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先生在书房加班,我在卧室上网。突然,我听到一声吼叫,声音之大,把我吓了一大跳。无疑那是先生的声音。我急匆匆跑出房想看个究竟,只见儿子惊恐万分地从书房跑回自己的房间。儿子做了什么事惹怒了先生?我有追问的冲动。但转念一想,他俩的情绪都不好,此时询问,只会让事态更糟糕。
我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我听到先生向儿子道歉,说自己不应该这么叫,让儿子原谅他。但没听到儿子的表态,难道他还没从惊吓中走出来?
先生算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很少对孩子发火,肯定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心情烦躁,才会如此对待孩子。按理,先生应该向孩子详细地说明自己发脾气的真正原因,让孩子明白这不是他的错,这样他才不会有负担和恐慌。但男人好像天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情绪。看来只有我来跟孩子谈谈爸爸这一声吼了。
在只有我跟儿子俩的时候,我提起了这事。
“爸爸的这声吼,连房子都颤抖了,好吓人。”儿子又激动又委屈地说。我的担心没错,孩子受到了惊吓。
“其实,爸爸的那声吼,并不是你的错。 ”
“真的吗?”儿子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我拿起面前的水杯倒满水,然后对儿子说:“如果我们现在再往杯子里加一滴水。会怎么样?”
“会溢出来。”儿子说。
我让儿子往杯中加了一滴水,果真,水开始泻出来。流到餐桌上。
“这一滴水就是那天你对爸爸的要求。如果在平时,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像往没满的杯子中加一滴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但那天爸爸本身心情不好,很烦躁,那时他就像是已经注满水的杯子,当你再加入这一滴水,杯中的水就流出来。所以那天爸爸的大吼,其实并不是因为你。”
“爸爸为什么心情不好?”
“你有不高兴的时候,比如和某个小朋友吵架了,挨老师批评了。大人也一样,有时心情不好。爸爸那天是因为工作没完成,心里很着急。”回答完儿子的问题后,我进一步试探儿子的态度:“尽管爸爸有自己的原因,但他这样对你吼叫仍是不对的。爸爸也知道错了,所以马上向你道歉了。你能原谅他吗?”儿子笑笑并点点头。然后开始玩桌上的那杯水,他把水倒进一个空杯子,然后又把水倒回来,不厌其烦地倒来倒去,仿佛要以此来消化这场谈话。
有些事情过去了,孩子又没有再提起,我们就可能忽略了。其实这些事情,如果没被孩子真正理解,就容易在心里留下负面影响。我很高兴和儿子进行了这场谈话,让孩子学会了理解和宽容。我们都强调要理解孩子,其实父母也需要被孩子理解。在试着理解父母的过程中,孩子向成人的世界、向社会又靠近了一步。
我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我听到先生向儿子道歉,说自己不应该这么叫,让儿子原谅他。但没听到儿子的表态,难道他还没从惊吓中走出来?
先生算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很少对孩子发火,肯定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心情烦躁,才会如此对待孩子。按理,先生应该向孩子详细地说明自己发脾气的真正原因,让孩子明白这不是他的错,这样他才不会有负担和恐慌。但男人好像天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情绪。看来只有我来跟孩子谈谈爸爸这一声吼了。
在只有我跟儿子俩的时候,我提起了这事。
“爸爸的这声吼,连房子都颤抖了,好吓人。”儿子又激动又委屈地说。我的担心没错,孩子受到了惊吓。
“其实,爸爸的那声吼,并不是你的错。 ”
“真的吗?”儿子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我拿起面前的水杯倒满水,然后对儿子说:“如果我们现在再往杯子里加一滴水。会怎么样?”
“会溢出来。”儿子说。
我让儿子往杯中加了一滴水,果真,水开始泻出来。流到餐桌上。
“这一滴水就是那天你对爸爸的要求。如果在平时,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像往没满的杯子中加一滴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但那天爸爸本身心情不好,很烦躁,那时他就像是已经注满水的杯子,当你再加入这一滴水,杯中的水就流出来。所以那天爸爸的大吼,其实并不是因为你。”
“爸爸为什么心情不好?”
“你有不高兴的时候,比如和某个小朋友吵架了,挨老师批评了。大人也一样,有时心情不好。爸爸那天是因为工作没完成,心里很着急。”回答完儿子的问题后,我进一步试探儿子的态度:“尽管爸爸有自己的原因,但他这样对你吼叫仍是不对的。爸爸也知道错了,所以马上向你道歉了。你能原谅他吗?”儿子笑笑并点点头。然后开始玩桌上的那杯水,他把水倒进一个空杯子,然后又把水倒回来,不厌其烦地倒来倒去,仿佛要以此来消化这场谈话。
有些事情过去了,孩子又没有再提起,我们就可能忽略了。其实这些事情,如果没被孩子真正理解,就容易在心里留下负面影响。我很高兴和儿子进行了这场谈话,让孩子学会了理解和宽容。我们都强调要理解孩子,其实父母也需要被孩子理解。在试着理解父母的过程中,孩子向成人的世界、向社会又靠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