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体积混凝土单次浇筑混凝土量多少不一,形式各异,高度不均,施工技术较高,除满足强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必须控制温度,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开裂,必须把住重点,做好温控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然后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损伤机理,最后重点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泵站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控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50-01
1.施工技术难点
(1)泵站底板结构复杂,面积大,一次浇筑方量大,施工技术较高;
(2)除满足强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必须控制温度,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为了大体积混凝土不开裂,必须把住重点,做好温控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损伤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内外温差大,混凝土内产生水化热不均,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3.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法。浇筑采用泵送砼的浇筑方法,浇筑方向均沿长边方向,采用“阶梯、分层浇筑,连续推进”的施工方法,分二层进行浇筑,局部五层浇筑,每层厚0.6~0.7 m,每层浇筑台阶宽度约为3.4m,且在浇筑中严禁中途加水。
(2)砼的振捣。根据分层的厚度、层次和泵送砼的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度,在浇筑带前、中、后共布置二道局部五道振捣。第一道布置在砼的卸料点,负责卸料点的振捣,负责斜坡面砼的振捣密实,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负责砼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砼的振捣局部五道同样进行。
(3)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做到每车必测,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测试,并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及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混凝土站,严禁使用。
(4)试验员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和凝性是否能满足工程需要。如和凝性不能满足要求,立即退回混凝土,不能加水;如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等现象,立即退回混凝土,决不能迁就使用。对所供应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搅拌站通知停止供应混凝土,分析原因,令其整改或终止供应合同。
(5)混凝土施工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要加以覆盖并保持湿润,达到要求后及时收光,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0d,防止混凝土冷缝的出现。
(8)施工缝的处理。立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应采用凿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薄膜和松弱层,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二次浇筑时应先铺上一层同标号砂浆,从而使新、老砼衔接。
(9)砼表面的处理。砼表面的水泥砂浆较厚,故在砼表面进行真空吸水后,初凝前,用圆盘式磨浆机磨平、压实,并用铝合金长尺刮平,初凝后至终凝前采用二次压光法,即叶片式磨光机磨光,人工辅助亚光,即能很好地避免干缩裂缝,又能使砼的表面平整光滑、表面强度提高。
3.2混凝土养护
(1)模板拆除后,不可立刻用冷水浇喷,其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进行养护,不能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2)混凝凝土的养护时间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3)对于不好覆盖的混凝土结构,可使用养护液养护。养护液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试验,如果养护液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色差的,则不得使用;在没有合适的养护液时,上述部位要使用双面胶粘结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12h内要及时覆盖保温层,保温层下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
3.3混凝土测温
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它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施工特点和有关技术规范研制的专业测温仪器,可直观、准确、快捷地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可靠性好。
(1)工艺流程。布置测温点→确定测温点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测温线→预埋测温线→浇筑混凝土→进行测温
施工时,每支测温线的插头都有贴有相应长度规格的标签。
(2)测温点布置。①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②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③确定测温点的深度:深点深度距离底板50mm,中点深度为H/2(H为底板厚),浅点深度为50mm。选择合适的测温线:测温线的长度=测温点的深度+200mm
(3)预埋测温线。将测温线帮在支撑物(支撑物采用圆8钢筋加垫块)上,在浇筑混凝土时将帮好测温线的支撑物植入混凝土中,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插头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温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线。
(5)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①温度监控指标如下。内外温差:小于25℃,降温速度:小于1~1.5℃/d。 ②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小于15℃。
(6)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3天内:每2小时测一次。混凝土浇注结束后4~15d:每4小时测一次。混凝土浇注结束后16d:每24h测一次。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 ,停止测温。
(7)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每天降温不大于1.5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测温工作。
(8)混凝土出罐温度:在罐车卸料处安排专人用温度计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出罐温度小于28℃),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严禁入模。
3.4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
(1)混凝土试块的留置。砼试块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在浇筑地点入模前随机取样制作(而不应在泵车旁边),在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次取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量的1.5倍且不少于0.02m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件,并留置适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于结构实体检验及确定拆模时间。
(2)抗压试块制作150mm×150mm×150mm的标准试块,并标准养护28d。养护条件20±2℃,相对湿度95%以上,
(3)留置数量。一次性连续浇筑不超过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作一组,一次性连续浇筑超过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作一组。
4.结论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温度作用产生的应力常比其它外荷载产生的应力的总和还大。水工混凝土结构中的大部分裂缝都属于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水利厅.水闸施工规范(SL27-92)[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2.
[2]中国冶金建筑协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
[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检验评定标准(DGJ08-90-2000﹑DGJ10053-2000)[S].
[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S].
作者简介:叶小伟(1985.4-),男,汉,安徽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
[关键词]泵站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控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50-01
1.施工技术难点
(1)泵站底板结构复杂,面积大,一次浇筑方量大,施工技术较高;
(2)除满足强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必须控制温度,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为了大体积混凝土不开裂,必须把住重点,做好温控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损伤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内外温差大,混凝土内产生水化热不均,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3.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法。浇筑采用泵送砼的浇筑方法,浇筑方向均沿长边方向,采用“阶梯、分层浇筑,连续推进”的施工方法,分二层进行浇筑,局部五层浇筑,每层厚0.6~0.7 m,每层浇筑台阶宽度约为3.4m,且在浇筑中严禁中途加水。
(2)砼的振捣。根据分层的厚度、层次和泵送砼的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度,在浇筑带前、中、后共布置二道局部五道振捣。第一道布置在砼的卸料点,负责卸料点的振捣,负责斜坡面砼的振捣密实,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负责砼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砼的振捣局部五道同样进行。
(3)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做到每车必测,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测试,并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及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混凝土站,严禁使用。
(4)试验员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和凝性是否能满足工程需要。如和凝性不能满足要求,立即退回混凝土,不能加水;如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等现象,立即退回混凝土,决不能迁就使用。对所供应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搅拌站通知停止供应混凝土,分析原因,令其整改或终止供应合同。
(5)混凝土施工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要加以覆盖并保持湿润,达到要求后及时收光,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0d,防止混凝土冷缝的出现。
(8)施工缝的处理。立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应采用凿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薄膜和松弱层,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二次浇筑时应先铺上一层同标号砂浆,从而使新、老砼衔接。
(9)砼表面的处理。砼表面的水泥砂浆较厚,故在砼表面进行真空吸水后,初凝前,用圆盘式磨浆机磨平、压实,并用铝合金长尺刮平,初凝后至终凝前采用二次压光法,即叶片式磨光机磨光,人工辅助亚光,即能很好地避免干缩裂缝,又能使砼的表面平整光滑、表面强度提高。
3.2混凝土养护
(1)模板拆除后,不可立刻用冷水浇喷,其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进行养护,不能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2)混凝凝土的养护时间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3)对于不好覆盖的混凝土结构,可使用养护液养护。养护液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试验,如果养护液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色差的,则不得使用;在没有合适的养护液时,上述部位要使用双面胶粘结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12h内要及时覆盖保温层,保温层下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
3.3混凝土测温
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它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施工特点和有关技术规范研制的专业测温仪器,可直观、准确、快捷地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可靠性好。
(1)工艺流程。布置测温点→确定测温点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测温线→预埋测温线→浇筑混凝土→进行测温
施工时,每支测温线的插头都有贴有相应长度规格的标签。
(2)测温点布置。①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②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③确定测温点的深度:深点深度距离底板50mm,中点深度为H/2(H为底板厚),浅点深度为50mm。选择合适的测温线:测温线的长度=测温点的深度+200mm
(3)预埋测温线。将测温线帮在支撑物(支撑物采用圆8钢筋加垫块)上,在浇筑混凝土时将帮好测温线的支撑物植入混凝土中,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插头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温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线。
(5)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①温度监控指标如下。内外温差:小于25℃,降温速度:小于1~1.5℃/d。 ②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小于15℃。
(6)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3天内:每2小时测一次。混凝土浇注结束后4~15d:每4小时测一次。混凝土浇注结束后16d:每24h测一次。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 ,停止测温。
(7)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每天降温不大于1.5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测温工作。
(8)混凝土出罐温度:在罐车卸料处安排专人用温度计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出罐温度小于28℃),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严禁入模。
3.4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
(1)混凝土试块的留置。砼试块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在浇筑地点入模前随机取样制作(而不应在泵车旁边),在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次取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量的1.5倍且不少于0.02m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件,并留置适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于结构实体检验及确定拆模时间。
(2)抗压试块制作150mm×150mm×150mm的标准试块,并标准养护28d。养护条件20±2℃,相对湿度95%以上,
(3)留置数量。一次性连续浇筑不超过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作一组,一次性连续浇筑超过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作一组。
4.结论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温度作用产生的应力常比其它外荷载产生的应力的总和还大。水工混凝土结构中的大部分裂缝都属于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水利厅.水闸施工规范(SL27-92)[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2.
[2]中国冶金建筑协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
[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检验评定标准(DGJ08-90-2000﹑DGJ10053-2000)[S].
[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S].
作者简介:叶小伟(1985.4-),男,汉,安徽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