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的科技采矿,采矿业发展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中断后再恢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采矿工程在实验室建设和实习环节面临的困难。通过校际合作交流会探索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势互补,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
  关键词:科技采矿;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校际合作交流
  作者简介:柴修伟(1980-),男,安徽亳州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讲师;张电吉(1963-),男,安徽灵璧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2-02
  近年来,随着国民基础建设的稳定增长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采矿业作为经济基础建设的基石,既面临着行业发展的巨大机遇,又要迎接实现科技采矿的挑战。[1,2]科技采矿的提出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采矿业发展的趋势是推动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的原动力,针对当前矿业发展的需求,国内很多学者对高等采矿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从专业设置到教学方法、产学研的探讨等进行了探讨和改革研究,[3-5]认为全面推进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是适应目前形势的迫切要求。[6-8]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基本情况为背景,探讨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可行思路,加强“三基教育”,即“实习基地、实验基地、实践基地”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观点。
  一、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概况
  武汉工程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培养化工矿山专业人才的学科,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矿业类行业处于低迷状态,学校对采矿工程专业进行停招。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矿产资源的需求及矿业技术的发展,对采矿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学校抓住机会,在2008年通过自愿调剂专业、自愿报名、专业老师面试选拔的方式在2007级理工类学生中选取26名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采矿工程专业,组建了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停招后恢复的第1个采矿班——2007级采矿工程01班。
  二、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现状
  1.实验平台短缺
  停招前采矿专业的实验仪器和模型,如采矿模型、运输提升模型、通风系统模型等大多已不存在,剩下一些大型仪器,如压力机等也基本丧失其功能,现在采矿专业的实验只能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来代替。
  2.采矿专业矿山实习基地问题
  由于长期失去与矿山企业的紧密联系,2007级采矿01班的各种实习多是通过专业教师的私人关系联系的实习地点,造成实习环节安排不能自主,如生产实习安排是大三暑假在南京梅山铁矿和大四开学前两周在湖北黄麦岭磷矿两个地点实习,对实习效果影响比较大。
  三、采矿工程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思路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金工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由于采矿工程专业中断的时间很长,很多实验实践基础都基本处于报废状态,恢复招生后学校又不可能将这些实验实践平台一次性全部配备齐全。采矿教研室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
  1.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除了购置一些基本的采矿教学模型外,为配合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建设和提高采矿工程专业科学研究的硬件设施,采矿教研室拟购建一套中型充填系统和一系列充填材料试验设备。既能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也能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共同协调发展。
  2.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与矿山企业紧密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模式,探索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归双方所有、由双方使用和经营的模式来实现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与大冶铁矿共同建设了武汉工程大学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9]
  武汉工程大学黄石市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地区,由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于2005年开始建设,属于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主要依托黄石市大冶铁矿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为主体,并辅以大冶铁矿周边区域相关单位的实践教学资源,可满足我校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学科的各类实践教学需要。
  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体系是按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来编制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由浅入深、相互交融地合理设置实践教学项目。按此原则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示范中心设置的主要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具体包括相关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项目均体现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之中。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教学,不仅可达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协调统一,而且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校际交流合作
  武汉市有三所矿类专业学校,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原来的武汉建材学院的,主要是针对建材类矿山;武汉科技大学原名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冶金行业特色的大学,其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去向多为以金属矿床为代表的固体矿物开采领域。武汉工程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培养化工矿山专业人才的学科,全国化工矿山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大多数出自该校。
  2011年初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三校矿类专业建设交流会在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会议室召开,探索通过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开展更为广泛的校际合作。其中武汉工程大学2007级采矿工程的“矿山运输与提升”专业课是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的专业教师讲授,“爆破工程”实验课在武汉理工大学爆破实验室进行,“采矿学”实验课是在武汉科技大学的采矿模型实验室参观学习的。
  四、结语
  新形势下采矿业的发展为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也对采矿工程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是适应目前形势的迫切要求。另外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矿类专业的建设投入也逐渐增多,出现了采矿工程专业建设资金的相对宽裕,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通过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钦礼.中南大学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方法和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1-13.
  [2]高喜才,伍永平.西部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实验教学示范平台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27-29.
  [3]弓小平,木合塔尔扎日,黄滚,等.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10,91(3):58-63.
  [4]曹树刚.论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及其改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1):82.
  [5]吴宝贵.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115-119.
  [6]陈清运,赵飞,张电吉,等.全球矿业发展趋势及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导向[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6):106-109.
  [7]华心祝,杨科,涂敏,等.采矿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9-25.
  [8]徐学锋,刘少伟,韦四江,等.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50-151.
  [9]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大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Z].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根据无纸化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利用CATIA进行动态演示教学的方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不仅使制图教学形象具体、效率迅捷、效果良好,而且也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CATIA;动态演示;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桂录(1981-),男,河南南阳人,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系,助教;张晓莹(1985
期刊
摘要:通过调查发現,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管理行政化,学生学习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权变理论指导大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是影响大学教学改进的重要权变因素。  关键词:大学教学;权变理论;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齐阳(1967-),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四川成都61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
期刊
摘要:“软件工程”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一门专业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秀芳(1979-),女,山东莒南人,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宋丽华(1965-),女,山东济宁人,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非测绘专业课间实验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其为同类院校建立和完善课间实验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间实验基地;实验考核;成绩评定  作者简介:潘国兵(1976-),男,四川眉山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潘建平(1976-),男,安徽泸江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重庆40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交通大学实验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编号:SYJ2010
期刊
摘要:以四川省凉山州为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凉山州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存在着家长意识问题、教师待遇问题、资金问题、少数民族教育意识淡薄问题。从提高政府的重视,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育发展模式,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政策执行与完善制度,教育资源共享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凉山民族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凉山州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学习迁移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形成条件,结合高校专业基础课“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与方法。经过授课实践,这些策略与方法既可以减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迁移;心向;电子测量技术  作者简介:宋俊磊(1980-),男,河南许昌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
期刊
摘要:“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课程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对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课程内容优化上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课程设置上应遵循适应原则、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精减原则和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期刊
摘要:人们对待专业课课堂提问有不同的方式和态度,伴随这些态度的效果除受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知以及提问的动力等因素是影响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心理因素。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从认知和动力两个角度对影响提问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业课;课堂提问;认知因素;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周鹏生(1970-),男,甘肃静宁人,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
期刊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特点,结合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实践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淡化推导,注重实际分析;重视板书,辅助多媒体;加强练习,主动学习;理论融入实践,增强实用性。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院校;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
期刊
摘要:“化工过程安全”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及自身双语教学经验,分析了“化工过程安全”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为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并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惠平(19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