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相关内容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其中的教育教学文化创新范式,大学英语教师要在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建立“意识 能力”结构。“意识”代表学生自身意识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意识,“能力”代表将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灵活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要从理解、顺应、融合以及创新等几方面深入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工作,适应这种新型文化范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文化
【作者简介】刘巧婵,西安培华学院。
一、大学英语教师构建教育教学文化创新范式的适应性结构图谱
1.意识方面。(1)主观自我识别意识。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参与的单向活动,而是一种双向活动,是教师以及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学主体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构成。教学主体识别是指教师准确定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传统社会中,知识以及技能的获取只能通过教师,教师讲课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方式。因此,受到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知识传授、知识拥有方面具备唯一性特点,学生仅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这样一来,明确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1世纪以来,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更加全面地看待学习,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模仿,而是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过程;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知识资源愈加丰富,知识体系逐渐完善,学习渠道增多。处于这种宏观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产生新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动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学生将网络资源作为吸收知识、拓展信息视野的工具。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对教和学的认知,学生被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上,同时并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彻底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也就是从知识讲解者逐步发展为教学资源供给者,负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设计序列化教学程序等工作;学生应从知识被动接受者逐渐发展成主动探索新知识、与教师实现知识交互、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者。
(2)教学模式创新意识。教学的发展伴随着不停地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改革将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理念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为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发展起到建立良好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文化的重要作用。教学模式创新意识也就是对教学进行改革,大学英语教师应掌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以此为基础形成自身的教学态度。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将带动教学要素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师要结合社会发展特点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理念,伴随着岁月的推移,教学理念有必要逐步更新,教学风格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指南》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范式、提倡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师要将《指南》作为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风格的风向标,积极结合《指南》中的相关标准不断反思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中的落后方面,主动求新、求变,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2.能力方面。(1)筛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教学工作准备的相应知识储备和技能,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通常看来,语言教学以语言、文化、能力三方面内容为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同样是一门语言教学,因此具备上述特点。语言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两部分构成,语言知识涉及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技能涉及听力理解、书面表达、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翻译等方面能力。文化由文化知识、文化能力构成,前者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以及西方文化知识;后者涉及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由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学术能力三方面构成。大学英语教师在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之后,结合框架特点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筛选教学内容需要按照《指南》中相应要求、学生语言认知特点、语言教学规律和具体步骤。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关系到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认知以及辨识能力。教师的理解能力体現在教师能够明确《指南》中相关要求,同时将《指南》中的理论要求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教师的认知能力体现在教师能够把握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并掌握语言教学规律;教师的辨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教学内容,即便面对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依然能够突出重点、难点。达到上述标准,才能够保证教师筛选的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指南》中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线上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专家将翻转课堂分成课前阶段、课中阶段以及课后阶段,课前部分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了解到相关学习内容;课中部分利用面对面互动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内化、吸收学习内容;课后部分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应用学习内容。因此,合理筛选网络教学内容成为困扰大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掌握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特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环境的变化匹配教学内容。这对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分类、评判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物化手段。教学物化手段包括传统手段以及现代手段,传统手段包括黑板、文字教材、粉笔、教具、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手段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现如今的教学方法非常多样化,例如直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四段教学法、PPP教学法等。将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充分应用到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管理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中,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是指大学英语教师依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能力。设计能力体现在教师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能力,教师将课堂教学和在线网上课程进行综合,合理设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生交互方式、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模式、课后知识应用等方面。开发能力体现在教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开发校本教学资源的能力。应用能力体现在教师创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现代技术改革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观包括知识呈现观以及环境营造观。知识呈现观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本知识进行编码、组织、表征、呈现,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受这些知识。环境营造观是将信息技术视为一项工具,教师利用这项工具逐渐延伸认知活动的社会性范围以及物质性范围,让学习者和同伴、教师、其他社会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评价能力由系统采集能力、教学信息收集能力两方面构成,具体涵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大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信息的收集;运用教学软件分析教学数据;对大学英语课程是否匹配大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特点的评判能力等。 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适应性现代路径
1.理解。大学英语教师按照《指南》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是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并能够深入分析其意义。理解内容涵盖《指南》中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要求、三大课程模块、综合化课程评价体系、教师适应性发展要求等。理解方式包括自主式以及合作式,自主式体现了教师个人理解;合作式体现了教师和同事共同讨论、利用专家报告的方式,对这些内容产生深刻认识。大学英语教师通过理解《指南》,在大脑中创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框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顺应。大学英语教师要严格依据《指南》中相关要求,不断调试自我教学心理、调整自身教学行为,力求符合《指南》中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教学心理在这里体现为教师理解《指南》中提到的教学理念,并将该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践行;教学行为在这里体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设计、实施、评价、预判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反思等行为都与《指南》中的要求相符。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指南》中的教学理念,同时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存在的缺陷,主动改进。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及时反思是否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否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还是仅仅局限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还要考虑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仅仅起到呈现知识的作用,还是为师生交流、沟通创设良好环境等问题。
3.融合。理解以及顺应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改革所做的心理准备,融合是教师为教学改革所做的教学行动。大学英语教师要依据《指南》中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逐步细化到各项具体工作,结合本校教学实情创设翻转课堂,将课堂教学和在线网上课程进行合理地综合,体现混合教學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样式和种类,设计教学程序,收集整理各方面教学信息,分析数据信息,客观评判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指南》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倡导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大学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创新范式的理念,并在教学活动中践行该理念。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新范式的准确理解以及深度实践,才能实现创新范式的顺利实施。而大学英语教师的适应性决定了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该理念,以及实施该范式的力度。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形成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并实现意识和能力的交互融合,快速适应《指南》中设定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值得一提的是,适应不同于模仿,适应是合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琳雅.简述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8(49):47-48.
[2]赵龙.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文化类课程“反哺”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98.
[3]唐永辉.论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适应及专业发展[J].学园,2016(32):131-13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文化
【作者简介】刘巧婵,西安培华学院。
一、大学英语教师构建教育教学文化创新范式的适应性结构图谱
1.意识方面。(1)主观自我识别意识。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参与的单向活动,而是一种双向活动,是教师以及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学主体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构成。教学主体识别是指教师准确定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传统社会中,知识以及技能的获取只能通过教师,教师讲课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方式。因此,受到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知识传授、知识拥有方面具备唯一性特点,学生仅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这样一来,明确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1世纪以来,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更加全面地看待学习,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模仿,而是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过程;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知识资源愈加丰富,知识体系逐渐完善,学习渠道增多。处于这种宏观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产生新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动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学生将网络资源作为吸收知识、拓展信息视野的工具。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对教和学的认知,学生被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上,同时并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彻底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也就是从知识讲解者逐步发展为教学资源供给者,负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设计序列化教学程序等工作;学生应从知识被动接受者逐渐发展成主动探索新知识、与教师实现知识交互、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者。
(2)教学模式创新意识。教学的发展伴随着不停地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改革将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理念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为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发展起到建立良好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文化的重要作用。教学模式创新意识也就是对教学进行改革,大学英语教师应掌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以此为基础形成自身的教学态度。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将带动教学要素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师要结合社会发展特点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理念,伴随着岁月的推移,教学理念有必要逐步更新,教学风格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指南》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范式、提倡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师要将《指南》作为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风格的风向标,积极结合《指南》中的相关标准不断反思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中的落后方面,主动求新、求变,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2.能力方面。(1)筛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教学工作准备的相应知识储备和技能,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通常看来,语言教学以语言、文化、能力三方面内容为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同样是一门语言教学,因此具备上述特点。语言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两部分构成,语言知识涉及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技能涉及听力理解、书面表达、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翻译等方面能力。文化由文化知识、文化能力构成,前者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以及西方文化知识;后者涉及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由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学术能力三方面构成。大学英语教师在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之后,结合框架特点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筛选教学内容需要按照《指南》中相应要求、学生语言认知特点、语言教学规律和具体步骤。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关系到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认知以及辨识能力。教师的理解能力体現在教师能够明确《指南》中相关要求,同时将《指南》中的理论要求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教师的认知能力体现在教师能够把握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并掌握语言教学规律;教师的辨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教学内容,即便面对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依然能够突出重点、难点。达到上述标准,才能够保证教师筛选的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指南》中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线上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专家将翻转课堂分成课前阶段、课中阶段以及课后阶段,课前部分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了解到相关学习内容;课中部分利用面对面互动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内化、吸收学习内容;课后部分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应用学习内容。因此,合理筛选网络教学内容成为困扰大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掌握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特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环境的变化匹配教学内容。这对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分类、评判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物化手段。教学物化手段包括传统手段以及现代手段,传统手段包括黑板、文字教材、粉笔、教具、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手段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现如今的教学方法非常多样化,例如直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四段教学法、PPP教学法等。将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充分应用到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管理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中,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是指大学英语教师依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能力。设计能力体现在教师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能力,教师将课堂教学和在线网上课程进行综合,合理设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生交互方式、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模式、课后知识应用等方面。开发能力体现在教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开发校本教学资源的能力。应用能力体现在教师创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现代技术改革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观包括知识呈现观以及环境营造观。知识呈现观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本知识进行编码、组织、表征、呈现,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受这些知识。环境营造观是将信息技术视为一项工具,教师利用这项工具逐渐延伸认知活动的社会性范围以及物质性范围,让学习者和同伴、教师、其他社会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评价能力由系统采集能力、教学信息收集能力两方面构成,具体涵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大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信息的收集;运用教学软件分析教学数据;对大学英语课程是否匹配大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特点的评判能力等。 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适应性现代路径
1.理解。大学英语教师按照《指南》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是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并能够深入分析其意义。理解内容涵盖《指南》中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要求、三大课程模块、综合化课程评价体系、教师适应性发展要求等。理解方式包括自主式以及合作式,自主式体现了教师个人理解;合作式体现了教师和同事共同讨论、利用专家报告的方式,对这些内容产生深刻认识。大学英语教师通过理解《指南》,在大脑中创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框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顺应。大学英语教师要严格依据《指南》中相关要求,不断调试自我教学心理、调整自身教学行为,力求符合《指南》中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教学心理在这里体现为教师理解《指南》中提到的教学理念,并将该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践行;教学行为在这里体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设计、实施、评价、预判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反思等行为都与《指南》中的要求相符。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指南》中的教学理念,同时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存在的缺陷,主动改进。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及时反思是否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否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还是仅仅局限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还要考虑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仅仅起到呈现知识的作用,还是为师生交流、沟通创设良好环境等问题。
3.融合。理解以及顺应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改革所做的心理准备,融合是教师为教学改革所做的教学行动。大学英语教师要依据《指南》中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逐步细化到各项具体工作,结合本校教学实情创设翻转课堂,将课堂教学和在线网上课程进行合理地综合,体现混合教學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样式和种类,设计教学程序,收集整理各方面教学信息,分析数据信息,客观评判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指南》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倡导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大学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创新范式的理念,并在教学活动中践行该理念。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新范式的准确理解以及深度实践,才能实现创新范式的顺利实施。而大学英语教师的适应性决定了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该理念,以及实施该范式的力度。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形成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并实现意识和能力的交互融合,快速适应《指南》中设定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育教学文化新范式。值得一提的是,适应不同于模仿,适应是合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琳雅.简述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8(49):47-48.
[2]赵龙.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文化类课程“反哺”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98.
[3]唐永辉.论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适应及专业发展[J].学园,2016(32):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