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改革浪潮交叠的时代背景下,环保领域中一些规模企业的产业发展、运营模式值得探寻。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产业总体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应完善运营模式,构建融资平台,深化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以实力的进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生态环境;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2
一、研究动机与选题目的
生态产业作为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首先,就宏观层面来说,生态环境产业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其次,着眼当前局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污染扩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国家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辅相成。要想经济稳步向前,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再者,放眼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话题,一国对本国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及其对改善国际生态环境作出的贡献都是衡量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考量因素,对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纵观我国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过程中,生态环境产业建设始终紧随其步伐。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2015年“十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环境产业亟待更进一步发展。
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改革浪潮交叠的时代背景下,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一般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团队,享受国家政策扶持,但生态产业作为第三代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不够规范,相应企业发展不够成熟,融资机制有待完善,商业模式亟需创新。
2016年元月,笔者有幸来到湖南现代环境投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现代环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公司作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科技环保领域排头兵,其管理经营模式、技术产业开发进程以及公司投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借鉴和探讨。
当前生态产业面临什么问题?相关企业发展状况及瓶颈关卡是什么?如何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如何帮助相关企业走出困境,在发展产业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本文希望通过对湖南现代环投公司业务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及研究,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二、案例企业
湖南现代环投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3亿元,是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的投资、建设、技术服务及运营管理业务,是现代投资“一主三翼”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主业外的实业投资平台。2014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现代环投是湖南省政府、省住建厅确定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供两治”项目的投融资平台主体单位:主要承担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存量垃圾治理项目等基础设施融投资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同时也是国家环保部认定的全国首批19家合同环境服务试点单位中唯一的金融服务试点单位:重点开展环境金融服务试点、探索环保项目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目前,现代环投拥有1000 ㎡的专业实验室及研发中心,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组建了一支55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持有人结成产学研联合体,5年来科研投资累计超过1200万元。作为一家集投资、建设、高科技于一體的现代化公司,现代环投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三、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及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虽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生态产业作为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仍处在一个追赶型发展阶段。起点低,创新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开发及保护工作不到位是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及相关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大多数以生态环境产业为主要开发领域的企业仍停留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的层面上,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不多,掌握核心技术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薄弱。
2.人才匮乏,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生态环境产业作为一门高科技产业,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严格,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且总体呈现地区分布不合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中西部科技人才数量较少,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待遇、科学研究氛围上都有着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产业领域中,有利于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奖惩激励机制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将专业人才稳定在企业中。另外,专利申请及保护意识不强,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都直接导致创新能力高的优秀科研人才及其研究成果流失严重。
3.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生态环境产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学实验以及技术孵化,然而,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表现在:
(1)企业流动资金占用不合理:企业用于流通领域的非定额流动资金越来越多,结算资金占用过大,相对压低了定额流动资金的占用。 (2)信贷资金的压缩,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缺乏的矛盾:绝大部份的流动资金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解决,在紧缩银根,压缩银行信货资金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根本无法维持科研开发。
(3)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以生态环境相关产业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由于和发达国家存在金融体制上的差异,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比较单一,资金来源大体上可以分为股权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一方面,我国股权融资基本不存在,另一方面就债务融资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所能得到的信贷资金种类也非常单一,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其资金运用总计的49%左右。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40.35%,票据融资占11.84%,中长期贷款占46.26%,而其他来源融资占1.55%。
造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本身来说,中小企业本身存在制度缺陷;从外部因素来看,有关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都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
四、促进生态环境产业及企业发展的建议
1.产业发展建议
(1)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效应
目前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国家为鼓励、支持生态环境产业向前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政策支撑的背景下,社会资本也开始关照环保产业,一种是政府和大型企业牵头发起的环保产业引导基金,自2010年以来,先后有多支环保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规模达到了150多亿元,并由此带动了社会资金,包括PE、VC以及一些信托资金投资环保产业;二是环保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并由境外上市转向境内上市;三是并购不仅成为国外环保巨头进入国内市场的首选方式,也成为国内环保企业拓展异地市场的重要手段。
面对如此有利的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应充分把握机会,乘着政策暖风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
对于生态环境产业来说,技术与人才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两个要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产业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国外领先技术的层面上,应该努力构建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掌握国内外领先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充实知识产权平台。人才方面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正是有了优秀的科研人才,才使得产业技术有提升空间。
政府包括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更多有志向、有知识的高科技人才投入到生态环境产业当中,为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企业发展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努力打造平台型企业
随着全球信息化、市场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创新自身商业模式,迎接新时代的市场挑战。对于一个专注于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的企业来说,构建怎样的企业运营模式,打造怎样的企业平台是最具效益的呢?现代环投公司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打造平台型企业。现今大部分关于平台型企业,涉及最多的,莫过于平台型企业所具有的网络效应,而本文强调的,是构建一个集投融资、技术开发、产业资源于一体的企业平台。
首先,就产业资源来说,无论是产业有形资源,亦或无形资源,都因其稀有性和独特性而显得无比珍贵,企业为谋求长远竞争优势,必须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对企业进行跨空间、地域整合,这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产业与环境的整合,即企业发展的产业不能与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背道而驰,要以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为基础;二是产业与部门的整合: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需要与产业划分互相配合,企业可以在其内部产业紧密联系的网络之下,根据地域的差异性,适当进行兼并和重组,形成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群落。
其二,技术对于一个企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发展态势,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产业这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对企业来说,拥有一个成熟的技术创新整合平台就如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拥有了一把利剑,增加了一个胜利的筹码。
第三,因为生态环境产业的特殊性,专注于该产业发展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要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构建畅通投融资平台,政府应加强协调,起宏观层面上的领导作用,基层部门引导示范,为企业投融资提供高效准确的相关信息,企业自身则应优化内部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完善财务制度,三方同时发力,共同促进投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
(2)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合作范围
企业拓宽合作范围的众多合作形式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尤其引人关注。PPP模式是社会资本高度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一种模式。
PPP 模式很适合运用于生态环境产业中:社会资本(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基础工作,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监管,运营方负责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提升项目运作效率。合作三方目标一致,形成了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同时,也因以合理的代价将风险转移给多方而实现了风险的合理分担,实现风险的最低化。
以现代环投为例,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持有人结成产学研联合,对PPP模式项目建设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3)规范管理,健全内控体系
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是区别于技术层面的另一发展重点,要想做到规范管理,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健全的,集内部监督、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于一体的内控体系:
五、结论与展望
在对生态环境产业以及典型企业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生态环境产业发展需要抓牢国家政策扶持,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更重要的是不能将产业和企业发展割裂开来,两者属于紧密相连,共同进退的一种关系。更具体一点说,产业更像是宏观放大之后的企业环境,要想产业发展水平持续走高,就必須提升整个产业环境内企业的水平与素养,反过来说如果国家产业水平上去了,也将带动该产业下相关企业的实力增长。
第二,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企业自身的合理运营,加强资源整合,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合作范围,同时也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政府机构的有效监督。只有多方面为促进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而共同努力,企业才会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水平提升。
生态产业作为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发展前景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生态环境产业及相关企业在现今的发展形势就如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尽管目前发展水平并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并不代表着以后不会成为全球瞩目。我们需要保有一份乐观的心态,踏实走好优化产业发展的每一步,要相信厚积薄发,量变到质变,总有一天,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及相关企业将处于世界尖端水平。
作者简介:亦 添(1996-),女,湖南长沙人,主要从事经济和金融领域研究。
关键词:生态环境;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2
一、研究动机与选题目的
生态产业作为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首先,就宏观层面来说,生态环境产业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其次,着眼当前局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污染扩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国家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辅相成。要想经济稳步向前,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再者,放眼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话题,一国对本国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及其对改善国际生态环境作出的贡献都是衡量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考量因素,对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纵观我国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过程中,生态环境产业建设始终紧随其步伐。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2015年“十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环境产业亟待更进一步发展。
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改革浪潮交叠的时代背景下,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一般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团队,享受国家政策扶持,但生态产业作为第三代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不够规范,相应企业发展不够成熟,融资机制有待完善,商业模式亟需创新。
2016年元月,笔者有幸来到湖南现代环境投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现代环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公司作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科技环保领域排头兵,其管理经营模式、技术产业开发进程以及公司投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借鉴和探讨。
当前生态产业面临什么问题?相关企业发展状况及瓶颈关卡是什么?如何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如何帮助相关企业走出困境,在发展产业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本文希望通过对湖南现代环投公司业务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及研究,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二、案例企业
湖南现代环投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3亿元,是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的投资、建设、技术服务及运营管理业务,是现代投资“一主三翼”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主业外的实业投资平台。2014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现代环投是湖南省政府、省住建厅确定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供两治”项目的投融资平台主体单位:主要承担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存量垃圾治理项目等基础设施融投资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同时也是国家环保部认定的全国首批19家合同环境服务试点单位中唯一的金融服务试点单位:重点开展环境金融服务试点、探索环保项目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目前,现代环投拥有1000 ㎡的专业实验室及研发中心,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组建了一支55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持有人结成产学研联合体,5年来科研投资累计超过1200万元。作为一家集投资、建设、高科技于一體的现代化公司,现代环投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三、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及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虽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生态产业作为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仍处在一个追赶型发展阶段。起点低,创新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开发及保护工作不到位是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及相关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大多数以生态环境产业为主要开发领域的企业仍停留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的层面上,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不多,掌握核心技术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薄弱。
2.人才匮乏,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生态环境产业作为一门高科技产业,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严格,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且总体呈现地区分布不合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中西部科技人才数量较少,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待遇、科学研究氛围上都有着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产业领域中,有利于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奖惩激励机制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将专业人才稳定在企业中。另外,专利申请及保护意识不强,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都直接导致创新能力高的优秀科研人才及其研究成果流失严重。
3.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生态环境产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学实验以及技术孵化,然而,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表现在:
(1)企业流动资金占用不合理:企业用于流通领域的非定额流动资金越来越多,结算资金占用过大,相对压低了定额流动资金的占用。 (2)信贷资金的压缩,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缺乏的矛盾:绝大部份的流动资金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解决,在紧缩银根,压缩银行信货资金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根本无法维持科研开发。
(3)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以生态环境相关产业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由于和发达国家存在金融体制上的差异,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比较单一,资金来源大体上可以分为股权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一方面,我国股权融资基本不存在,另一方面就债务融资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所能得到的信贷资金种类也非常单一,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其资金运用总计的49%左右。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40.35%,票据融资占11.84%,中长期贷款占46.26%,而其他来源融资占1.55%。
造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本身来说,中小企业本身存在制度缺陷;从外部因素来看,有关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都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
四、促进生态环境产业及企业发展的建议
1.产业发展建议
(1)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效应
目前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国家为鼓励、支持生态环境产业向前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政策支撑的背景下,社会资本也开始关照环保产业,一种是政府和大型企业牵头发起的环保产业引导基金,自2010年以来,先后有多支环保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规模达到了150多亿元,并由此带动了社会资金,包括PE、VC以及一些信托资金投资环保产业;二是环保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并由境外上市转向境内上市;三是并购不仅成为国外环保巨头进入国内市场的首选方式,也成为国内环保企业拓展异地市场的重要手段。
面对如此有利的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应充分把握机会,乘着政策暖风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
对于生态环境产业来说,技术与人才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两个要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产业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国外领先技术的层面上,应该努力构建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掌握国内外领先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充实知识产权平台。人才方面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正是有了优秀的科研人才,才使得产业技术有提升空间。
政府包括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更多有志向、有知识的高科技人才投入到生态环境产业当中,为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企业发展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努力打造平台型企业
随着全球信息化、市场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创新自身商业模式,迎接新时代的市场挑战。对于一个专注于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的企业来说,构建怎样的企业运营模式,打造怎样的企业平台是最具效益的呢?现代环投公司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打造平台型企业。现今大部分关于平台型企业,涉及最多的,莫过于平台型企业所具有的网络效应,而本文强调的,是构建一个集投融资、技术开发、产业资源于一体的企业平台。
首先,就产业资源来说,无论是产业有形资源,亦或无形资源,都因其稀有性和独特性而显得无比珍贵,企业为谋求长远竞争优势,必须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对企业进行跨空间、地域整合,这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产业与环境的整合,即企业发展的产业不能与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背道而驰,要以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为基础;二是产业与部门的整合: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需要与产业划分互相配合,企业可以在其内部产业紧密联系的网络之下,根据地域的差异性,适当进行兼并和重组,形成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群落。
其二,技术对于一个企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发展态势,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产业这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对企业来说,拥有一个成熟的技术创新整合平台就如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拥有了一把利剑,增加了一个胜利的筹码。
第三,因为生态环境产业的特殊性,专注于该产业发展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要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构建畅通投融资平台,政府应加强协调,起宏观层面上的领导作用,基层部门引导示范,为企业投融资提供高效准确的相关信息,企业自身则应优化内部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完善财务制度,三方同时发力,共同促进投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
(2)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合作范围
企业拓宽合作范围的众多合作形式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尤其引人关注。PPP模式是社会资本高度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一种模式。
PPP 模式很适合运用于生态环境产业中:社会资本(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基础工作,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监管,运营方负责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提升项目运作效率。合作三方目标一致,形成了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同时,也因以合理的代价将风险转移给多方而实现了风险的合理分担,实现风险的最低化。
以现代环投为例,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持有人结成产学研联合,对PPP模式项目建设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3)规范管理,健全内控体系
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是区别于技术层面的另一发展重点,要想做到规范管理,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健全的,集内部监督、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于一体的内控体系:
五、结论与展望
在对生态环境产业以及典型企业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生态环境产业发展需要抓牢国家政策扶持,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更重要的是不能将产业和企业发展割裂开来,两者属于紧密相连,共同进退的一种关系。更具体一点说,产业更像是宏观放大之后的企业环境,要想产业发展水平持续走高,就必須提升整个产业环境内企业的水平与素养,反过来说如果国家产业水平上去了,也将带动该产业下相关企业的实力增长。
第二,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企业自身的合理运营,加强资源整合,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合作范围,同时也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政府机构的有效监督。只有多方面为促进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而共同努力,企业才会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水平提升。
生态产业作为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发展前景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生态环境产业及相关企业在现今的发展形势就如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尽管目前发展水平并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并不代表着以后不会成为全球瞩目。我们需要保有一份乐观的心态,踏实走好优化产业发展的每一步,要相信厚积薄发,量变到质变,总有一天,我国生态环境产业及相关企业将处于世界尖端水平。
作者简介:亦 添(1996-),女,湖南长沙人,主要从事经济和金融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