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小离家老大回,昔日旧貌换新颜。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我,新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奔来眼底的景象美不胜收,先前熟悉的老模样渐渐隐退,一个文明、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悄然而至。
千里迢迢一日还
闭塞成为过去时
我老家——江西省于都县,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当年“朱毛红军”正是利用这里特殊的地形环境,开展武装割据,建立中央苏区的腹地。中央红军长征,自于都迈开第一步。历来闭塞的老区,如今敞开了门户。
炎炎夏日,我和夫人、小孙女一行3人从京城登机,飞行两小时抵达赣州,接着坐个把小时的车便到了于都县城。继而车子驶向当年长征开跋的渡口,从长征大桥上飞驰而过,沿高速公路和323国道行进,把重重山峦、弯弯的贡江抛在身后。妻子一会儿睁大眼睛,欣赏窗外的绿水青山,一会儿微闭双眼,若有所思,似乎在过“电影”。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喜结良缘时,我曾带她回老家一游。那时,我俩自首都乘火车到南昌,然后换乘长途汽车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了一整天,才到赣州。翌日,我们又坐上汽车沿着陡峭的山壁,盘曲在羊肠公路上,头都转晕了。到于都县城后,我们还得徒步20华里,才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梓山乡国院村老易屋。可眼下,一溜烟的工夫,小车就开到家门口。
路通了,游子们感到交通十分便捷。据说,去年春节时,数十名在外务工的打工仔,开着崭新的小轿车回家,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农民住上小洋楼 破旧瓦房成遗迹
返乡后,我和妻子伫立在两栋旧瓦房前凝神观瞧,告诉小孙女:那就是我们过去的家!由于父母相继过世,我的大弟已搬进新房、二弟在县城定居,旧房闲置,年久失修,成了村里寥寥可数的老屋。
年幼的孙女眨巴着眼睛,不解地问:“爷爷,您和太爷爷以前就住这样的破房子啊?”
“宝贝,以前家里穷,农村穷,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不错了。”
看着破落的旧居,我心里难免有些莫名的惆怅。放眼周边,看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楼,心里立刻升腾起兴奋与羡慕的快感。
我带孙女拜访了几户原来的邻居,小名叫金林生、五月生、润年生的大叔。以前穷困时,他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如今,“泥腿子”们都富裕了,纷纷告别旧瓦房,住进了崭新的小楼。在我度过少年时代的老易屋,几十户人家都相继盖起了小洋楼。
紧接着,我们便来到闻名遐迩的固院社区。这个社区是原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的联系点。仅一年中,他就5次到这里调研,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社区辖3个村、15个居民小组、670余户。在这里,一栋栋粉刷一新的小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直通每家。我有个妹夫叫刘广昌,原来房屋被臭烘烘的牛栏、猪圈包围。如今,他家已按统一规划拆旧建新,盖起了新楼房,建了一座占地近2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每层四室一厅,房内贴了瓷砖、地砖,装修如同城里的房子。屋里窗明几净,进屋、上楼也要换拖鞋。小孙女见房子如此宽敞,连声说:“像别墅,像别墅!”她撒腿在楼上楼下奔跑起来。
从刘广昌家出来,一幢外墙贴着波纹状瓷砖的小洋房,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那是村民刘九江的房子。小楼坐西朝东、上窄下宽,顶高四层,占地也有200平方米。房屋造型美观,装修也比较讲究,一家8口告别旧舍住进敞亮的新房,甭说有多高兴。
“盖一座这样的小楼要多少钱?”我好奇地问。“连装修总共才花20多万元。”房主答道。乖乖,这点钱在城里连装修费都不够啊!
陪同參观的固院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荣华介绍说:“为整治村容,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社区聘请专业人员制定总体规划,设计了20套样板房供村民挑选,使新盖的房屋美观实用。村里还兴建了许多沼气池,一些村民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农村也讲低碳环保了。”
环境卫生大改观 娱乐休闲也时尚
沿着环村公路往里一拐,一池碧水、满塘荷莲映入眼帘。垂柳依依,清风送爽,如诗似画的佳景把我们引人公园。想不到,在普通农村,“泥腿子”也能享受到市民的休闲“待遇”。
我们一边在堤岸漫步,一边欣赏荷塘美景。估摸毗连的两口池塘约有4亩,池塘里粉红色、蛋黄色的莲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盛开,煞是喜人。夏日里,忙碌的村民在此纳凉,劳作之余聚来歇息,真乃好去处。
公园旁边的篮球场,活跃着农民兄弟竞标夺魁的身影。春节时,几个村的球队总在此你争我夺、一比高下。附近还有健身室、乒乓球室、棋类室、阅览室,为村民健身娱乐、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技术,提供了好场所。今天的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也向市民看齐啦!
我们看到,在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安放了城里随处可见的垃圾箱。村民开始养成不乱丢弃废物的习惯。社区建有垃圾处理池,专门安排保洁员打扫公共卫生,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整治过程中,每家每户的厕所被改成卫生间,大牲畜的圈舍被集中外移,彻底治理了污水沟等蚊蝇滋生之所。脏乱差的帽子被摘掉了。
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哟!公园绿树掩映处还有座雕梁画栋的亭子。村主任刘常耕手指亭子诉说着公园的来由。这里原是一片牛栏、厕所,臭气熏天,通过整治,才成了赏心悦目的公园。这个亭子叫“孜和亭”,“孜”字取自本村孙、刘两姓的偏旁,两姓不论大小,村民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因势利导谋发展 城乡界限渐模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行走在田间地头,我们看到原先的一块块“巴掌田”已连成一片。一个个塑料大棚里,菜蔬青翠、瓜果累累。瓜农们忙着采摘西瓜,一派丰收景象。这里,改革开放之初分田到户,村民解决了温饱。后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土地撂荒现象。而今,大家自愿将土地入股,成立了果疏合作社和食用菌生产基地。梓山镇党委书记、镇长袁上森欣喜地说:“实行‘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利于统一规划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引入客商投资、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西瓜和富硒紫薯等优良品种,生产的部分产品还出口海外。仅此两项年产值可达470万元,可吸纳返乡民工250余人就业。”
在固院社区,一处处新景观目不暇接,一桩桩新鲜事不绝于耳。外出务工人员不再为“留守儿童”犯愁了。新成立的3所幼儿园,接纳了200余名孩子,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社区实行合作医疗,建起了卫生所,小病就医不出社区。养老也有了保障,凡年满60岁的老人每月可领取基本生活费。全社区参加养老保险的投保率高达95%,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的鸿沟正渐渐填平。
我一路走来,饱览故乡美景,喜闻乡村新事,怎能不心潮涌动、浮想联翩?难怪有位辽宁省委的干部参观后感慨道:“这里到底算农村,还是算城市?”的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强大的引擎,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明显地缩小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难怪有些转为城镇户口的又想转回去,一些在城市退休的干部、职工希望回农村颐养天年。
于都县县委书记胡健勇、县长唐庆敏满怀豪情地说:“固院社区的变化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缩影。”是啊,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才有了一个个像我家乡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千里迢迢一日还
闭塞成为过去时
我老家——江西省于都县,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当年“朱毛红军”正是利用这里特殊的地形环境,开展武装割据,建立中央苏区的腹地。中央红军长征,自于都迈开第一步。历来闭塞的老区,如今敞开了门户。
炎炎夏日,我和夫人、小孙女一行3人从京城登机,飞行两小时抵达赣州,接着坐个把小时的车便到了于都县城。继而车子驶向当年长征开跋的渡口,从长征大桥上飞驰而过,沿高速公路和323国道行进,把重重山峦、弯弯的贡江抛在身后。妻子一会儿睁大眼睛,欣赏窗外的绿水青山,一会儿微闭双眼,若有所思,似乎在过“电影”。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喜结良缘时,我曾带她回老家一游。那时,我俩自首都乘火车到南昌,然后换乘长途汽车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了一整天,才到赣州。翌日,我们又坐上汽车沿着陡峭的山壁,盘曲在羊肠公路上,头都转晕了。到于都县城后,我们还得徒步20华里,才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梓山乡国院村老易屋。可眼下,一溜烟的工夫,小车就开到家门口。
路通了,游子们感到交通十分便捷。据说,去年春节时,数十名在外务工的打工仔,开着崭新的小轿车回家,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农民住上小洋楼 破旧瓦房成遗迹
返乡后,我和妻子伫立在两栋旧瓦房前凝神观瞧,告诉小孙女:那就是我们过去的家!由于父母相继过世,我的大弟已搬进新房、二弟在县城定居,旧房闲置,年久失修,成了村里寥寥可数的老屋。
年幼的孙女眨巴着眼睛,不解地问:“爷爷,您和太爷爷以前就住这样的破房子啊?”
“宝贝,以前家里穷,农村穷,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不错了。”
看着破落的旧居,我心里难免有些莫名的惆怅。放眼周边,看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楼,心里立刻升腾起兴奋与羡慕的快感。
我带孙女拜访了几户原来的邻居,小名叫金林生、五月生、润年生的大叔。以前穷困时,他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如今,“泥腿子”们都富裕了,纷纷告别旧瓦房,住进了崭新的小楼。在我度过少年时代的老易屋,几十户人家都相继盖起了小洋楼。
紧接着,我们便来到闻名遐迩的固院社区。这个社区是原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的联系点。仅一年中,他就5次到这里调研,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社区辖3个村、15个居民小组、670余户。在这里,一栋栋粉刷一新的小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直通每家。我有个妹夫叫刘广昌,原来房屋被臭烘烘的牛栏、猪圈包围。如今,他家已按统一规划拆旧建新,盖起了新楼房,建了一座占地近2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每层四室一厅,房内贴了瓷砖、地砖,装修如同城里的房子。屋里窗明几净,进屋、上楼也要换拖鞋。小孙女见房子如此宽敞,连声说:“像别墅,像别墅!”她撒腿在楼上楼下奔跑起来。
从刘广昌家出来,一幢外墙贴着波纹状瓷砖的小洋房,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那是村民刘九江的房子。小楼坐西朝东、上窄下宽,顶高四层,占地也有200平方米。房屋造型美观,装修也比较讲究,一家8口告别旧舍住进敞亮的新房,甭说有多高兴。
“盖一座这样的小楼要多少钱?”我好奇地问。“连装修总共才花20多万元。”房主答道。乖乖,这点钱在城里连装修费都不够啊!
陪同參观的固院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荣华介绍说:“为整治村容,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社区聘请专业人员制定总体规划,设计了20套样板房供村民挑选,使新盖的房屋美观实用。村里还兴建了许多沼气池,一些村民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农村也讲低碳环保了。”
环境卫生大改观 娱乐休闲也时尚
沿着环村公路往里一拐,一池碧水、满塘荷莲映入眼帘。垂柳依依,清风送爽,如诗似画的佳景把我们引人公园。想不到,在普通农村,“泥腿子”也能享受到市民的休闲“待遇”。
我们一边在堤岸漫步,一边欣赏荷塘美景。估摸毗连的两口池塘约有4亩,池塘里粉红色、蛋黄色的莲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盛开,煞是喜人。夏日里,忙碌的村民在此纳凉,劳作之余聚来歇息,真乃好去处。
公园旁边的篮球场,活跃着农民兄弟竞标夺魁的身影。春节时,几个村的球队总在此你争我夺、一比高下。附近还有健身室、乒乓球室、棋类室、阅览室,为村民健身娱乐、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技术,提供了好场所。今天的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也向市民看齐啦!
我们看到,在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安放了城里随处可见的垃圾箱。村民开始养成不乱丢弃废物的习惯。社区建有垃圾处理池,专门安排保洁员打扫公共卫生,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整治过程中,每家每户的厕所被改成卫生间,大牲畜的圈舍被集中外移,彻底治理了污水沟等蚊蝇滋生之所。脏乱差的帽子被摘掉了。
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哟!公园绿树掩映处还有座雕梁画栋的亭子。村主任刘常耕手指亭子诉说着公园的来由。这里原是一片牛栏、厕所,臭气熏天,通过整治,才成了赏心悦目的公园。这个亭子叫“孜和亭”,“孜”字取自本村孙、刘两姓的偏旁,两姓不论大小,村民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因势利导谋发展 城乡界限渐模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行走在田间地头,我们看到原先的一块块“巴掌田”已连成一片。一个个塑料大棚里,菜蔬青翠、瓜果累累。瓜农们忙着采摘西瓜,一派丰收景象。这里,改革开放之初分田到户,村民解决了温饱。后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土地撂荒现象。而今,大家自愿将土地入股,成立了果疏合作社和食用菌生产基地。梓山镇党委书记、镇长袁上森欣喜地说:“实行‘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利于统一规划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引入客商投资、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西瓜和富硒紫薯等优良品种,生产的部分产品还出口海外。仅此两项年产值可达470万元,可吸纳返乡民工250余人就业。”
在固院社区,一处处新景观目不暇接,一桩桩新鲜事不绝于耳。外出务工人员不再为“留守儿童”犯愁了。新成立的3所幼儿园,接纳了200余名孩子,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社区实行合作医疗,建起了卫生所,小病就医不出社区。养老也有了保障,凡年满60岁的老人每月可领取基本生活费。全社区参加养老保险的投保率高达95%,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的鸿沟正渐渐填平。
我一路走来,饱览故乡美景,喜闻乡村新事,怎能不心潮涌动、浮想联翩?难怪有位辽宁省委的干部参观后感慨道:“这里到底算农村,还是算城市?”的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强大的引擎,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明显地缩小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难怪有些转为城镇户口的又想转回去,一些在城市退休的干部、职工希望回农村颐养天年。
于都县县委书记胡健勇、县长唐庆敏满怀豪情地说:“固院社区的变化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缩影。”是啊,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才有了一个个像我家乡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