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示范建设中教师的发展方向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ee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发展,文章以示范建设为基本,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示范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
  作者简介:马素君(1978-),女,四川绵阳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讲师。(四川 成都 611133)谢武斌(1980-),男,重庆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工程师。(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90-02
  
  自2006年国家教育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予以空前重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主动服务社会,令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突破传统本科压缩饼干教学模式,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全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因此,其有别于传统教育的特征初步显现出来。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中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总体上讲,示范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出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发展方向。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客体。课堂教学的方式以讲授式为主,教学方法以讲解法为主,课堂教学的程序以“先讲后练”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当今知识的迅速更新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似乎达到极限,教育再也无法实现“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积极主动学习,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应尽快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
  在办学模式上凸显校企合作的体制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工学结合的运作平台创新,在专业建设上凸显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特质,在高职课程改革上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是每所高职院校倾力研究与探索的内容。教师应该实行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
  从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示范建设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求变以适应目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在各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依托水电行业、企业,在职教专家和实践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标准。其次,在教学模式上,以工、学、做的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最终目的是要努力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培育出适应社会的电力人才。
  秉承这种教学理念,我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探索和实践了“以水电行业为依托,企业全程参与的‘3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即三个融合: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企业“职业化”培训体系融入高职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色;“2”即两个系统: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基础课程系统和实践课程系统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第一个“1”即一条主线: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都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这条主线;第二个“1”即一个目标:确保实现水动专业毕业生从事水电厂运行、维护、检修、安装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学生实用型精细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1.学术能力
  为了满足学院示范性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一是组织教师参加高校进修培训专项知识,提高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的教学之本,只有先掌握好了专业知识,夯实了理论基础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学改革。二是教师之间组织传、帮、带活动,加强知识领域的拓展。教师学术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上,要提高学术能力就必须通过各种科学有效地途径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三是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和展现自己的能力。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一专多能,不但有自己的强项而且也有不俗的兼项,拥有专项突出多点开花的能力,比如通过登高技能比赛、电气检修操作技能比赛等使教师从比赛中相互学习从而得以提高。
  2.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提倡的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能力。但是作为学生工学结合的实施者——教师,如果在实践经验上还是白纸一张的话,何来学生的工学结合。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得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利用学校良好的资源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做好学生的排头兵、领路人。一是下基层,走入现场,切实动手锻炼。二是广泛开展校企交流活动、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现代教育示范建设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启发式、发现式、自学式、活动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教学改革是什么呢?教学改革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改革的先驱就是教师,要实现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得进行改进。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一个个探究实践的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创新活动,这就是探索研究式教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索研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一是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索研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其目的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索研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要让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合作探索研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以往组织课堂讨论,主题不明确,时间不充分,气氛不和谐,图形式走过场多,这是探索研究式课堂教学一定要引以为鉴的。
  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中教学改革促使教师向前发展,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形势,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和提高。同时也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根本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中成功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龚在礼,等.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课程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对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课程内容优化上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课程设置上应遵循适应原则、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精减原则和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期刊
摘要:人们对待专业课课堂提问有不同的方式和态度,伴随这些态度的效果除受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知以及提问的动力等因素是影响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心理因素。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从认知和动力两个角度对影响提问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业课;课堂提问;认知因素;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周鹏生(1970-),男,甘肃静宁人,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
期刊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特点,结合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实践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淡化推导,注重实际分析;重视板书,辅助多媒体;加强练习,主动学习;理论融入实践,增强实用性。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院校;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
期刊
摘要:“化工过程安全”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及自身双语教学经验,分析了“化工过程安全”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为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并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惠平(1974-)
期刊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的科技采矿,采矿业发展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中断后再恢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采矿工程在实验室建设和实习环节面临的困难。通过校际合作交流会探索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势互补,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  关键词:科技采矿;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校际合作交流  作者简介:柴修伟(1980-),男,安徽亳州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
期刊
摘要:从概率统计的历史渊源及在我国一百年间的发展谈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课程在我国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该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了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内涵融入基础课“概率统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概率统计;教学体系;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软件  作者简介:贺兴时(1960-),男,陕西富平人,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教授。(陕西西安710048)刘达卓(1
期刊
摘要:拱桥计算中的“弹性中心”是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应用、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角度研究“弹性中心”的教学方法,从力法的基本思想引入基本概念,在弹性压缩、拱轴线偏离、温度变化和拱脚变位等不同荷载作用下,采用“弹性中心”求解无铰拱结构内力的特点着手归纳和总结,在给学生教学时可将基本概念由知识点上升到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经实践检验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强化学
期刊
摘要:针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讨论了实验室发挥管理和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进行了毕业设计实验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课题;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董建(1976-),女,山东济南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泰安271016)  基金
期刊
摘要: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特色、设想和工作重点及方向,包括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特色、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管理与学术梯队,逐步建立多元化开放的冶金工程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  
期刊
摘要:根据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对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关键词: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巧玲(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朝阳(1973-),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