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中学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现状分析
(1)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纳入自己的教学目标。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仍是以隐性的知识出现。往往是只有史实罗列,但不能上升到环保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对于许多历史问题的分析,只从社会角度去诠释,忽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这样,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对无休止的垦殖、拓荒和人口膨胀进行绝对褒扬,课本完全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不涉及环保问题。
(2)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力度不够。一是大纲没要求,二是教师不重视,因而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环保教育;三是中学教学还基本围绕着“应试教育”转,根本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不会想到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落实到位;四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虽有渗透,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持久性,只是轻描淡写地一言带过,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环保意识。
2中学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对策
(1)中学大纲应尽快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纳入自己的教育目标。通过环保内容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客观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他们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自觉行动。高考、会考、中考也要将环保纳入考试内容中去,这样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地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2)要提高教师的环境保护知识和理论水平。有关部门可将自然资源学、环境学、人文地理学等课程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进修,让每一位历史教师树立起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污染是阻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要适时地、持之以恒地将自己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意识。
(3)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保教育的题材,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大体可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板块内容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保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
如讲政治史时,强调历朝统治者几乎都存在无节制的奢侈浪费,大兴土木,大肆兼并土地的现象和行为,这既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以后,人口剧增,土地高度集中,失掉土地的农民纷纷进入秦岭深山老林,斧锯并施,开荒种地,结果,秦岭北坡只剩下少量次生林,与之同时,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高,明清时期黄河的决溢频率也超过了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可见,有时大自然之所以会狂暴不已,就是由于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造成的,其实,我们注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免受大自然的侵害。战争史也属于政治史的范畴,讲述战争情况时,联系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保护环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战争是严重破坏环境的魁首,特别是近现代热兵器问世以来进行的战争,肆无忌惮地破坏了大气,水体、地表。常规武器造成的环境破坏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而生化武器对环境的污染更长久,有的甚至不可逆转。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毁掉森林2000万余公顷,花圃果园65万余公顷,炸死各种大型动物1亿只以上,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海湾近水海域温暖宜人,水草丰盛,曾是许多鸟类的避寒胜地。可是,海湾战争中,石油泄漏,生灵涂炭,鸟类首当其冲。科学家估计大约扼杀了30万只鸟类。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使用高浓度落叶剂,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导致越南先天性畸形儿剧增。……通过这些历史史实,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要为争取世界和平,防止战争对环境的污染而努力奋斗。
讲经济史时,可重点强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十分密切,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中国古代经济基础呈现出两种并存的发展趋势:一是开发区域由中原地区向四周扩展;二是经济重心逐步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经济开发扩大了土地面积,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了生产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的问题。学生只知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一些社会因素有关,却不知与历史气候变迁及生态环境恶化关系密切。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日益干冷,这便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退缩,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缩短,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频率增高,生产环境恶化,水源,水利工程功率减弱,粮食产量下降,加上战乱不已,社会动荡,唐代昔日号称“天府”的关中平原要靠东南接济粮食,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依赖于转漕运江渐和四川的粮食来维系北方生计及国家的政权,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可见,许多历史问题需要用生态史观去观察、分析,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今天人类社会。
环境问题自从人类“刀耕火种”式的农业生产就已经开始产生了。特别是春秋后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铁农具得到广泛推广后,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殖,人类“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活动从未停止过,人类的诸多活动都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积累。我国是农业大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为了政治安定大都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解决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政府决定向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北大荒进行垦荒,一垦就是五十年,使这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然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要以破坏湿地和砍伐大片森林为代价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学时可联系环保知识,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保护森林。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树木成为主要造纸原料之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然而今天被毁森林中有一半左右都用于造纸。森林的生态效益有保持水土、净化大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价值,但是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农垦,已使地球表面覆盖的原生森林80%遭到破坏。 再如文化史,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中均闪烁着环境保护的光芒。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主张,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庄子的“人不能战胜自然”有保护大自然的含义,对于现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很有益的启示吗?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是让人们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人们去盲目地破坏大自然,只索取,不保护,违背自然规律。有的文化史内容本身就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如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贾思勰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教师通过揭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自然系统的保护与支持,只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和谐发展。
(4)利用历史教材中重视环保的典型史实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还可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唐朝的《唐律》用法律保护自然环境开了先例;而南北朝时对乱砍乱伐林木者依法惩处;宋朝时保护农业发展和用植树造林的办法保护河堤(春植树、夏护堤,定为常制);元朝时保护林业、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明朝时的督促检查执法制度;清朝时设官专管水利,设堡专门保护河堤的办法,延续至今仍在施行。通过渗透教育,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环保法规的积极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
兴修水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中国古代这方面事例很多,便于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夏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县令西门豹治理漳水泛滥,开凿十二道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使川西富庶一方,“天府之国”故此得名;韩国水工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虽为韩王“疲秦”之计,却为秦国“建万世之功” 东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命水利专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黄河下游几十个县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武帝治理后,80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诸葛亮治理蜀国时,重视发展水利,他在成都附近的都江堰设堰官,经常派1000多人维护堤堰;解放后,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兴修水利,保护、节约水利资源,在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更是举世壮举,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为造福子孙泽被后人创造了条件。
两汉时期手工业的兴盛时,炼铁开始用煤做燃料,其中的意义除用煤可以提高炉温,保证产量质量,还可让学生从环保的角度思考:用煤以前使用“木炭”做燃料。木炭是木材烧成的,这样就造成大量森林被开采,如今炼铁用煤,烧陶也用煤,日常生活也全用煤。利于保护环境,减少乱砍滥伐,功在千秋。
(5)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利用第二课堂,丰富、扩大环保教育的内容。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环保教育绝非某一学科的任务,历史学科应与地理学科、自然学科、生物学科等诸学科通力合作,这种合作既包括教育部门拟定教学大纲、教育目标的合作,这种合作既包括学科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这是环保教育得以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课余时间可开展多种形式环保教育活动。如:在校刊、校报上开辟环保知识专栏;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在校内推行“清洁校园”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针对性地对采石场、化工场的污水排放、垃圾污染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环保问题组织学生社会调查,收效很大,学生写出了调查报告,并提出了许多整改意见,有一些还被政府采纳。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使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环保抽象知识变得更加鲜活。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正式成为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全人类当前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正如生物学家爱德华·柯蒙弟所说,我们必须学会观察世界,……用一个生态的良知、用爱、尊重和羡慕来了解。我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明天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总而言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普及环境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会使历史教学更丰富、更精彩。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中学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现状分析
(1)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纳入自己的教学目标。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仍是以隐性的知识出现。往往是只有史实罗列,但不能上升到环保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对于许多历史问题的分析,只从社会角度去诠释,忽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这样,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对无休止的垦殖、拓荒和人口膨胀进行绝对褒扬,课本完全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不涉及环保问题。
(2)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力度不够。一是大纲没要求,二是教师不重视,因而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环保教育;三是中学教学还基本围绕着“应试教育”转,根本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不会想到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落实到位;四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虽有渗透,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持久性,只是轻描淡写地一言带过,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环保意识。
2中学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对策
(1)中学大纲应尽快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纳入自己的教育目标。通过环保内容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客观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他们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自觉行动。高考、会考、中考也要将环保纳入考试内容中去,这样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地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2)要提高教师的环境保护知识和理论水平。有关部门可将自然资源学、环境学、人文地理学等课程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进修,让每一位历史教师树立起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污染是阻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要适时地、持之以恒地将自己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意识。
(3)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保教育的题材,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大体可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板块内容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保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
如讲政治史时,强调历朝统治者几乎都存在无节制的奢侈浪费,大兴土木,大肆兼并土地的现象和行为,这既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以后,人口剧增,土地高度集中,失掉土地的农民纷纷进入秦岭深山老林,斧锯并施,开荒种地,结果,秦岭北坡只剩下少量次生林,与之同时,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高,明清时期黄河的决溢频率也超过了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可见,有时大自然之所以会狂暴不已,就是由于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造成的,其实,我们注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免受大自然的侵害。战争史也属于政治史的范畴,讲述战争情况时,联系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保护环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战争是严重破坏环境的魁首,特别是近现代热兵器问世以来进行的战争,肆无忌惮地破坏了大气,水体、地表。常规武器造成的环境破坏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而生化武器对环境的污染更长久,有的甚至不可逆转。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毁掉森林2000万余公顷,花圃果园65万余公顷,炸死各种大型动物1亿只以上,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海湾近水海域温暖宜人,水草丰盛,曾是许多鸟类的避寒胜地。可是,海湾战争中,石油泄漏,生灵涂炭,鸟类首当其冲。科学家估计大约扼杀了30万只鸟类。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使用高浓度落叶剂,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导致越南先天性畸形儿剧增。……通过这些历史史实,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要为争取世界和平,防止战争对环境的污染而努力奋斗。
讲经济史时,可重点强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十分密切,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中国古代经济基础呈现出两种并存的发展趋势:一是开发区域由中原地区向四周扩展;二是经济重心逐步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经济开发扩大了土地面积,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了生产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的问题。学生只知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一些社会因素有关,却不知与历史气候变迁及生态环境恶化关系密切。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日益干冷,这便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退缩,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缩短,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频率增高,生产环境恶化,水源,水利工程功率减弱,粮食产量下降,加上战乱不已,社会动荡,唐代昔日号称“天府”的关中平原要靠东南接济粮食,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依赖于转漕运江渐和四川的粮食来维系北方生计及国家的政权,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可见,许多历史问题需要用生态史观去观察、分析,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今天人类社会。
环境问题自从人类“刀耕火种”式的农业生产就已经开始产生了。特别是春秋后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铁农具得到广泛推广后,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殖,人类“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活动从未停止过,人类的诸多活动都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积累。我国是农业大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为了政治安定大都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解决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政府决定向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北大荒进行垦荒,一垦就是五十年,使这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然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要以破坏湿地和砍伐大片森林为代价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学时可联系环保知识,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保护森林。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树木成为主要造纸原料之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然而今天被毁森林中有一半左右都用于造纸。森林的生态效益有保持水土、净化大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价值,但是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农垦,已使地球表面覆盖的原生森林80%遭到破坏。 再如文化史,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中均闪烁着环境保护的光芒。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主张,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庄子的“人不能战胜自然”有保护大自然的含义,对于现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很有益的启示吗?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是让人们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人们去盲目地破坏大自然,只索取,不保护,违背自然规律。有的文化史内容本身就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如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贾思勰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教师通过揭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自然系统的保护与支持,只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和谐发展。
(4)利用历史教材中重视环保的典型史实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还可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唐朝的《唐律》用法律保护自然环境开了先例;而南北朝时对乱砍乱伐林木者依法惩处;宋朝时保护农业发展和用植树造林的办法保护河堤(春植树、夏护堤,定为常制);元朝时保护林业、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明朝时的督促检查执法制度;清朝时设官专管水利,设堡专门保护河堤的办法,延续至今仍在施行。通过渗透教育,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环保法规的积极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
兴修水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中国古代这方面事例很多,便于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夏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县令西门豹治理漳水泛滥,开凿十二道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使川西富庶一方,“天府之国”故此得名;韩国水工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虽为韩王“疲秦”之计,却为秦国“建万世之功” 东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命水利专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黄河下游几十个县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武帝治理后,80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诸葛亮治理蜀国时,重视发展水利,他在成都附近的都江堰设堰官,经常派1000多人维护堤堰;解放后,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兴修水利,保护、节约水利资源,在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更是举世壮举,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为造福子孙泽被后人创造了条件。
两汉时期手工业的兴盛时,炼铁开始用煤做燃料,其中的意义除用煤可以提高炉温,保证产量质量,还可让学生从环保的角度思考:用煤以前使用“木炭”做燃料。木炭是木材烧成的,这样就造成大量森林被开采,如今炼铁用煤,烧陶也用煤,日常生活也全用煤。利于保护环境,减少乱砍滥伐,功在千秋。
(5)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利用第二课堂,丰富、扩大环保教育的内容。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环保教育绝非某一学科的任务,历史学科应与地理学科、自然学科、生物学科等诸学科通力合作,这种合作既包括教育部门拟定教学大纲、教育目标的合作,这种合作既包括学科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这是环保教育得以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课余时间可开展多种形式环保教育活动。如:在校刊、校报上开辟环保知识专栏;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在校内推行“清洁校园”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针对性地对采石场、化工场的污水排放、垃圾污染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环保问题组织学生社会调查,收效很大,学生写出了调查报告,并提出了许多整改意见,有一些还被政府采纳。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使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环保抽象知识变得更加鲜活。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正式成为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全人类当前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正如生物学家爱德华·柯蒙弟所说,我们必须学会观察世界,……用一个生态的良知、用爱、尊重和羡慕来了解。我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明天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总而言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普及环境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会使历史教学更丰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