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亚萨明的人类殿堂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班牙
  大学时的我,有一年暑假在欧洲背包旅行,当时的最后一站是西班牙马德里。结束行程之后,我准备坐飞机返回英国开学。当时买的是很便宜的廉价航空机票,基本是全天最冷门的时段了,我到达机场的时候已经将近午夜。记得我并没有托运行李,直接过了海关安检。起飞之前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太宽裕,找好了自己的登机口以后,一个人背着挺大的行囊,沿着几近空旷的廊厅走得飞快。
  忽然,隐约感觉到旁边有人在看我,好像还不止一个。猛地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发现长廊两侧的墙壁上画满了巨幅的图像,有好多个不同角度的人脸,还有动物和不知什么怪物的脸。这些面孔都严重比例失调,棱角夸张,几乎只运用了黑白两色,每只眼睛都是用无比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的,却仿佛深藏着无尽的秘密和疯狂,不管我站在什么位置,都觉得那一道道的目光径直射向自己。后退一步端详整面墙,发现它们周围还有一些人物、动物、景物和不明觉厉的图腾。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几只交缠在一起的手,整个画面中一只手占据的篇幅已经超过了任何一张面孔的大小。这几只手可以说没有什么美感,骨节粗大,手指过长,掌中的纹路宛如刀刻上去的一般,浓重的阴影不知是污渍还是伤痕,手的主人若真的存在,必定不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整幅画面处于一种极其怪诞的平衡之中,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元素符合现实中的比例和逻辑,仿佛是随意从四处凑来拼在了一起。所有的线条和色块都简单而粗犷,似乎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画技,但某种能瞬间抓住人心的强烈情感就在画面的背后奔涌,随时可能倾泻而出。第一眼看上去,这幅作品很容易让人想起抽象大师毕加索的风格,但多看几秒钟就会知道作者另有其人,那一份多出来的真实与沉重不容忽视。当时目光所及只有几个旅客,炫目的照明灯打在两边的壁画之上,我站立其中,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那一刻我非常想知道是什么人画出了这幅如此独特的作品,想对走过的人问问,但感觉他们行色匆匆,似乎也不会比我知道得更多。画面中也散布着一些文字,可当时我才刚刚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扫了一圈,唯一印在脑海中的单词是“血”。很多画家会在自己的画作角落处署名,可眼前的画实在是太大,一时不知道该往哪个角落走才有可能找到名字。而就在这时,广播响了起来,我的航班开始登机了。猛然意识到自己离候机厅还有一大段路,我赶快背起行囊,把那一大堆怪异的面孔瞬间甩在了身后。
  回到英国以后,我一直忘不了那天深夜在马德里机场看到的一幕。当时我想,既然能入驻一个国家的机场,必然是本国知名的画家。我找了好几个来自西班牙的朋友,他们都说没有印象机场里有这么大的一幅壁画,也想不出除了毕加索以外,还有哪位西班牙画家有家喻户晓的壁画作品。他们问我有没有更具体的信息,但好像除了有好多张脸和好几只手,我一下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真后悔当时没来得及拍张照片。朋友们都笑我,给出的线索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世界上一共得存在多少有脸和手的画呀!连我自己也开始怀疑,是不是那天半夜急着赶飞机,看花了眼。
  古巴
  斗转星移,大学毕业以后一段时间,我来到了美洲生活和工作。有一次到古巴出差,趁着一个下午的活动空当,一个人溜到了哈瓦那老城区闲逛。城中的街道狭窄而密集,很多建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气势恢宏,设计独特,细看却有些破败。午饭刚过,街上游客不多,正是很多当地人一天中最消闲的时间,有老奶奶坐在自家木门槛上笑眯眯地冲我挥手,小孩子在几乎没有机动车的路面跑来跑去,楼上缠着头巾的妇人从窗口伸出一根长木棍搭上触手可及的对面窗台晒衣服。这一切对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相机不管对着哪儿随便取景,就是一幅老电影中的画面。
  正当我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和眼前新奇的一切时,前方的街角处出现了一个宽敞整洁的院落,门口站着一位穿制服的女保安,一看就不是民宅的样子。看到我走上前打招呼,这位至少有五十岁的保安大妈笑容灿烂,跟我用口音极重的英语热情地说:“博物馆!博物馆!”我问是什么博物馆,她开始用类似哑语的手势和偶尔蹦出的荒诞英语单词解释,可我仍旧一脸茫然,最后发现我懂西班牙语,才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里是一处艺术家的故居。我看了看门里天井四周,确实挂着一幅幅油画和照片,还排列着说明文字。这个宅院从外面看上去古朴雅致,而且因为收费,显得极为空旷,是个幽静的好所在,不管画够不够好看,进去一趟都值回票价了。买了门票走进去,里面果然别有洞天,室内凉爽而阴暗,院子里阳光灿烂,却安静得像是换了一个世界。我径直走向了庭院最深处,有些心不在焉地在走廊尽头的阴影中来回徘徊。我觉得眼前的几幅画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沿着回廊向前走,基本已经是展览最后的位置了,有一些图片资料,展示了画家在世界各地的知名作品,原来此人不光画画,还有雕塑、建筑和珠宝设计作品。忽然之间,我的目光被角落里的一幅照片勾了过去,虽然像素不高还有些褪色了,但里面造型清奇的手和脸依稀可辨。再看看旁边的说明文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在这世界另一端的双层小院里找到了几年前机场壁画的主人。从进来之后,我还一个人都没遇到过,抑制不住的激动让我直接奔回门口大声向坐在门口乘凉的保安大妈问道——他是古巴人吗?大妈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我指的是谁,也很诧异看到我突然这么着急的样子。明白过来以后,她笑出了声,耐心地跟我解释说:这房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位来自厄瓜多尔的画家,全名是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他曾经在哈瓦那短期居住,生前是卡斯特罗主席的挚友,所以他住过的房子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在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也是其同名基金会的一部分。说完,大妈还把我带到展览开始的位置,给我介绍参观路线,说里面有很多关于这位画家的详细信息,也展出了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后来,我半个下午的空闲时间基本都泡在了这座院子里,也大致了解了这位厄瓜多尔著名画家的生平——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出生于首都基多,家境贫困,是十个兄弟姐妹里的老大。他的家族是欧洲移民和当地印加土著民族的混血,父亲做过木匠和司机,母亲经营着一家小店。他从幼年时起就展露了非凡的艺术天分,卖过自己创作的简笔画补贴家用。瓜亚萨明的青少年时代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祖国厄瓜多尔与整个拉丁美洲都属于大变革期,社会结构极不平等,政治高压令百姓在贫穷与危难中苦苦挣扎,他自己的生活也充斥着伤痛和无奈。不顾父亲的反对,瓜亚萨明进入了国家美术学院学习,就是在大学期间,他最好的朋友跟他一起参加游行时被流弹击中失去了生命,加上母亲的早逝,瓜亚萨明最初期的作品就已充满了悲痛的力量和绝望的呐喊,其早期代表作《死去的孩子》就是为自己这位去世的挚友创作的。他23岁时就举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却在艺术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他才华横溢,有人说这样的作品就是公然跟主流艺术叫板。但也就是在这场个人展中,年轻的瓜亚萨明成功吸引了当时还是商界名流的美国前副总统洛克菲勒的目光,他买下了画展中的多幅作品,还赞助瓜亚萨明到美国参加艺术项目。带着在美国挣的第一桶金,瓜亚萨明游历了墨西哥、智利、秘鲁、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各国,当然还来到了古巴。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更多人间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是他作为画家成长最快的时期。底层人民特别是拉美原住民的苦难、挣扎、绝望、怒火和眼泪,成为了瓜亚萨明作品中最常见的灵感与主题。瓜亚萨明的作品独树一帜,有人将他归类于立体主义或表现主义,但都不能完美地诠释其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没有精致的细节和逼真的形态,浓墨重彩,线条粗粝,却掩藏不住那喷薄而出的情感。他的画大部分主题明确——变形的手遮住流淌着血和泪的脸,伸向天空的双臂,痛楚扭曲的人形——没有什么干扰注意力的因素,连名字都起得简单粗暴,没有一丝悬念,比如:《母与子》《頭与手》《叫喊》《痛苦》《沉默》《温柔》《抗议的人》等等。他本人的照片,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点苦大仇深的样子,身形微胖,大眼睛,笑起来甚至有点萌。博物馆中维持了瓜亚萨明卧室的原貌,还保留下了一些生活用品,但作品的真迹其实并不算多,大部分代表作都是复制品和照片。不过,当我站在这个空无一人的庭院里,面对这些保存得并不完好的复制品近距离端详,却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瓜亚萨明作品中无边的悲怆,看得时间久了,胸腔中不由地发紧。   离开古巴以后,我查阅了更多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的相关资料。原来他早已被誉为厄瓜多尔的国宝级画家,在去世的那一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终身和平贡献”奖。他一生的经历堪称传奇,获奖无数,曾在欧洲和美洲举办过近50次个人画展,作品被世界各地数十家博物馆和艺术馆珍藏,甚至还包括中国。生活中的他热情质朴,拥有众多名气大到令人跌破眼镜的各界大咖好友,除了卡斯特罗,还包括马尔克斯、聂鲁达、里维拉、奥罗斯科甚至阿连德总统和西班牙国王,他为其中很多人画过肖像,有的还维持了长达一生的友谊。
  智利
  又过了一年多,当时是北半球的夏天,南半球的冬天。我为了支援几场文化活动,在天涯之国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短暂居住了两个月。有一天晚上,一位在当地颇具影响的政客在家中举行晚宴,我陪着当时的领导和来宾盛装出席。晚餐中的气氛融洽,宾主尽欢,那位年逾花甲的政客先生虽然身居政府高位,却很随和,完全没有架子,让我刚进门时无比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把餐桌上的主菜撤走以后,所有人移步到客厅中,精致的点心和红酒早已备好了。宾客们开始跟自己熟识的人聚在一起各自聊天,空气中流淌着优雅的爵士乐,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在场的男士不乏各界精英,女士们无一不身着昂贵优雅的礼服,口红的颜色和嘴角的弧度趋近完美。此时的我,却被窗外的安第斯山日落吸引了目光,也忘记了身上肩负的社交任务,就一个人走上了阳台。
  透了一会儿,我意识到这个聚会中国人不多,而我把不会外语的来宾单独留在里面貌似不太合适,就准备往回走。转身的一瞬间,我发现阳台的尽头还有另外一个房间,门开着,里面关着灯有点昏暗,但借着即将落下的太阳能看到很多书。每次大量的书都能成功引起我的好奇心,路过书店基本没有一次能克制住不进去的,这次也不例外。我轻轻走进了这扇书房的门,发现里面远远比想象中大。更让我吃惊的是,这间房子的另一面墙上竟然挂满了画,而这些画的作者现在我不用找签名也能一眼看出来,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提到的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当时我无比讶异,因为这面墙上挂的画,密度远远高于哈瓦那的故居博物馆,而且看上去要清晰得多。我正想再凑近些仔细看看,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在笑,回头的一刻真的差点吓死,原来这房子的主人、那位风度翩翩的老先生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
  现场一度非常尴尬,我想道歉,但不知道该怎么开始;也想过立刻奔出去,那样好像更加自欺欺人,之后还肯定会被领导痛骂。于是我努力挤出了一个微笑,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问他:“您也喜欢瓜亚萨明?” 那一瞬间老先生脸上的微笑竟然有了些惊讶的意味:“你竟然知道他?这地方认识瓜亚萨明的人可不多啊,更何况你是个外国人。”我解释说,自己在西班牙和古巴看过他的作品,很喜欢他的风格,所以了解一些。他随手指着一幅画说,那我考考你,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吗?我只能坦白说真的不知道,没有见到过这一幅。他这时候哈哈大笑了起来,说:“你当然不会知道了,因为这张是真品,他本人送给我的,世界上只有这一幅。”随后他按开了吊灯,示意我走过去看画旁边裱在相框里的一张纸,说你看看这是不是我的名字?竟然真的是瓜亚萨明的亲笔信。老先生说,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就在厄瓜多尔结识了瓜亚萨明,他们成为了后来彼此多年的好友。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样子,他用自己的酒杯碰了碰我手里的——其实我早就忘了手里还抓着一杯酒了——请我一起到旁边的沙发去坐坐,等他慢慢给我讲瓜亚萨明的故事。
  刚坐下我就忍不住问,您不是智利人吗?年轻的时候怎么会在厄瓜多尔?他告诉我,自己二十几岁时曾经在厄瓜多尔参加游击队,后来又在基多生活了十几年,那个时候的瓜亚萨明已经是厄瓜多尔的著名画家了。他还打趣说,你看那信上的字迹是不是不怎么样?那是因为他在学会写字之前就会画画了,把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画了个遍,每个星期都帮妈妈的杂货铺画宣传画,还画过旅游胜地风景画和电影明星肖像挣钱,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把字练好。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之前,他一直都是个问题学生,曾经被六个学校开除过。后来他成了举国闻名的画家,那六个学校都争着邀请他回来做客,为学生们演讲,为人和善的他竟然也都一一照做了。这位老先生还说,在厄瓜多尔居住的那些年,他与瓜亚萨明互动频繁,一起会见过很多政客名流。他自己后来又辗转过几个国家,很多东西都丢了,但瓜亚萨明送给他的画,写给他的信,包括一些名作的复制品,他都一直精心保存至今,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那天我跟这位老先生又天南海北地聊了很多其他东西,非常开心,直到有人走进书房找我们。拥抱告别之前,他又专门对我说,瓜亚萨明是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岁。那一年有很多厄瓜多尔百姓自发走上基多街头为他送行,在当时传为佳话。他的100周年诞辰2019年马上就要到了,希望那个时候我能到他最著名的故居,也就是基多瓜亚萨明博物馆看一看。他说,如果你在西班牙和古巴就喜欢上了瓜亚萨明,那么在他的故乡厄瓜多尔,你一定会爱上他。
  厄瓜多尔
  命运还是很青睐我的,瓜亚萨明百岁生日这年,我陪几位中国诗人参加基多国际诗歌节,终于来到了这个以赤道命名的国家。不知道为什么,厄瓜多尔这个名字多年来一直给予我炎热而荒芜的印象,或许还是赤道的关系吧。没想到,竟然就这样错了许多年。真正的厄瓜多尔其实是美洲大陆上绿色植物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走在高速路上随便拍一张风景片就可以做电脑桌布,领土上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和自然奇观,著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就在这里。而基多是全世界第二高的首都,海拔接近三千米。城市是典型的古典西班牙殖民风格,城中遍布雄伟精致的中古教堂,气势恢宏的广场,曲折起伏的街巷,还有一座天使雕像矗立在城郊青翠的山顶。明明已经是夏天,气温却让人不得不穿一件厚外套,或许是因为离天空太近吧。总之,这座高原上的古城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美得有些不真实。
  活动结束之后有大半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团队中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想去赤道纪念碑,拍同时踏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上的经典游客照。那一天有当地的工作人员照顾,我提出就不陪他們去纪念碑了。大家都一脸诧异地问我要上哪儿去,我说要去看一个画家的家,但名字说出来没人听说过。其中一个很热心的女诗人有些担心,说所有人都要去纪念碑,就没有空余出来的车送我了,我一个人在这么陌生的城市走丢了怎么办。我回答她说路线早就查好了,当地人怎么去我就怎么去。在三番五次安慰大家一定没事以后,我送走了去纪念碑的车,一个人登上了上山的小巴。   瓜亚萨明的故居位于基多城中很高的位置,跟我一起坐车的是一群当地的中学生,车在盘山路上慢慢绕着,孩子们一直叽叽喳喳聊个不停,还有几个女孩在偷偷讨论我的头发。他们在我之前两三站下了车,原来是学校到了。故居并没有一个想象中的大型入口,只有一个简单的瓜亚萨明基金会标志,但司机提醒我就是这里。沿着一条小道往里走,一座洁白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屋顶是尖尖的奇特造型,有点像扬帆起航的船帆。门口的告示牌上说,故居里面的一切都是按先生生前的原樣摆设,而且没有一件复制品,所以目光所及都是珍贵的文物,只接受在工作人员全程监督下的定点参观。看了看时间,下一次放人的时间还早,我就先在院子里绕了一圈,还跟修剪花草的年轻园丁聊了几句。等到还差十分钟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入口处,发现那个园丁不知道从什么秘密通道已经到了房子内部,竟然就是即将要带我们参观的人。我们对视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这个季节游客少,今天又不是周末,所以没几个人上班。他说的果然没错,差五分钟了,竟然还是只有我一个人。估计是实在无聊,又不能打破规定的时间,这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子突然问我,你会弹钢琴吗?我当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怪异,想也没想就回答道,会啊。他眼睛微微放光小声对我说,今天你很走运,先生不会介意你碰他的琴呢,不过不要告诉别人哦。说着就打开了防护栏让我进来,直接领我到了一架超大的三角钢琴旁边。我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发现自己坐在了瓜亚萨明故居视野无敌的客厅里,旁边站着这个身兼数职的小伙子,我弹了一首钢琴曲,弹完后现场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鼓掌。时间到了,门口也来了几个另外的游客,于是我们的参观正式开始。
  这座房子内部的面积很大,但房间并不多,每一个区域都有极其宽敞的空间。楼下是客厅、餐厅和厨房,楼上是画室、书房、卧室。处处都可见设计的精巧和品位的独特。几乎每一个房间都有宽阔的落地窗,正对着眼前基多的美景,特别是楼上的卧室,从窗口望出去,简直像上帝在俯视人间。有一个房间被开辟成了纪录片放映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瓜亚萨明动态的样子。印象很深的场景有两个——其中一个是作画过程中的他,手边画板上堆砌着浓厚的油彩,他本人额头反着光,大汗淋漓,时不时抄起一块超大的毛巾擦脸;另一个是他在接受采访,语速飞快又眉飞色舞的样子很可爱,只有说到动情处,眼眸里才隐隐泛出深刻的光芒。他跟记者解释说,不想有一天这一切散落在陌生人的手中不见天日,所以说服了自己所有的子女,死后捐出所有的作品和故居,成立基金会,让喜欢艺术的人可以随时走进来。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错怪刚才那个小伙子了,人家并不是临时来顶替导游的园丁,而是已经在故居工作了近十年的基金会管理人员,面对房子里的每一件器具和藏品如数家珍,连年份和出处都能脱口而出。正是在他的介绍下,我了解到瓜亚萨明一生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之为“泪痕”,大量描绘了底层百姓的苦难与挣扎,很多人物就是他生活中见到的土著贫民;第二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阶段名为“愤怒”,体现了不懈的抗争与激荡的悲愤,作品中概念化的主人公各种扭曲变形,已经完全分辨不出原型的样子;第三个阶段“温柔”出现于画家生命最后的几年,这期间他儿时过早失去的母亲大量出现在其作品中,色调也比先前更明亮温暖了。可以说,瓜亚萨明算得上全世界看过最多苦难的艺术家之一,也正是痛楚引发的强烈情感造就了他的创作高峰。但晚年的他,选择与生命和解,将希望重新注入心间。或许正因如此,今天的我们才能看到他笔下不同的色彩。
  故居博物馆其实有两个部分,除了瓜亚萨明曾经住过的房子,地势略低的地方还有一座展出其毕生心血的艺术馆。跟基金会的小伙子告别之前,他特地叮嘱我要走到场馆的最中心往上看。这座建筑远看有些像某种纪念堂,中间是穹顶,四面较低。里面也是两层,但不是一层和二层,而是入口的一层和往地下挖的一层,或许是半山腰的特别构造使然吧。馆内的画作全是真迹,而且是可以和壁画匹敌的尺寸,荡气回肠,叹为观止。这座艺术馆有一个宏大却恰如其分的名字:人类殿堂。据说,这是瓜亚萨明自己取的,他想在其中传承普天之下全人类共通的东西——残酷与伟大、苦难与希望、死亡与生命、未来与往昔……这座建筑在画家生前就已动工,他去世后三年才正式开放。门口处的大字是一句他说过的话:“Mantengan encendida una luz que siempre voy a volver/ 请勿熄灭灯火,我将时常归来。”在里面转了好几圈,我突然想起了小伙子的话,赶忙走到中间的环形围栏处。这里往下看就是地下一层,最中心的位置点着一束永不熄灭的长明火。顺着燃烧的火焰向上望去,穹顶的最高处竟然是透明的。透过玻璃映入眼帘的,是湛蓝的天空。
  作者简介:范童心,新莱昂州自治大学教师,文学翻译,孔子学院本土教师。曾就读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现居墨西哥蒙特雷。掌握英汉西等多种语言,游历世界60多个国家。多次参与组织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古巴等地的大型文化活动。译有智利作家迭戈·穆尼奥斯微型小说集《出售幻觉》、阿根廷作家曼波·贾尔迪内里《赛莱丝特》系列故事以及数册经典科普读物和儿童绘本。原创作品曾在《上海文学》《青年作家》《壹读》等刊物发表。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1日 星期五  问:现在是晚上十点多了,我又从你的身体,确切点说是从你的脑袋里钻出来了。别人都睡觉了,反正你也睡不着。这些天,我总是看着你呆呆地等时间消逝在更黑的夜里,还不如和我们聊聊天。我希望你能坦诚一点儿,就像在澡堂子,把自己脱光。你虽然中年了,但还没像那些中年油腻者那么讨厌,所以也不必遮掩。有一说一,我不是法官,也是不是审判者,我就是另一个你,你也是另一个我。我在你的身体里,和
期刊
一年前,在那个雪雨交加的春天,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如早些年父亲去世时一样,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都选择了沉默,耳畔悠远的琴声仿佛骤然消失了,让我们的内心一阵阵地空寂。往日朝夕守望、心有灵犀的母子之情顷刻变得无言可对,这不免让我和姐妹好长一段时日都难以平复内心的不安与遗憾。  母亲生前总爱回忆过去,在她的情感世界里深藏着好多既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每逢家人聚在一起,母亲常常以很享受的样子絮絮地讲起一桩
期刊
老铁匠  五十年代东北一座小城,马拉的花轱辘车和胶皮车到处可见。在通往小城商贸中心的路边上,有一家铁匠铺,门口埋了两根粗木桩,中间横着一根铁杠子,它是挂马掌用的,这便成了铁匠炉的招牌。  铁匠炉设置在土坯房内,一个砖砌的大火炉,炉旁有个大风匣,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徒弟小曹正在拉风匣,“呱嗒呱嗒”响,炉膛很大,冲上敞开着口,在它之上有个铁制的圆帽子罩着,中间空膛走烟,通向烟道。炉膛里的火苗像无数条小金蛇
期刊
于夫先生临逝时是以画猫驰名的。  对他不甚了解的人,以为于夫就是个画猫的。其实,于夫的漫画盛行好多年。因当美工、做美编,不仅使他成为一个美术上的多面手,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于夫的文化意识和新闻敏感。故于夫画猫能有大成并不奇怪。  除了美術,摄影创作同样是于夫花费大量心血的一门艺术。他的摄影名气在哈尔滨可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形容。究其原因,是于夫第一个吃了螃蟹,首开先河成了黑龙江第一位专业摄影家
期刊
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山,棱角分明。  山脊上的小路,像一条干渴中挣扎而死的蛇,僵硬扭曲。  一个好似梭形黑色甲壳虫的东西,朝前倾斜着躯体,沿山路向山顶缓缓移动。  从足够近的距离可以看清,沿山路向山顶缓缓移动着的是一只油亮油亮深棕色的倒扣着的独木舟。  再靠近一些可以看清,用力抓住船帮中间部位的手指也是深棕色,并由于长时间用力抓握指甲变得苍白。  同时还可以看到,从倒扣的独木舟下方伸出两只脚踝和双脚
期刊
亮子哥被判刑那年,亮子刚好高中毕业的年纪。  到了高中毕业年纪的亮子其实并没有念过高中,初二没念完他就顶替母亲的工作进了工厂,刚好那时国家有子女接班的政策,亮子妈看亮子也不是学习的料,索性早早退休,趁着国家有政策先把孩子的工作问题解决了。  亮子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亮子工作之前,也都谈不上好坏地有班在上着。  亮子妈用心良苦给亮子安排的工作并没有被亮子足够珍惜,或者说它没有好到能让亮子
期刊
一  我家住在河西后街,那里住的全是机械厂的职工家属。  爸爸当年从山区招到机械厂,进城时爷爷把家里最好一床被子让他带走,临走时一再叮嘱爸爸,嘴巴是吃饭的,也是招祸的,进了厂子少说话,多干活儿。爸爸照爷爷的话熬到八级车工,顶天了。论手艺,爸爸在机械厂堪称一绝,做出来的活儿讲究地道精细。他人也出奇的老实,厂里随便拨出个人就能管他,是人不是人的都敢戳着他的脊梁骨,他也不恼,对谁也只是嘿嘿一笑。  爸爸
期刊
若干年前,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那个位于皖南深山峡谷里的一座大型矿山——那里曾经红火了一个时代,聚集着上万人口,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矿工、技术员、工程师和各级别的干部,男男女女操着南腔北调……甚至在我当年幼小天真的宇宙观里,那里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故地重游,我卻完全惊愕了。你会问,一定是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或焕然一新、旧貌变新颜了,不,完全不是那样——那里变得极其衰败、破烂、简陋,弥漫着荒
期刊
1  公元2000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年份。且不说地球转着转着就转到了一个新世纪,平民百姓一般不太琢磨地球的事儿,关键是这一年我的日子出现了拐点,就是说拐好了,拐得很好很好,我把几十年住房困难的所谓帽子摘掉了。按当年时髦的说法,是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了,太平洋离我们太远,吹吹牛可以,没有谁做得到。  我买的是一套二手房,据说原来的房主人升迁了,有了更好的去处。二手房和二婚女人有很大不同,二婚女人
期刊
儿子小鲁十五岁,自制了一款《侦探游戏》,下载到老许的手机里,要老许根据图片提示去做。老许不明就里,又不敢逆着儿子。  妻子祁梅半年前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小鲁在车祸中受到刺激,从此痴迷下载外国电影和手游,做事没有前兆,让人心惊肉跳。儿子一再催促,老许点开游戏界面,手机屏幕上出现三张图片,哎呀小鲁,你怎么把我的三个发小弄这上了?小鲁不语,指手机,手机出现一行字:你们四人为何都叫一个名字?请回答。  老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