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 回归本真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开始独立命题至今,作文命题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2007年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高举全面的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底蕴、炫目的文采大旗,以思辨性作为考查的思维方式,以套路似的“文化散文”作为主要文体,来彰显“文采”,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高度、深度、炫目、务虚、玄虚;2008年~2011年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是高举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的大旗,以思考多元化作为考查的思维方式,以文体多样化代替单一性,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务实、质朴、深情、细腻、本真。
   在第一阶段的高考作文中,虚构、套作被运用得登峰造极,短短几十分钟的高考作文便成了抄袭高考优秀作文的练兵场。考生洋洋洒洒近千字,却总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普遍存在耍弄古今、炫耀文采的现象。文采斐然,绚烂夺目,铺陈排比,对偶夸张,极尽所能,一时甚张;并且文体上无形,尤其是那些通篇引用古代名人诗词的作文,看似行文流畅,一气呵成,但仔细斟酌,却言之无物,空抒情、无论点,没有个性,缺少灵魂。反观这种现象,并不能一概责备考生,有人好之,自然就有人趋之。
   首先,命题者过分以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华美文采要求高中生,颇有点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因为写出这类文章需要很好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比如2004年硬生生地来个“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话题作文,虽有高度、大气,但更有难度、空泛。多数作文会堕入无病呻吟、假作思考、伪装深刻的深渊。中国社会人文素养本身不高,让学生去写这么高深莫测的作文,确实不易,虚构、套作的作文充斥试卷就在所难免了。从作文所给材料看,材料的提示是错误引导学生什么是人文素养,这样,考生不套作,真的无从下笔。再以2006年的“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例,这个作文题的主题思想很明确,就是注重“人文素养与发展”,从给的材料可以看到命题人煞费苦心。同样文化积淀不够的话,只能写出不痛不痒的文章,有的可能就写成了生命的快与慢的问题了,而话题中却隐涵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轻的大问题,大思辨。这两年作文,从命题人的意图看,最好能写出大面积的优秀的文化散文来,而这恰是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软肋,所以几篇好的文化散文就成了大家套作的对象。有的学校更干脆,学生进入高中开始,就准备这类文章,模式、语言、架构烂熟于心,然后高考套用。这在浙江省独立命题之后的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分追求所谓的文化散文,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形成崇拜以至于膜拜。但是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是他能写一篇充满华彩的文章就能体现的。
   其次,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生活,考查对人的生存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等精神生活与审美体验的认识等方面是好的,但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套话,我手写我心,避免为文造情方面来讲,这阶段的命题是欠佳的。比如2007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的话题,作文给了很多材料,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学生看不透,云里雾里,而且还是一个文化蕴意极深的话题。材料有诗意,有韵味,但宽泛、玄虚,与2005年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作文命题没有什么区别。命题教授说,这是个有情调有趣味的作文题,可以从哲学、人生、生活三个角度去写这篇作文,作文也给了很多材料,其中“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的话语,当时让不少考生感到空泛、玄虚。人文素养、华彩文章又一次作怪,处在塔尖上的命题专家,总是希望学生写作意境要深,有人文精神,有文学性、哲理性,也要有思辨性,逼我们的学生成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所以符合要求的文章不多,套作的不少。
   第三,注重思辨性、诗意和哲理,而轻视平面纵深性。这一阶段的作文题目无不带着很强的哲学意味,或是发展的观点,如2004年作文试题“人文素养与发展”;或是联系的观点,如2005年的“一枝一叶一世界”;或是对立统一的观点,2006年的“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或是运动绝对的观点,如2007年的“行走在消逝中”。其实,思辨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平面纵深性也是一种方式,强求考生要具备这些特质也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一样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何谈创新型人才,何谈新意文章呢?
   第四,对文字功底的过分强求,有损于文章的质朴表达。第一阶段的这四年,命题人、阅卷人都有为人文而人文,为文采而文采的过度用力痕迹。看到谈古论今、炫耀文采、铺陈排比、对偶夸张、文采华美的文章,总是作为高分作文、范文,而对于质朴有思想的文章不屑一顾,这对很多考生不公平。命题几乎清一色地要求好的文字功底,否则,很难写出出彩的文章。这也是前些年貌似“文化散文”一时间甚嚣尘上的原因,如今“作文泡沫”该是挤破的时候了。
   2008年是作文命题改革的一年,这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与前几年就有了明显的转变。当年是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从试题可以看出,命题内容更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以考生的生活空间作为写作的基础对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选材,城市和乡村学生都有可选的内容,就看平时是否有观察,不再固守什么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命题更透露出人性化的特点,题目以平和的口气提示考生应该关注的写作对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总之,作文题避免了过于“虚化”的、在哲理的高空上天马行空式的“行走”方式,强调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的统一。城市或乡村,是每一个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命基点。生于城市者,无时无刻不去触摸城市中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生于乡村者,也时时刻刻地感受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些迷人的牛哞,袅娜的炊烟,质朴的身影等等,这一切都会带动每一个考生的体验、情绪和思索。当然,这次“转身”尚欠“完美”,可喜的是,从这年开始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就进入到第二阶段。
   2009年高考作文题是以“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个材料来写感悟,读完这首歌,心里暖暖的、软软的,它侧重思辨性的同时更注重了实际效用和真情实感。
   2010年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这个题目还有很重的人文素养的痕迹,但是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和高考作文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从而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
   2011年以“我的时间”为标题,这简直就是一个最人性化的题目,是这些年来作文命题改革的成果的最大体现。让学子们有话可讲的就是“我”,它是融合以前多少年的所有作文改革的总和,是彻彻底底的华丽转身,议论、抒情、记叙、描写,只要你愿意随你选择,这才是真正的我口写我心,纵横捭阖。
   第二阶段的作文命题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洗尽铅华,回归本真”,是认识到前几年的命题虚幻之后的脚踏实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处在塔顶上的命题专家对于学生还是给予了太多的美好想象,现在,第二阶段的也已走过了四年,该是开始反思的时候了。
   首先,从这几年的题目和材料中,看不到命题人对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以及华美文采的刻意追求,虽然还有,比如,2010年的“角色转换之间”,但这些恰恰巧妙地蕴涵在作文材料之中,朴素的材料中却有着磁石一般的吸力,让每个考生都从心底里震撼,却无须去进行文化散文的崇拜,只要自然流露就是一篇优秀文章,这是本真。像2009年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和2011年的“我的时间”作文题目,要写的内容俯拾即是,避免考生进行文化散文的套式写作,所选文体、内容、架构随心所欲,不一而足,这才是新课标的理念。
   其次,命题人注重了生活实际,不再天马行空,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层次,学生生活现状,没有了华丽的装束,去掉了满面的粉饰,素面朝天,却是雍容华贵、端庄贤淑,近之可观,仰之可心,心悦手疾,倚马可待。2009年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读过书的人都懂的寓意,不用命题人引用名人名语、解释,一首大家熟悉歌词,就揭示了文化内涵,这是命题人的高明之处;2011年的“我的时间”,就更不必赘述,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次提供的两段文字素材,一段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跨时代、多领域成功人士范例,一段适合学生思考模式,将现实生活现象上升到对时间,这对“我的时间”这个标题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开拓思路的作用,使得考生在写作时,回归到对自身生活经历、经验这类较为熟悉、也比较容易写的题材上来。
   再次,这几年的作文命题,虽然还是没有强调文体,而文体恰恰是自己可以明确的。不仅这些年老师强调要有明确的文体,就是这样的作文题目写作记叙文或者议论文都是很好写的,这源于作文题目的生活化,有贴身的材料可用,就没有必要用模糊文体的所谓文化散文来贴合阅卷老师,就可以得到可观的分数,不是以往非文化散文基本不能得高分的怪现象。一个巧妙的作文命题,是能发挥高考的选拔人才功能,在写作方面,能很好地检测出写作水平和能力,直接体现是在作文评分上能拉开差距,使一批写作优秀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这是可喜的一件事,这也正是洗尽铅华的返璞归真。
   综上所述,优秀的作文命题,是能彰显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的。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是能写一篇充满华彩的文章就能体现的,要有对人生的广度、生命的厚度的人文思考。高考作文命题,立足学生,基于生活,不想当然,不搞噱头,坚持本真,全面兼顾,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就一定能赢得广大考生的肯定,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就一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314300)
  
  
其他文献
从2012年全国高考17道作文题来看,内容多贴近社会生活,时代特征鲜明。这些作文题,虽然命题形式和角度不尽相同,却都对学生起了积极的思想导向作用;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简而言之,都能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素质,关注社会生活。  一、关注自身素质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有责任选出符合时代标准的青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战略
期刊
余秋雨说:“苏轼走向黄州是带着罪名走来,带着耻辱走来,带着冤屈走来,带着痛苦走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获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苏轼虽侥幸从监狱中出来,以流放的身份做着 “团练副使”的小官,无实权、无编制甚至连一个办公场所都没有。而一个才华横溢、怀济世之才的文臣,竟然做了“保安”,岂不滑天下之大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冤乎,能无怨乎,能无痛乎?  但苏轼走向黄
期刊
《项脊轩志》借述一轩格局之变化,寄寓了自己家世变迁、身世沉浮的深沉慨叹。对于这一点,读者在品析时往往容易忽略,实际上这恰是归有光的匠心所在。关于项脊轩格局的变迁,作者虽简言淡语,却意味深长。姚鼐曾评价“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有风韵疏淡,此乃于太史公深有会处。”  一、从轩的环境变化品作者读书之喜悲  文中并未直述作者家道没落之悲慨,但从项脊轩所处的环境——归家庭院的格局变化中,我
期刊
[教学实例]  读写指导课: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一、教学目的  1.留心观察、体味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情感特点,写出诗情画意。  2.亲近大自然,让心灵与大自然亲密交流,丰富情感的人文内涵 。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的方法,进行写景片断训练;  2.丰富学生情感体悟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想  1.一课时。2.讲练结合。3.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深
期刊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言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传播延续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都离不开对文言文的学习。目前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文言文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对高中生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阻碍。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面临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期刊
钱理群先生说:“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阅读的魅力也就在于此。”(钱理群《〈雷雨〉的多重解读》)而想要收获新的阅读感受,文本细读就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文章宏大的情节,文章中看似可有可无的语句或细节,以及细微矛盾的描写,常常被忽视。其实这些“小处”,似无心而有意,寓深厚于平淡,正是作者创作的匠心所在,也恰恰是作品的教学
期刊
比照基础知识的把握,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更需要技巧的点拔。纵观2011年17套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的考点分布依然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形象、语言、技巧、观点、态度等。从总体来看,分值有所增加,不少省市由原来的6分增加到8分,有的甚至增加到17分。如江苏卷10分,全国新课标卷11分,辽宁卷11分,北京卷17分。尽管2011年古诗词鉴赏题有突破,有耳目一新之感,但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
期刊
在文学鉴赏中,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但是绝不能以此替代对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文本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中,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决定着该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一个字词给出另外一个字词,这就是说每一个字词都被另外的字词所召唤,而这另外的字词本身又向继续的言说进一步开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好胜心就像一剂思维的催化剂,学生要取胜,必须要想得深,想得全,从而使自己的思维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既要全面,又要缜密,无形中,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在讲授《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课文时,笔者尝试了充分调动学生好胜心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你和蒋干谁精干   第二课时一开始,笔者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蒋干,你会发现周瑜在实施反间计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做得很高明,哪些
期刊
中学语文教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面对不同教材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论语〉选读》来说,从教材角度分析,有人以“语言文字”教,有人以“语言文章”教,也有人以“语言文化”教。可见,我们在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中,根据文本的功能类型将语文教材分为“定篇”、“样本”、“例文”、“用件”四种。要明确这四种选文功用类型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它们的体现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