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而知著,慧眼乃识珠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正恒(1932-2007),字悟恒,号三惭,生于西充,长于成都,求学于杭州,工作于北京。张正恒自幼热爱绘画艺术,1949年底开始以《芥子园画谱》自学绘画,1953年拜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默躬为师,1955年免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彩墨系学习,1958年拜潘天寿为师,196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虽然离开四川多年,但张正恒乡梦不断。他不仅同四川的画家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竭尽所能地帮助陈子庄、晏济元、李琼久等川内友人,从另一个层面为四川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四川现代美术史上不能忘记的人物。
  张正恒之所以能于1955年得以免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习,靠的是一幅山水画扇面习作。因此,当陈子庄从同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曾默躬处得知此事后,就产生了结识张正恒的想法。1956年,张正恒放暑假回成都时,曾默躬便介绍陈子庄与张正恒相识。张正恒初见陈子庄的国画,就感到其小品格调非凡,饶有奇趣,耐人寻味,遂引为知己。张正恒甚至断言,“在四川的画家中,将来能成大名的仅他一人。”[1]在此后的多年里,张正恒每次回成都,都会同陈子庄喝酒品茗,作画论画,并给陈子庄带回笔、墨和宣纸等作画工具;即使人在外地,也照样给陈子庄邮寄,以支持他的艺术创作。陈子庄在致张正恒的一封信中曾抱怨道:“纸张十分困难,所购宣纸都是不受墨,暗灰色,实在难看……四川买一定(锭)墨不容易极了,如果有墨,能为我买一二定(锭)为佳,四川砚台,都会看不见,而且端歙砚其价太昂,不像样之砚都要数十元。”[2]陈子庄在致张正恒的另一封信中则感谢道:“赠我之纸感谢,你想在杭州为我裱画,都打算好了。目前望(早)日将宣纸寄我,好早日动手,边画边寄,也好提意见。”[3]
  在艺术交流上,张正恒也给相对闭塞的四川美术界带来了不少新的信息。1961年,张正恒回成都过暑假时,带回了一本好友刘汉所赠的刚由香港《大公报》社编辑的《黄宾虹先生画集》。张正恒同陈子庄、刘既明、周子奇以及师兄杨允中等友人在成都宁夏街茶馆相聚时,不仅欣赏画册和讨论画法,而且由张正恒介绍自己从黄宾虹夫人宋若婴和黄宾虹弟子王伯敏处了解到的黄宾虹绘画技法。由于大家都知道张正恒从1953年就开始在曾默躬指导下研习黄宾虹的绘画技法,在杭州求学期间又见过黄宾虹晚年的多幅真迹,因此,便要张正恒到周子奇家中给他们示范黄宾虹的画法。对于黄宾虹的这本画册,陈子庄更是爱不释手,留在手中研究了几个月,才转给杨允中和李琼久。此后,陈子庄山水画的用笔和用墨都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4]即使在陈子庄的晚年,依然念念不忘黄宾虹。在他写给张正恒的一封信中,介绍完自己“病势趋于恶化,借钱购买画材,处境更为不安”的近况后便出人意料地提到,“近来我见到三张黄宾虹,我以为价格太高,殊不知转眼即被人买去,其中一幅是八十二岁时作,最精绝,我很想购买这类作品,将来问题更大。一幅黄宾虹作品,不知北京价格如何,望告我,以便注意。”[5]尽管经济状况极其窘迫,还是很想买黄宾虹的画,由此可见陈子庄对黄宾虹的钟爱,从陈子庄的画中也可看到黄宾虹对他的影响。
  陈子庄在世时,其作品长期不为世人所识,被认为是“儿童画”,甚至被一些画家认为“狗屁不如”!陈子庄在给张正恒的信中也坦言:“四川对我之画不大喜欢,纵有喜爱之人,也没有力量,在四川五十岁以下之爱好者,还是不少,但只是来索画,近两年来,我一纸不与人,因而得罪了一些人,我也没办法,你说的对,好画留起来,准备在那里,我也一定这样办,不随便给人拿去。”[6]尽管很多人都看不懂陈子庄的画,然而,张正恒却不仅始终支持和鼓励陈子庄的创作,而且利用身在北京的优势,最早在外推介和宣传陈子庄,并给陈子庄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但遗憾的是,慧眼人太少。对此,张正恒深有感触,专门写过一篇名为《慧眼若盲》的文章谈陈子庄生前被埋没的情景。张正恒感慨道:“遗憾的是慧眼人太少,故我介绍他的画时碰壁居多,致使这样一位对美术事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大画家,生前长期埋没。这种事是令我辛酸难忘的。”[7]
  当然,慧眼人虽少,却并非没有。早在1964年,张正恒就将陈子庄的画介绍给自己的老师潘天寿。潘天寿看过后爱不释手,夸陈子庄的画“胸次高旷,笔墨意境都很好,没有一点俗气!”1973年春,张正恒将陈子庄的画介绍给吴作人。吴作人看后也赞不绝口,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推荐。陈子庄在给张正恒的信中曾提到此事:“吴作人先生近来不知如何,四川地区,尚未见人来了解,如有人来了解,我立刻会知道,我们统战部会支持我,这个信心是有的。”[8]虽然由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吴作人的推荐也未能起到什么作用,但通过张正恒的介绍,吴作人和陈子庄互相交换了作品。在陈子庄看来,这也是难得的鼓励。对此,陈子庄在给张正恒的信中写道:“谢谢你的鼓舞。吴先生(吴作人)与我换作品是在艺术上有着深厚意义。”[9]1973 年冬,张正恒又将陈子庄的画介绍给李可染。李可染看后不仅连声叫好,而且遗憾地表示:“我以前去四川时怎么没有见过!”[10]据张正恒夫人郑开琼回忆,陈子庄曾先后交付张正恒大小40幅画。这些画都是张正恒回成都时,自己带宣纸请陈子庄创作的。在信息传播很不便利的条件下,张正恒带走的这批画对省外美术界了解陈子庄的艺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上,张正恒也在自己条件不甚宽裕的情况下尽力帮助陈子庄。陈子庄在给张正恒的信中就曾提及张正恒的好友刘汉对自己的资助一事:“本月一号,收到刘汉兑我人民币三十元,但未见他来信,望转达谢意,并请将刘汉住地告我,以便去函致谢。”[11]在另一封信中,陈子庄曾就卖画一事咨询张正恒,“不知北京可否卖画,能得一点钱度过困境,近来购买画材,花费不少,皆系欠款,处境更为不安。”[12]在吕林有望帮助陈子庄联系在北京荣宝斋卖画时,陈子庄还去函请陈子庄和刘汉代为托裱和送画。在这封信中,陈子庄写道:“前次吕林来京,因公太忙,未到你处,他十分抱歉。吕林与荣宝斋经理交往深,去京住在他家,故托我画二十小册页,准备刻板,我正在考虑。还有北京饭店也要画,目前我精力太差,画起来一定要人磨墨理纸等招拂,省些精力来作画。纸张十分困难,所购宣纸都是不受墨,暗灰色,实在难看。我如果为荣宝斋作画,必定讲究一些,而且画好后,必须托裱送去,免得难看。他们不一定懂得我的画,能有你与刘汉送去更好,你看如何?经过你两位鉴定选送,一定会有好处。不过太麻烦你两位大驾,想在知交,也不会怪我小题大做。”[13]事实上,陈子庄对“他们不一定懂得我的画”这一预感很准。1976年夏,陈子庄病重住院,急需用钱。张正恒与刘汉得悉后,急忙携陈子庄的30幅画去荣宝斋变卖,希望将卖画款汇至成都,供陈子庄住院治病之用。但荣宝斋收购部的值班经理看完陈子庄的这些山水和花鸟小品后,只说了一句话:“像儿童画嘛!”这使原本还想开价10元一张的二人急忙改口,只希望荣宝斋以5元一张的价格收购这30幅画。但即便如此,荣宝斋也不收。由此可见陈子庄晚年的境遇。   改革开放后,张正恒更是不遗余力地推介老友陈子庄。从在1983年第3期的《迎春花》发表《有真才,人去业显——介绍已故画家陈子庄》(该期封面也是陈子庄的画)开始,他先后在《中国科技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了《潜志轶群——为陈子庄画展而作》、《慧眼若盲》、《陈子庄轶事二则》、《陈子庄简笔画功力通神》等一系列推介陈子庄其人其画的文章。此外,他还为在荣宝斋出版的《陈子庄画集》和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陈子庄遗作展》撰写了前言。1987年,时任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的张正恒与时任铁道部机关集体经济管理处副处长的阎晓怀等友人决定为陈子庄举办《陈子庄遗作展》,二人分别担任《陈子庄遗作展》组织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并由张正恒出面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葛维墨任《陈子庄遗作展》组织委员会名誉主任。与此同时,二人还专门赴成都动员陈子庄的亲属和学生拿出陈子庄的作品赴京办展,最终艰难地凑够了办展所需的近360幅陈子庄作品。1988年3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陈子庄遗作展》组织委员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和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为期一周的《陈子庄遗作展》终于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在为《陈子庄遗作展》举办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他们邀请到的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约150位。国内外40余家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同时发布了《陈子庄遗作展》开幕和介绍陈子庄艺术的新闻报道。经过精心筹备,展览非常成功,每天万人观看。这次画展在北京引起很大的轰动,终于使陈子庄的艺术得到了认可。正所谓“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而这一切,皆与张正恒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在此之后,张正恒认为对老友已竭尽所能,基本不再参加一切相关活动。
  注释:
  [1][4]张正恒.中国画要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1,78.
  [2][6][8][11][13]见陈子庄致张正恒的信(1973年7月4日)。需要指出的是,因这些信件都只有年月落款,故只能据相关事件推测年份。
  [3][9]见陈子庄致张正恒的信(1973年8月10日)。
  [5][12]见陈子庄致张正恒的信(写信时间不详)。
  [7]张正恒.慧眼若盲[N].北京晚报,1988-02-06.
  [10]见张正恒为《陈子庄画集》(北京荣宝斋1987年出版)撰写的前言《画坛怪杰陈子庄》。
  作者: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鲐背之年又请缨,忍抛家眷赴江城。  深知众庶三时愿,敢向前途二竖行。  防疫一身高手段,忧民四季老翁情。  消除非典曾經勇,今日驱邪正战耕。  四川抗疫获网上好评得句  超前引控避阴邪,网上飘红五蜀花。  防患未然谁指点?原来省长是专家。
期刊
十年前,我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莳未匝”注解之误》。短文指出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978年重印)中“莳未匝”句的注解有误。短文有幸在《文史杂志》2003年第6期上发表,随后,得到一位读者不满意见的回应;再后,更有读者当面向我质疑:钱锺书先生是当代学术权威,其《宋诗选注》是公认的佳作,岂有“硬伤”可言?  我以为,像这样的“学术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况且能借以请益于方家也
期刊
7月7日,抗战祭日。  我来到成都人民公园,凝神伫立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川军,是指以四川籍官兵为主体的,或属当时川康绥靖公署制内的军队。  在1937—1945年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计有350万川籍官兵走上前线,总计阵亡26万,负伤34万,失踪4万余人。无论是兵员总数和伤亡总数,均占了全国的1/5。因此,流行于当时的褒扬之语,便有“无川不成军”、“川军能战能胜”之说。  这座雄伟的纪念碑
期刊
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权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举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正式造反,兵锋所向,直指两京(洛阳、长安)。时“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当时内地军民已百余年没有听到金鼓之声,铠甲、兵杖都锈蚀坏了,哪里抵御得住蓄谋已久、马肥兵壮的叛军铁骑的猛烈冲击。
期刊
摘 要:以往学者认为“南人不可为相”跟北宋时期南北矛盾有关。仔细梳理相关文献系谱,确定此说流行时间为北宋末、南宋初,实跟王安石变法有关。此说主要当是士人根据高宗“最爱元祐”以及满朝把北宋亡国之罪由蔡京集团追到王安石身上的“当代史”情形塑造的祖宗法。  关键词:南人不可为相;祖宗法;王安石变法  清人所编《宋稗类钞》卷一《君范》开篇记载了宋太祖两则轶闻,一则为“不杀大臣”的誓碑,一则为“南人不得为相
期刊
提 要:新文化运动对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抨击。但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封建统治正统学说的封建理论,虽然贴上的是“孔孟儒学”的标记,其实质,却决非孔子所创立的正统儒学,而是融合“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的产物。将封建统治思想标榜为“孔孟儒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主张讲“仁”讲“孝”讲“忠”讲“义”的“孔孟儒学”,对稳定社会是有作用的;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孔孟儒
期刊
以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老县城)为中心,向南至阆中、向西至梓潼、向北至昭化,三百里古驿道上,十万古柏雄干挺拔,虬枝凌云,展翠抹云,葱郁成廊,被人们美称为“翠云廊”。  翠云廊上的古柏,参天蔽日,形状奇异,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它与青石铺成的驿道相伴,或沿山脊而前行,或假石级而登攀,或伴清溪小河而流连,或踞峭壁绝崖而招展,一路穿山越谷,蜿蜒于剑门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  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古柏,
期刊
提 要:在今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诸见解中,存在着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乐史,而蜀人并不接受乐史对“成都”的释名;“成都”得名研究中浓厚的乡土情结作祟,使其见解体现得更多的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浓厚的古蜀文化人文情愫;“成都”两字是中原文字,得名研究是绕不开秦文化即中原文化的。  关键词:“成都”得名,学术研究,古蜀情结,秦文化,情感纠结  拙文《论秦征服古蜀与“成
期刊
王森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是他在美国普林顿大学学习时完成的博士论文,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中译本于201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著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台湾中央研究院藏傅斯年档案为主要材料,又广泛地搜集了大陆、台港及海外有关各种资料,因而资料极为丰富;二是将傅斯年置于近世中国时代思想和学术脉络进行考察,以凸现人物的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三是以问题为主干而又不失叙事性的
期刊
他是一部厚书,一部需要用整个人生阅历研读才能领悟其精义的厚书。  ——题记  一  公元1964年12月7日,一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先生在北京辞世,终年80岁。五年前他作为无党派人士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年前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而再早之前,也就是1951年,他曾是成都市人民代表,翌年担任了四川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同时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并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在他生命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