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手段。而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快速、准确地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尤为重要。
1. 生命物质的统一性观点
生物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的一面。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这一观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例如皮肤的表皮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不容易使病菌等外物侵入,生长层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避免紫外线穿透皮肤而损伤内部组织,这是与皮肤的保护功能相适应的。
3. 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生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项生命活动的完成都是机体的各个组成、器官、系统相配合、协调活动的结果。例如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单独培养,单独的细胞质一段时间后死亡,单独的细胞核一段时间后也死亡,只有同时具备细胞核和细胞质时才能正常生活,也就是说细胞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4.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光合作用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力。二者间是对立的,但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原料,而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能量,因此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二者共同存在,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5. 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
生命都经历了一个产生、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生物的进化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规律。生物与它生存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即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统一的整体。这是生态学的观点。人口、粮食、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等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永无止境。人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出一条生存与发展的新道路。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要想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与学习生物学关系密切的学习方法有如下几点:
1. 观察法
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观察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等。顺序观察是指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从观察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等进行观察认知。对此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特性,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先找出相同点:它们都是有种皮和胚。再找出不同点:菜豆种子胚有两片子叶,无胚乳;玉米种子的胚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2. 记忆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在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记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效率和质量。(1)简化记忆法:即将所要记忆的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DNA分子的结构可简化成“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二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对比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这样的内容可采用对比记忆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容易记忆。如神经中枢和神经节、同化作用与导化作用、无氧呼吸与发酵等。
三、教育学生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而且学习知识也要用于生产实践,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仅有利于掌握基础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学生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就要想到保护动植物资源及周围生态环境。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莒县第一中学)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手段。而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快速、准确地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尤为重要。
1. 生命物质的统一性观点
生物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的一面。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这一观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例如皮肤的表皮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不容易使病菌等外物侵入,生长层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避免紫外线穿透皮肤而损伤内部组织,这是与皮肤的保护功能相适应的。
3. 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生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项生命活动的完成都是机体的各个组成、器官、系统相配合、协调活动的结果。例如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单独培养,单独的细胞质一段时间后死亡,单独的细胞核一段时间后也死亡,只有同时具备细胞核和细胞质时才能正常生活,也就是说细胞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4.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光合作用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力。二者间是对立的,但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原料,而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能量,因此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二者共同存在,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5. 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
生命都经历了一个产生、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生物的进化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规律。生物与它生存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即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统一的整体。这是生态学的观点。人口、粮食、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等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永无止境。人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出一条生存与发展的新道路。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要想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与学习生物学关系密切的学习方法有如下几点:
1. 观察法
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观察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等。顺序观察是指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从观察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等进行观察认知。对此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特性,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先找出相同点:它们都是有种皮和胚。再找出不同点:菜豆种子胚有两片子叶,无胚乳;玉米种子的胚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2. 记忆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在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记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效率和质量。(1)简化记忆法:即将所要记忆的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DNA分子的结构可简化成“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二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对比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这样的内容可采用对比记忆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容易记忆。如神经中枢和神经节、同化作用与导化作用、无氧呼吸与发酵等。
三、教育学生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而且学习知识也要用于生产实践,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仅有利于掌握基础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学生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就要想到保护动植物资源及周围生态环境。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莒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