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警惕“励志教育”变为
“仇恨教育”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17岁高三学生张锡峰在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节目上发表的一场演讲引发争议。在这场题为《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的演讲中,一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遭到不少网友质疑。(6月2日 楚天都市报)
【点评】若以个体而论,我们不应苛责张同学,毕竟奋斗的人生值得尊敬,社会要理解农村孩子想要改变命运所需付出的大量努力。此事很大的争议点,在于其折射出的教育问题。个体努力固然值得尊敬,但教育不应制造城乡对立,更不应异化为“仇恨教育”,学校在激励学生拼搏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学会宽容看待世界。毕竟从长远来看,健全的人格要比考高分、进名校更重要。
微信群“逼捐”折射出的
问题要引起重视
5月20日,湖南湘西一小学班主任将未献爱心学生录像发家长群,提出让家长“支持一下”,由此引发争议。家长称,学校组织捐款活动,建议每个学生捐6元钱,孩子忘记告诉家长就没有捐,看到视频后,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尴尬捐了钱。永顺县教体局回应称确有此事,已经对涉事教师进行严厉批评教育,会走正规流程实事求是处理。(5月20日 《开屏新闻》)
【点评】“逼捐”属于“道德绑架”,这样的方式肯定不妥,有关部门对该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即可,不必将处罚扩大化。此事折射出的“家校沟通”问题要引起重视,班主任不能任何事情都公布在家长群、班级群,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对历史悠久的学校是否
该改名值得讨论
西安市民靖先生今年47岁了,他说自己小时候是在老家的东大中心小学上学的,这所有着几十年悠久历史的小学,如今更名为高新区第三十九小学,一下子找不到历史的味道了。靖先生觉得,不管学校的管辖权怎样变更,使用了很久的校名不应该随意更改,希望古老的校名能沿用下去,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5月6日 《华商报》)
【点评】校名往往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的回忆,如果不是因为行政区划、办学地址变更等原因,还是不要轻易改名为好。不过,许多学校改名都迫不得已,新闻中提到的小学就是如此,行政区划及学校管辖权变更后,不改可能不符合管理要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倘若学校必须改名,则建议做好相关资料的留存工作,以利于延续和丰富校史。
杜绝“熟鸡蛋能孵化小鸡”
之类的科研论文再出现
近日,一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并孵化出雏鸡的论文在网上“疯传”。该论文全称《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由《寫真地理》杂志刊发。该论文第一作者郭某为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她还有“物体穿瓶越壁”“熟绿豆返生芽”等相关论著。而这家期刊并非自说自话的自媒体,难怪许多网友感叹之余发出质问:一个敢写一个敢发,此等反智论文究竟是如何过审的?(4月27日 《河南商报》)
【点评】此事处理结果已经公布,此处不再赘述。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样荒诞的论文为何能堂而皇之地发表在正规刊物上?审稿不严、交钱就发、利益驱动是浅层原因,深层原因在于当前的职称与科研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唯论文”不良倾向突出,学术生态遭到破坏,导致许多质量低下的论文都能公开发表。为此,只有进一步改革职称与科研评价体系,严格整肃学术风气,才能杜绝此类“科研论文”的出现。
“打卡即阅读”要注重阅读质量
最近,朋友圈总被几个学生阅读“打卡”刷屏。“打卡”的内容大同小异,孩子坐在桌旁看书,家长拍一段小视频并分享到朋友圈,还要标注“谁谁阅读打卡多少天”。笔者问一个分享的朋友具体情况,朋友表示,在朋友圈“打卡”是老师的要求,孩子只是拿书摆造型,是否在阅读,自己并不知道,也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5月27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评】很多学校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往往流于表面和形式,不注重阅读过程的跟踪和评价,导致阅读变成“做样子、摆造型”,阅读质量不高。说起来,阅读其实是比较私人化的行为,对中小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还得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仇恨教育”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17岁高三学生张锡峰在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节目上发表的一场演讲引发争议。在这场题为《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的演讲中,一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遭到不少网友质疑。(6月2日 楚天都市报)
【点评】若以个体而论,我们不应苛责张同学,毕竟奋斗的人生值得尊敬,社会要理解农村孩子想要改变命运所需付出的大量努力。此事很大的争议点,在于其折射出的教育问题。个体努力固然值得尊敬,但教育不应制造城乡对立,更不应异化为“仇恨教育”,学校在激励学生拼搏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学会宽容看待世界。毕竟从长远来看,健全的人格要比考高分、进名校更重要。
微信群“逼捐”折射出的
问题要引起重视
5月20日,湖南湘西一小学班主任将未献爱心学生录像发家长群,提出让家长“支持一下”,由此引发争议。家长称,学校组织捐款活动,建议每个学生捐6元钱,孩子忘记告诉家长就没有捐,看到视频后,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尴尬捐了钱。永顺县教体局回应称确有此事,已经对涉事教师进行严厉批评教育,会走正规流程实事求是处理。(5月20日 《开屏新闻》)
【点评】“逼捐”属于“道德绑架”,这样的方式肯定不妥,有关部门对该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即可,不必将处罚扩大化。此事折射出的“家校沟通”问题要引起重视,班主任不能任何事情都公布在家长群、班级群,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对历史悠久的学校是否
该改名值得讨论
西安市民靖先生今年47岁了,他说自己小时候是在老家的东大中心小学上学的,这所有着几十年悠久历史的小学,如今更名为高新区第三十九小学,一下子找不到历史的味道了。靖先生觉得,不管学校的管辖权怎样变更,使用了很久的校名不应该随意更改,希望古老的校名能沿用下去,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5月6日 《华商报》)
【点评】校名往往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的回忆,如果不是因为行政区划、办学地址变更等原因,还是不要轻易改名为好。不过,许多学校改名都迫不得已,新闻中提到的小学就是如此,行政区划及学校管辖权变更后,不改可能不符合管理要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倘若学校必须改名,则建议做好相关资料的留存工作,以利于延续和丰富校史。
杜绝“熟鸡蛋能孵化小鸡”
之类的科研论文再出现
近日,一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并孵化出雏鸡的论文在网上“疯传”。该论文全称《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由《寫真地理》杂志刊发。该论文第一作者郭某为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她还有“物体穿瓶越壁”“熟绿豆返生芽”等相关论著。而这家期刊并非自说自话的自媒体,难怪许多网友感叹之余发出质问:一个敢写一个敢发,此等反智论文究竟是如何过审的?(4月27日 《河南商报》)
【点评】此事处理结果已经公布,此处不再赘述。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样荒诞的论文为何能堂而皇之地发表在正规刊物上?审稿不严、交钱就发、利益驱动是浅层原因,深层原因在于当前的职称与科研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唯论文”不良倾向突出,学术生态遭到破坏,导致许多质量低下的论文都能公开发表。为此,只有进一步改革职称与科研评价体系,严格整肃学术风气,才能杜绝此类“科研论文”的出现。
“打卡即阅读”要注重阅读质量
最近,朋友圈总被几个学生阅读“打卡”刷屏。“打卡”的内容大同小异,孩子坐在桌旁看书,家长拍一段小视频并分享到朋友圈,还要标注“谁谁阅读打卡多少天”。笔者问一个分享的朋友具体情况,朋友表示,在朋友圈“打卡”是老师的要求,孩子只是拿书摆造型,是否在阅读,自己并不知道,也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5月27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评】很多学校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往往流于表面和形式,不注重阅读过程的跟踪和评价,导致阅读变成“做样子、摆造型”,阅读质量不高。说起来,阅读其实是比较私人化的行为,对中小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还得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