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易获得成功后,万达院线将在中国和北美拥有432座影院、5764块银幕,成为全球第二大影院运营商
5月21日,万达集团宣布: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346座影院5034块银幕的AMC院线,被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包括承担20亿美元债务)的价格收入囊中。万达集团同时宣布,AMC院线的运营团队将维持现状,但万达将派员加入AMC的董事会,并将另追加不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改善并购后的运营。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表示,要将万达旗下的影院数量在2020年发展到全球第一,随着收购AMC,这一曾看上去有些痴人说梦的目标正在迅速实现。在交易完成后,加上万达在中国拥有的86座影院730块银幕,万达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影院运营商。
收购AMC:一门亏本生意?
万达对AMC的兴趣自然与其在中国本土市场投资影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有关。2005年成立的万达电影院线,借助万达集团将高端影院与大型商业地产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迅猛,短短几年内,便成为亚洲银幕数排名前列的电影院线,2011年其票房收入超过17.8亿元,占到了全国票房的14%。而据王健林介绍,万达经营影院的净利润达到了17%,甚至超过了其在房产主业上的利润率。
仅从AMC院线在影院市场的发展潜力看,万达收购AMC可能并不是一项值得赞誉的投资。从市场大势来看,随着北美电影影院观众人次的不断下降,AMC和其它北美院线正在也将继续遭遇困境。据MPAA(美国电影协会)最新提供的数据,在通货膨胀和3D电影高票价的推动下,北美电影票房近几年比较稳定,但美国和加拿大的电影观众人次已经持续从2002年的15.7亿人次下降到了2011年的12.8亿人次,人均观影次数也从2002年的5.2次下降到了2011年的3.9次。总的来说,随着电影播映平台的日益多元化,美国的影院观影人次将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影院业能否保持稳定则取决于3D电影,但这个市场并不稳定,如尽管在发行数量上,2011年北美3D电影较2010年增长了66%,但3D电影票房仅占票房份额的18%,较2010年的21%有明显下跌,平均每部3D电影的票房较2010年更下跌了36%。3D电影在质量和市场表现上的波动为美国影院业的发展带来了隐忧。
其次,从放映业内部竞争来看,美国电影院已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竞争激烈的状态。细分析美国几大上市院线的情况,美国电影院经营的利润率不过是个位数, 运营最好的Cinemark院线其利润率也不过6.22%。而据AMC公布的财报,在2011年12月29日前的39周中,AMC的收入为19.3亿美元,但亏损高达8270万美元,经营状况堪忧。这也是AMC的上市之路屡屡受挫的原因。
自2004年被J.P摩根和阿波罗管理公司控制的投资公司Marquee控股公司收购后,AMC公布了数次上市计划,但均以失败告终。2006年12月,公司提出一项筹资金额为7.5亿美元的计划,但其后于2007年5月撤回了上市计划,因为在询价阶段,投资者对17元每股的高股价兴趣不大。据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AMC其时已经历了连续9年的亏损,总亏损额度高达5.12亿美元。2007年9月,AMC重新提出了一项缩减了筹资额度的上市计划,但也因为随后的金融风暴而搁浅。2011年,AMC又提出了一项筹资4.5亿美元的上市计划,以偿还债务,但2012年4月,AMC宣布放弃上市计划,这时其与万达的收购计划可能已经达成。
在万达收购之前,AMC的股权由多家私募公司持有,领头的包括阿波罗投资基金和J.P摩根,共控股39%。其它的持股者则包括贝恩资本、凯雷集团等。仅从这些私募投资者急于让AMC上市脱手的情况来看,便可知AMC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
收之桑榆:万达收购AMC的算盘
尽管AMC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市场前景也堪忧,但并不能说万达收购AMC是在做亏本生意。首先,万达收购AMC的价格仍属合理。26亿美元(含20亿美元的债务)的交易额,折算下来,AMC平均每块银幕的价格约51.6万美元。而据同期市值计算,Cinemark和Regal每块银幕的价格分别为71.1万美元和59.5万美元。更重要的是,收购将为万达拓展在美国和中国的业务带来多方面的价值。
从在美国开展业务的角度来看,万达收购AMC可能为其创造新的国际化机遇—— AMC的经营策略和万达的经营理念是相契合的,AMC是美国首家大力发展大型多厅影院的院线,早在1995年便在肯萨斯城开办了一家多达14家影厅的大型影院。其后,AMC不断在各地开设或改造多厅影院,这些影院基本上都集中在美国大中城市的核心地段,并与附近的商业业态相结合,可谓AMC经营的一大优势,也使得AMC在全美排名前10的影院名单里占据了6席。可以看出AMC的模式与万达在中国的大型豪华影院配合商业地产的发展策略是相吻合的。而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万达不仅希望进军美国的影院业,更希望新收购的院线公司能够成为万达在美国发展商业地产、酒店和零售商场的平台。可以看出,收购AMC或许只是万达国际化其商业帝国的第一步。
万达的决策者们会考虑的当然更包括收购AMC将为万达在中国的发展带来的诸多利好。首先,万达院线正在寻求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已进入了询价阶段。而收购AMC这一重磅消息对股价无疑是重大利好。其次,万达的此次举动,无疑与中国政府近年来所推动的电影“走出去”战略相吻合。其对AMC的控制将为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上映创造重要的通道,使中国政府和广大中国电影人感到欢欣鼓舞,也将为万达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提供重要砝码。
近来,随着好莱坞电影进口数量从20部增加到34部,据传相关部门将在进口电影发行领域发放第三张牌照,已上市的博纳和华谊都有意争取,而万达收购AMC将令其成为争取这块牌照的有力竞争者。种种迹象也表明,万达除了发展院线外,也有意进军发行行业,其于2011年成立了影视传媒公司,从事电影制片、发行业务,尽管目前通过该公司运营上映的影片并不多。但若万达能顺利拿来在中国发行进口电影的第三块牌照,再加上万达院线在3D和IMAX放映领域的优势,必将如虎添翼。
控制了AMC,
中国电影便能走出去吗?
基于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渴望,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些中国电影公司开始加速挺进海外的进程,而万达收购AMC无疑将这一进程推向了一个高峰,也使中国电影人对扩大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充满了无限憧憬。但控制了放映渠道,就代表华语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便能飞速提升吗?
事实上,在万达之前,已有中国公司致力于在美国市场开疆拓土。2010年10月,中国资深制片人和特效总监蒋燕鸣便在美国投资成立了“华狮”电影发行公司,致力于面向华人聚居区同步发行华语电影,合作方正是AMC院线。2011年11月,国内两大民营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也宣布参股华狮,共同推进华语电影在美国的市场。但两年来,尽管华语电影在美国的发行数量有了明显增长,票房却没有太大起色,大多电影票房不过数十万美元。中国电影在美国观众甚至华人观众群体中的接受程度都不理想。即便是以往最受欢迎的华语武侠、功夫片近年来也颓势渐显,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吴宇森导演的《赤壁》等在美国票房都很惨淡,外国评论家批评这些电影太过西化的风格和老套剧情,令美国观众审美疲劳。
因此,如果中国电影人不能创作出更富有全球视野和价值观念的作品,那么万达控制AMC并不能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带来多大机遇。如研究中国电影的分析师Robert Cain 所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出这么多的钱在美国市场为中国电影建立的通道,也不过像是为了存放几辆马车而买下整个停车场。如何不让这个停车场浪费,仍留待中国电影人深思和共同努力。
(作者系艺恩咨询专家)
5月21日,万达集团宣布: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346座影院5034块银幕的AMC院线,被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包括承担20亿美元债务)的价格收入囊中。万达集团同时宣布,AMC院线的运营团队将维持现状,但万达将派员加入AMC的董事会,并将另追加不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改善并购后的运营。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表示,要将万达旗下的影院数量在2020年发展到全球第一,随着收购AMC,这一曾看上去有些痴人说梦的目标正在迅速实现。在交易完成后,加上万达在中国拥有的86座影院730块银幕,万达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影院运营商。
收购AMC:一门亏本生意?
万达对AMC的兴趣自然与其在中国本土市场投资影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有关。2005年成立的万达电影院线,借助万达集团将高端影院与大型商业地产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迅猛,短短几年内,便成为亚洲银幕数排名前列的电影院线,2011年其票房收入超过17.8亿元,占到了全国票房的14%。而据王健林介绍,万达经营影院的净利润达到了17%,甚至超过了其在房产主业上的利润率。
仅从AMC院线在影院市场的发展潜力看,万达收购AMC可能并不是一项值得赞誉的投资。从市场大势来看,随着北美电影影院观众人次的不断下降,AMC和其它北美院线正在也将继续遭遇困境。据MPAA(美国电影协会)最新提供的数据,在通货膨胀和3D电影高票价的推动下,北美电影票房近几年比较稳定,但美国和加拿大的电影观众人次已经持续从2002年的15.7亿人次下降到了2011年的12.8亿人次,人均观影次数也从2002年的5.2次下降到了2011年的3.9次。总的来说,随着电影播映平台的日益多元化,美国的影院观影人次将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影院业能否保持稳定则取决于3D电影,但这个市场并不稳定,如尽管在发行数量上,2011年北美3D电影较2010年增长了66%,但3D电影票房仅占票房份额的18%,较2010年的21%有明显下跌,平均每部3D电影的票房较2010年更下跌了36%。3D电影在质量和市场表现上的波动为美国影院业的发展带来了隐忧。
其次,从放映业内部竞争来看,美国电影院已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竞争激烈的状态。细分析美国几大上市院线的情况,美国电影院经营的利润率不过是个位数, 运营最好的Cinemark院线其利润率也不过6.22%。而据AMC公布的财报,在2011年12月29日前的39周中,AMC的收入为19.3亿美元,但亏损高达8270万美元,经营状况堪忧。这也是AMC的上市之路屡屡受挫的原因。
自2004年被J.P摩根和阿波罗管理公司控制的投资公司Marquee控股公司收购后,AMC公布了数次上市计划,但均以失败告终。2006年12月,公司提出一项筹资金额为7.5亿美元的计划,但其后于2007年5月撤回了上市计划,因为在询价阶段,投资者对17元每股的高股价兴趣不大。据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AMC其时已经历了连续9年的亏损,总亏损额度高达5.12亿美元。2007年9月,AMC重新提出了一项缩减了筹资额度的上市计划,但也因为随后的金融风暴而搁浅。2011年,AMC又提出了一项筹资4.5亿美元的上市计划,以偿还债务,但2012年4月,AMC宣布放弃上市计划,这时其与万达的收购计划可能已经达成。
在万达收购之前,AMC的股权由多家私募公司持有,领头的包括阿波罗投资基金和J.P摩根,共控股39%。其它的持股者则包括贝恩资本、凯雷集团等。仅从这些私募投资者急于让AMC上市脱手的情况来看,便可知AMC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
收之桑榆:万达收购AMC的算盘
尽管AMC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市场前景也堪忧,但并不能说万达收购AMC是在做亏本生意。首先,万达收购AMC的价格仍属合理。26亿美元(含20亿美元的债务)的交易额,折算下来,AMC平均每块银幕的价格约51.6万美元。而据同期市值计算,Cinemark和Regal每块银幕的价格分别为71.1万美元和59.5万美元。更重要的是,收购将为万达拓展在美国和中国的业务带来多方面的价值。
从在美国开展业务的角度来看,万达收购AMC可能为其创造新的国际化机遇—— AMC的经营策略和万达的经营理念是相契合的,AMC是美国首家大力发展大型多厅影院的院线,早在1995年便在肯萨斯城开办了一家多达14家影厅的大型影院。其后,AMC不断在各地开设或改造多厅影院,这些影院基本上都集中在美国大中城市的核心地段,并与附近的商业业态相结合,可谓AMC经营的一大优势,也使得AMC在全美排名前10的影院名单里占据了6席。可以看出AMC的模式与万达在中国的大型豪华影院配合商业地产的发展策略是相吻合的。而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万达不仅希望进军美国的影院业,更希望新收购的院线公司能够成为万达在美国发展商业地产、酒店和零售商场的平台。可以看出,收购AMC或许只是万达国际化其商业帝国的第一步。
万达的决策者们会考虑的当然更包括收购AMC将为万达在中国的发展带来的诸多利好。首先,万达院线正在寻求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已进入了询价阶段。而收购AMC这一重磅消息对股价无疑是重大利好。其次,万达的此次举动,无疑与中国政府近年来所推动的电影“走出去”战略相吻合。其对AMC的控制将为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上映创造重要的通道,使中国政府和广大中国电影人感到欢欣鼓舞,也将为万达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提供重要砝码。
近来,随着好莱坞电影进口数量从20部增加到34部,据传相关部门将在进口电影发行领域发放第三张牌照,已上市的博纳和华谊都有意争取,而万达收购AMC将令其成为争取这块牌照的有力竞争者。种种迹象也表明,万达除了发展院线外,也有意进军发行行业,其于2011年成立了影视传媒公司,从事电影制片、发行业务,尽管目前通过该公司运营上映的影片并不多。但若万达能顺利拿来在中国发行进口电影的第三块牌照,再加上万达院线在3D和IMAX放映领域的优势,必将如虎添翼。
控制了AMC,
中国电影便能走出去吗?
基于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渴望,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些中国电影公司开始加速挺进海外的进程,而万达收购AMC无疑将这一进程推向了一个高峰,也使中国电影人对扩大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充满了无限憧憬。但控制了放映渠道,就代表华语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便能飞速提升吗?
事实上,在万达之前,已有中国公司致力于在美国市场开疆拓土。2010年10月,中国资深制片人和特效总监蒋燕鸣便在美国投资成立了“华狮”电影发行公司,致力于面向华人聚居区同步发行华语电影,合作方正是AMC院线。2011年11月,国内两大民营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也宣布参股华狮,共同推进华语电影在美国的市场。但两年来,尽管华语电影在美国的发行数量有了明显增长,票房却没有太大起色,大多电影票房不过数十万美元。中国电影在美国观众甚至华人观众群体中的接受程度都不理想。即便是以往最受欢迎的华语武侠、功夫片近年来也颓势渐显,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吴宇森导演的《赤壁》等在美国票房都很惨淡,外国评论家批评这些电影太过西化的风格和老套剧情,令美国观众审美疲劳。
因此,如果中国电影人不能创作出更富有全球视野和价值观念的作品,那么万达控制AMC并不能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带来多大机遇。如研究中国电影的分析师Robert Cain 所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出这么多的钱在美国市场为中国电影建立的通道,也不过像是为了存放几辆马车而买下整个停车场。如何不让这个停车场浪费,仍留待中国电影人深思和共同努力。
(作者系艺恩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