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作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
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美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和美育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可见语文教学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来进行美的教育了,比如对火的敬畏,对上帝的赞美,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对风雨雷电的想象,等等。
文字产生以后,语文课的美育功能便更形著了。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字传统,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享受,并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语文课中的美育内容有高度的综合性,课文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语文教师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内容,稍加点拨,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美的陶冶。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要由老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老师欣赏文学罢了。”
这就是说语文课是师生共同的欣赏实践。老师指给学生欣赏的“门径”和相关的“暗示”,启发与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意、体味感情、发挥想象、理解思想,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美和思想的美。
比如余光中《乡愁》那种一唱三叹的结构,又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抒情基调的单纯和飞扬等,如果不去反复吟诵和体味,是感受不到其中的美的。
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恰好以深刻的理性色彩区别于音乐和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例如,《秋色赋》中谈到秋色之美是“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则点出自然美的问题。这些穿插于文学作中的议论性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的色彩。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曾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杨义曾把语文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感觉”,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
我同当代著名学者杨东平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他认为,语文应该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主要指能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建构文学形象,感悟作品意蕴,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能对作品的成败优劣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广泛容受力和精细辨识力。广泛容受力主要是指学生能接纳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精细辨识力主要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用专业化或者说审美化的阅读方式去品味,去欣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
人格是什么?是善。人格美是一种道德美。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密切相关。这种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进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迟钝、麻木的感情变得日益敏感和丰富,使人性得到升华。一个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人,在情感生活方面必然有较高的品位,必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进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沟通学生理性和感性的桥梁。
比如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由于受古诗影响,对花落泪、对月伤神,似乎成为一种情感思维的定势,而如果把花开花落当作大自然的奇观,把斗转星移当作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这就比较达观了。
如果能由此感悟人生,觉悟到人生有涯,如何才能不虚度此生,这样的人一定会活得更积极,使生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赞美人类的理想世界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对人类生活中理想的人性、浓厚的人情的抒写和赞美。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这种理想境界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的熏陶。
比如《故乡》对记忆中的故乡那种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的人性的赞美,对现实中故乡那种“辛苦麻本而生活”的人的失望,都充溢着作者对理想故乡的希冀。又比如《边城》中所描写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淳厚、美好的人性美,是人类永远的向往。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好的风俗画卷和人情、人性,必然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之,语文教学影响着个民族的思维及其表达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
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美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和美育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可见语文教学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来进行美的教育了,比如对火的敬畏,对上帝的赞美,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对风雨雷电的想象,等等。
文字产生以后,语文课的美育功能便更形著了。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字传统,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享受,并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语文课中的美育内容有高度的综合性,课文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语文教师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内容,稍加点拨,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美的陶冶。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要由老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老师欣赏文学罢了。”
这就是说语文课是师生共同的欣赏实践。老师指给学生欣赏的“门径”和相关的“暗示”,启发与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意、体味感情、发挥想象、理解思想,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美和思想的美。
比如余光中《乡愁》那种一唱三叹的结构,又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抒情基调的单纯和飞扬等,如果不去反复吟诵和体味,是感受不到其中的美的。
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恰好以深刻的理性色彩区别于音乐和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例如,《秋色赋》中谈到秋色之美是“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则点出自然美的问题。这些穿插于文学作中的议论性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的色彩。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曾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杨义曾把语文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感觉”,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
我同当代著名学者杨东平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他认为,语文应该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主要指能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建构文学形象,感悟作品意蕴,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能对作品的成败优劣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广泛容受力和精细辨识力。广泛容受力主要是指学生能接纳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精细辨识力主要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用专业化或者说审美化的阅读方式去品味,去欣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
人格是什么?是善。人格美是一种道德美。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密切相关。这种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进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迟钝、麻木的感情变得日益敏感和丰富,使人性得到升华。一个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人,在情感生活方面必然有较高的品位,必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进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沟通学生理性和感性的桥梁。
比如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由于受古诗影响,对花落泪、对月伤神,似乎成为一种情感思维的定势,而如果把花开花落当作大自然的奇观,把斗转星移当作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这就比较达观了。
如果能由此感悟人生,觉悟到人生有涯,如何才能不虚度此生,这样的人一定会活得更积极,使生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赞美人类的理想世界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对人类生活中理想的人性、浓厚的人情的抒写和赞美。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这种理想境界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的熏陶。
比如《故乡》对记忆中的故乡那种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的人性的赞美,对现实中故乡那种“辛苦麻本而生活”的人的失望,都充溢着作者对理想故乡的希冀。又比如《边城》中所描写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淳厚、美好的人性美,是人类永远的向往。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好的风俗画卷和人情、人性,必然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之,语文教学影响着个民族的思维及其表达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