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开来。高中地理教学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在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们对地球的理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作为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关键性阶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阶段,高中地理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效学习
  《高中地理新课程论》中强调,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地理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组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地理实验活动,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探究本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们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按照课标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按照目录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不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升学生们的地理学习水平。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实验教学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高一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 设置合理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们的理解
  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设置一些具体的教学实验,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高一地理(人教版)《地球的运动》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熟悉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理解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不断培养学生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们准备好投影仪、地球仪、手电筒和发光的太阳模型,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现场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们进行现场观察,并发现一些基本的运动规律。这种现场演示的教学模式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继续给学生们讲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晨昏线的判断方法,一些地方时的计算方式,四季的划分方式以及划分依据”等,学生们就会很轻松地理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们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提升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促进了有效学习。
  二、 组织小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们合作水平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虽然一直被高中课堂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高中地理新课改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探究本领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高一地理(人教版)《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熟悉掌握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同时理解地幔、地壳、地核的基本特征,学会读懂地球的构造图,不断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展示出一幅动态的地球内部结构图,并把学生们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配合教师监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之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指导学生们结合地球的内部构造图进行讨论,自主概括出各个圈层结构的基本特点,提升学生们的读图能力。这种小组实验教学模式使平时比较胆小的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促进了有效学习。
  三、 引进“微课”教学,提升学生们操作水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录制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介绍,使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高一地理(人教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熟悉掌握世界洋流的基本分布情况,并且了解各个洋流对具体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给学生们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解说,即“世界洋流的基本分布规律和这些洋流形成的基本原因”。这种视频解说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之后教师再结合具体的洋流分布图带领学生们进行一一理解,理清每个洋流的基本方向和形成原因,促进学生们的深层理解。这种“微课”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们地理实验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地理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地理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地理教学实验,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水平和地理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们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范善慧.从有效性角度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的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4,(02).
  [2]黄启杰.浅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5,(0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集视频、图片、文字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化的观看和了解生物知识,对于生物知识有更加形象化的认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和学生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生物教学,从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教学入手,将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个专题的三单元“化学能和电能的转换”作为教学实例,对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以期能够给苏教版教材所覆盖地区的化学学科教育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及见解。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法分析  一、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一) 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当中,针对化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明确的指向,即以“增强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采取说教的方式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掌握了解,而不是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中的例子产生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因此就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提高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素质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
摘要: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从解读自学能力入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检自测能力、自我探求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性格形成、知识体系建立、世界观、人生观构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历史老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