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他们作为主力军活跃在教育第一线,对学生的发展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这些年轻的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专业素质都与高职教育的市场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文章从如何有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入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史丽君(1977-),女,河北秦皇岛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讲师。(上海 201109)张俊敏(1978-),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讲师。(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zqz09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9-01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有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专教师,一类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这些年轻的教师作为教师主力军活跃在教育第一线,他们勤奋上进,工作热情很高,但教学成效还需更大的提高。随着青年教师人数的增加,有效提高青年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尽早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这一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青年教师的特点及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1]
  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多数是毕业于正规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在长期的求学生涯中接受了和专业相关的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训练,对知识系统的整体框架熟悉,但因为缺乏相关行业工作经历,知识体系过于理论化,与专业实践背景对接能力不足,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知识点的讲解力求面面俱到,造成学生接受吃力,教师感到课时紧张的不利局面。事倍功半的后果与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教学矛盾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举例来讲,对很多高职生来说,高等数学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因为它不能给自己的专业学习带来即时效应,不能给自己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和好处;对很多教育的行政领导来说,高等数学只是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陪衬,它的好与坏不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学校的声誉和招生情况。[2]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年轻的高数教师往往也会感到茫然,看不到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和正确地位。
  此外,因为刚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大多数年轻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缺乏基本认识,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的精神领会不深,更谈不上对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有效提高青年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1.加强岗前培训
  为了使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很多高职院校专门对新教师开展了岗前培训。通过学习,青年教师能够提前了解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成绩差异性比较大的学情特点;[3]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因与本科类院校无缘,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做事缺乏自信的心理特征;了解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对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责任感,自律意识差的行为特点;了解到他们作为90后大学生,[4]自我意识增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意识形态特点等。有了对学情的了解和认知,青年教师在关于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的学习中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和共鸣,才能树立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主体性、承认差异性、关注发展性、鼓励创造性的学生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就能够本着理解、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导,避免在言谈举止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能够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不失时机给予赏识,逐步打消学生的自卑感,鼓励他们学习。只有对高职教育理念真正理解,青年教师才会树立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终身教育理念;才能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展开教学工作。
  2.以老带新培养方式的推行及优势[5]
  实践证明,一种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就是通过“以老带新,一帮一结对”方式给予青年教师全方位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公共基础课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和一位业务过硬的老教师结成对子,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不断探讨,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达到迅速掌握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培养方式很容易受到青年教师的青睐,原因在于“一帮一结对”方式确实让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第一,老教师们大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6]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也曾指出:“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之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就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师表,就是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直观的教科书”。青年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道德面貌和世界观等方面的提高、发展,并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老教师们大都敬岗爱生,热爱高职教育事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基础课功底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但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投入极大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论对待什么样水平,什么样性格的学生,老教师大都极具爱心和耐心,悉心指导,鼓励进步,一视同仁。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老教师通过行动对学生表现出的亲近、理解和期望向学生传递了爱的信号。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取得一种肯定体验,而且会使他们获得自我肯定的自信心,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前提。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脉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就要正视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充满信心,只要找到让学生学的方法,学生一定会有进步。
  第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水平和学习习惯差异很大这一学情,几乎每一位基础课老教师都在采用“分层次教学法”。[7]即在同一班级教学中,教师根据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课堂讲解提问分层次、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层次。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方法,虽然增加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压力,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差生防差,优生更优,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因此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第四,老教师们能够带动青年教师一起进行科研活动,所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科研能力的提升无疑会极大地促动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一帮一结对”方式使得青年教师有机会在老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学能力迅速提高。
  3.基础课教师也应该是“双师型”[8]
  通常,“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即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的教师。作为一名青年基础课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意识,即对其所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相对应的行业动态要有所掌握,并能将所教基础课中和行业相关的应用性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青年基础课教师明确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把基础课的教学和专业课相结合,真正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的原则,在保证学科自身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将教授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这样,既能切实地做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以老带新,一帮一结对”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要坚持下去,不仅需要各教研室组织,更需要院系的关注与扶持。一方面,学院要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始终坚持扶持和鼓励为主的原则,鼓励青年教师加强主观学习的能动性,让青年教师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工作,从备、教、改、辅、考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全方位提高自己,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另外一方面,院里应当定期追踪调查,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这也必将会给青年教师带来很大的学习动力。
  当然,学院可以组织优秀课程教学评选活动。借此平台,青年教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特长,交流切磋,相互提高;有条件的学院也可以把青年教师送到国外去进修培训或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在职称评定上,对教学科研成果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破格晋级职称,工资待遇上拉大差距。这都有利于广大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清平,刘璎婷.浅谈高职院校新教师角色的转换[J].医学教育,2011,(15).
  [2]李迎春.从数学的特点来谈高职高等数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3]崔铁根.对高职学生的学情调查及教育策略初探[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
  [4]杜国青.90后高职学生学习状况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
  [5]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以老带新教师培养工作计划[EB/OL].http://foreign.ysu.edu.cn/Germ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2005-10-30.
  [6]曹常青.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EB/OL].http://www.nyjy.cn/gjyjs/news_center_zs.asp?ID=79,2011-06-10.
  [7]陈文革.试论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
  [8]管巧娟.专业基础课教师也应该是双师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特点,结合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实践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淡化推导,注重实际分析;重视板书,辅助多媒体;加强练习,主动学习;理论融入实践,增强实用性。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院校;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
期刊
摘要:“化工过程安全”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及自身双语教学经验,分析了“化工过程安全”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为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并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惠平(1974-)
期刊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的科技采矿,采矿业发展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中断后再恢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采矿工程在实验室建设和实习环节面临的困难。通过校际合作交流会探索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势互补,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  关键词:科技采矿;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校际合作交流  作者简介:柴修伟(1980-),男,安徽亳州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
期刊
摘要:从概率统计的历史渊源及在我国一百年间的发展谈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课程在我国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该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了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内涵融入基础课“概率统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概率统计;教学体系;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软件  作者简介:贺兴时(1960-),男,陕西富平人,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教授。(陕西西安710048)刘达卓(1
期刊
摘要:拱桥计算中的“弹性中心”是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应用、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角度研究“弹性中心”的教学方法,从力法的基本思想引入基本概念,在弹性压缩、拱轴线偏离、温度变化和拱脚变位等不同荷载作用下,采用“弹性中心”求解无铰拱结构内力的特点着手归纳和总结,在给学生教学时可将基本概念由知识点上升到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经实践检验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强化学
期刊
摘要:针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讨论了实验室发挥管理和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进行了毕业设计实验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课题;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董建(1976-),女,山东济南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泰安271016)  基金
期刊
摘要: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特色、设想和工作重点及方向,包括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特色、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管理与学术梯队,逐步建立多元化开放的冶金工程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  
期刊
摘要:根据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对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关键词: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巧玲(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朝阳(1973-),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期刊
摘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发展,文章以示范建设为基本,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示范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  作者简介:马素君(1978-),女,四川绵阳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讲师。(四川成都611133)谢武斌(1980-),男,重庆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工程师。(四川成
期刊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其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较复杂抽象,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枯燥难懂,有一些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文章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特点,主要从启发性、生动性、概括性、情感性、幽默性等5个方面介绍课堂语言的运用技巧。经课堂实践验证,教师运用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的课堂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有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