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多与教师凭借经验教学,少理论指导有关。关联理论明示-推理过程可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使阅读教学更符合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文阅读;作用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认知活动。现代文阅读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是作者和读者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它同口语交际活动一样,也要遵循交际活动的原则和规律。如上文所述,关联理论提出明示-推理模式:明示指说话人的交际行为;推理指听话人为了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所发生的交际行为。现代文阅读可以看作是读者对作者所明示的书面文字隐含意义的推导过程,推导过程所具备的条件就是认知语境。这里的语境不仅是指上下文语境也包括阅读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包括已有的语言知识和个人认知能力等等。做现代文阅读试题,学生要通过推理来识别出题者透过试卷所传达的信息意图。学生通过问题在文中寻找正确答案,答案是否正确就要看关联的强弱性。所以说现代文阅读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
关联理论要用关联原则找到最佳关联,那么做好现代文阅读关键也是找到最佳关联。一篇现代文阅读会有若干个问题,我们在原文中寻找这几个问题最佳答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佳关联信息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会自动激活自己信息储备并做出适当的语境假设从而找到最佳答案;阅读能力差的學生则因知识空缺找不到关联,无法建立有效语境。学生想要找到最佳关联就一定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并结合自身努力。
一、教师指导信息的关联性
教师指导信息的关联性指的是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最佳关联的指导信息,培养学生的关联意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指导信息包括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的选择等等。
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选择和学生阅读水平相当或者略低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材料。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选择与学生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的阅读材料的重要性。以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既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无法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达到满意的阅读效果,教师必须选择与学生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的阅读材料。教师一般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或者课文确实很难理解,教师其实可以选择删减一小部分适合学生学习的来教学或者是用别的课文替换这些课文。对于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评估学生的接受程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含义。
此外,在选择好的阅读材料之后,设计与学生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方法上,注意为学生建立最佳关联。第一,通过提问加强文本内容的明示,建立最佳关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寻找关键词、关键句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学生注意在文本中看似无足轻重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字、词、句,这些字、词、句是作者提示文本主题关联性最强的明示刺激,在引导学生寻找关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通过寻找最佳关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按照关联理论,交际中的推理要找到话语和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最佳的关联效果。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只知道文本的表层含义,而不知道深层次含义。在问卷调查中,46%的学生只注重表面的含义;54%的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关键句挖掘深层次的含义。这些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要提高推理理解能力,那就要求教师明确阅读推理的本质。教学过程中不要照搬教师参考书籍,让学生进行推理,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
二、帮助学生构建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不是读者在阅读之前就事先确定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学生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构建认知语境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认知语境:(一)学生语言知识的建构。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字词知识、基本语法知识、基本文学知识。虽然新课标要求不要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不刻意追求不是不要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而是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来构造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并不是将框架传达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运用到实践,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时存在的问题,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构思过程。(二)学生背景知识的建构。背景知识是认知语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理解话语知识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丰富知识。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介绍有助于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入课堂。(三)阅读教学中对话交流的有效性。课堂气氛活跃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是有好处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实际上就是交际中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让学生在互动时真正学会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蒋冰清.关联语用推理解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
[3]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金威(1998—),女(汉),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在读,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44。刘巍(1983—),女(汉), 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课题:沈阳大学2020年校级教改课题《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双中心课堂”模式建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文阅读;作用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认知活动。现代文阅读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是作者和读者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它同口语交际活动一样,也要遵循交际活动的原则和规律。如上文所述,关联理论提出明示-推理模式:明示指说话人的交际行为;推理指听话人为了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所发生的交际行为。现代文阅读可以看作是读者对作者所明示的书面文字隐含意义的推导过程,推导过程所具备的条件就是认知语境。这里的语境不仅是指上下文语境也包括阅读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包括已有的语言知识和个人认知能力等等。做现代文阅读试题,学生要通过推理来识别出题者透过试卷所传达的信息意图。学生通过问题在文中寻找正确答案,答案是否正确就要看关联的强弱性。所以说现代文阅读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
关联理论要用关联原则找到最佳关联,那么做好现代文阅读关键也是找到最佳关联。一篇现代文阅读会有若干个问题,我们在原文中寻找这几个问题最佳答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佳关联信息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会自动激活自己信息储备并做出适当的语境假设从而找到最佳答案;阅读能力差的學生则因知识空缺找不到关联,无法建立有效语境。学生想要找到最佳关联就一定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并结合自身努力。
一、教师指导信息的关联性
教师指导信息的关联性指的是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最佳关联的指导信息,培养学生的关联意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指导信息包括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的选择等等。
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选择和学生阅读水平相当或者略低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材料。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选择与学生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的阅读材料的重要性。以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既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无法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达到满意的阅读效果,教师必须选择与学生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的阅读材料。教师一般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或者课文确实很难理解,教师其实可以选择删减一小部分适合学生学习的来教学或者是用别的课文替换这些课文。对于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评估学生的接受程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含义。
此外,在选择好的阅读材料之后,设计与学生认知语境具有最佳关联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方法上,注意为学生建立最佳关联。第一,通过提问加强文本内容的明示,建立最佳关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寻找关键词、关键句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学生注意在文本中看似无足轻重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字、词、句,这些字、词、句是作者提示文本主题关联性最强的明示刺激,在引导学生寻找关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通过寻找最佳关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按照关联理论,交际中的推理要找到话语和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最佳的关联效果。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只知道文本的表层含义,而不知道深层次含义。在问卷调查中,46%的学生只注重表面的含义;54%的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关键句挖掘深层次的含义。这些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要提高推理理解能力,那就要求教师明确阅读推理的本质。教学过程中不要照搬教师参考书籍,让学生进行推理,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
二、帮助学生构建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不是读者在阅读之前就事先确定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学生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构建认知语境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认知语境:(一)学生语言知识的建构。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字词知识、基本语法知识、基本文学知识。虽然新课标要求不要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不刻意追求不是不要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而是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来构造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并不是将框架传达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运用到实践,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时存在的问题,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构思过程。(二)学生背景知识的建构。背景知识是认知语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理解话语知识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丰富知识。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介绍有助于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入课堂。(三)阅读教学中对话交流的有效性。课堂气氛活跃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是有好处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实际上就是交际中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让学生在互动时真正学会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蒋冰清.关联语用推理解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
[3]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金威(1998—),女(汉),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在读,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44。刘巍(1983—),女(汉), 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课题:沈阳大学2020年校级教改课题《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双中心课堂”模式建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