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中政治培养法律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n225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的重要成长期,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这个阶段步入了成年,成了一个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合法公民,可以说,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就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政治权利、社会义务以及社会责任的意识,而其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因而,我们要研究高中政治学科的现状,通过让学生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原理,从而具备深厚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法律意识
  一、 教学中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1. 课程本身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我们丝毫不怀疑政治教材内容的合理性和设计的科学性,但是很多政治思想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对教材理解不深刻,对课程安排不恰当,大多都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来授课,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学到的只是宪法截取的原文和教师不加解释的朗读,不但使得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没有真正地培养法律意识。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中,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这节课就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只是照本宣科地授课,而没有掌握教材实质,更没有结合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实际,所以使得学生没有在这节课中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自己通过什么途径参与具体的政治生活。
  2. 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生活》是学生自入学以来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政治,接触法律,因而必须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高中政治,真正具备法律意识,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课程内容的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意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教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应通过学习《政治生活》,将学到的原理和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将课本与实际的政治生活结合,有的人认为“政治”就是“国事”,学生知道太多不好,因而一笔带过,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3. 缺乏系统的认知体系
  其实我们从教材中就能看到,课程的内容完全是通过宪法基本逻辑编制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政治知识和法律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体系,从而培養学生的法律意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运用法律知识和政治知识,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的《政治生活》的第五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第一节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体系,这样就能充分地认识到每个章节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法律程序的先后顺序,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人民怎样当家做主》、《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肩负人民的重托》的编排去讲解,没有顾及到法律程序的先后顺序,学生没有系统地掌握到认知体系,因而就很难培养法律意识。
  二、 学习《政治生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1. 用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群体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的成年人,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前的高中学生,更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政治生活》在很多学生眼里比较枯燥,实事求是地讲,很多学生讨厌这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课程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政治生活》的内容,可以通过播放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现场录像,让学生对我国政治生活有所了解,可以通过游戏和模拟的方式展现我国选举人大代表或者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情况,这样学生身临其境,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2. 结合学生实际和政治现实培养法律意识
  思想政治有着很强的实时性和应用性,而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因而所提供的内容和材料具有滞后性,所以,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政治现实,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时事,最新的观点,最新的素材,带入课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确切地说明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跟政府合法合理地打交道,说到底就是用法律意识认识我国政府,并在今后监督我国政府。基于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政治来学习这节课,当前正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如何让党政干部杜绝“四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教师可以拿出当地的一些现实例子,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讲解这堂课,这样学生就能将教材内容和现实情况融合在一起,从而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3. 建设高效课堂培养法律意识
  当前在很多地方都强调建设高效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中就要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掌握应该掌握的内容,而不是在课下重新来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也要通过建设高效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在课堂中要明确学习的目的,要规范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中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和民主法制的意识。其次,要通过高效课堂,构建学生严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和政治知识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逻辑性的表达予以阐述,并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再次,建设高效课堂,就是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法律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平等、自由、民主,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出去,这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具备了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
  三、 结束语
  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与高中课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与《政治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我们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应用《政治生活》的课程内容,优化《政治生活》的教学步骤,通过研究和认识高中政治的《政治生活》,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欧阳林洁.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施佳友.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D].西南大学,2014.
  [3]刘亢.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教学入手,将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个专题的三单元“化学能和电能的转换”作为教学实例,对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以期能够给苏教版教材所覆盖地区的化学学科教育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及见解。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法分析  一、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一) 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当中,针对化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明确的指向,即以“增强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采取说教的方式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掌握了解,而不是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中的例子产生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因此就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提高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素质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
摘要: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从解读自学能力入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检自测能力、自我探求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性格形成、知识体系建立、世界观、人生观构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历史老师,有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开来。高中地理教学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在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们对地球的理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作为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关键性阶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阶段,高中地理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