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种形式的导入,点燃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 方法
新课导入,就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出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把学生领进新知识的海洋。它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新课导入的方法过于单调,枯燥乏味,或喧宾夺主,或离题万里,或缺乏准备。这样的新课导入很难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设计,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尽快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现实问题。
而所谓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的优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教材、教师、学生四者的关系,设计出各种各样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导入环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导入新课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1 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又叫 “开门见山”导入法。指的是教师在讲解新课时直接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将学生带到学习数学的环境中,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其他的导入方法导入时,教师往往可以开门见山的点出新课内容,让学生立即提起学习兴趣,这既能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也为后面的巩固复习留下了富余的时间。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时,可以这样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的两组对边是分别平行。那么,除此之外,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别的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其他性质。”这样引入新课,不仅明确了这堂课的主题,而且也交代了产生这堂课的背景,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2 复习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用回忆旧知识来自然的导入新课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导入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学习。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第二节课时,运用复习导入法,把上节课讲到的理论重新复习一下,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3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即针对将要讲述的内容,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所要学习新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用题制造悬念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一般用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时,可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对边、三对角对应相等吗?这样学生就会怀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去探索新的内容了。
4 类比导入法
类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一种手段。波利亚认为“类比就是一种相似”。从数学的角度说,类比,又称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把一个数学对象已知的特殊属性迁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紧扣新课与旧知识的联系,适时运用类比推理法导入新课,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例如在讲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可类比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导入新课。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 “已知”和“未知”自然的连接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 故事导入法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阶段,他们年纪不大,见识也不是很广,往往会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提到课本外的故事,学生常常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听课的积极性比以往都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地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或实例,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可采用了这个故事导入:
古时候,某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要奖励这位大臣,大臣不好推托,就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放满第64格!”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
实际上要满足大臣的要求,国库里应有2的64次方减1粒米。以100粒/克计算,约为1844.67亿吨!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就明白了。
这样很快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也就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实,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数学家呕心沥血孜孜求索的故事;有闪耀广大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故事;有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为人类做出不朽贡献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很好的导入素材,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素材为我们的新课导入服务。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导入法,有时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每一次新课的导入都精心的设计,以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 方法
新课导入,就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出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把学生领进新知识的海洋。它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新课导入的方法过于单调,枯燥乏味,或喧宾夺主,或离题万里,或缺乏准备。这样的新课导入很难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设计,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尽快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现实问题。
而所谓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的优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教材、教师、学生四者的关系,设计出各种各样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导入环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导入新课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1 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又叫 “开门见山”导入法。指的是教师在讲解新课时直接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将学生带到学习数学的环境中,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其他的导入方法导入时,教师往往可以开门见山的点出新课内容,让学生立即提起学习兴趣,这既能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也为后面的巩固复习留下了富余的时间。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时,可以这样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的两组对边是分别平行。那么,除此之外,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别的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其他性质。”这样引入新课,不仅明确了这堂课的主题,而且也交代了产生这堂课的背景,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2 复习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用回忆旧知识来自然的导入新课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导入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学习。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第二节课时,运用复习导入法,把上节课讲到的理论重新复习一下,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3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即针对将要讲述的内容,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所要学习新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用题制造悬念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一般用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时,可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对边、三对角对应相等吗?这样学生就会怀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去探索新的内容了。
4 类比导入法
类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一种手段。波利亚认为“类比就是一种相似”。从数学的角度说,类比,又称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把一个数学对象已知的特殊属性迁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紧扣新课与旧知识的联系,适时运用类比推理法导入新课,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例如在讲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可类比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导入新课。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 “已知”和“未知”自然的连接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 故事导入法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阶段,他们年纪不大,见识也不是很广,往往会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提到课本外的故事,学生常常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听课的积极性比以往都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地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或实例,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可采用了这个故事导入:
古时候,某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要奖励这位大臣,大臣不好推托,就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放满第64格!”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
实际上要满足大臣的要求,国库里应有2的64次方减1粒米。以100粒/克计算,约为1844.67亿吨!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就明白了。
这样很快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也就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实,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数学家呕心沥血孜孜求索的故事;有闪耀广大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故事;有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为人类做出不朽贡献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很好的导入素材,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素材为我们的新课导入服务。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导入法,有时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每一次新课的导入都精心的设计,以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