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特产宜兴紫砂壶始创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是我国特有的陶瓷工岂品。宜兴紫砂壶工艺独特,造型丰富,包泽古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茶文化、陶文化与壶文化的最佳结合,深得历代文人雅上与上层精英的青睐与厚爱。
在中国紫砂陶艺史上,西泠篆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开书法与砂壶结合的先河,制作了不朽的名作“曼生壶”。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书画家瞿应绍,他把书法绘画与紫砂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制了紫砂史上的名品“子冶壶”。瞿应绍虽身居宦位却根植艺层。子冶壶因品味精而彰显,因品味高而流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壶艺珍品。
南壶公瞿应绍(1780—1850年),上海人,字子冶,号月壶、升春、老冶,室名“毓秀堂”,清道光贡生,官至玉环同知,清中期书画家。
瞿应绍工诗词尺牍,书法绘画,篆刻鉴赏。喜收藏古彝钟鼎国史,其书画作品有“碧云秋霭图”、“星竹图”与“月壶题画一卷”。据《清代画史增编》记载:“瞿应绍……上海明经,性古雅,能鉴别金石文字,画宗南田而用笔放逸,又画竹功力最深,尤精篆刻,所刻茗堂,模仿曼生制极精雅”。
子冶尤爱宜兴紫砂壶,他常聘当时的壶艺名家杨彭年,制壶高手杨友兰和申锡为其制壶,并请好友邓奎(字符生)至宜兴监造,还自刻铭文或绘竹刻梅,时称“书绝,画绝,壶绝”。子冶三绝壶格调高雅,气韵怡人,为壶艺收藏界之重宝。【注:北壶公张之洞(1837—1909年),号无竞居士,同治二年探花,历任两湖两广总督,他也常命人前往宜兴定制紫砂茗堂。】子冶壶制作精妙玲珑雅致,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蔓生壶后紫砂陶艺史上又一亮点,其中最著名的壶型当居“子冶石瓢壶”。
①:《子冶石瓢壶》(图一),上海博物馆藏品,壶高6,6厘米,口径6,5厘米,色泽紫红,壶盖铭“宜园”,底印“吉壶”,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摇曳生姿,生动传神。
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支,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仿梅道人子冶”。【注: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杭州人,客扬州,能诗文善书画,为清代著名扬州八怪之一。】
②:《子冶石瓢壶》(图二),已故上海书画家唐云藏品,壶高8.8厘米,口径6.8厘米,色泽紫红,底印“乐陶陶室”,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枝影横斜,栩栩如生。
壶身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
③:《子冶石瓢壶》(图三),苏州文物店藏品,壶高6.7厘米,口径5.7厘米,色泽紫红,底印“壶公冶文”,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寥寥数笔,极见功力。
壶身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
以上三把子冶石瓢壶均为清嘉道壶艺名家杨彭年研制子冶铭刻,虽器型相同但底印不同。这三把壶泥质温润比例规整,质料简练古韵风雅,壶面上陶刻潇洒道劲自然天成,全壶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是清代紫砂壶传统造型中的经典之作。
子冶石瓢壶是瞿应绍与杨彭年首创,其折射出的壶艺之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如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杨永善先生所说:“紫砂陶艺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
从清末到民国,从民国到现在,宜兴紫砂壶艺界各个不同层次的制壶人都在仿制子冶石瓢壶。壶艺泰斗顾景舟(1915—1966年)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子冶石瓢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融入他的制壶理念,经过精微仿真而成为他的代表作《景舟石瓢壶》,是仿制子冶石瓢壶最为成功的典范。
《景舟石瓢壶》(图四),宜兴紫砂工艺藏品,壶高7厘米,口径7.1厘米,盖印“顾景舟”,底印“景舟七十后作”。此壶骨肉丰润神韵齐全,工艺超群,实用大方,是顾景舟大师的精品壶之一。
1948年,顾景舟在上海与书画家吴湖帆(1894—1968年)、唐云(1910—1993年)、江寒汀(1903—1963年)及铁画轩少东家哉相明(1922—)合作,由顾景舟制造5把景舟石瓢壶,吴湖帆、唐
在中国紫砂陶艺史上,西泠篆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开书法与砂壶结合的先河,制作了不朽的名作“曼生壶”。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书画家瞿应绍,他把书法绘画与紫砂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制了紫砂史上的名品“子冶壶”。瞿应绍虽身居宦位却根植艺层。子冶壶因品味精而彰显,因品味高而流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壶艺珍品。
南壶公瞿应绍(1780—1850年),上海人,字子冶,号月壶、升春、老冶,室名“毓秀堂”,清道光贡生,官至玉环同知,清中期书画家。
瞿应绍工诗词尺牍,书法绘画,篆刻鉴赏。喜收藏古彝钟鼎国史,其书画作品有“碧云秋霭图”、“星竹图”与“月壶题画一卷”。据《清代画史增编》记载:“瞿应绍……上海明经,性古雅,能鉴别金石文字,画宗南田而用笔放逸,又画竹功力最深,尤精篆刻,所刻茗堂,模仿曼生制极精雅”。
子冶尤爱宜兴紫砂壶,他常聘当时的壶艺名家杨彭年,制壶高手杨友兰和申锡为其制壶,并请好友邓奎(字符生)至宜兴监造,还自刻铭文或绘竹刻梅,时称“书绝,画绝,壶绝”。子冶三绝壶格调高雅,气韵怡人,为壶艺收藏界之重宝。【注:北壶公张之洞(1837—1909年),号无竞居士,同治二年探花,历任两湖两广总督,他也常命人前往宜兴定制紫砂茗堂。】子冶壶制作精妙玲珑雅致,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蔓生壶后紫砂陶艺史上又一亮点,其中最著名的壶型当居“子冶石瓢壶”。
①:《子冶石瓢壶》(图一),上海博物馆藏品,壶高6,6厘米,口径6,5厘米,色泽紫红,壶盖铭“宜园”,底印“吉壶”,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摇曳生姿,生动传神。
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支,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仿梅道人子冶”。【注: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杭州人,客扬州,能诗文善书画,为清代著名扬州八怪之一。】
②:《子冶石瓢壶》(图二),已故上海书画家唐云藏品,壶高8.8厘米,口径6.8厘米,色泽紫红,底印“乐陶陶室”,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枝影横斜,栩栩如生。
壶身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
③:《子冶石瓢壶》(图三),苏州文物店藏品,壶高6.7厘米,口径5.7厘米,色泽紫红,底印“壶公冶文”,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寥寥数笔,极见功力。
壶身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
以上三把子冶石瓢壶均为清嘉道壶艺名家杨彭年研制子冶铭刻,虽器型相同但底印不同。这三把壶泥质温润比例规整,质料简练古韵风雅,壶面上陶刻潇洒道劲自然天成,全壶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是清代紫砂壶传统造型中的经典之作。
子冶石瓢壶是瞿应绍与杨彭年首创,其折射出的壶艺之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如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杨永善先生所说:“紫砂陶艺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
从清末到民国,从民国到现在,宜兴紫砂壶艺界各个不同层次的制壶人都在仿制子冶石瓢壶。壶艺泰斗顾景舟(1915—1966年)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子冶石瓢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融入他的制壶理念,经过精微仿真而成为他的代表作《景舟石瓢壶》,是仿制子冶石瓢壶最为成功的典范。
《景舟石瓢壶》(图四),宜兴紫砂工艺藏品,壶高7厘米,口径7.1厘米,盖印“顾景舟”,底印“景舟七十后作”。此壶骨肉丰润神韵齐全,工艺超群,实用大方,是顾景舟大师的精品壶之一。
1948年,顾景舟在上海与书画家吴湖帆(1894—1968年)、唐云(1910—1993年)、江寒汀(1903—1963年)及铁画轩少东家哉相明(1922—)合作,由顾景舟制造5把景舟石瓢壶,吴湖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