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班集体不是一群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正确的共同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严密的组织,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一般说来,班集体是在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集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通过各种活动,经过各个阶段逐步形成的。
一、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组建班集体框架阶段
开学伊始,几十个来源不同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就应运而生了。这个时候,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组织结构,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同学之间相互陌生,尚未建立稳固的情感纽带。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松散的群体改建成一个具有一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班集体,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之一。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增强班级的约束力。同时班主任也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把自己的管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全面展示给全体学生,供学生效仿。否则,如果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则很难补救。
此外,班主任的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初步建立班级的领导集体。由于在开学初期同学们普遍有一种较高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班级中获得较好的肯定。这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多边交流活动,抓紧时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选择积极分子并加以培养;在此基础上逐步委任一部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威信,以便以后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来。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班级管理以班主任的具体操作为主。
2.构建班集体管理体制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涌现了一批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集体的雛形开始形成。这时,班主任可直接指导班干部,由班干部独立主持一些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有目的地逐步把这些班干部变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抓紧时间创建班委会,发挥班级民主,把一批品学兼优、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热心班级事业的同学纳入班级的领导机构,根据本人实际和班级需要安排班务工作。
班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的成败。在确立班干部队伍后,班主任要精心指导班干部的工作,一方面放手让他们主持班务工作,培养其威信和才能;另一方面要中肯地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促使其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成为班级行为的楷模;第二,班干部要团结同学、号召同学,准确把握班级情况,真正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在这一阶段,班集体的凝聚力有了一定的增强,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在班级活动中全班有了一定的奋斗目标和较为统一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班集体的正确舆论还未形成,多数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强,班级的自我教育功能不充分,因此,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着手制定较为细致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初步建立班级的约束机制和压力机制。
3.完善班集体教育功能阶段
在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同学不再是一个涣散的学生集合,而是一个有健全领导体制和约束机制的有机整体。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具有了独立主持班务工作的能力,大批积极分子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班集体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集体荣誉感,少数班级建设的“落后分子”感受到班级舆论的谴责,而逐步自觉地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此时的班集体已初步具备自我教育功能,学生不再是一个个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一个个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的班集体的一员。良好的班集体已经形成。
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一个面面俱到的“保姆”,转变为一个高屋建瓴的主导,班级管理也要推陈出新。班主任要结合学校计划,指导班干部全面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断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念,细心观察,特别关注被班集体忽略或班级管理压抑的学生个体,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班级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大致经过由组建到比较成熟,再到最后形成的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班主任不断总结提高,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良好班集体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标志:
1.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导,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对班级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班主任如果包办一切班级工作,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窒息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应付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也难以有时间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素质。班级建设需要班主任发现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的积极分子,并挑选出一批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支柱,是班级工作和班级目标的实践者,是班主任的必要助手。有了团结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组织班级活动,从而树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选好、使用好班干部,尊重班干部的工作,还要动态地调整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的调整,可以不断地激励班干部以及全体同学的进取心,也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班干部,提高他们的领导素质。一个健全良好的班级,应逐步建立班主任——核心班干部——班干部——大批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2.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舆论导向
班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学生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制度管理固然重要,但道德舆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班上大多数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成为几十名学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对班级建设产生极大的约束力,有利于培养健康进取的良好班风。
班主任在班级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事关班级发展的重要问题上,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而对班级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班主任要毫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做到表扬深入人心、批评有理有据有节。班主任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或含糊其辞会使班级意志松懈和涣散,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班级舆论。班级建设中,通过典型示范和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努力在全班形成正确的精神激励机制、道德压力机制、环境影响机制,使班级初步具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舆论道德管理模式。
3.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积极性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班级建设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班级管理中的根本问题之一。我们的教育对象绝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教育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各个学生投身到班级建设的群众性活动中。离开了学生群体的配合,仅靠班干部的努力是不可能建设好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
班集体的建立当然需要共同意志和共同约束,这是班级每个成员的义务;但在机械的管理约束下,班级中的学生个性可能受到阻碍,甚至形成压抑个性的班级氛围,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容易在学生的内心造成班级建设的抵制因素。我们必须强调班级统一管理的必要性,但不能借口统一管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审美情趣,可以有不同的素质发展方向,同时也允许并鼓励各位同学对班级管理提出诸多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关注大多数积极分子发展的同时对班上不太活跃的学生寄予必要的关怀。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应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应是千姿百态的朵朵鲜花。
4.教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
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单纯的课堂学习会使他们觉得单调乏味,组织好适当的班级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友谊和团结,有利于建立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同时,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班级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并能反映班级各位同学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
班级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班会,黑板报,文体活动,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等等。班级活动的开展要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为首要目标。如果班级活动总是少数积极分子的热闹,其效果将会因为积极性不够而大打折扣。同时班级活动也不能平淡随意,应群策群力,有创新精神,在思考上下工夫,这样的班级活动才能有号召力,才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才能真正反映出良好班集体的面貌。
总之,掌握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使班级工作获得更大的成绩,在学生进步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各位班主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投身于班集体的建设中。
一、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组建班集体框架阶段
开学伊始,几十个来源不同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就应运而生了。这个时候,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组织结构,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同学之间相互陌生,尚未建立稳固的情感纽带。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松散的群体改建成一个具有一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班集体,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之一。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增强班级的约束力。同时班主任也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把自己的管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全面展示给全体学生,供学生效仿。否则,如果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则很难补救。
此外,班主任的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初步建立班级的领导集体。由于在开学初期同学们普遍有一种较高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班级中获得较好的肯定。这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多边交流活动,抓紧时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选择积极分子并加以培养;在此基础上逐步委任一部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威信,以便以后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来。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班级管理以班主任的具体操作为主。
2.构建班集体管理体制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涌现了一批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集体的雛形开始形成。这时,班主任可直接指导班干部,由班干部独立主持一些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有目的地逐步把这些班干部变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抓紧时间创建班委会,发挥班级民主,把一批品学兼优、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热心班级事业的同学纳入班级的领导机构,根据本人实际和班级需要安排班务工作。
班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的成败。在确立班干部队伍后,班主任要精心指导班干部的工作,一方面放手让他们主持班务工作,培养其威信和才能;另一方面要中肯地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促使其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成为班级行为的楷模;第二,班干部要团结同学、号召同学,准确把握班级情况,真正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在这一阶段,班集体的凝聚力有了一定的增强,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在班级活动中全班有了一定的奋斗目标和较为统一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班集体的正确舆论还未形成,多数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强,班级的自我教育功能不充分,因此,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着手制定较为细致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初步建立班级的约束机制和压力机制。
3.完善班集体教育功能阶段
在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同学不再是一个涣散的学生集合,而是一个有健全领导体制和约束机制的有机整体。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具有了独立主持班务工作的能力,大批积极分子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班集体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集体荣誉感,少数班级建设的“落后分子”感受到班级舆论的谴责,而逐步自觉地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此时的班集体已初步具备自我教育功能,学生不再是一个个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一个个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的班集体的一员。良好的班集体已经形成。
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一个面面俱到的“保姆”,转变为一个高屋建瓴的主导,班级管理也要推陈出新。班主任要结合学校计划,指导班干部全面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断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念,细心观察,特别关注被班集体忽略或班级管理压抑的学生个体,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班级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大致经过由组建到比较成熟,再到最后形成的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班主任不断总结提高,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良好班集体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标志:
1.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导,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对班级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班主任如果包办一切班级工作,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窒息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应付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也难以有时间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素质。班级建设需要班主任发现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的积极分子,并挑选出一批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支柱,是班级工作和班级目标的实践者,是班主任的必要助手。有了团结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组织班级活动,从而树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选好、使用好班干部,尊重班干部的工作,还要动态地调整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的调整,可以不断地激励班干部以及全体同学的进取心,也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班干部,提高他们的领导素质。一个健全良好的班级,应逐步建立班主任——核心班干部——班干部——大批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2.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舆论导向
班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学生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制度管理固然重要,但道德舆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班上大多数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成为几十名学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对班级建设产生极大的约束力,有利于培养健康进取的良好班风。
班主任在班级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事关班级发展的重要问题上,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而对班级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班主任要毫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做到表扬深入人心、批评有理有据有节。班主任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或含糊其辞会使班级意志松懈和涣散,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班级舆论。班级建设中,通过典型示范和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努力在全班形成正确的精神激励机制、道德压力机制、环境影响机制,使班级初步具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舆论道德管理模式。
3.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积极性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班级建设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班级管理中的根本问题之一。我们的教育对象绝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教育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各个学生投身到班级建设的群众性活动中。离开了学生群体的配合,仅靠班干部的努力是不可能建设好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
班集体的建立当然需要共同意志和共同约束,这是班级每个成员的义务;但在机械的管理约束下,班级中的学生个性可能受到阻碍,甚至形成压抑个性的班级氛围,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容易在学生的内心造成班级建设的抵制因素。我们必须强调班级统一管理的必要性,但不能借口统一管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审美情趣,可以有不同的素质发展方向,同时也允许并鼓励各位同学对班级管理提出诸多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关注大多数积极分子发展的同时对班上不太活跃的学生寄予必要的关怀。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应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应是千姿百态的朵朵鲜花。
4.教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
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单纯的课堂学习会使他们觉得单调乏味,组织好适当的班级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友谊和团结,有利于建立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同时,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班级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并能反映班级各位同学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
班级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班会,黑板报,文体活动,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等等。班级活动的开展要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为首要目标。如果班级活动总是少数积极分子的热闹,其效果将会因为积极性不够而大打折扣。同时班级活动也不能平淡随意,应群策群力,有创新精神,在思考上下工夫,这样的班级活动才能有号召力,才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才能真正反映出良好班集体的面貌。
总之,掌握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使班级工作获得更大的成绩,在学生进步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各位班主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投身于班集体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