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故事新编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个在郑国卖明珠的楚国人,用木兰木做了个匣子(装明珠),用桂椒为它熏香,用珍珠玉石来点缀它,用玫瑰石来装饰它,用羽毛翡翠来衬托它。一个郑国人买了匣子却把明珠还了。这说明那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他善于卖明珠。
  我现在所讲现代版“买椟还珠”的故事中的卖“珠”者,是20多年前我在月坛邮市结识的一位姓王的邮商,我则是那个买“珠”人。不同于那个“郑人”的是,我买了“椟”,白得了“珠”。
  当时在月坛邮市练摊的人,个顶个的都是“人精”。这个小王没什么文化,据他说也就上了四年小学。和他接触多了,我也发现其谈吐间除了谈邮票,其他的一概不感兴趣,文化不高,但很仗义。我经常买他的邮品,出手也算大方,小钱上从不和他计较,因此,他对我的印象不错。一次去他的摊位看邮品,他拿出了一堆中国作协丢出来的旧信封,劝我买下,理由是既然你搞名人签封,这些都是名人亲笔写的信封,而且经过实寄,不更加有意义吗。我一想,是呀,还省得追前跑后的请名人签名呢。于是上手,翻了起来,大概有七八十个,信封上有的签了名,有的只写了一个姓,里边都有信。从一个写有“谢字”的信封里抽出了一封信,原来是冰心先生自己填写的履历表。表的上方印有说明:
  您的名字已选入正在编纂的《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一部向海内外发行的约三千五百万字的大书,为确保内容准确,恳望您即速回复我们提出的问题。
  原来这是一批由作家亲笔填写的个人履历和创作经历的登记表,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仍健在的文学界泰斗级人物,冰心、巴金、臧克家、艾青、艾芜、沙汀、丁玲等,还有《苦菜花》的作者冯德英、《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红日》的作者吴强、《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杨沫、《红旗谱》的作者梁斌、《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等等。除了他们认真、详细填写的登记表,有的还有附信。翻了一过,心里有了底,就是价钱了。
  我问,要多少钱。他回答说,按实寄封上的邮票定价,信封里的东西搭着走。说到这儿,有关集邮行儿里的事儿还要絮叨几句。
  和我同时期玩邮票的都会记得,那时玩新邮的人不多,一是新邮贵,另一个原因,大多的集邮爱好者都有自己的专题,专题集邮的要求多,光是新邮可不成,我的一个邮友有一部“桥”的专题邮集,不仅收全了中国内地发行的有关“桥”的各种邮品,还收集了世界各国发行的“桥”的邮品,包括邮票、各种封片。而一部好的邮集,最重要的是要有珍罕的邮品和实寄过的封片。因此,那时候贴有珍贵邮票、邮戳清楚、品相好的实寄封、邮资片的价格也不便宜。我记得在月坛邮市买过一封贴有两枚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中的第一枚梅兰芳像4分邮票的实寄封,花了20元人民币,那时我的一月工资只有50多元。
  按理说,信封里的东西不算钱,够划算的了。可按当时的市场,那些旧信封里的登记表、信件,单独卖,还真的不好卖。因为当时到月坛邮市的人,大都是冲着邮品来的,没有人对这些旧信感兴趣。即使有要的,那些有些名气的人写的旧书信价格也非常低廉。这一点,精明的小王,心里早就有个“小九九”了。他清楚,按信封里的东西算钱,他算不过我,因为信封里的那些“人”,他几乎都不“认识”。就像那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他善于卖明珠。”
  可有一点他非常清楚,这批信件量大,信封上贴的邮票也好,按实寄封卖,一个一个点,会卖出个好价来。他的建议,自然我乐于接受,意见统一了,我们两个开始一个一个地数起来,数一个,定一个价。总计八十多个信封,最高的单价8元,最低的2元,总共合出来是600多元人民币。
  600多块钱,买回家仅百件作家手迹,如果把那些信封卖掉,等于是白捡了。可在那个年代,这几百块钱也不是小数了,买回家后,一直就没有敢和家里人说。钱,也是分了几次才和小王结清的。
  一下子就收集到那么多著名作家的手迹,而且大多是自己非常崇拜的,激动了好多日子。从此以后,我到月坛邮市的次数开始多了起来,心里总期盼着再碰到一些名家书信一类的东西。半年多过去了,虽然也碰到过零星的几件小有名气的人写的信以外,大宗的再也没见过。
其他文献
他一心要成为一名高僧,16岁那年,他来到临水寺。  他想,临水寺大师众多,向每位大师学一点,自己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在方丈慧能大师为他取了悟净的法名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当天,悟净就一一拜访各位前辈及师兄。他知道要长见识,必须虚心、多看多思。在拜访完毕后,善于观察的他还真的发现了一个问题:方丈配给自己的石凳凹凸不平。  他对慧能大师说:“方丈,能不能给我一个如师兄们一样光溜溜的石凳呢?
期刊
我的记忆里,父亲曾经给我人生上过一堂课。  在我不懂事的年龄,曾跟父亲一起去一个叫“大坪上”的地里,父亲薅苞谷苗,我在旁边看。父亲每薅一窝苞谷,总是留那根长得最壮的苗(由于下种的时候,他们要保证每窝都有苗,就故意多下几粒种子,一窝苞谷有时多的就有三四根幼苗)。这时其余的苗便被父亲毫不留情地拔掉,我站在不远处,看到父亲那样丢弃那些长得正欢的苗,很觉可惜。  我便忍不住问父亲:“你怎么不留着,全都铲了
期刊
初冬时分,我和几位文友去邻省一景点游玩。在一座威然矗立的高塔脚下,有家小寺庙,它渺小得像一粒被人随意吐掉的果核。在正殿靠窗处,有一块由薄纤维板铺就的桌案,一个20岁左右的小和尚正在静气临摹。他身材瘦削,面容如刀凿斧刻,顶上青光烁烁。有人过去欣赏他的字,闲问几句,他冷冷作答,声音似有似无,象冰箭在寒川中流荡。我很想过去问问他,到底是什么事,让他出家?事业失败、失恋、贫困亦或是其他?在这朝阳般蓬勃的年
期刊
总喜欢掀开杏色的窗帘,任阳光肆意地泼洒进昏暗的书房,连同心头逼仄的天空。  即便不敢像尼采一般说出“我是太阳”,也要做一个阳光少女,守望花开的美丽。  小时候考试失败,总是沮丧地徘徊在夜深的街区。直到人潮散尽,只剩下路灯光影摇曳生姿。那时候总觉得人生不过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没有花香,只有雪飘。积雪覆盖在冰冷的心上,又添一丝凉意。  然而有一天,在一个破旧的胡同里,听到一位俊朗优雅的少年安然弹奏《晨
期刊
艾琳娜不知道奶奶最近到底是怎么回事,总是丢三落四的。她一会儿忘记了把钥匙放在哪儿,一会儿又忘记了钱包在什么地方,有一次出门购物她竟然在商场里迷了路,找不到出口……  “奶奶怎么啦?”艾琳娜焦急地问妈妈,“以前她挺精神、挺能干的,现在看起来却情绪低落,丢三落四的,而且特别容易忘事。”  “奶奶现在已经变老了。”妈妈告诉艾琳娜。  “变老就是这个样子啊?人老了都会健忘吗?我以后变老了会不会也健忘呢?”
期刊
迁西一个朋友发来短信:栗花节到了,来看栗花吧。  想起了你。  去年,也是这个时节,你发来同样内容的短信。我说:忙啊。你说:栗花不等人。我开始在心里跟自己打架。结果,那个忙俗务的自己打败了那个想看花的自己。  新板栗上市了,却传来不幸的消息——你与夫人,在去遵化的路上遇到车祸,双双殒命。  我哭着,赶到迁西去为你送行。  一路想着你小小亮亮的眼睛,想着你温煦的笑。师姐,你总是这样叫我。是在一个会上
期刊
近日,一组爸爸与女儿的“婚纱照”在网上迅速走红,这组照片温馨感人,更充满了怀念的味道,引发了网友们热议,大家纷纷留言祝福这对父女并转发高达上百万次。那到底是一组什么样的照片,在它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这要从照片中的爸爸哈本·纳瑞的忧伤说起。  2009年,年轻的英国摄影师哈本·纳瑞邂逅了美丽的姑娘艾莉,两人一见钟情并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同年底,哈本与艾莉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并约定要相爱一世,相伴一生
期刊
为了解决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成本问题,安德东克招募了大量华工。尽管中国劳工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打通了洛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可是他们的一切却被轻轻抹杀,只留下铁路沿线的华工墓地和一位无名诗人的诗句:“为修路而死”。  1867年7月1日,英国在北美大陆东部的四个省组成联邦,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就是加拿大的雏形。之后,陆续有一些省加入联邦,成为了目前加拿大的样子。
期刊
如果让人细数生命中的懊悔之事,怕是每个人都会口袋满满。诗人张枣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人生有多少怅然若失的后悔之事啊,永远无法回过头去,重走一遍。只能于窗前默默看着那株梅花,看着那落瓣成蝶,不挣扎,任秋日的阳光摄走魂魄,阳光便也有了盈盈暗香。  我便是那口袋满满的人。总是念念不忘,那曾经的惊鸿一瞥。  那时的她风华正茂,独自经营着一家茶社。每日里零星的有些客人来喝茶,生意不
期刊
明末清初文人喜用“试”字,就是浅尝辄止,带有一种短暂性,并不是执著地全身去投入。即兴为之,适可而止。一种行为摆弄完之后再换一种,永远保持兴趣的新鲜和身心适宜;后人当事业去做就非文化初衷了。当时的文人吴从先概括得好:“乘起兴之所适,无使神情太枯”,点明了工作理念。  晚明时代的文人讲究雅致,追求悠闲情趣,米兰昆德拉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名句,晚明文人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古人不像我们,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