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绝.画绝.壶绝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特产宜兴紫砂壶始创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是我国特有的陶瓷工岂品。宜兴紫砂壶工艺独特,造型丰富,包泽古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茶文化、陶文化与壶文化的最佳结合,深得历代文人雅上与上层精英的青睐与厚爱。
  
  在中国紫砂陶艺史上,西泠篆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开书法与砂壶结合的先河,制作了不朽的名作“曼生壶”。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书画家瞿应绍,他把书法绘画与紫砂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制了紫砂史上的名品“子冶壶”。瞿应绍虽身居宦位却根植艺层。子冶壶因品味精而彰显,因品味高而流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壶艺珍品。
  南壶公瞿应绍(1780—1850年),上海人,字子冶,号月壶、升春、老冶,室名“毓秀堂”,清道光贡生,官至玉环同知,清中期书画家。
  瞿应绍工诗词尺牍,书法绘画,篆刻鉴赏。喜收藏古彝钟鼎国史,其书画作品有“碧云秋霭图”、“星竹图”与“月壶题画一卷”。据《清代画史增编》记载:“瞿应绍……上海明经,性古雅,能鉴别金石文字,画宗南田而用笔放逸,又画竹功力最深,尤精篆刻,所刻茗堂,模仿曼生制极精雅”。
  子冶尤爱宜兴紫砂壶,他常聘当时的壶艺名家杨彭年,制壶高手杨友兰和申锡为其制壶,并请好友邓奎(字符生)至宜兴监造,还自刻铭文或绘竹刻梅,时称“书绝,画绝,壶绝”。子冶三绝壶格调高雅,气韵怡人,为壶艺收藏界之重宝。【注:北壶公张之洞(1837—1909年),号无竞居士,同治二年探花,历任两湖两广总督,他也常命人前往宜兴定制紫砂茗堂。】子冶壶制作精妙玲珑雅致,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蔓生壶后紫砂陶艺史上又一亮点,其中最著名的壶型当居“子冶石瓢壶”。
  ①:《子冶石瓢壶》(图一),上海博物馆藏品,壶高6,6厘米,口径6,5厘米,色泽紫红,壶盖铭“宜园”,底印“吉壶”,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摇曳生姿,生动传神。
  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支,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仿梅道人子冶”。【注: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杭州人,客扬州,能诗文善书画,为清代著名扬州八怪之一。】
  


  


  


  ②:《子冶石瓢壶》(图二),已故上海书画家唐云藏品,壶高8.8厘米,口径6.8厘米,色泽紫红,底印“乐陶陶室”,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枝影横斜,栩栩如生。
  壶身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
  ③:《子冶石瓢壶》(图三),苏州文物店藏品,壶高6.7厘米,口径5.7厘米,色泽紫红,底印“壶公冶文”,把印“彭年”。壶面竹画陶刻寥寥数笔,极见功力。
  壶身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
  以上三把子冶石瓢壶均为清嘉道壶艺名家杨彭年研制子冶铭刻,虽器型相同但底印不同。这三把壶泥质温润比例规整,质料简练古韵风雅,壶面上陶刻潇洒道劲自然天成,全壶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是清代紫砂壶传统造型中的经典之作。
  子冶石瓢壶是瞿应绍与杨彭年首创,其折射出的壶艺之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如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杨永善先生所说:“紫砂陶艺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
  从清末到民国,从民国到现在,宜兴紫砂壶艺界各个不同层次的制壶人都在仿制子冶石瓢壶。壶艺泰斗顾景舟(1915—1966年)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子冶石瓢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融入他的制壶理念,经过精微仿真而成为他的代表作《景舟石瓢壶》,是仿制子冶石瓢壶最为成功的典范。
  《景舟石瓢壶》(图四),宜兴紫砂工艺藏品,壶高7厘米,口径7.1厘米,盖印“顾景舟”,底印“景舟七十后作”。此壶骨肉丰润神韵齐全,工艺超群,实用大方,是顾景舟大师的精品壶之一。
  1948年,顾景舟在上海与书画家吴湖帆(1894—1968年)、唐云(1910—1993年)、江寒汀(1903—1963年)及铁画轩少东家哉相明(1922—)合作,由顾景舟制造5把景舟石瓢壶,吴湖帆、唐
其他文献
馆藏文物的保护向来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体现,其中书画的保护尤为值得探讨。古字画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源,由于其本身的流传经历和保存条件问题,较易出现霉变、虫蛀、脆裂、皱折等状况,令人惋惜。如何恢复书画原貌,再现书画风采,成为当前博物馆文物保管的一项重要任务。书画装裱技术是文物修复技术的一种,对书画起到最为直接的保护作用,如今随着文保观念的更新、意识的加强,书画装裱技术在博物馆库房保管工作中有了更具
期刊
一、成分鉴定法    1.原理  古陶瓷是由瓷石、高岭土等天然矿物原料按照不同的配方经过各种处理手段加工成型再烧制而成,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的天然原料、配方、粉碎、淘洗等处理方法。  首先,由于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土壤和矿物中的元素迁移和富集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审美情趣的变化,中国古陶瓷胎、釉的配方也有明显的调整,如我国北方是从易熔粘土发展到高岭土加
期刊
近日,有幸偶得启功先生手书册页以赏之。淡雅古朴的装帧,颇耐人寻味。  首页行楷书“云在青山水在瓶”,此句出自《赠药山高僧惟俨》,李翱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期间问道于药山禅师,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释曰“云在青山水在瓶”,即为道在一草一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首页书有此诗句,可见先生对“道”之感悟。  其后,手书《春晓》诗句,先生借怜春惜春以表达自己对已逝青春的珍惜之情。  随后,诗句源
期刊
在安徽黄山,有条老街,被誉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它叫屯溪老街。在这条八百米长老街的中心地段,矗立着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新一代江南名楼——万粹楼。此楼的主人名叫万仁辉,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万仁辉,解读他和万粹楼的故事,品味他们的点点滴滴。     梦寻古徽州情铸万粹楼    万仁辉,出生书香世家,浑身洋溢儒雅气息。青少年时便得涂菊清、刘新园两位名师悉心教导,受益颇深。后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
期刊
凭心而论,在我心目中,石恪不是一个“专业”的画家,此人好像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画面上,而将心用于画面之后,就这一点来说,他真如一位深谙禅理的学人。没有高深的修养,何以能画出这般疏野露于外、静气凝于中的画作。减笔人物的画风形成于石恪,就在于他采用偈语式的绘画语言,为我们开辟了心灵的又一种体验。而梁楷继石恪之后,将这种绘画风格推向新的境界,其绘画融通和谐的立意,确立了他一代绘画大师的地位。但是石恪立
期刊
《考古》2008年03期刊载的《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一文,认为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巢湖流域一处十分重要的聚落,其中最重要的是遗址中的07M23。该墓位于凌家滩遗址墓地的核心区域,墓内“随葬的玉、石器排列紧凑而密集,局部层层叠压达2-6层”。笔者根据07M23随葬玉、石器布局形式,结合专家学者以往对汉代玉衣的研究,对汉代玉衣的形成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以求教于学界方家,不当
期刊
汪士慎(1686-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安徽歙县人。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想以科举考试改变困境,然屡试不第,只得放弃金榜题名之念,以书画自娱。雍正元年(1723年),举家移扬州,侨居城北,靠卖画为生;乾隆二年(1737年),左目失明,更号“左盲生”;乾隆十七年(1752年),双目皆昏眵,加上患有足疾,生活变得更为清苦窘迫。汪士慎嗜茶成癖,有“茶仙”之誉,以茶会友,常常“饮时得意写梅花
期刊
夏圭(1180—1230年),字禹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南宋四大家之一。与马远齐名,史称“马夏”。他的艺术生涯比马远稍晚一些,主要在南宋宁宗(1195—1224年)和理宗(1225—1264年)年间。宁宗时夏圭任画院待诏,获皇帝御赐“金带”的荣誉。他擅长画山水、人物,其艺术风格奇特突出,其中山水画风格与马远相近,两人均师承李唐,但他喜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被称为“拖泥带水皴”,构图大胆,自
期刊
甘肃张掖大佛寺藏明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佛寺蜚声海外的“镇寺之宝”,其写经扉画华美庄严,精妙绝伦,汉藏交融的艺术风格,真实体现出明代大佛寺多元文化影响的历史内涵。    曼荼罗本意是指古代印度国家的领土和祭祀所用的祭坛。现在一般把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的形式配列形成的图样称为曼荼罗。在佛教文化中,曼荼罗蕴示着一种精醇无比的境界,是一种诸佛为慈悲一切众生所发生的境界,它
期刊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对大维德瓶展开研究以来,对元青花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陶瓷研究领域的显学。1950年,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型器,对伊朗和土耳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进行考察,首次从这些早期青花瓷器中辨认出一批元青花,将风格类似的都归为“14世纪青花瓷器”。波普博士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拉开了元青花研究的序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