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彩缤纷的校园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人生阅历,提高了综合素质。适度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起到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而且很多学生在加入社团后,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组织能力、处事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进步,性格也变得更加乐观开朗了。所以,如何处理好社团活动与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的关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是值得德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示范性高中社团;德育工作;积极作用
近十多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类学校的推进,大学生热衷的社团活动也在高中校园悄然兴起,且日渐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德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高中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细心观察那些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一张张开怀的笑脸,不断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积极实践,找到社团活动与德育工作者的契合点,实现对社团活动由怀疑到抵触再到参与、支持的巨大转变,这不仅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示范,更能成为学校德育的示范。
一、学校社团活动能够树立学生自信
在高中阶段,由于存在升学压力,学生们常常在题海浮沉中忽略了爱好和特长。不少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转折中,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成绩每况日下,最后丧失了在高中拼搏的信心而中途弃学,或者得过且过日日昏睡混文凭,这样的现象在普通高中尤为普遍,在示范性高中也不乏有之。究其根源,是支撑学生信心的精神支柱过于单一,单纯依靠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使学生不堪重负,各种心理问题滋生蔓延。德育工作者通常通过谈心等心理调适、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学生,但耗时耗力甚至标本不治,陷入反反复复老调重弹,一遍遍讲着自己都厌烦了的道理,而学生问题依旧。
要想从这种一遍遍无效的谈心中解放出来,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学校组织社团活动之机,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尽可能做到每一个学生至少参与一项社团活动,如文学社、音乐社、漫画社、电视台、话剧社、舞蹈社、摄影社、武术社、双节棍社、胎拳道馆、美术社、书法社、魔术社、手工社、科技社、街舞社、播音主持社、诵读社、篮球社等,使人人都能找回自己已经遗忘的兴趣爱好,乐在其中,并且在各种社团演出中给予表现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建立信心,即使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和矛盾也不会轻易丧失信心和勇气,也就是说让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其他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每天充满激情和自信地走进校园,满怀希望地走进课堂。
二、学校社团活动能够培养高尚情操
杜绝不良习气对学生的侵蚀,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气,如抽烟、喝酒、谈恋爱、物质攀比、不守时、做事拖拉,甚至赌博等现象,学校、德育工作者通常采取惩罚、扣操行分、通知家长甚至停课、劝退开除处分等方式制止,但这些做法对于那些无心上学、在学校中找不到心灵寄托的学生似乎已经产生了抗体,他们终日无所事事,给不良行为以可趁之机,致使不良现象屡禁不止,令德育工作者们头痛不已。 其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德育工作者可借助社团活动找到这些学生的兴奋点,让各种健康的社团活动填补他们的心灵空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将不良行为拒之门外。而且,为了坚持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往往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社团纪律,从而养成良好的守时、专注、负责任等好习惯。这些习惯带到学习中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加强与各社团组织的沟通,借助社团组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约束一些学生,促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学校社团活动能够协调学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也是德育工作者日常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高中学生处在由家庭成员到社会人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参差不齐常常令集体生活的学生之间日久生矛盾。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学生矛盾的发生,就要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和人际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避免不理智不必要的冲突发生。而社团活动给了学生自发组织的空间和权利,使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学习各种沟通的艺术,学会换位思考,宏观把握和处理问题。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渐渐树立起协调意识,参与班级活动时很多矛盾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四、学校社团能够建设班级文化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班级的班容班貌,表现出一个班级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全班师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班级文化体系,这对于在做好任课教师工作之外兼职的德育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如果平时支持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善于挖掘学生不同特长,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就如同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的练兵工作。练兵干日,用兵一时,待到需要学生制定班规班级、教室设计、制定班歌、组织艺术节集体竞赛活动、运动会、班会活动等等时,便可以让参与相应社团的学生来组织和承担,由于是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并且乐于展示才华,这些学生一般都很高兴并积极地承担这些工作。这样德育工作者可实现“无为而治”了。
参考文献:
[1] 蔡佩. 五年制高职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181-182.
[2]左珊,王宏君. 新疆高中学生社团发展探析——以库尔勒市S高中为例[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68-71.
[3] 王璐. 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生命质感——谈高中社团建设的“正向心理循环”[J]. 美术大观,2014,03:151.
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示范性中学“三三制”社团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5LX259。
关键词:示范性高中社团;德育工作;积极作用
近十多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类学校的推进,大学生热衷的社团活动也在高中校园悄然兴起,且日渐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德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高中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细心观察那些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一张张开怀的笑脸,不断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积极实践,找到社团活动与德育工作者的契合点,实现对社团活动由怀疑到抵触再到参与、支持的巨大转变,这不仅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示范,更能成为学校德育的示范。
一、学校社团活动能够树立学生自信
在高中阶段,由于存在升学压力,学生们常常在题海浮沉中忽略了爱好和特长。不少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转折中,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成绩每况日下,最后丧失了在高中拼搏的信心而中途弃学,或者得过且过日日昏睡混文凭,这样的现象在普通高中尤为普遍,在示范性高中也不乏有之。究其根源,是支撑学生信心的精神支柱过于单一,单纯依靠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使学生不堪重负,各种心理问题滋生蔓延。德育工作者通常通过谈心等心理调适、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学生,但耗时耗力甚至标本不治,陷入反反复复老调重弹,一遍遍讲着自己都厌烦了的道理,而学生问题依旧。
要想从这种一遍遍无效的谈心中解放出来,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学校组织社团活动之机,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尽可能做到每一个学生至少参与一项社团活动,如文学社、音乐社、漫画社、电视台、话剧社、舞蹈社、摄影社、武术社、双节棍社、胎拳道馆、美术社、书法社、魔术社、手工社、科技社、街舞社、播音主持社、诵读社、篮球社等,使人人都能找回自己已经遗忘的兴趣爱好,乐在其中,并且在各种社团演出中给予表现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建立信心,即使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和矛盾也不会轻易丧失信心和勇气,也就是说让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其他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每天充满激情和自信地走进校园,满怀希望地走进课堂。
二、学校社团活动能够培养高尚情操
杜绝不良习气对学生的侵蚀,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气,如抽烟、喝酒、谈恋爱、物质攀比、不守时、做事拖拉,甚至赌博等现象,学校、德育工作者通常采取惩罚、扣操行分、通知家长甚至停课、劝退开除处分等方式制止,但这些做法对于那些无心上学、在学校中找不到心灵寄托的学生似乎已经产生了抗体,他们终日无所事事,给不良行为以可趁之机,致使不良现象屡禁不止,令德育工作者们头痛不已。 其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德育工作者可借助社团活动找到这些学生的兴奋点,让各种健康的社团活动填补他们的心灵空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将不良行为拒之门外。而且,为了坚持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往往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社团纪律,从而养成良好的守时、专注、负责任等好习惯。这些习惯带到学习中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加强与各社团组织的沟通,借助社团组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约束一些学生,促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学校社团活动能够协调学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也是德育工作者日常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高中学生处在由家庭成员到社会人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参差不齐常常令集体生活的学生之间日久生矛盾。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学生矛盾的发生,就要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和人际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避免不理智不必要的冲突发生。而社团活动给了学生自发组织的空间和权利,使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学习各种沟通的艺术,学会换位思考,宏观把握和处理问题。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渐渐树立起协调意识,参与班级活动时很多矛盾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四、学校社团能够建设班级文化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班级的班容班貌,表现出一个班级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全班师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班级文化体系,这对于在做好任课教师工作之外兼职的德育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如果平时支持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善于挖掘学生不同特长,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就如同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的练兵工作。练兵干日,用兵一时,待到需要学生制定班规班级、教室设计、制定班歌、组织艺术节集体竞赛活动、运动会、班会活动等等时,便可以让参与相应社团的学生来组织和承担,由于是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并且乐于展示才华,这些学生一般都很高兴并积极地承担这些工作。这样德育工作者可实现“无为而治”了。
参考文献:
[1] 蔡佩. 五年制高职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181-182.
[2]左珊,王宏君. 新疆高中学生社团发展探析——以库尔勒市S高中为例[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68-71.
[3] 王璐. 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生命质感——谈高中社团建设的“正向心理循环”[J]. 美术大观,2014,03:151.
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示范性中学“三三制”社团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5LX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