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自由穿行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萧乾作品《篱下》及其英译进行分析,从原作、译作、对比三个方面试探作家自译作品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萧乾在翻译自己的文学作品时采取自由增删、变动以及调整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对文化因素的考虑以及对译文读者的照顾,读来令人产生惊异的发现。
  关键词:萧乾 《篱下》 自译 翻译风格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篱下》是萧乾在193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采用儿童视角,描写一个农村孩子环哥在父母离异之后,随母亲投寄在姨父篱下的一些生活情景。初来城里,环哥无忧无虑,他把奔跑在农村田野上的自由、开放的天性带到了城里有着繁文缛节的姨父家,招致了姨父的斥责,母亲的眼泪。环哥变乖了,他呆呆地倚着床沿,开始感到篱下的悲哀,他意识到寂寞了。热恋了两天的城市生活,却原来狭窄、阴沉是它的气质。透过环哥的忧郁,我们能感到作者更深的忧郁。作者带给读者的,是纯真自由的天性被虚伪呆板的城市生活所扼杀掉的悲哀。
  译文是原作完成后即时翻译的,在信息内容上无多变动,保留了原文的基调和主题,但萧乾先生在翻译自己创作的作品时拥有更多的自由,摆脱了原作的樊篱。翻译实践者往往强调走入原作世界对译文不可估量的意义,而自译作品的实践者可以跨越这一步骤。确切地说,译者翻译自己的作品其实质就是大脑中勾勒的情景、故事再换一种文字表达出来。作为精通汉、英双语的作家,萧乾先生的译文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没有翻译的迹象,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一童趣盎然,世态炎凉——原作探究
  萧乾童年视角小说带有比较强的自传色彩,大都是作家成人返顾童年辛酸经历时的回忆。这与作者小时候悲惨的人生经历有关。萧乾是遗腹子,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母亲寄人篱下,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又撒手人寰,使他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篱下》中,被赶出家门的妈带着环哥无奈地投奔到城里姨家。表弟是一个推了学生头,白嫩,腼腆,毫无村野气的体面书生,可过不多久,在环哥的引领下,因抓泥鳅弄泥了手,环哥面对瞪圆眼睛的姨父,笑嘻嘻地直夸这护城河的泥鳅大,讥笑那个书生胆子小;小肚子里咕噜起来的时候,他想念的是一大锅冒热气的玉米,可是姨家的锅勺是响在另一间叫厨房的屋子里,眼前的是整齐的杯碟碗筷,排列在罩了白布的方桌上;环哥会打辘轳,那个圆滚滚、咕噜噜的玩艺儿,会撅甜棒,会爬树,可表弟的答案似乎永远是不会或没听说过。不难看出,农村孩子在贫困的环境中透发出来的活泼、坚韧和硬朗,而城市孩子由于过多来自学校和家庭的约束力显得忧郁和孤傲;农村儿童充满着旺盛的野性生命活力,由于更多的贴近自然,使他们有更多的自然知识,而城市儿童却在满腹经纶中表现出对自然、对生活的空白和无能。
  二自然流畅,了无痕迹——译作欣赏
  译作以自然流畅的笔端,向译文读者再现主人公环哥及其母亲寄人篱下的遭遇。从遣词造句到信息结构安排,译者不露痕迹,让人分不出到底哪个是原作,哪个是译作。可以说,译文是作者基于原文的主题思想和基本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而进行的再创作。
  “After each major quarrel,Huange usually enjoyed a trip with his mother.”和“Huange was so excited that he began to jump about on the mule”分别对应“吵了嘴后,环哥照例应享有一次随了妈到新鲜地方的旅行”和“‘上城里去哩!’环哥乐得直颠着身子”,其中“enjoy”、“so excited”突出了作为孩子的环哥身上体现的儿童特有的无忧无虑的心态,父母吵架、母亲被迫离家,他却从中独得其乐,也丝毫体会不到母亲因即将寄人篱下而产生的无奈和担忧。
  “While the grown-ups were“ushering”,each trying to persuade the other to take the top place,Huange placed himself conveniently on a stool at the corner of the table.His mother promptly dragged him away,and he thought how she had changed.”对应于原文“当大人们正谦让上下座的当儿,环哥已爽快地把自己那小身躯安置在桌子方便的一角。冷不防妈把他拖了下来,恶狠狠地瞪他两眼”。译文并没有受原文约束,显得相对自由,很娴熟地将吃饭时大人们虚伪以及环哥对大人世界的世故和母亲行为的不理解,生动再现读者面前。
  “His uncle came into the room with his most urbane smile,feeling his chin,and said in his mellow voice,“Must you both go? But why so soon? We are such close relatives….””对应“姨夫微笑地走进来,摸着下颏,用极温善有礼貌的样子说:“地方有的是,都是自家人,干么这么仓促?”虽然译文与原文个别细节信息做了变换,但都能将“姨夫”的伪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分析以上例证,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和接近已经脱离了简单的语言层面,而是思想上的相通。作者用另一种文字再现原作是得心应手的,这不得不归因于他对译入语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翻译策略与技巧探析——原作、译作对比
  通过译作和原作的对比不难发现,作家在翻译时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增译、删减、替代和顺序调整,其中删减出现较多,可分为描述性词语以及整句的删减。以下内容将逐一分析上述几种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原因。
  1增译,全文增译内容分量不多,有5处,主要起补充或渲染的作用。如在小说开头介绍表弟时“一个推了学士头,白嫩,腼腆,毫无村野气的体面书生。”译文在句末增加了“was a contrast to Huange’s shaven dome,and he stood and sat and moved like a grown-up person.”以突出作为城里孩子的表弟和作为乡下野孩子的环哥的不同。如“环哥的妈听到了,赶紧跃出房门把他扯回房来。”其译文增加了“making him wet his trousers.”既暗示了母亲听到环哥惹事时的紧张,也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性,使读者感受到文章渗透的童趣。
  再如二人打枣时环哥表弟说“别瞎吹,你没有爸爸的。”译文补充了表弟当时的心理“rather annoyed that Huange should run down the splendors of his home.”以此反映城市孩子内心的虚荣感,也是与原文儿童视角的协作方法相和的。
  2删减,全文删减处较多,其中一部分只是个别词或短语的省译,但也有接连几句的大面积的删减。当然,这些内容的删减是作家考虑到文化差异、译文读者阅读的需要所为的,并没有影响阅读效果。
  鉴于中英文差异,有些描述性词语删去后使译文更精练。如:“‘上城里去哩!’环哥乐得直颠着身子。那畜牲感到背上的负担起了变动,长长的耳朵即刻竖了起来。”突出了环哥进城前的兴奋,他在驴背上乱动,“驴耳朵即刻竖起来” 就能使英文读者联想到当时有趣的场景,而且句子的叙述重点也更突出,“那畜牲感到背上的负担起了变动”就没必要翻译了。
  “妈以为他老实了呢,他却在想着家里那条体己的黄狗。他想着黄昏的高粱怎样一仰一俯地向他点首。豌豆地里爬了多少勇敢细脆的螳螂。他想着二秃子快积足了的一百单八将洋烟画片。他想起杜家的大棕驴要下小驴儿了。杜家的猫又快要生养了。还答应给环哥一只黑白花的呢。他想着这场雨秋瓜要完了。梁家园的枣快熟了罢,该约谁扛了小竹竿去偷呢。”译文“He missed his yellow dog and the wide fields at home.He wondered how ripe the melons were,and who was beating the date trees with a stick.”略去了大部分,只保留了“黄狗、田地、瓜和枣”的相关内容。究其原因,环哥这样的中国乡村孩子乡野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到了西方孩子的眼中大概并不以为然,译者选取几个有代表性并为中外所熟悉的形象即可说明问题。
  译文中的信息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删减,它选取单句里的个别信息内容整合成新的句子,目的在于使译文凝练集中。
  总之,在不影响理解和原文风貌的基础上,译文力求精练简洁,避免重复累赘,为的是适应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读者阅读的顺畅。
  3替代,主要处于文化差异的考虑。由于历史传统、思维习惯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达深植上了文化烙印。一种文化里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若死译成另一种文字,则会使目标读者不知所云;汉语里令人忍俊不禁的说法若没有相应的文化加工,是无法激起英语读者的兴趣和笑声的。因此,《篱下》原文中,涉及文化内容的一些表达,都以能起到相应效果的英文意象和说法所取代。
  如:“撅甜棒儿”,这在英语文化中是空白,但由于译者明了这是中国的乡下孩子感有趣的一项活动,在翻译时就用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相似特征的“catch grasshoppers”来替代。
  再如:“上房”、“秦琼”都是汉文化所独有的表达,译文为照顾读者,用模糊的概念“the direction of his uncle’s bedroom”和“a paper“Door God””来替代。既表明了事物的存在,又能让读者理解其用意。
  除了文化差异之下的无奈之举,还有译者的有意为之。如:“登时,小姑娘就忘掉了适才的友谊,哭了起来,”译为“His cousin felt as though she had lost one of her own limbs,and cried out”,换“友谊”为“四肢”,描述的场景并无差异,都能令人想象出小女孩突然号啕大哭的情景,译文只是更加渲染了小姑娘的“急”。
  4顺序调整,译者再现故事情节、人物对话时,个别地方为适应译文环境而没有严格按照原文的顺序。如:“还给环哥盖呢,这孩子正闭了眼睛温习着小脑袋里所贮藏的一些新鲜事物哪。经妈一盖,就索性踢开被筒,坐了起来。‘睡吧,环哥!’妈低声说。”原文第一句话中两个逻辑主语,译为逻辑性强的英文时必须重新整理,所以译文调整为“Huange was still dreaming of all the new things he had seen and the tucked in his blankets.“Go on sleeping,my darling,”the woman whispered,but Huange was already moving restlessly in his blankets,and in a moment he sat up.”,把“环哥踢开被筒、坐起来”放到“妈低声说”后面。
  又如:环哥和表弟在后院打枣时的谈话是环哥下了树以后进行的,而译文将环哥爬下树这一情节移至谈话进行的过程中,以此强调环哥对“父亲不要他和母亲”这一消息的震惊,这也是儿童心理的一处反映。
  四结语
  萧乾在翻译自己的文学作品时采取自由增删、变动以及调整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对文化因素的考虑以及对译文读者的照顾。由于他是在刚完成原文,其内容仍铭刻在心的情况下进行即时自译,虽自由却没有在原文的内容及主题思想上走远。他从心理上摆脱了“忠实与否”的磕绊,加之超群的双语能力,以贴切准确的译文再现了原作的精神风貌。正如他自己所说:“衡量文学翻译的标准首先是看对原作的感情(而不是在字面) 上忠不忠实,能不能把字里行间的(例如语气)译出来。倘若把滑稽的作品译得一本正经,毫不可笑,或把催人泪下的作译得完全没有悲感,则无论字面上多么忠实,一个零件不丢,也算不得忠实”、“灵活绝不是可以随便走样,而是要抓住作品的精神。若不能把握,这翻译就是失败的。”
  如果说,中文版的《篱下》背后是一个洞察世态炎凉的中国社会的作者萧乾,那么英译文则呈现了一个深谙英语语言与文化的译者萧乾。原文和译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毫无疑问,作家自译的实践乃是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自由穿行,他借助语言却超越语言本身,对两种不同的文化有高屋建瓴的把握,不愧为文化传递的使者。
  
   参考文献:
   [1] 萧乾、文洁若编选:《萧乾作品精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郭著章等编著:《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萧乾:《文学翻译锁议》,《读书》,1994年第7期。
   [4] 耿传明:《论萧乾短篇小说创作的心理距离》,《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5] 林克难、增亦翻译:《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中国翻译》,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杨建,女,1983—,天津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批评、文学批评,工作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分为内外两种,从而分析出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成因,得出兄妹二人性格的外部矛盾是导致二人从亲密到疏远的原因。并从各自内部矛盾入手,阐明了小说结局的合理性在于两种矛盾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性格矛盾 矛盾统一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乔治·艾略特以其细腻的观察力、深入
期刊
摘要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其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以往学界多从自然观、儿童观、情理观、想象观、孤独观、语言观等角度剖析华兹华斯的诗学思想。本文则以华兹华斯几首代表性作品为切入点,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剖析和解读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以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全新的参照系。  关键词:和谐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英国浪
期刊
摘要弗罗斯特一向被认为是政治上的保守派,尽管他的诗作对种族冲突多有涉及,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他的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研究。西方学者对弗氏的这类诗歌虽偶有涉及,但往往轻描淡写。本文就弗罗斯特早期创作的《消失的红色》和后期的《有仇报仇》进行分析,说明尽管两首诗风格大不相同,其中体现出来的诗人对印第安人的深切同情及其对人性的思考却是一致的,白人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罪行对弗罗斯特来说是抹不去的记忆。  关键
期刊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巅峰诗人。他的诗歌格调清新,语言质朴,题材多为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村生活、普通百姓,其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深刻。本文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特色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诗歌 特色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
期刊
摘要“我知言”是孟子对其言说状况的一种自我评判。关于“知言”,古今学者的解释多囿于孟子之自解。本文辨察《孟子》文本中所记载的言说实例,发现孟子所谓的“知言”当包括另外一种含义,即言说者知晓在不同条件下应该使用不同的言说方法。  关键词:《孟子》文本 言说实践 知言 言说方法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孟子·公孙丑上》有这样一个命题:“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关于知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幻觉式”作品的发生及其内涵,至少涉及佛教义理的三个方面,譬如《聊斋志异·画壁》所展现的:其一为书生寒士迷入幻相的业力惯性;其二为弥补心灵缺失过程中的偏失;其三为佛教万法唯心的生命观。  关键词:佛教生命观 幻觉式作品 蒲松龄 《画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幻觉式”作品主要针对情节内容而言,指作品中的一切行为结果都通过人物的“幻想”而产生,并无实
期刊
摘要形式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倾向,还是作为一种思潮,总是被视为文艺的没落现象而遭到排斥。但有趣的是,在南朝,与形式主义思潮相始终的非但不是文艺的没落,甚至竟是真正的文学的诞生。南朝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对形式美的片面追求与创新,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独立与发展的进程,对唐代文学乃至后世文学的繁荣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关键词:南朝文学 形式主义 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两晋以来
期刊
摘要天花藏主人是明末清初一位小说家,他开创了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先河,其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17世纪中后期。本文通过对其小说内容的分析,梳理其创作分期,以探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思想及创作特点。  关键词: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 创作分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天花藏主人是明末清初小说家兼小说编辑家、出版家,也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其小说创作主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词牌和语言两个方面对纳兰性德与李煜两人的词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两位词人的词作内容、写作手法、风格等方面虽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纳兰性德词 李煜词 词之表现形式 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词坛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才华绝代的词人,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另一位是清朝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纳兰性德。他们一个是偏安一隅的没落君王,
期刊
摘要“文化身份”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的向心力,它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前提条件。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只有辩证地认识中国的民族文化身份,禀有正当的文化策略和文化的自我观照力,才可能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正确自我定位。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可被有效利用。以翻译为主要途径,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可减少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误读”,从而彰显东方文化身份,重申中国文化立场。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