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满天星的花语是什么吗?就是甘愿做配角,没有人知道我一直爱着你,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就像怀揣着赃物的窃贼一样,从来不敢把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想有不少人在第一次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是在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泪流决堤的。在看完电影的那个晚上,我整夜都在想那个耍贱自卑、怀揣理想贫而不服的男生。第一遍是和两个好朋友去看的,看完之后我们都说有点黄有点暴力,也许比较适合和男朋友去看,只有大概的剧情印象,却对那个傻瓜张开满怀心疼。在决定为这部片子留下点文字之前,我又回家在网上看了一遍盗版,这一次,我彻底被这个男生折服了、感动了。
小说里他叫老张,电影里他叫张开。“你好,我叫张开,我哪都能张开”,能将一个猥琐的名字变得这么坦荡,只有青春的力量。他有一副妇女之友的作派,游离在各式的男生和女生中间。他是正能量的代表,他嬉皮的笑脸让你能想到所有“不务正业”的学生,他和其他人一样,将陈孝正视作极品,但他又是那个唯一没有参与殴打陈孝正的舍友。仅此,便让人觉得,在他油滑的表相之下有着本能的朴素。开学屌丝接学妹搭讪,土豆优酷各种吐槽视频早已说烂,但是多少人又敢去做?他做了,那叫恬不知耻但是恬的勇敢。多少恬不知耻的人又可以在醉意朦胧的时候吟出苏轼的一首《南乡子》?你还记得张开在小饭馆里,举着酒杯,噙着醉意,吟诗——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与其说他在明志,不如说他在暗自伤怀。只是后面一句,他没有念。
“痛饮从来别有肠”。
很多年前,大约我还是电影中人物那么大的时候,我与几个相交甚好的同学坐在一个相差无几的小唱歌房里,看见一个同学醉熏熏地举杯,醉熏熏地吟诗,后来,还醉熏熏地唱了一首《当爱已成往事》。多么相似的一幕,青春在时光的追踪里,分外明晰。我们在相似的青春里,搜索着每一个“各自”,走着一条相似却又不同的路。
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内心会变得分外有对象感。也或者,是那个对象激发了你的醉意。如果你看到某人醉得如此诗意,要么他爱的人就在席间,要么他假设他爱的人在身边。我也曾有那么一次,放肆的喝醉然后嘴上嚷嚷着我那个梦中的人,或许因为我是女生,不曾想过要像张开面对自己的女神一样,始终保持着尊严,纵然是“痛饮从来别有肠”,他也淡然地将这段衷肠隐在自己的青春里。也许是他明白,只有不表白的爱情,才是永恒的爱情。至此这样,我知道,我不如他。
他乐于为别人带来欢乐,给剧情里的男女,给影院里的观众。有他的地方就有笑料,而他也丝毫不介意成为笑料,他愉悦别人的时候,真诚得让人动容。毕业后的困窘,充分说明张开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天分的小人物,这样的小人物,要么像黎维娟那样自我建设,要么像张开这样自我愉悦。当影片说完他这些品质的时候,他身边的那些年轻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功成名就到了最后。很多人说戛然而止结尾潦草,其实不然,只是故事刚好写到这里,没办法再把张开写下去,因为他必然成功,陈孝正成功了,他凭借那些品质搭上陈孝正的顺风车,死了爱情,又有自知之明,谦卑朴实,可能一辈子都活在陈孝正之下,但满天星的花语却是他甘于配角的认知,他可以退一步,多忍一份。就算是最后聚会的一身A货,我想也是为接下来他的成功做的铺垫。这样一个把所有欢笑带给身边人,把所有秘密自己隐藏的张开,到了故事的结尾才是刚刚开始自己的人生,就如同我们身边那些千千万万还没等到机会的“张开”一样,这是写给千千万万个“张开”的故事。
看完电影回过头来看小说的时候,又有些为阮莞可惜。郑微集了陈孝正、林静、许开阳三人的爱恋,而完美的女二号阮莞,终究只得赵世永一个负心人相伴,所有的追逐者都似她身后的尘土,密集又不清晰,纵然也曾收到过不知来历的花束,终究成为一个悬念,也许是作者忘记交代,也许是作者原本就不想交代。
电影的编剧——李樯——抓住了这个伏笔。当张开捧着一束满天星在阮莞的墓前诉说,我听到影院里出现一阵吸气的声音。他在同学聚会上说“见过了玫瑰,怎么还看得上野草”,原来不是一个化解尴尬的笑言,而是真真切切发自肺腑。张开这样的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看似什么都说,其实最重要的都没说,或者说了你们也不知道。
大家还记得张开最后的出场方式吗?人前放荡,却爱得那么卑微,连让郑薇知道的勇气都没有,放下满天星便悄然离去,在我们远逝或者即将逝去的青春里,我们一样有这样一个人,喜欢却不敢说出来。我是90后,我所理解的青春爱情就是通过书信沟通,然后牵手都会紧张半天,所以,老张的爱情态度未尝不是那个年代的爱情模板,而躺在墓碑下面的那个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正如当年的玛丽莲·梦露,生前一定没有想到,每年生日的时候为她在墓前送上一束鲜花的,不是她曾为其倾心相待倾囊相助的亚瑟·米勒,而是那个对她施以家暴的迪马乔。
我曾十分羡慕过一个女人——林徽因,只因她有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三个才子为她无私地付出着。而今我又有点羡慕阮莞,因为她身后有张开。要有多爱,才怕说出都会成为一种伤害?我现在还没能亲身体会,但是我期待,期待我会遇到那个为我或是我为之甘愿付出的人出现。
我们从来都习惯忽略一个人的笑容里究竟有几重忧伤。对一潭深水,我们会忍不住想像它的暗流;但对裸露的河床,又有谁会去想像河床下的熔岩?
一个最坦白的人,也许是一个隐藏得最深的人。
小说里他叫老张,电影里他叫张开。“你好,我叫张开,我哪都能张开”,能将一个猥琐的名字变得这么坦荡,只有青春的力量。他有一副妇女之友的作派,游离在各式的男生和女生中间。他是正能量的代表,他嬉皮的笑脸让你能想到所有“不务正业”的学生,他和其他人一样,将陈孝正视作极品,但他又是那个唯一没有参与殴打陈孝正的舍友。仅此,便让人觉得,在他油滑的表相之下有着本能的朴素。开学屌丝接学妹搭讪,土豆优酷各种吐槽视频早已说烂,但是多少人又敢去做?他做了,那叫恬不知耻但是恬的勇敢。多少恬不知耻的人又可以在醉意朦胧的时候吟出苏轼的一首《南乡子》?你还记得张开在小饭馆里,举着酒杯,噙着醉意,吟诗——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与其说他在明志,不如说他在暗自伤怀。只是后面一句,他没有念。
“痛饮从来别有肠”。
很多年前,大约我还是电影中人物那么大的时候,我与几个相交甚好的同学坐在一个相差无几的小唱歌房里,看见一个同学醉熏熏地举杯,醉熏熏地吟诗,后来,还醉熏熏地唱了一首《当爱已成往事》。多么相似的一幕,青春在时光的追踪里,分外明晰。我们在相似的青春里,搜索着每一个“各自”,走着一条相似却又不同的路。
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内心会变得分外有对象感。也或者,是那个对象激发了你的醉意。如果你看到某人醉得如此诗意,要么他爱的人就在席间,要么他假设他爱的人在身边。我也曾有那么一次,放肆的喝醉然后嘴上嚷嚷着我那个梦中的人,或许因为我是女生,不曾想过要像张开面对自己的女神一样,始终保持着尊严,纵然是“痛饮从来别有肠”,他也淡然地将这段衷肠隐在自己的青春里。也许是他明白,只有不表白的爱情,才是永恒的爱情。至此这样,我知道,我不如他。
他乐于为别人带来欢乐,给剧情里的男女,给影院里的观众。有他的地方就有笑料,而他也丝毫不介意成为笑料,他愉悦别人的时候,真诚得让人动容。毕业后的困窘,充分说明张开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天分的小人物,这样的小人物,要么像黎维娟那样自我建设,要么像张开这样自我愉悦。当影片说完他这些品质的时候,他身边的那些年轻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功成名就到了最后。很多人说戛然而止结尾潦草,其实不然,只是故事刚好写到这里,没办法再把张开写下去,因为他必然成功,陈孝正成功了,他凭借那些品质搭上陈孝正的顺风车,死了爱情,又有自知之明,谦卑朴实,可能一辈子都活在陈孝正之下,但满天星的花语却是他甘于配角的认知,他可以退一步,多忍一份。就算是最后聚会的一身A货,我想也是为接下来他的成功做的铺垫。这样一个把所有欢笑带给身边人,把所有秘密自己隐藏的张开,到了故事的结尾才是刚刚开始自己的人生,就如同我们身边那些千千万万还没等到机会的“张开”一样,这是写给千千万万个“张开”的故事。
看完电影回过头来看小说的时候,又有些为阮莞可惜。郑微集了陈孝正、林静、许开阳三人的爱恋,而完美的女二号阮莞,终究只得赵世永一个负心人相伴,所有的追逐者都似她身后的尘土,密集又不清晰,纵然也曾收到过不知来历的花束,终究成为一个悬念,也许是作者忘记交代,也许是作者原本就不想交代。
电影的编剧——李樯——抓住了这个伏笔。当张开捧着一束满天星在阮莞的墓前诉说,我听到影院里出现一阵吸气的声音。他在同学聚会上说“见过了玫瑰,怎么还看得上野草”,原来不是一个化解尴尬的笑言,而是真真切切发自肺腑。张开这样的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看似什么都说,其实最重要的都没说,或者说了你们也不知道。
大家还记得张开最后的出场方式吗?人前放荡,却爱得那么卑微,连让郑薇知道的勇气都没有,放下满天星便悄然离去,在我们远逝或者即将逝去的青春里,我们一样有这样一个人,喜欢却不敢说出来。我是90后,我所理解的青春爱情就是通过书信沟通,然后牵手都会紧张半天,所以,老张的爱情态度未尝不是那个年代的爱情模板,而躺在墓碑下面的那个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正如当年的玛丽莲·梦露,生前一定没有想到,每年生日的时候为她在墓前送上一束鲜花的,不是她曾为其倾心相待倾囊相助的亚瑟·米勒,而是那个对她施以家暴的迪马乔。
我曾十分羡慕过一个女人——林徽因,只因她有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三个才子为她无私地付出着。而今我又有点羡慕阮莞,因为她身后有张开。要有多爱,才怕说出都会成为一种伤害?我现在还没能亲身体会,但是我期待,期待我会遇到那个为我或是我为之甘愿付出的人出现。
我们从来都习惯忽略一个人的笑容里究竟有几重忧伤。对一潭深水,我们会忍不住想像它的暗流;但对裸露的河床,又有谁会去想像河床下的熔岩?
一个最坦白的人,也许是一个隐藏得最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