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酒复兴:始于产品,成于营销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永华: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销售与市场》培训专家团十大培训讲师、专栏作家。
  联系与交流方式:[email protected]
  
  豫酒复兴成为全国白酒厂商关注的焦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单就结果而言,似乎让大家很失望,因为整体豫酒企业的表现给外界的感觉还是雷声大,雨点小。深究一下不难发现,一个企业的崛起是一个艰难的战略过程,而一个产业的整体崛起则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的确,豫酒的崛起需要一个必然而又漫长的过程,值得我们期待。
  


  近两年,整体豫酒已经闯过了体制转变、资产重组关,在完成这些战略转变的豫酒开始闯企业自身运营体系的建设关,而这一关才是豫酒复兴的战略节点。可以断言,豫酒的复兴过程和复兴战略得以实现的关键就是企业自身运营体系的建设 ,而企业运营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产品和营销。
  
  豫酒复兴:始于产品
  
  相对川酒、皖酒的产品力而言,豫酒需要在产品力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才能加快实现豫酒复兴的步伐。
  产品力是由产品自身的品质力和形象力构成的,产品的品质力是由产品内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蕴涵构成的,就白酒而言,产品的品质力是酒质和酒质的口感诉求。如古井在突出酒质的同时提出自身酒质的口感诉求为淡雅型白酒;而洋河蓝色经典在突出酒质的同时提出自身酒质的口感诉求为绵柔型;产品的形象力是产品的附加值体现,主要是由企业文化、品牌定位、产品包装构成的,就白酒而言,产品的形象力占据了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制高点,决定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如茅台坚持国酒的品牌定位,传承并不断发掘茅台企业背后的文化,从包装上看,始终坚持白瓷瓶和儒雅风格的白卡纸酒盒。
  产品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工具,企业是以产品为手段来实现对市场的经营,同时产品也是企业整体运营的结晶。营销界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产品是营销的灵魂,是市场的根本。无庸置疑,产品力是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成长力的集中体现。某种意义上,市场之争就是产品之争,而产品之争的核心是产品力。
  就豫酒的产品力而言,从品质力的角度难以发现其在产品上有任何表现,豫酒的产品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卖酒的”。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酒质上缺少特色化的个性口感主张,口感同质化严重。一个豫酒的企业召开产品品鉴会,调酒师征询大家的意见,问这些新产品有什么不一样,经销商们戏弄性的给企业的调酒师说,就是包装不一样;二是好酒不好喝。很多企业都拍着胸脯说,我们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作支撑,我们能绝对保证我们的酒是好酒。我们可以反问企业:好酒为什么没卖好?是因为消费者不认可你的好酒,消费者只认好喝的酒。因此,从品质力的角度讲,豫酒必须放弃一厢情愿的好酒论调,让消费者来评判你的好酒是否好喝;三是缺少品质诉求,造成品质力具有先天性的缺陷。白酒是一种以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为主的特殊产品,也叫嗜好品、寄托品。这种精神满足类的产品更主要的是找到并唤醒消费者的“第六感觉”。就像有些消费者喜欢喝入口辣,回味略苦的酒一样,他们认为酒入口不辣,回味不带苦头的就找不到喝酒的味道,尽管他们喝一口看似表情痛苦不堪,但喝白酒可能要的就是这种“爷们”的样子。
  从产品形象力的角度看豫酒,除了一副雍容华贵的外表之外,几乎看不到产品形象力的内涵,业界从包装的角度戏弄豫酒为“暴发户”打扮;产品的形象力绝不是单纯的依靠昂贵的包装材料堆砌出来的,而是用较有品味的要素组成的,包装的材质只不过是承载这些具有高品位要素的载体而已。没有提炼出产品形象力要素的企业固然少不了给产品穿上一身华贵而庸俗的服装。
  任何成功的产品都是从设计开始的,没有一个成功的产品形象力设计就不会有产品的成功。笔者这里提醒我们的豫酒企业,要想提高自身产品的形象力就必须从产品设计开始,而不是跟进和模仿。
  同时,声誉产品也是决定豫酒能否复兴的关键。现实中,豫酒缺少有代表性的产品,更缺少能综合反映豫酒实力的声誉产品。尽管很多企业对此也作出了不懈地努力,由于缺少产品战略与策略的策划,不能成功实现声誉产品从品类上的成功占位,导致大部分企业只不过是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品种而已。没有品类占位就很难找到具体品种的差异化,就很难将其塑造为声誉产品。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成功地将“蓝色”和“男人的情怀”有效地结合,同时在绵柔型取得品类的独特占位。
  豫酒只有结合自身的文化、品牌、资源,树立以品类塑品牌的战略目标,避开单纯、空洞的品牌吆喝与叫卖,通过成功地塑造出声誉产品,让声誉产品为企业品牌的声誉、产品的声誉加分才能真正实现豫酒的复兴战略。
  
  豫酒复兴:成于营销
  
  从营销的角度看,豫酒的营销远远落后于川酒、皖酒,依然停留在传统白酒营销阶段,主要是一部分豫酒企业的营销行为就是滞后的推销行为,在简单的卖产品,而大部分豫酒企业的营销行为就是单纯的销售行为,即卖政策,是通过推销企业的政策性费用来实现产品销售。
  这种滞后的营销观念、营销行为和营销模式成为豫酒复兴的最大阻碍,可以肯定地说,豫酒复兴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豫酒在营销观念、消费研究、营销模式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从营销观念的角度看,营销是基于市场研究而发现并抓住机会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讲,营销与推销、销售的区别是推销基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下的现实产品,推销、销售就是基于现实产品卖出去的行为,而营销是基于消费需求的预期产品,是依据需求找产品的过程。
  大部分豫酒企业依然是只顾低头拉车而很少抬头看路,从经营的角度看就是在做酒的买卖,生意观念严重;从产品的角度看是闭门造车,不关注消费者需求什么样的酒,只顾自己能生产什么样的酒。
  豫酒只有成功实现从内到外的转变,即从关注企业内部运营到关注市场研究的转变,树立营销观念,摒弃推销观念才能走上复兴之路。
  相关资料显示,豫酒占河南本土市场的份额不足50%,这使得豫酒很郁闷,众多的豫酒企业在协会的领导下,发起“爱河南,喝豫酒”的宣传,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结果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大家更爱河南了,却没有爱豫酒。
  为什么?因为豫酒企业没有给本土消费者一个喝豫酒的充分理由,因为豫酒企业没有研究本土消费者的需求,不知道本土消费者喝酒的偏好。市场经济的残酷性会告诉豫酒一个道理,只有深谙市场变化,研究并找到消费需求的偏好,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自然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给你的产品买单。
  随着白酒市场的变革与转型,白酒营销开始走向系统化营销的时代,单纯的依靠某一个营销要素的成功很难取得白酒营销的成功,就像很多白酒企业的感叹:好产品为什么难卖,而卖好的却不一定是好产品。就是因为现代白酒营销的成功是靠营销要素系统的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成功的白酒营销需要一套成功的营销模式。
  透过任何一个白酒企业的成功,你都会发现其背后有一套与众不同的、且无法模仿照搬的营销模式。豫酒要复兴,就要求豫酒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营销观念不断变革的前提下,经过不断的市场研究、市场实践和过程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模式。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世纪90年代白酒市场开放以后,陕西白酒市场就存在群龙无首的现实格局。直到2004年以后,陕西地产白酒的形势才有所好转,这得益于凤香型白酒在陕西市场的重新崛起。2005年,西凤年销量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如今西凤即将顺利实现2008年15亿元的目标销售。  在凤香型白酒回暖的大势下,其他白酒企业也先后打出了“凤香型”、“浓兼凤”、“凤兼浓”等新品,如2007年长安酒厂推出了浓兼凤香型白酒,200
期刊
鲁酒产量雄踞全国前茅,文化底蕴深厚,但长期以来面对“浓香型”一统天下的局面,鲁酒一直身处没有本地个性化的品牌的尴尬。作为鲁酒惟一的创新香型——芝麻香型的崛起,有意激活鲁酒被动局势,亮出“鲁酒”极富个性化的品牌。    据了解,目前,全国白酒总产量400多万千升,芝麻香型白酒占全国总产量的0.36%,而景芝酒业的芝麻香型白酒产量就占全国芝麻香型白酒总量的90%以上。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鲁酒新突破:芝麻
期刊
没有云,天空依然是天空;没有天空,云却不再是云。  ——题 记    仅从营销角度来看,目前酒行业对文化的认识基本是两个极端:一是认为酒文化就是灵魂,是一切;另一种则恰恰相反,认为酒文化基本没用。      7年前我离开刚成立不久的青岛啤酒北方事业部,进入一家专注于酒行业的营销策划公司,我清楚地记得,我的主管给我培训的时候让我牢记的一句话:“酒是酒文化的一部分”,我深以为然,并牢记在心。然后,我继
期刊
假冒的进口酒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前阻碍进口酒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进口酒很难发展,还会造成对国产葡萄酒的伤害。    继长沙糖酒会进口酒大出风头后,11月底的“2008广州国际名酒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名酒节”再次成为进口酒商们表演的舞台。    持续造势    11月27日—2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广州科通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08广州国际名酒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
期刊
从过去中国酒文化营销的历史表现来看,不论多么优雅还是恶俗,酒文化的民间基础还是这两大类。但是,由于90年代后期的“酒文化”泛滥,渐渐在酒市场上出现了5大流派: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人物文化、情感类文化和其他概念文化,具体到各个厂家实战运用时,又出现了9大不同的细分表现: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窖池文化、哲理文化、情感文化、民俗文化、热点文化、祈愿文化、概念文化。一时之间,酒文化不亦乐乎,各大厂家仿佛不沾
期刊
自从跟着中国中小企业营销专家顾问团,到全国各地为中小企业做一些公益性的营销咨询的操作,发现在去过的白酒企业中,都存在着两个共同的毛病,一是拿古老的文化来作为自己的品牌导向,实现白酒产品的品牌价值。另一种是拿粮食酿造工艺来完成文化塑造,说明其白酒品牌品质的不可多得。但是,我们跑的那么多的白酒企业里,却没有一家因为自己的这两种文化定位,使产品火起来,使产品能在当地有一席之地,大部分只能是靠着白酒市场还
期刊
人总是随着喝葡萄酒的机会越来越多,才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口味的风格。    很多人对于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的口味有这样的认识:认为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喜欢偏甜的口味,不喜欢酸的口味,而进口葡萄酒较为酸涩,很难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而且,不少人也认为这是进口葡萄酒在市场上很难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的口感    除去价格影响因素之外,从山野葡萄酒拥有着大量的消费者群体这一事实来看,我们可以作出这样
期刊
隆小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展览部海外主管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对葡萄酒产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国人从行为到思想逐步与国际接轨,人均GDP上升,使中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不断提升。近年来关税下调后,国内市场上进口葡萄酒大量增加。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加上欧洲国家葡萄酒生产过剩情况逐渐严重,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和中国等成为广大海外葡萄酒商纷纷瞄准的对象。但是从中国几千年的饮酒文化和习惯上看,
期刊
要利用文化进行营销,必须有一个传播载体。相比传统媒体环境,在新媒体的环境中,传播的门槛降低,传播主体无限增多,传播的内容海量化,受众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另一方面,在新的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都可以自造影响力。对企业来说,要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必须掌握新媒体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手段。  事实上,除了企业网站,充分利用BLOG、BBS等新的传播手段来进行创意式文化传播已
期刊
每年12月份至来年2月份,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啤酒消费进入淡季,啤酒企业如何渡过寒冬,笔者认为,应从淡季营销、职工培训、设备大修、消耗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做好淡季营销工作    啤酒作为舶来品,虽然在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短短的20多年中就成为目前产销量最大的酒类产品。  以往啤酒作为一种消暑饮品,在夏季风起云涌,冬季则大幅下滑,但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