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内心听觉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zhenze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心听觉是指依托演奏者多年的经验,凭借对音响的感觉,在正式演奏之前,内心深处可提前听到和感受演奏结果、体会想象效果的一种能力。音乐表演艺术强化内心听觉培养,灵活运用,这有利于良好演奏效果的获得,并成为了钢琴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 内心听觉 钢琴演奏
  音乐内心听觉作为音乐活动的基本心理现象,主要指代不借助乐器与人声,围绕音高、和声等常规音乐要素,感受音乐音响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于实践活动中,并且是音乐实践一定要拥有的能力。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一定要具备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将围绕内心听觉培养问题展开探讨,希望在特定层面可提升音乐表演效果。
  一、内心听觉和钢琴演奏的关联
  音乐属于一门听觉艺术,内心听觉在音乐听觉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并且也是音乐表演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音乐内心听觉指代大脑依托当前的音乐积累,联想新出现的音乐音响的一种活动。在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一直都在发挥作用。同时,内心听觉还会产生听觉意象,并在演奏过程不断优化演奏者的自身状态,提升表现效果。著名演奏家贝多芬是一名出色的艺术表演者,第九交响曲是其代表性作品,在创作该作品时,他已处于失聪状态,所以他从谱曲阶段便利用内心听觉。无论对于哪一个个体而言,都具有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实践中,内心听觉优良的演奏者,开始弹奏作品之前,便默默地在内心表演一遍了,进行联想,产生标准,如同航标,但内心听觉一般的演奏者,弹奏犹如单纯的手指运动,琴音苍白,内心空寂,所弹曲目不具有音乐想象力,然而通过启迪和引导,所弹曲目将是另一番景象。
  在钢琴演奏过程,声音调控、画面联想是最基础的内心听觉培养与训练活动,可促进钢琴学习,极大地有利于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
  二、内心听觉的培养策略
  听觉意象是内心听觉必经与最基础的心理过程。由此可知,若想强化内心听觉,则一定要重视听觉一项能力培养。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针对这一问题开展过测试活动,测验结果表明音乐家自身的听觉意象水平与常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通过该结果不难发现,因个体的不同,相应的听觉意象能力也各不相同。虽然听觉意象能力具有差异性,但借助后天训练与努力,这一能力会有所提升,因此,训练十分必要。在音乐表演艺术活动中,内心听觉培养也遵守渐进性原则,在实践活动中,应做好下述内容:
  (一)仔细读乐谱
  钢琴演奏,尤其是演奏陌生曲目,一般都要经历陌生到熟悉这一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开展练习活动,我们在识谱环节,便应培养内心听觉。大部分表演者最初接触乐曲时,由于不熟悉,进而盲目练习,使得最终的演奏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首先应培养演奏者,养成仔细读乐谱的优良习惯,全面剖析每一个音符,认清所有连接线以及特殊记号,明确曲谱结果,掌握旋律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练习活动,进而有效明确乐曲内容和情感。
  (二)认真听乐谱
  耳朵能够分辨各种音节,辨别不同组合形成的音调,还可引导演奏者逐步摸索出最理想的音乐表达手法。因此在钢琴弹奏环节,应认真聆听旋律和节奏等。音乐作品不仅包含旋律,而且涉及灵活的和声,这要求演奏者一定要具备优良的听觉能力。在具体的演奏过程,演奏主调时应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音乐风格。与此同时,捋清主旋律以及伴奏的内部关联,认真聆听主旋律,高度集中地聆听伴奏,全面掌握旋律对应的音调,让演奏结构保持鲜明。
  (三)完整唱乐谱
  为培养内心听觉,单纯依靠上述两种手段是不够的,还要求可完整演唱乐谱,在实际弹奏过程,跟随旋律轻声哼唱,将情绪整合到乐曲中,达到交互相融。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它与其余乐器相比,具有明显的歌唱性,若想完美、顺畅演奏,则一定要具备内心歌唱能力,否则,其表演将会变得苍白无力,枯燥单一,只有在乐曲中渗透歌唱,方可改善内心听觉能力,让演奏者明确音乐旋律,进而弹奏出灵活、丰富的曲目。由此可知,在内心听觉训练环节,应指引和带领演奏者依照乐谱轻声哼唱,以此来增强乐谱弹奏能力,全面彰显内心情感,通过此种演奏训练,其内心歌唱能力将不断提升,内心听觉能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四)看谱联想
  为培养内心听觉,为受众呈现更加完美的钢琴表演,应重视看谱联想,在常规听觉训练过程,引导表演者依托乐谱,大胆想象。具体来说,看谱想象指代抛开钢琴,借助看谱想象体会音樂旋律,摸索声部连接,感受和声层次等,此种形式的训练可显著提升演奏者自身的音乐感觉能力。以标题性乐曲为例:钢琴演奏蝴蝶这首曲目时,可通过想象构建蝴蝶翩翩起舞、竞相追逐的欢乐画面,同时,依托乐器演奏展开模仿,进而弹奏出一首轻盈、温和、灵动的钢琴曲。
  三、结语
  无论对于哪一项技术,其训练和发展都可促进钢琴演奏表演,旨在通过内心听觉培养来增强听觉感受力,凭借超常的音乐听觉与独特的音色充当保证,利用对深厚的文化素养、音乐作品内涵的全面把控来提升音乐表现力。我们应将内心听觉列入钢琴演奏中,重视内心听觉培养,进而为受众呈现一场完美的钢琴表演。
  参考文献:
  [1]江海燕.钢琴演奏与内心听觉[J].中国音乐,2005,(01).
  [2]陈月.解析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以《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一文为例[J].大众文艺,2009,(24).
  [3]缪天瑞.音乐内心听觉在创作和演奏中的作用及训练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其他文献
中央音乐学院2015世界音乐周期间,继佳美兰乐队演奏工作坊与《生命的轮回》——印度尼西亚音乐舞蹈专场演出后,印度尼西亚舞蹈工作坊于2015年11月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综合教学楼舞蹈教室举行。演讲者为印度尼西亚教师纽曼·尤利娅尔马赫妮。本次工作坊由此次世界音乐周与会者大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教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佳美兰乐团团长庄典全程翻译。  此前,纽曼教授在《生命的轮回》——印度尼西亚音乐舞蹈
期刊
摘要:作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代表作,《唐璜》这部歌剧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本文结合其剧情和创作背景,对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唐璜》 莫扎特 歌剧特点  莫扎特是西方公认的音乐天才,他的一生作品颇丰,创作风格独具特色,并且歌剧类型多种多样,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音乐遗产。他用歌剧来诠释人生的意义,而他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歌剧,就包括了《唐璜》。这个歌剧
期刊
2015年12月28日,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中国跨界民族音乐2015’学术论坛”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继2011年首届跨界族群有关会议以来进行的第三次跨界族群音乐的学术交流会议。该学术论坛主要从中国跨界民族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围绕中国跨界民族音乐的理论构建以及东南亚、中亚和东北亚中国跨界民族音乐的田野实践两个议题,共分“开幕式”、“中
期刊
摘要:积极调动小学低段学生喜欢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教师应有教学手段。特别是独特教师的教学风格、合理课堂教学范式、适当的游戏,开展音效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声音,在情境中体验声音,在课余中欣赏声音,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创造音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兴趣。  本文尝试探究运用低段“音效教学”的三步骤课堂范式,第一步为“感受体验”,第二步是“探索想像”,第三步是“创造表现”。试图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音乐自产生以来,创造出了诸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音乐文化,古人们常用绝美的乐音来修身养性,所以古典音乐体现的不仅仅是古人对美妙之音的追求,其中还包含了古人对道德、思想、情感、文化等诸多方面执着追求、契而不舍的深刻内涵,这也因此使得中国古典音乐具有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充满东方文化气息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中国 古典音乐 文化 内涵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评价个人的艺术造诣高低是与其道
期刊
摘要: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戏曲剧目,将电视艺术与戏曲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电视传媒手段记录和保留当代艺术家的艺术风采,同时鼓励少年儿童接触戏曲,传承戏曲,演唱戏曲优秀节目,将这一瑰宝精心制作出来,使观众在赏心悦目中领略民族艺术的魅力。通过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和小梅花获得者同台演出,老少结合的方式,有意地传达戏曲的传承之美,进而鼓励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关注到古老的戏曲艺术,达到欣赏与传承并重的
期刊
摘要:学校管乐团的构建、发展、教学、管理以及后期实践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现在需要深思探讨与研究的。以重庆市中小学为例,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者要结合学校对管乐团有一个正确的定位,针对校内大部分学生情况,切实具体实际,认真的组织管理,使学校管乐团在校园文化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重庆市 中小学管乐团 师资队伍建构 对策研究  中小学管乐团是所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学校对组建管乐团
期刊
杜鵑花开红艳艳
期刊
摘要:二胡音乐孕育于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当地的语言文化、民间音乐之中,反映着不同地域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特定区域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地域性风格是二胡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把握好二胡音乐作品的地域性风格,才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乐曲的真实意境和内涵。  关键词:二胡音乐 地域性 风格  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影响,例如:自然地理环境、地方方言、
期刊
秦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82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系,师从李纯一先生攻读中国音乐史。198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曾任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学术评议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音协金钟奖评委,中国向联合国申报非议项目评审专家等职。曾在云南、贵州省实地调查少数民族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