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跟课改前的老教材相比,已有很大进步,但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阈来看,其在编写中还存在着结论抽象化、叙事简单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历史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加强专业阅读,才能还原历史的厚重与丰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复杂性;高中历史教材;评说;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52-02
【作者简介】1.高海红,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36)教师;2.刘波,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求真、求实,还原历史的复杂性应是编写教材的底线,然而,受各类因素制约,编写教材也是“遗憾的艺术”,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跟课改前的老教材相比,虽说已有很大进步,但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阈来看,“权威”教材依然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试以新课程高中人教版教材之中国近代史部分的某些章节编写存在的问题为例,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阈加以评说,并谈及相关思考。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一)结论抽象化
【例1】鸦片战争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52页,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是这样论述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段论述虽然只有数十个字,但教师至少要解释半天。“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什么意思?“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是什么意思?一个“封建”概念就已经让学生感到十分纠结,(比如什么是封建?西周“封邦建国”是一种“封建”,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也是“封建”,这两种封建有何不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半封建”,乃至“半殖民地”等概念,真是令学生头痛不已。面对如此抽象的教材结论,教师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叙事简单化
【例2】火烧圆明园的缘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52页,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一事,有这样的文字表述:“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仅仅是为了掩盖其抢劫行为吗?教材对此不置一词。历史的事实是,英法联军之所以火烧圆明园,很大一部分起因是由于清政府不懂国际法,外交处置失当(如拘禁英法谈判代表,部分致死)造成的,于是圆明园成了侵略者“报复”的对象。对于强盗的行径固然应该批判,但教材不可由此掩盖清政府的责任。复杂的历史被如此简单化处理,很难让教师和学生信服。
【例3】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60页在《八国联军侵华》一目中介绍了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这段介绍其实并不全面,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应当首先从民教矛盾(百姓、士绅和天主教教会的冲突)说起,继而论及民族危机,才能讲清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复杂缘由。如此叙事,丰满的历史被裁剪得过于单薄了。
(三)人物脸谱化
【例4】李鸿章之形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第58页在论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战……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教材在这里批评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战术选择,暗含的意思是如果李鸿章采取正确的战术,甲午战争就不一定失败,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而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材第41页在介绍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史实后,有这样一段文字:“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依此逻辑,时间整整延续达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成败竟然全系于甲午战争的输赢?!既然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他同样须对洋务运动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在这里,李鸿章的负面作用被无限放大,人物形象被严重脸谱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几无体现!
(四)评价教条化
【例5】辛亥革命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65页,在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时,用“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句子进行了表达,接着在“探究学习总结”栏目还设计了一道“学习延伸”题,对此予以强化:“收集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封建势力妄图复辟的资料,同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进行比较,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历史作用。”教材试图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这样的比较,认识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被推翻,都是“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佐证。然而这两场闹剧匆匆收场的原因比较复杂,反对袁世凯和张勋复辟的并非只有“民主和共和”的力量,而是恰恰还有“专制和帝制”的力量。有些人是溥仪复辟的积极拥护者,他们反对袁、张两人,并非反对帝制,而是反对袁、张的称帝。所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和张勋复辟的失败并不能充分说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然,为什么辛亥革命后还需要发动新文化运动来给辛亥革命“补课”呢?教材不断重复“逐渐深入人心”的说法,还是有教条化的嫌疑。
二、几点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历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学材”,教材不是“圣经”,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用教材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研究状况、学生学情,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用教材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一步批判、质疑、整合和完善,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全面、更真实的历史;需要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助于还原历史的复杂性。
(二)加强专业阅读
教材存在的问题,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加强专业阅读,熟悉更丰富的史学成果,保证在教学中尽量讲出历史的原汁原味,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复杂的历史。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方面,可以阅读钱穆的《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樊树志的《国史十六讲》等。在中国近代史方面,可以阅读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等。在世界史方面,可以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吴于廑和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董正华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陈乐明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资中筠的《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齐世荣主编的《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可以阅读张耕华的《历史哲学引论》、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王加丰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等。
总之,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新课程教材,历史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原历史可谓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思想解放和越来越多的史料解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还原历史的外部条件将会越来越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勇于实践,就一定能还原历史的厚重与丰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复杂性;高中历史教材;评说;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52-02
【作者简介】1.高海红,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36)教师;2.刘波,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求真、求实,还原历史的复杂性应是编写教材的底线,然而,受各类因素制约,编写教材也是“遗憾的艺术”,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跟课改前的老教材相比,虽说已有很大进步,但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阈来看,“权威”教材依然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试以新课程高中人教版教材之中国近代史部分的某些章节编写存在的问题为例,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阈加以评说,并谈及相关思考。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一)结论抽象化
【例1】鸦片战争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52页,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是这样论述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段论述虽然只有数十个字,但教师至少要解释半天。“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什么意思?“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是什么意思?一个“封建”概念就已经让学生感到十分纠结,(比如什么是封建?西周“封邦建国”是一种“封建”,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也是“封建”,这两种封建有何不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半封建”,乃至“半殖民地”等概念,真是令学生头痛不已。面对如此抽象的教材结论,教师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叙事简单化
【例2】火烧圆明园的缘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52页,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一事,有这样的文字表述:“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仅仅是为了掩盖其抢劫行为吗?教材对此不置一词。历史的事实是,英法联军之所以火烧圆明园,很大一部分起因是由于清政府不懂国际法,外交处置失当(如拘禁英法谈判代表,部分致死)造成的,于是圆明园成了侵略者“报复”的对象。对于强盗的行径固然应该批判,但教材不可由此掩盖清政府的责任。复杂的历史被如此简单化处理,很难让教师和学生信服。
【例3】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60页在《八国联军侵华》一目中介绍了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这段介绍其实并不全面,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应当首先从民教矛盾(百姓、士绅和天主教教会的冲突)说起,继而论及民族危机,才能讲清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复杂缘由。如此叙事,丰满的历史被裁剪得过于单薄了。
(三)人物脸谱化
【例4】李鸿章之形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第58页在论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战……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教材在这里批评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战术选择,暗含的意思是如果李鸿章采取正确的战术,甲午战争就不一定失败,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而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材第41页在介绍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史实后,有这样一段文字:“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依此逻辑,时间整整延续达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成败竟然全系于甲午战争的输赢?!既然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他同样须对洋务运动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在这里,李鸿章的负面作用被无限放大,人物形象被严重脸谱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几无体现!
(四)评价教条化
【例5】辛亥革命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65页,在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时,用“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句子进行了表达,接着在“探究学习总结”栏目还设计了一道“学习延伸”题,对此予以强化:“收集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封建势力妄图复辟的资料,同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进行比较,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历史作用。”教材试图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这样的比较,认识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被推翻,都是“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佐证。然而这两场闹剧匆匆收场的原因比较复杂,反对袁世凯和张勋复辟的并非只有“民主和共和”的力量,而是恰恰还有“专制和帝制”的力量。有些人是溥仪复辟的积极拥护者,他们反对袁、张两人,并非反对帝制,而是反对袁、张的称帝。所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和张勋复辟的失败并不能充分说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然,为什么辛亥革命后还需要发动新文化运动来给辛亥革命“补课”呢?教材不断重复“逐渐深入人心”的说法,还是有教条化的嫌疑。
二、几点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历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学材”,教材不是“圣经”,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用教材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研究状况、学生学情,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用教材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一步批判、质疑、整合和完善,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全面、更真实的历史;需要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助于还原历史的复杂性。
(二)加强专业阅读
教材存在的问题,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加强专业阅读,熟悉更丰富的史学成果,保证在教学中尽量讲出历史的原汁原味,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复杂的历史。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方面,可以阅读钱穆的《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樊树志的《国史十六讲》等。在中国近代史方面,可以阅读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等。在世界史方面,可以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吴于廑和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董正华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陈乐明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资中筠的《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齐世荣主编的《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可以阅读张耕华的《历史哲学引论》、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王加丰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等。
总之,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新课程教材,历史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原历史可谓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思想解放和越来越多的史料解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还原历史的外部条件将会越来越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勇于实践,就一定能还原历史的厚重与丰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