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综观日常教学,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尚缺少深入研究,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松散,收效不高,有的合作学习活动披上新课改的外衣而流于形式。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我们认为要让合作学习更有实效,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划分小组,保证任务顺利完成
(1)合理搭配。采用异质分组法。即每个小组都有男女搭配,学习成绩好、中、差搭配,外向与内向搭配。一般来说,每组由4-6位同学组成。
(2)选好小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应该选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组织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3)培训好组长。第一,指导组长必须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有序安排,各司其责、鼓励组员大胆发言;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目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4)制定小组名称、组织机构、组歌、誓词等。中国有句俗语“两军相遇强者胜,两强相遇勇者胜”。可见鼓舞士气是相当重要的。恰当利用小组誓词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乏它,教育的任何技巧都无济于事。”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以下原则:
(1)诱发性原则。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创设教学目标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并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2)三贴近原则。问题情境设计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杜威曾说:学习即生活。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之所在,他们才会努力去学。
(3)与教学目标最大关联性原则。教学情境的问题背景、涉及的知识以及学习的组织形式等必须尽可能与本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的内容相联系。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与学习内容关联不大的情境,冲淡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各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讲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课时,为更好达成目标,我们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正方:主张引进洋节反方:主张抵制洋节。这不仅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而且通过辩论,学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4)突出时政性原则。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是高中政治课的特定要求和特有形式。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引用一些时政材料,渗透必要的时政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如讲述国家主权,可引用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相关资料,这必将使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要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就必须狠抓“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一环工作。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自主学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知识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这为合作学习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四、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对小组学习的效益非常重要。因此,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问题具有多解性或争议性以及查病补缺等方面适时适度地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起到解决问题,省时高效。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学,学会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如我们学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就可安排学生合作辨析一下“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有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这一典型例题。
五、“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一定是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优秀的那名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看起来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甚至有的人连讨论也不参加。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让“发言人”轮流担任,不要固定一人,这样,无论是谁,他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一来,无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都能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通过近几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从前台退至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互教互学、互切互磋、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呈现出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
我们必须不断对政治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克服教学实践中的浮躁现象,发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把新课改推向前进。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五五”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政治课堂,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开创学生学习的新天地。
一、合理划分小组,保证任务顺利完成
(1)合理搭配。采用异质分组法。即每个小组都有男女搭配,学习成绩好、中、差搭配,外向与内向搭配。一般来说,每组由4-6位同学组成。
(2)选好小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应该选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组织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3)培训好组长。第一,指导组长必须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有序安排,各司其责、鼓励组员大胆发言;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目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4)制定小组名称、组织机构、组歌、誓词等。中国有句俗语“两军相遇强者胜,两强相遇勇者胜”。可见鼓舞士气是相当重要的。恰当利用小组誓词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乏它,教育的任何技巧都无济于事。”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以下原则:
(1)诱发性原则。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创设教学目标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并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2)三贴近原则。问题情境设计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杜威曾说:学习即生活。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之所在,他们才会努力去学。
(3)与教学目标最大关联性原则。教学情境的问题背景、涉及的知识以及学习的组织形式等必须尽可能与本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的内容相联系。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与学习内容关联不大的情境,冲淡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各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讲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课时,为更好达成目标,我们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正方:主张引进洋节反方:主张抵制洋节。这不仅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而且通过辩论,学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4)突出时政性原则。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是高中政治课的特定要求和特有形式。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引用一些时政材料,渗透必要的时政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如讲述国家主权,可引用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相关资料,这必将使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要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就必须狠抓“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一环工作。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自主学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知识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这为合作学习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四、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对小组学习的效益非常重要。因此,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问题具有多解性或争议性以及查病补缺等方面适时适度地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起到解决问题,省时高效。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学,学会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如我们学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就可安排学生合作辨析一下“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有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这一典型例题。
五、“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一定是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优秀的那名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看起来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甚至有的人连讨论也不参加。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让“发言人”轮流担任,不要固定一人,这样,无论是谁,他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一来,无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都能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通过近几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从前台退至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互教互学、互切互磋、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呈现出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
我们必须不断对政治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克服教学实践中的浮躁现象,发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把新课改推向前进。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五五”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政治课堂,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开创学生学习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