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建设调查报告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目前,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已规划打造出“四园三区一中心”的空间布局,“四园”即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绿色蔬菜示范园、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三区”即农产品加工物流区、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川西林盘康养区,“一中心”即综合服务中心。走访当地有关部门,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及群众意见。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了预期。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发展的建议:1)完善农户参与机制;2)政府充当中间人角色,搭建好桥梁,呼吁企业合作打造共同品牌;3)培育人才引领乡村振兴。
  关键词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调查;问题;建议;四川省都江堰市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005
  农村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型农村产业发展载体,是结合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四川省都江堰市天府源田园综合体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实践,它以“四园三区一中心”的空间格局,将当地特色产业与旅游及加工业进行了产业融合,带动当地农户积极参与建设。此次调研通过走访当地有关部门,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及群众意见,从政府、企业、农民多角度和经济、社会、生态三维度,探索农村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建立健全农户参与机制、打造统一品牌和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完善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对策措施,实现该模式的提升和推广应用。
  1 建设情况及预期效益
  1.1 建设情况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规划定位为“山水田园、猕果花香”,围绕猕猴桃、粮油、蔬菜、花卉四大特色产业,以粮油、蔬菜产业为基础,以红心猕猴桃为特色,以都江堰深厚的水文化、道文化、农耕文化为支撑。综合体管委会以“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类特色建筑、有一种发展路径、有一条绿道系统、有一套保障措施”的“五个一”为建设主旨,将项目区合理规划打造为“四园三区一中心”的空间布局。“四园”即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绿色蔬菜示范园、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三区”即农产品加工物流区、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川西林盘康养区,“一中心”即综合服务中心。
  1.1.1 “四园”
  1.1.1.1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
  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以特色花卉为主题,规划打造以玫瑰花溪谷为核心的集花卉种植、新品种研发、大地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观光景区。该项目由吉林万宇集团下属成都市绿沃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规划约467 hm2,目前已初步打造约67 hm2。园区定位为“世界顶级玫瑰园,永不落幕的中国最美花海”。目前已投入1.9亿元,完成了部分种植基地的精准滴管系统及主管线路的铺设、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其运行机制是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推动特色种植和乡村民宿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并通过建设农业主题公园,开展四季观花、花园婚礼、花海摄影、花田瑜伽、花谷露营等旅游项目,配套建设玫瑰文化展示、购物、花园餐厅、特色民宿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产品。
  1.1.1.2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
  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覆盖面积较广,主要集中在匡家、共和、向荣、长虹等社区。其发展模式是:1)通过林盘整治、院落风貌改造和农用地规模化流转来发展规模经济,在区域内集中成片种植水稻、油菜等经济作物的同时,推广“稻田养鱼”“水稻-油菜”轮作的生产模式,利用区域肥沃土壤、优质水源及绿色生态环境等突出优势,实行“优质水浇灌、有机化培育、精细化耕作、信息化监督”的一条龙种植体系,最终产出优质生态大米、稻、鱼、虾、油菜等农副产品,以此打造“天府源”绿色、生态的农业品牌。2)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中心、蔬菜初加工厂、粮油烘干和仓储设施,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储存保鲜和减少在途损失,延伸产业链,协同一、二产业发展,增加各方收益,保障农民利益,促使当地粮油农产品向着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3)利用园区内特色的农家院落建筑和田园风光景色,打造“小南海稻田养鱼”“向荣花里”“荣盛生态农庄”“原创音乐部落”等“农业+”项目,开展摸鱼钓鱼、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农场、观光游览等文娱活动,牵引经济发展,实现一、三产业融合互动,推进城乡一體化建设。
  1.1.1.3绿色蔬菜示范园
  绿色蔬菜示范园依托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联盟+农户”的模式,建立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以蔬菜育苗、试验、科研、示范、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并联合10家专业合作社和33家种植大户,组建了都江堰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圣寿源农业注册有“圣寿源”商标,已有16个产品获国家绿色认证。近几年来圣寿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调整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从追求规模产量调整为同时抓规模、产量、品质、品牌。
  目前,园区内的蔬菜产品品质已经得到市场认可,有“圣寿源”等知名品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质的提升,蔬菜食品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尤其是中、高收入群体对安全、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及蔬菜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打造绿色品牌,将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1.1.4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
  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主要位于金胜、新民社区,其发展理念是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健康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目前,猕猴桃出口示范区覆盖规模约533 hm2,主要依靠当地农民和家庭农场来承包种植。同时,猕猴桃协会及政府会不定期邀请专家对合作社部分成员及家庭农场主进行技术培训,由他们再将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民。   未来,猕猴桃出口示范园要承担猕猴桃产业向高端发展的任务,以都江堰市政府引导金融资本成立的“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基金”(共10亿元,用于都江堰全市猕猴桃一二三产业发展),投资2亿元建设猕猴桃加工厂1座(年加工鲜果能力0.5万吨)和1万吨冷链物流中心(含果蔬气调库)1座,并加大猕猴桃品牌创建、宣传力度和出口销售力度。
  1.1.2 “三区”
  1.1.2.1农产品加工物流区
  农产品加工物流区位于106省道与彭青线交汇处,是交通枢纽节点,而且紧邻猕猴桃集中种植区。物流区设置在驾虹老场镇旁,该场镇属胥家镇行政区域(原为驾虹乡场镇,后并入胥家镇),供水供电设施和生活配套完善,可建设用地面积较多,还有几座可利用废弃闲置厂房,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胥家气调库也在该场镇。物流区以猕猴桃、蔬菜商品化处理、加工、冷链物流为主,同时布局粮油烘干、仓储和猕猴桃雄花粉加工厂。猕猴桃和蔬菜加工厂车间设置玻璃参观通道,既能给游览者提供工业体验,了解猕猴桃和蔬菜分拣、清洗、包装、加工全过程,普及猕猴桃知识、蔬菜知识,注入“工业旅游”元素,还能促进产品销售,实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1.2.2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
  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位于胥家镇金山,属金胜社区、新民社区,是都江堰平坝到山区的过渡地带,当地命名为“金山”,有农田,有林地,气候凉爽,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好,是天然氧吧。目前已有花海裸心谷、拾光山丘、虹乡家庭农场、凯维庄园等“农业+”项目在分阶段建设中。
  1.1.2.3川西林盘康养区
  川西林盘康养区位于天马镇七条山,属禹王社区、童山社区,为浅丘地形,有农田、林地,栽植竹类、猕猴桃、花卉苗木,植被好,生态优,尤其是川西林盘风格独特,是发展康养农庄、特色民宿、文创项目的极佳区域。目前已有玫瑰花溪谷项目在建,初见成效,2018年开园接待游客,并以此带动了其他“农业+康养”项目发展。
  1.1.3 “一中心”
  即位于园区核心节点位置驾虹老场镇的综合服务中心。预计建立游客服务中心、田园综合体电子商务中心、田园综合体农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农资配送中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等,服务全域。同时,在该场镇集中发展特色餐饮、休闲服务、购物等综合功能,其建设思路是充分利用域内现有场镇的配套条件和要素保障。需要的场地以改造装修房屋为主,一来可以节约土地,二来可以带动场镇环境的改善和商业发展。另外,为更好地满足各生产区就近需要,在胥家镇场镇、天马镇场镇配套建设农资配送中心、電商服务点,这两个场镇原有基础设施完善,也能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定的餐饮、购物服务。
  1.2 预期效益
  1.2.1 经济效益
  田园综合体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种新的综合模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创新。其原理是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和地方农村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的整体综合规划、开发与运营。天府源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扩大了种植规模、降低了种植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直接提高了第一产业的经济价值。同时,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能够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创造了机会。企业承接农业,可以较好地缓解弱小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减少生产行为的短期化,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生产,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基础性产业,并以此为基础规划打造综合旅游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2.2 社会效益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集观光、娱乐、科普、运动、康养等功能于一体,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旅游和教育需求,吸引消费者前往,推动项目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同时,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区内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乡村农民生活质量提高。
  1.2.3 生态效益
  1)保持水土。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业配套设施采用现代节灌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大大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量,节约保护了水资源,不会造成水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2)改良土壤。采用稻菜轮作的方式保持土壤质量;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绿色防护。推广应用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推动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项目区农作物防灾、抗灾能力,将耕地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控制在8%以下,保障作物产量品质,并能有效利用乡村原有的沟渠、洼塘拓建生态湿地,与农田相串连,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解决大量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净化空气,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2 问题分析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是都江堰市精华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及成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及瓶颈,以下是川行实践队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的问题。
  2.1 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目前天府源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内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低,只有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缺乏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价值不高。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三产业多数还是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主,采用较为分散的经营模式,旅游产业项目竞争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回头客”较少。计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文旅+田园社区”的模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区域品牌打造力度不够
  目前,天府源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内只有获得国家绿色有机认证的“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的“都江堰红心猕猴桃”这两个品牌,品牌效应较小,没有突出绿色生态的特点。对田园综合体本身品牌的打造力度还有所欠缺,这与上述产业融合深度不足也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从整体来看,导致品牌打造力度不够的原因是:1)缺乏整体标准化的指标,各园区内出产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对外宣传销售;2)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投入还不足,缺乏财政安排的引导专项资金。   2.3 各园区之间联动性不强
  在总体规划上,天府源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按照“四园三区一中心”来布局的。就各个园区而言,虽有自己的特色和功能,但其间的互相影响、联动作用不明显。在空间位置上,政府通过建设绿道及公交线路将田园综合体分散的园区串联起来,但其功能园区分散,占地面积大,各园区之间的互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4 农户参与度较低
  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户仅仅是流转出让自己的土地及提供自己的劳动力,参与的层面较低,覆盖广度不足,原因在于:1)农户的文化和思想程度跟不上与时俱进的新观念,还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的阶段,加之农户本身资本积累不足,很难形成规模化的家庭生产合作社或其他集体组织。2)政府的引导力度不足,天府源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是推进成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重要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地位不动摇,政府应有更高远的政治谋略来保障农民的利益红线,降低农民投入的风险,以此提高其积极性。
  3 推进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农户参与机制
  受农民本身思想的局限,加上农业种植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农民参与度不高是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中的常态。这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整合乡村现有资源及社会资本,通过构建由规划区村民委员会、合作组织、企业参与的股份合作模式,形成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共同体,通过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等渠道让农民参与到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来,盘活田园综合体内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密切联结农民利益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社建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组织+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政策指导、产權交易、资金互助、电子商务、安全保险、资产运营、担保融资、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田园综合体项目。
  3.2 打造对外的统一品牌
  园区内各大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同,宣传力度不同,对品牌的打造力度也不同,建议政府充当中间人角色,搭建好桥梁,呼吁企业合作打造统一品牌。塑造都江堰特色的水文化和林耕文化品牌,结合田园综合体本身的绿色生态品质保障,将产地属性和品类属性交融交织,植入消费者心目中,以此获得更高的品牌认同度和更多的经济资源要素,占领更大的市场,提高整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3.3 培育人才引领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的田园社区,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是推进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打造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播下能够形成星火燎原式乡村繁荣局面的种子,而发展田园综合体具有吸收城乡人才、培育人才的功能。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可以划拨专项资金搭建田园综合体园区内项目落地孵化器,为田园综合体提供引智、引资、引流的全方位服务。对于没有筹集到启动资金的项目及创意,田园综合体孵化器还可以为其先期提供规划费,进行顶层规划设计,推动项目的启动,后期再从项目营收中收回前期投入。
  (责任编辑:丁志祥)
其他文献
摘 要 研究不同扦插基地、不同类型生根剂对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三叶木通扦插育苗、埋条育苗、分株繁殖3种无性繁殖方法苗木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1)三叶木通扦插育苗、埋条育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分株育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2)采取根太阳生根粉浸泡苗木成活率比空白高出9.5%。3)因分株育苗可提供的分株母树有限,综合考虑,重庆地区三叶木通产业化发展宜采用沙床扦插育苗、埋条育苗方式。 
期刊
摘 要 为优化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单糖组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选三叶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三叶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体积比1∶25,提取2次,每次2.5 h,醇沉浓度70%。该方法对多糖提取率为7.40%;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三叶青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岩藻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
期刊
摘 要 通过药剂试验对马铃薯地进行喷雾除草,设9个处理,结果表明,在第2次调查施药30 d中,处理3、处理7和处理5杂草覆盖度分别为0.0%、0.0%、0.5%,从产量上处理7、处理3和处理5分别比对照增产24.2%、23.4%、23.1%。方差分析处理7、处理3和处理5产量比对照处理9、处理8达到极显著。因此处理7、处理3和处理5除草效果好。  关键词 马铃薯;杂草;除草剂;防治效果  中
期刊
摘 要 现有的茶树菇采后周转箱结构简单,易使茶树菇暴露在空气中,加快其水分散失及新陈代谢,且转运过程中易受机械损伤。为解决此问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发出了一种茶树菇采后专用周转箱,详述了该周转箱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该周转箱由箱体、两个压紧组件、两个滑动组件和盖板组成,具有减少茶树菇机械损伤、减少腐烂、操作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 茶树菇;周转箱;采后;结构;工作原理  中图分类号:S646
期刊
摘 要 为筛选适合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促进万州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 冀张薯12号、下寨65号、闽薯1号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万州区种植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重庆市万州区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
期刊
摘 要 花椒是重庆市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也是助力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调查重庆市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优势品种挖掘不够、单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价格起伏不定、产业技术支撑不力、质量管控把关不严、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提出促进重庆市花椒产业发展的建议:标准化种植,提高产量;靶标性管理,提升品质;精细化探索,提高效益;科技化投入,强化培训;品牌化发展,提升动力;保险化稳价,降低风险。 
期刊
摘 要 为探讨不同陈酿条件对塔罗科血橙果酒的色泽变化影响,以塔罗科血橙果酒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无色玻璃瓶、棕色玻璃瓶、不锈钢瓶三种容器陈酿果酒,以及无色玻璃瓶在4 ℃、20 ℃、37 ℃三种温度下陈酿果酒1个月、4个月、7个月、11个月,取样分析果酒的色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容器和温度陈酿的果酒颜色由亮红转为深红,果酒亮度L降低,红色色调a增强,黄色色调b下降,总花色苷含量降低,ΔE
期刊
1 蔬菜产地价小幅上涨,批发价、零售价均  平稳  1.1 蔬菜产地价多数波动,总体小幅上涨  第52周(2019-12-23—2019-12-29)重庆市21个主要产地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23元(千克价,以下无特别说明同),环比小幅上涨4.95%,与前四周比上涨8.79%,与去年同期比(以下简称“同比”)略涨3.08%,明显低于全国均价16.65%。分品种环比看,8涨9跌4平稳。环比上涨幅度较大
期刊
1 蔬菜产地价平稳,批发价下跌,零售价略跌  1.1 蔬菜产地价大部分波动,总体平稳  2020年第1周(2019-12-30—2020-01-05)重庆市21个主要产地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24元(千克价,以下无特别说明同),环比上浮0.35%、表现平稳,与前四周比上涨6.09%,与去年同期比(以下简称“同比”)上浮1.90%、表现平稳,明显低于全国均价17.55%。分品种环比看,9涨6跌6平稳。
期刊
摘 要 2019年6月在长寿区稻田进行了不同农药器械防治水稻病虫害田间试验,定点调查水稻产量、病虫害防治效果等,比较不同农药器械的水稻病虫害防效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用农药喷防后,水稻生长稳健,抽穗结实好,病虫害少,实际产量比未用农药防治的对照处理增产15%~37%;试验所用的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种背负式静电喷雾机,比农户用普通喷雾器防治每667 m2可节省用工40 min左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