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变换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传统的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方式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预习 备课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或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我们应该从传统的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方式的课堂,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数学教师上课时自始至终要有饱满的热情,诚挚的爱心。不管你的家里或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把负面 情绪带入课堂。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成绩好且比较文静,有的学生成绩差且特别调皮。教师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上课时要让每个学生都从我们的眼神中感受到关爱,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放弃我,老师还是相信我的。这样就能把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上你教的这门课。
学生开小差时,老师的微笑是一种告诫,学生看到后就会不好意思,思想会重新回到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的微笑是一种鼓励,激励学生迎难而上。老师可结本实际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高兴时,哈哈大笑;激情时,拍案而起;感动时,热泪盈眶;忧伤时,动情低沉。
二、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为打造活泼、生动、创新的课堂学习平台提供了可能。
对概念的预习要求达到会叙述、会判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如在预习“同类项”的概念时,通过叙述,紧紧抓住两点:有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在判断几项是否是同类项时,我们就先看它一是不是含有相同字母,再看相同字母的指数是否相同就可以了。
对定理、公式要先弄清楚它的条件和结论,并且把文字表述转化为我们数学的专业用语,了解定理公式是如何得出的,怎样用它解决问题。如在预习勾股定理时: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用字母表示就是,在这里学生要明确运用这个定理的前提是这必须是个直角三角形。结论就是三边满足这样的关系。与此同时,应该还要想到这个公式的逆运用,也就是变形。
当然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基础稍微薄弱的学生预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要指导他们做好预习笔记,对有疑问的内容边读边画边记。然后带着疑问上课,等待老师解决。那样他就会对这堂课有所期待,当他的疑惑通过老师的讲解得到解决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三、老师要备好每一节课
1.备学生:备学生指的是对全班学生的基础有一个底,需要平时对学生观察的一个积累,结合本堂课的特点揣测每个学生对于新知的接受程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不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如学习态度、能力,身体状况等因素,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加以分析、比较,归纳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等,这是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条件的出发点。
2.备自己:教师是整节课的引导者,要驾驭课堂,必须有深厚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更要深刻理解“学无止境”这四个字的含义。现在的孩子见得多懂得也多,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再学习,如同行之间互相学习,认真观摩别人的公开课,自己开公开课请优秀教师指导,利用远程教育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等等。
3.备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数学教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材毕竟是经过很多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的整合和修改而形成的。它的严谨性、普遍性、系统性是其他学习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上课时要紧抓教材的重点、难点开展教学。如在学习同类项中,要让学生明确怎样的式子是同类项,会识别同类项,以及能运用所学解决有关问题。
四、生动的课堂演绎
虽然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但是不管你课前准备得多完善,只要课上没把握好,那就前功尽弃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生动的导入。有一个成语叫“引人入胜”,我们在新课的引入中也要追求这种境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我们选的例题课要尽量生活化,趣味化。例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共几何?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数学问题,但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学生就会觉得特别好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生动的数形结合。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虽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似,但学生不易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有无数个,为了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教学时,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个解。
例题:解不等式x-4≥2(x 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就是把x所代表的数量关系用图形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x-4≥2(x 2)的解有无数个。
3.生动地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运用知识,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本源,是他们喜欢数学,了解数学和希望把握数学的动力。”其实生活中的有很多现象都运用到了数学原理。比如为什么人们总喜欢走直线的路程,甚至有的时候会穿越草坪,那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可以少走路。又如为什么一般的房子的顶部结构都是三角形,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房子就比较牢固。
只有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课才会变得有活力、有趣味。学生才会喜欢数学。
4.生动的小故事。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新知识后,这时我们可以花一些时间给学生讲有趣的数学故事。这样可以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变换不同的方法教学,给学生以新鲜感,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发言,踊跃地参与。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数学课堂自然就会充满生命活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预习 备课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或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我们应该从传统的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方式的课堂,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数学教师上课时自始至终要有饱满的热情,诚挚的爱心。不管你的家里或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把负面 情绪带入课堂。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成绩好且比较文静,有的学生成绩差且特别调皮。教师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上课时要让每个学生都从我们的眼神中感受到关爱,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放弃我,老师还是相信我的。这样就能把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上你教的这门课。
学生开小差时,老师的微笑是一种告诫,学生看到后就会不好意思,思想会重新回到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的微笑是一种鼓励,激励学生迎难而上。老师可结本实际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高兴时,哈哈大笑;激情时,拍案而起;感动时,热泪盈眶;忧伤时,动情低沉。
二、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为打造活泼、生动、创新的课堂学习平台提供了可能。
对概念的预习要求达到会叙述、会判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如在预习“同类项”的概念时,通过叙述,紧紧抓住两点:有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在判断几项是否是同类项时,我们就先看它一是不是含有相同字母,再看相同字母的指数是否相同就可以了。
对定理、公式要先弄清楚它的条件和结论,并且把文字表述转化为我们数学的专业用语,了解定理公式是如何得出的,怎样用它解决问题。如在预习勾股定理时: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用字母表示就是,在这里学生要明确运用这个定理的前提是这必须是个直角三角形。结论就是三边满足这样的关系。与此同时,应该还要想到这个公式的逆运用,也就是变形。
当然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基础稍微薄弱的学生预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要指导他们做好预习笔记,对有疑问的内容边读边画边记。然后带着疑问上课,等待老师解决。那样他就会对这堂课有所期待,当他的疑惑通过老师的讲解得到解决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三、老师要备好每一节课
1.备学生:备学生指的是对全班学生的基础有一个底,需要平时对学生观察的一个积累,结合本堂课的特点揣测每个学生对于新知的接受程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不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如学习态度、能力,身体状况等因素,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加以分析、比较,归纳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等,这是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条件的出发点。
2.备自己:教师是整节课的引导者,要驾驭课堂,必须有深厚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更要深刻理解“学无止境”这四个字的含义。现在的孩子见得多懂得也多,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再学习,如同行之间互相学习,认真观摩别人的公开课,自己开公开课请优秀教师指导,利用远程教育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等等。
3.备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数学教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材毕竟是经过很多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的整合和修改而形成的。它的严谨性、普遍性、系统性是其他学习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上课时要紧抓教材的重点、难点开展教学。如在学习同类项中,要让学生明确怎样的式子是同类项,会识别同类项,以及能运用所学解决有关问题。
四、生动的课堂演绎
虽然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但是不管你课前准备得多完善,只要课上没把握好,那就前功尽弃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生动的导入。有一个成语叫“引人入胜”,我们在新课的引入中也要追求这种境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我们选的例题课要尽量生活化,趣味化。例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共几何?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数学问题,但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学生就会觉得特别好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生动的数形结合。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虽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似,但学生不易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有无数个,为了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教学时,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个解。
例题:解不等式x-4≥2(x 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就是把x所代表的数量关系用图形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x-4≥2(x 2)的解有无数个。
3.生动地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运用知识,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本源,是他们喜欢数学,了解数学和希望把握数学的动力。”其实生活中的有很多现象都运用到了数学原理。比如为什么人们总喜欢走直线的路程,甚至有的时候会穿越草坪,那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可以少走路。又如为什么一般的房子的顶部结构都是三角形,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房子就比较牢固。
只有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课才会变得有活力、有趣味。学生才会喜欢数学。
4.生动的小故事。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新知识后,这时我们可以花一些时间给学生讲有趣的数学故事。这样可以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变换不同的方法教学,给学生以新鲜感,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发言,踊跃地参与。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数学课堂自然就会充满生命活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