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这个群体的学风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乃至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因此做好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基于“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从而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建设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党建 学风建设 师生联动 服务育人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合理的知识体系,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这个群体的知识密度高,有着无法估计的创造潜力。因此,这个群体的诚信风气、科研态度等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对推动国家民族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群体中,党员的比例较高,笔者所在单位2007-2013年的数据显示,每年研究生入学时的党员比例高达60%,可见,若能做好研究生的支部建设工作,依托党支部的教育功能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将会给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益处。所以,从研究生党建入手,正确认识和协调研究生党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崭新视角,是一个值得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研讨的新领域。[1]
1.研究生学风现状
从宏观上说,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校培养、教育下养成的心理和生理品质,是学生成长状态的内在和外在表现,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意志观和政治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学术风气是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一个层面,映射到学风中表现出的就是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的态度和表现。
当前,很多学者对研究生的学术风气进行了调研,发现研究生的学风有下滑趋势,表现最明显的是近年来发生的学术造假、学术不道德等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多。笔者所在单位的研究人员针对研究生的学术风气做过连续调研,其中2013年的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比对2008-2013年的数据可以发现表1所示的这些学术不端的行为比例呈现平稳趋势。可见,这些行为在现今的研究生群体中是比较普遍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群体乃至社会中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和理解。中国科协曾对14所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就如何看待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23%~30%的博士生对此表示“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1]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这些行为非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减少发生,而是宽容得允许它可以存在,这也是表1所示的学术不端行为得以生存的原因。因此,要扭转学术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还要从根源上,从研究生个体入手,从其思想根源上认识和纠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
2.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现状
研究生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开展研究生党建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高校育人工作及研究生党员学习、生活相结合并取得实效的有效阵地。它一般由最优秀的研究生组成,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堡垒,理应成为一个充满朝气又不失学术严谨的精英群体,成为学风建设热潮中的模范。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首先,通过对现有研究生群体的分析,不难发现他们来源广、年龄差距大、培养类型和求学目的迥异、攻研课题和教育管理分散、思想独立认知多元、具有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加上80、90后表现为自我实现欲望强烈、抗压能力差、自我教育意识薄弱等群体社会特征,使得现有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显得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不仅不能吸引优秀的研究生个体加入组织,同时对研究生党员缺乏吸引力,日渐不能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有力抓手。换句话说,在研究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党组织没能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其中,缺乏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渗透力,导致部分研究生党员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学风建设中的代表性和自己作为学风建设主体的双重身份。甚至一部分研究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在学术道德方面的要求,落后于党外同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更不利于研究生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从而没能体现研究生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
其次,从组织角度来说,研究生党支部缺乏和学风建设相关联的工作机制。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更多地倾向于党内事务性工作,缺乏思想教育的有效机制,特别是没有和学风建设相关联的奖惩机制,使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学风建设中没有有力的抓手。
因此,只有在充分认识研究生个体差异及群体变化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现有的党支部工作模式,寻求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作为抓手,探索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进一步有效发挥支部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研究生党支部加强学风建设的新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2]在“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大方针引导下,结合研究生群体的时代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使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能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关键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1完善组织制度
不管是对于拥有强烈民主意识的研究生群体,还是党的自身发展来说,一套公平公正的组织制度都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保证。
首先,要有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根据研究生管理特点,建立一套点面结合、能同时兼顾研究生教研室及实验室分布和年级分布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结构。
其次,要有规范的党员发展程序,尤其是每个发展过程都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组织的公信力。
再次,要考虑组建一支得力的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尤其是要加大对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要把培训基层支部干部队伍作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环节,重视培养支部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 最后,要建立一套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学术道德教育,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支部功能的辐射范围。
3.2加强师生联动
通过对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的现有方式和活动效果进行调研,关于组建模式主要存在两类三种模式:一类是横向组建,其中又分为按照研究生自然班和按照专业相近教研室两种方式;一类是纵向组建,同一专业硕博为一个组建单位。在调研基础上,以我院建在班级的一个研究生党支部和南京师范大学一个纵向建立的研究生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活动,在共建过程中探讨不同组建模式带来工作模式的区别。
由于笔者所在单位研究生基数大,专业点分布比较散,以此实际情况是按照班级和年级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上文所述的横向组建模式更为便利;而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的接触发现,上文所述的纵向组建模式对于学术课题的延续具有很大优势。基于这一点,为了进一步拓宽党支部的服务领域,扩大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作用点和辐射范围,笔者尝试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师生联动的方式实现支部组建的“纵横交错”。
在师生联动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邀请专业领域内的知名教授担任支部的“兼职书记”,每位知名教授可以同时担任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支部指导老师,这样可以通过知名教授的桥梁作用连接高低年级,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从管理者的角度仍可以通过班级模块进行管理。第二种是教工党支部牵手学生党支部,因为每位教师党员隶属于一个党支部,而这位教师导师所带的学生一般涵盖每个年级。从某种角度来说,通过一个主体教工党支部和一个主体学生党支部可以带动相近的多个学生党支部,一方面在党内活动、民主生活等方面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从内容上可以更贴近研究生的实际。最关键的是引入导师的力量,不仅要传授学术知识,更要从德育方面入手,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严谨的学者态度,形成清正的学术风气。
3.3突出服务育人
“服务育人”,是从教育工会的传统工作“三育人”中引出的理念,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鲜明地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并明确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2]因此,笔者尝试通过“服务育人”的理念改进支部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一方面,支部要加强对研究生成长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探索,如上文提到师生联动方式对学生科研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要从体制上进行改善,从师生角度出发,突出“服务”意识,这在无形中也会传播给学生善良、大气、正直、严谨的品格特征,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提高战斗堡垒作用。[4]
胡锦涛同志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坚持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学术诚信是当今研究生党建的现实需要。研究生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凝聚力强、纪律性高的优势,发挥研究生党员在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创以党风正学风、以学风促党风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乃钟,缑文恩.论新时期的研究生党建与学术风气建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4-1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张正杰.研究生党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J].文教资料,2008(34):185-186.
[4]刘怀玉,刘诚.人本管理视域下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VOL432S:30-31,57.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
本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YAD12004。
关键词: 研究生党建 学风建设 师生联动 服务育人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合理的知识体系,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这个群体的知识密度高,有着无法估计的创造潜力。因此,这个群体的诚信风气、科研态度等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对推动国家民族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群体中,党员的比例较高,笔者所在单位2007-2013年的数据显示,每年研究生入学时的党员比例高达60%,可见,若能做好研究生的支部建设工作,依托党支部的教育功能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将会给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益处。所以,从研究生党建入手,正确认识和协调研究生党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崭新视角,是一个值得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研讨的新领域。[1]
1.研究生学风现状
从宏观上说,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校培养、教育下养成的心理和生理品质,是学生成长状态的内在和外在表现,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意志观和政治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学术风气是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一个层面,映射到学风中表现出的就是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的态度和表现。
当前,很多学者对研究生的学术风气进行了调研,发现研究生的学风有下滑趋势,表现最明显的是近年来发生的学术造假、学术不道德等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多。笔者所在单位的研究人员针对研究生的学术风气做过连续调研,其中2013年的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比对2008-2013年的数据可以发现表1所示的这些学术不端的行为比例呈现平稳趋势。可见,这些行为在现今的研究生群体中是比较普遍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群体乃至社会中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和理解。中国科协曾对14所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就如何看待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23%~30%的博士生对此表示“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1]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这些行为非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减少发生,而是宽容得允许它可以存在,这也是表1所示的学术不端行为得以生存的原因。因此,要扭转学术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还要从根源上,从研究生个体入手,从其思想根源上认识和纠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
2.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现状
研究生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开展研究生党建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高校育人工作及研究生党员学习、生活相结合并取得实效的有效阵地。它一般由最优秀的研究生组成,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堡垒,理应成为一个充满朝气又不失学术严谨的精英群体,成为学风建设热潮中的模范。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首先,通过对现有研究生群体的分析,不难发现他们来源广、年龄差距大、培养类型和求学目的迥异、攻研课题和教育管理分散、思想独立认知多元、具有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加上80、90后表现为自我实现欲望强烈、抗压能力差、自我教育意识薄弱等群体社会特征,使得现有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显得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不仅不能吸引优秀的研究生个体加入组织,同时对研究生党员缺乏吸引力,日渐不能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有力抓手。换句话说,在研究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党组织没能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其中,缺乏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渗透力,导致部分研究生党员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学风建设中的代表性和自己作为学风建设主体的双重身份。甚至一部分研究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在学术道德方面的要求,落后于党外同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更不利于研究生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从而没能体现研究生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
其次,从组织角度来说,研究生党支部缺乏和学风建设相关联的工作机制。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更多地倾向于党内事务性工作,缺乏思想教育的有效机制,特别是没有和学风建设相关联的奖惩机制,使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学风建设中没有有力的抓手。
因此,只有在充分认识研究生个体差异及群体变化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现有的党支部工作模式,寻求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作为抓手,探索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进一步有效发挥支部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研究生党支部加强学风建设的新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2]在“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大方针引导下,结合研究生群体的时代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使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能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关键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1完善组织制度
不管是对于拥有强烈民主意识的研究生群体,还是党的自身发展来说,一套公平公正的组织制度都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保证。
首先,要有合理的党支部设置,根据研究生管理特点,建立一套点面结合、能同时兼顾研究生教研室及实验室分布和年级分布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结构。
其次,要有规范的党员发展程序,尤其是每个发展过程都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组织的公信力。
再次,要考虑组建一支得力的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尤其是要加大对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要把培训基层支部干部队伍作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环节,重视培养支部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 最后,要建立一套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学术道德教育,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支部功能的辐射范围。
3.2加强师生联动
通过对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的现有方式和活动效果进行调研,关于组建模式主要存在两类三种模式:一类是横向组建,其中又分为按照研究生自然班和按照专业相近教研室两种方式;一类是纵向组建,同一专业硕博为一个组建单位。在调研基础上,以我院建在班级的一个研究生党支部和南京师范大学一个纵向建立的研究生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活动,在共建过程中探讨不同组建模式带来工作模式的区别。
由于笔者所在单位研究生基数大,专业点分布比较散,以此实际情况是按照班级和年级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上文所述的横向组建模式更为便利;而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的接触发现,上文所述的纵向组建模式对于学术课题的延续具有很大优势。基于这一点,为了进一步拓宽党支部的服务领域,扩大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作用点和辐射范围,笔者尝试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师生联动的方式实现支部组建的“纵横交错”。
在师生联动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邀请专业领域内的知名教授担任支部的“兼职书记”,每位知名教授可以同时担任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支部指导老师,这样可以通过知名教授的桥梁作用连接高低年级,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从管理者的角度仍可以通过班级模块进行管理。第二种是教工党支部牵手学生党支部,因为每位教师党员隶属于一个党支部,而这位教师导师所带的学生一般涵盖每个年级。从某种角度来说,通过一个主体教工党支部和一个主体学生党支部可以带动相近的多个学生党支部,一方面在党内活动、民主生活等方面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从内容上可以更贴近研究生的实际。最关键的是引入导师的力量,不仅要传授学术知识,更要从德育方面入手,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严谨的学者态度,形成清正的学术风气。
3.3突出服务育人
“服务育人”,是从教育工会的传统工作“三育人”中引出的理念,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鲜明地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并明确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2]因此,笔者尝试通过“服务育人”的理念改进支部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一方面,支部要加强对研究生成长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探索,如上文提到师生联动方式对学生科研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要从体制上进行改善,从师生角度出发,突出“服务”意识,这在无形中也会传播给学生善良、大气、正直、严谨的品格特征,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提高战斗堡垒作用。[4]
胡锦涛同志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坚持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学术诚信是当今研究生党建的现实需要。研究生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凝聚力强、纪律性高的优势,发挥研究生党员在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创以党风正学风、以学风促党风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乃钟,缑文恩.论新时期的研究生党建与学术风气建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4-1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张正杰.研究生党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J].文教资料,2008(34):185-186.
[4]刘怀玉,刘诚.人本管理视域下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VOL432S:30-31,57.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
本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YAD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