感,找到解决原问题的突破口。其次,是通过对原问题进行分解转化,将其变化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各个击破,逐步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比如把一个圆锥放入底面48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水缸中,水面上升0.5厘米。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就可以把圆锥的体积转化为水面上升的体積。又如一件工作以前5小时完成,现在只需4小时,现在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百分之几?遇到这类题,就得简化成(1)以前的效率是多少?(2)现在的效率是多少?(3)以前的效率看着为参考量。从而简化算理(1/4-1/5)÷1/5,明白算法。
四、举例说明,渗透例举策略
当某个问题情境所蕴涵的信息较为复杂时,运用例举的策略往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当学生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例举并作相应的处理后,问题的特征往往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能较快地寻找到解题思路。例如判断任何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时,不妨举例,判断0和1是互质数。由于“0”的约数有“1,2,3……”,“1”的约数只有“1”;“0”和“1”的公因数只有“1”,据定义,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故“0”和“1”是互质数……由此可推知任何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又如:a÷b=4,求a,b的最小公倍数?由于小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显得很抽象,先举一两个特例,再引申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学生易懂,教学轻松。
五、通过活动,渗透尝试策略
运用尝试策略的过程就是多种方法的“试误”过程,在许多情况下,解题者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地“试误”,由问题的起始状态逐步逼近问题的目标状态。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严谨科学;但另一方面,它是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把课堂变成“小型的科学实验室”,实验程序并非完全给定,而是开放式的,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从人类知识角度看,这类实验并未提出新的见解,不过是一种从复,但是对学生个体而言,却是一种探究,是独立的发现,是知识的再创造。我们应利用实验型的问题,使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比如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在教学时,不妨设计一次夺旗比赛,怎样排列才合理,才更加公平,并分组讨论。然后把合适的“队列”画出来。结果有的小组画成正方形,并在每边中点画上小旗;有的小组画成正三角形,并在三个顶点圈上红旗。只有一部分小组画成了圆。再经过全班讨论,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不管参加游戏的人数是多少,排成圆圈形状是比较合理的。
六、设计生活式问题,形成有意识的图式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形成图式。如:我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我们知道“按比例分配”是在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我创设了现实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爸爸和他的朋友叔叔合办了一个米厂,当时爸爸投资了3万元,叔叔投资2万元,结果他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你们的理由。(2)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你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经过分析,逐步将比例转化成分数这一图式。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较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借以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养成积极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渗透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可以使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策略性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猜测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猜测能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角度的猜测,不仅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较快地寻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有时还能调动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教学加法、乘法交换律。由思考、观察、归纳得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由此猜想,是不是任意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都不变?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都不变?并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写出自己的猜想结论,然后用算式验证说明。从而得出结论。再比如判断最小的一位数是多少?有的学生判断是“0”;有的学生判断是“1”。究竟是“0”还是“1”呢?就必须根据新大纲:“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9’含有两位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56’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因为无数个“0”还是“0”。由此可见,“0”不能说成一位数。经过猜测讨论。从而明白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创设操作情境,体悟操作策略
通过儿童自己的探索性的动手操作,往往能有利于他们对问题情境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所谓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例如:在教学进位加法“8+5”时。让学生把小棒摆成“8”+“2”+“3”,“8”要满“10”差“2”,“5”借了“2”剩“3”。“10”+“3”=“13”,明白“凑十法”。再用5个手指弯曲“2”个给“8”凑成“10”加以巩固。接着展示“8+?=?”,请用手指很快地把答案说出来。真是心有灵通一点通,既加强了口算能力,又提高了技能。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化繁为简,渗透简化策略
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需要从复杂的问题退到最原始、最简单的同构性问题,通过对它作一些探索,借以触发解题的灵感,找到解决原问题的突破口。其次,是通过对原问题进行分解转化,将其变化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各个击破,逐步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比如把一个圆锥放入底面48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水缸中,水面上升0.5厘米。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就可以把圆锥的体积转化为水面上升的体積。又如一件工作以前5小时完成,现在只需4小时,现在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百分之几?遇到这类题,就得简化成(1)以前的效率是多少?(2)现在的效率是多少?(3)以前的效率看着为参考量。从而简化算理(1/4-1/5)÷1/5,明白算法。
四、举例说明,渗透例举策略
当某个问题情境所蕴涵的信息较为复杂时,运用例举的策略往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当学生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例举并作相应的处理后,问题的特征往往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能较快地寻找到解题思路。例如判断任何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时,不妨举例,判断0和1是互质数。由于“0”的约数有“1,2,3……”,“1”的约数只有“1”;“0”和“1”的公因数只有“1”,据定义,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故“0”和“1”是互质数……由此可推知任何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又如:a÷b=4,求a,b的最小公倍数?由于小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显得很抽象,先举一两个特例,再引申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学生易懂,教学轻松。
五、通过活动,渗透尝试策略
运用尝试策略的过程就是多种方法的“试误”过程,在许多情况下,解题者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地“试误”,由问题的起始状态逐步逼近问题的目标状态。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严谨科学;但另一方面,它是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把课堂变成“小型的科学实验室”,实验程序并非完全给定,而是开放式的,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从人类知识角度看,这类实验并未提出新的见解,不过是一种从复,但是对学生个体而言,却是一种探究,是独立的发现,是知识的再创造。我们应利用实验型的问题,使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比如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在教学时,不妨设计一次夺旗比赛,怎样排列才合理,才更加公平,并分组讨论。然后把合适的“队列”画出来。结果有的小组画成正方形,并在每边中点画上小旗;有的小组画成正三角形,并在三个顶点圈上红旗。只有一部分小组画成了圆。再经过全班讨论,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不管参加游戏的人数是多少,排成圆圈形状是比较合理的。
六、设计生活式问题,形成有意识的图式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形成图式。如:我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我们知道“按比例分配”是在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我创设了现实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爸爸和他的朋友叔叔合办了一个米厂,当时爸爸投资了3万元,叔叔投资2万元,结果他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你们的理由。(2)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你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经过分析,逐步将比例转化成分数这一图式。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较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借以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养成积极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