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四大重点,其中阅读是核心,但是阅读中的朗读往往容易被师生所忽视。实际上,朗读教学是一条线,只有通过它才能将这四个环节串联起来,本文将从朗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课标要求以及朗读策略出发,全面分析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朗读;问题;策略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中,教师一味地追赶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造成了语文学习的模式化、僵硬化以及无趣味性,如何提高学生们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一大难题。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小的细节来寻找突破口。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我们可以发现,“朗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形式化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一般先讲解生字词,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就直接转入分析文章主体部分,朗读完全被形式化,这样的朗读是没有效果的,是不符合课标规定的,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得不到提升。针对这种现象,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尖锐批评,他说:“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里,大多数还没做到好好地读。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成不了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摸,更不用说表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志了,这是不能容忍的。读的马虎,就减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哪怕你旁的方面做的相当好。这当然要请老师们加紧进修,钻研业务,改革教学方法,从不注意读转变到好好地读。
(二)学生缺乏朗读兴趣
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一味追求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喜欢说,这是孩子地天性,所以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指导学生,将朗读教学放在课前,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任务。
(三)教师忽略朗读指导
朗读分为多种形式,小学生刚刚接触各类文体,并不懂得如何去朗读,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教学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自然而然被忽视,为了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朗读教学一般都安排在课前或者是课后,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同虚设,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教师也不能及时地给与指导。
(四)多媒体的滥用
当前教学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没有了多媒体,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讲课;没有了多媒体,就等于没有了讲课的思路。并且教师还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这样更容易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提前找好朗读的范本,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听,这样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会让学生更加依赖电子设备,这样的朗读教学一定会取得反作用,不会提高学生的朗讀水平。
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语文教师就是学生们的领航员,所以只有提升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们才能提高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朗读教学的时间,曾经看张玉栋老师《落花生》的课堂实录的时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张老师十分重视朗读,他的课堂在不经意之中就让学生学到的各种朗读方法,齐读,重度,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教学不应该占用语文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但是也不应该忽视朗读教学,所以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各种形式地朗读教学。其次,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在课堂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在学生的
朗读过程中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在学生朗读时有不恰当之处能进行指正,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感情进行朗读,吐字要清晰、音量的大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情感有高低之分,就是阅读时常用的抑扬顿挫,如此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合理的评价,小学生的朗读学习是需要鼓励的,需要教师不停的正强化,但是评价的语言不能过于单一,不然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所以,朗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教师段提高自身素养来满足课标的要求。
(二)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看完李卫东老师的《听潮》教学实录,刚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李老师要亲自朗读课文,查过资料才知道,原来李老师想通过自身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听教师的示范朗读,进入文本所要表达的情境中来,在受到教师的感染后自然会被这种表达方式所吸引,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合理的朗读教学情境,单纯的依赖多媒体创设情境是不切实际的,教师的范读既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识,又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这是多媒体这个冷冰冰的机器所不能带来的温暖。
(三)健全朗读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试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种具体存在的考核使得学生更加重视,相反忽视了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其他因素。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之中设置朗读评价体系,让学生重视朗读,将学生的朗读情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次划分等级,将朗读教学切实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还要有学生家长的评价,这样这个评价体系才显得更加客观合理。
小结
朗读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一个桥梁,只有有心朗读、用心体会,才能与作者的情感达到高度的一致,才能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同时,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读者进入作者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这样才能发挥朗读应有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子静. 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1):112+114.
[2]李辉.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79.
[3]卓嘎.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23.
[4]刘懿. 浅谈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218-219.
[5]张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1):131.
关键词:朗读;问题;策略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中,教师一味地追赶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造成了语文学习的模式化、僵硬化以及无趣味性,如何提高学生们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一大难题。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小的细节来寻找突破口。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我们可以发现,“朗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形式化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一般先讲解生字词,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就直接转入分析文章主体部分,朗读完全被形式化,这样的朗读是没有效果的,是不符合课标规定的,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得不到提升。针对这种现象,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尖锐批评,他说:“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里,大多数还没做到好好地读。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成不了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摸,更不用说表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志了,这是不能容忍的。读的马虎,就减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哪怕你旁的方面做的相当好。这当然要请老师们加紧进修,钻研业务,改革教学方法,从不注意读转变到好好地读。
(二)学生缺乏朗读兴趣
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一味追求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喜欢说,这是孩子地天性,所以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指导学生,将朗读教学放在课前,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任务。
(三)教师忽略朗读指导
朗读分为多种形式,小学生刚刚接触各类文体,并不懂得如何去朗读,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教学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自然而然被忽视,为了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朗读教学一般都安排在课前或者是课后,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同虚设,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教师也不能及时地给与指导。
(四)多媒体的滥用
当前教学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没有了多媒体,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讲课;没有了多媒体,就等于没有了讲课的思路。并且教师还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这样更容易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提前找好朗读的范本,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听,这样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会让学生更加依赖电子设备,这样的朗读教学一定会取得反作用,不会提高学生的朗讀水平。
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语文教师就是学生们的领航员,所以只有提升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们才能提高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朗读教学的时间,曾经看张玉栋老师《落花生》的课堂实录的时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张老师十分重视朗读,他的课堂在不经意之中就让学生学到的各种朗读方法,齐读,重度,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教学不应该占用语文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但是也不应该忽视朗读教学,所以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各种形式地朗读教学。其次,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在课堂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在学生的
朗读过程中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在学生朗读时有不恰当之处能进行指正,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感情进行朗读,吐字要清晰、音量的大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情感有高低之分,就是阅读时常用的抑扬顿挫,如此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合理的评价,小学生的朗读学习是需要鼓励的,需要教师不停的正强化,但是评价的语言不能过于单一,不然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所以,朗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教师段提高自身素养来满足课标的要求。
(二)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看完李卫东老师的《听潮》教学实录,刚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李老师要亲自朗读课文,查过资料才知道,原来李老师想通过自身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听教师的示范朗读,进入文本所要表达的情境中来,在受到教师的感染后自然会被这种表达方式所吸引,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合理的朗读教学情境,单纯的依赖多媒体创设情境是不切实际的,教师的范读既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识,又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这是多媒体这个冷冰冰的机器所不能带来的温暖。
(三)健全朗读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试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种具体存在的考核使得学生更加重视,相反忽视了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其他因素。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之中设置朗读评价体系,让学生重视朗读,将学生的朗读情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次划分等级,将朗读教学切实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还要有学生家长的评价,这样这个评价体系才显得更加客观合理。
小结
朗读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一个桥梁,只有有心朗读、用心体会,才能与作者的情感达到高度的一致,才能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同时,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读者进入作者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这样才能发挥朗读应有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子静. 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1):112+114.
[2]李辉.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79.
[3]卓嘎.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23.
[4]刘懿. 浅谈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218-219.
[5]张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