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材、学情、教学方法设计、学习方法引导、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展示及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阐述中职生如何调试职业性格、提升职业能力以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说课设计 职业性格 职业能力
· 【中图分类号】G647.38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课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现在就将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说课设计与读者分享。
一、教材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1]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德育必修课之一,其课程性质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奋发图强”,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所以它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活动课和技能课,它虽不是一门专业课程,但却是一门依托于成功学的原理,借助心理学、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进而规划自己一生的方法学课程,也可以说是一门生涯成功方法学课程。之所以说它是方法学,是因为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目标管理的方法,也可以说是目标管理人生方法在人生规划中的运用。从广义上说,它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也正是因为这门课程属于成功方法学范畴[2],所以,它的重要性远大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可以说这是一门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而本章节则是本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人的都想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但这不是一厢情愿的心想事成,而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知己就是了解自己,而知彼则是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只有对这两者有了深刻正确的认识,并且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有可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那么,如何才能了解自己,则需要从人的性格、能力、兴趣、气质、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来入手。本课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性格与能力这两个个人因素上。据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需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性格、什么又是能力?知道什么是职业性格,知道什么是职业能力?
能力目标:明确“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适职业性格、提升职业能力。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认识自己,形成要当个性主人的正确理念,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
结合教学大纲以及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的实际,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让学生从人的职业个性(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角度认识自我,明确“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只有使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与职业特点自觉能动地进行职业性格调适和能力的提高,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才能实现“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的完美结合。
本课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状况,从职业的角度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形成要当个性主人的正确理念,通过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其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通常以患者的身份去医院就诊,但对于医师职业对从业者性格及能力的要求知之甚少,所以本堂课的教学关键点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善于调适自身性格、提高职业能力就会丧失许多发展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性格调适、能力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教学一定要首先了解授课對象,再结合教学大纲,才能做到讲课时有的放矢。我校是中职卫护校,绝大部分中职生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因此各专业的学生年龄均普遍偏小,十六、七岁的学生居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尚不了解,对职业及人生的认知尚不清晰,进而尚未形成专业及职业认同感。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思维灵活、乐于参与及接受新事物、拒绝平凡,另类乐观,有创新意识和叛逆精神。因此,他们需要尽快形成对专业及职业的认同感,清晰职业及人生目标,进而为其目标奋斗。而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班,这个班是男女混合班且男生居多数,大部分为来自农牧区的哈萨克和维吾尔族同学,他们好奇心强、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再者因为我校历届农村医学专业就业率较高,该班同学对自身职业生涯都有较高期望值,因此,他们更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增强职业认同感,更加清晰职业及人生目标,进而为其目标奋斗。本堂课恰恰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正确自我认知的一个部分,使学生能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职业生涯以及就业主体两个意识,将职业规划、求职礼仪与技巧、就业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贯穿学业、职业、就业、创业全过程。
三、教法方法设计和学法方法引导
现代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所以在运用教学方法与引导学生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中,我将学生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故本课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主题讲解法、案例探究法、情感体验法等;而引导学生则以自主探究、协作讨论以及情感共鸣等方法对本课内容加以掌握并能付诸于实践活动当中。
例如在“性格及其调适”部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探究师生共同探讨了了性格的含义、形成原因以及作用。为了让同学们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了性格自评和互评的课堂互动。也由此让同学们主动去思考如何对自己的不良性格品质加以调适,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医学中职生如何调适性格?通过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为该部分下一内容的讲解做了铺垫。
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大量具有很强说服力并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案例,借助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分享。例如在“性格及其调适”部分的经典案例就有“孟母三迁”、“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中国达人秀’——刘伟”;“能力及其提升”部分的经典案例则有“人类智商分布图”、“智障残疾人音乐指挥家:舟舟”。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分享了“‘中国达人秀’——刘伟”的故事后,很多同学十分感动,纷纷表示从中感触与受益颇深,一定要将刘伟这位身残志坚、迎难而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年轻人的楷模作为不断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提起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以前一堂课所留下的思考题开始本堂新课。同学们都认识到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也都期待自己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可放眼周围,人们的职业生涯历程却不尽相同,有人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又有人却碌碌无为,这是为什么?以这个问题将同学们引入新课主题---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把影响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环境为我们提供重重机遇。但如何把握机遇,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面的个人因素,由此展開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由案例导入——讲授新知——合作探究——形成观点——总结归纳五个环节构成。在“性格及其调适”部分,用一个很浅显的案例引入了第一个知识点:什么是性格?又以“孟母三迁”的典故讲解了性格形成的原因,再以“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的案例分析了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如何调适性格”进行小组讨论,并和学生分享中国达人秀——刘伟的故事,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那就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调适职业性格”。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各类案例的展开探讨,突出了本课重点:从人的职业个性(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角度认识自我,明确“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能力及其提高”部分,教师则以钱钟书、琼瑶、韩寒、刘翔、杨丽萍和迈克尔.乔丹等名人名家引出了第二个知识点:什么是能力以及能力的类型。穿插了人类智商分布及智商测试等课外知识后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的问题: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间有何关系?通过分享“智障残疾人音乐指挥家:舟舟”的故事后得出新的观点: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入探究,解决了本课难点: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状况,从职业的角度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形成要当个性主人的正确理念,通过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做出总结: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并付出努力,就能主动适应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就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由此也引出下堂课的教学内容:兴趣、职业价值观等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五、教学时间安排
1.新课导入:5分钟。2.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20分钟。3.如何调试职业性格:15分钟。4.能力及其类型:20分钟。5.如何提升职业能力:15分钟。6.本课小结及作业:5分钟。
六、板书设计展示
七、教学反思
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由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思考是否正确。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去思考;与学生分享经典案例,以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只有让学生边听讲边观看边思考,才能诱发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实践,去证实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教师也应当更加充分的准备,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断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引导年轻的学生们更好地去探索人生,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方伟,王少浪.中职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说课设计 职业性格 职业能力
· 【中图分类号】G647.38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课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现在就将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说课设计与读者分享。
一、教材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1]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德育必修课之一,其课程性质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奋发图强”,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所以它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活动课和技能课,它虽不是一门专业课程,但却是一门依托于成功学的原理,借助心理学、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进而规划自己一生的方法学课程,也可以说是一门生涯成功方法学课程。之所以说它是方法学,是因为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目标管理的方法,也可以说是目标管理人生方法在人生规划中的运用。从广义上说,它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也正是因为这门课程属于成功方法学范畴[2],所以,它的重要性远大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可以说这是一门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而本章节则是本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人的都想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但这不是一厢情愿的心想事成,而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知己就是了解自己,而知彼则是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只有对这两者有了深刻正确的认识,并且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有可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那么,如何才能了解自己,则需要从人的性格、能力、兴趣、气质、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来入手。本课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性格与能力这两个个人因素上。据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需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性格、什么又是能力?知道什么是职业性格,知道什么是职业能力?
能力目标:明确“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适职业性格、提升职业能力。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认识自己,形成要当个性主人的正确理念,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
结合教学大纲以及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的实际,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让学生从人的职业个性(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角度认识自我,明确“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只有使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与职业特点自觉能动地进行职业性格调适和能力的提高,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才能实现“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的完美结合。
本课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状况,从职业的角度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形成要当个性主人的正确理念,通过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其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通常以患者的身份去医院就诊,但对于医师职业对从业者性格及能力的要求知之甚少,所以本堂课的教学关键点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善于调适自身性格、提高职业能力就会丧失许多发展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性格调适、能力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教学一定要首先了解授课對象,再结合教学大纲,才能做到讲课时有的放矢。我校是中职卫护校,绝大部分中职生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因此各专业的学生年龄均普遍偏小,十六、七岁的学生居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尚不了解,对职业及人生的认知尚不清晰,进而尚未形成专业及职业认同感。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思维灵活、乐于参与及接受新事物、拒绝平凡,另类乐观,有创新意识和叛逆精神。因此,他们需要尽快形成对专业及职业的认同感,清晰职业及人生目标,进而为其目标奋斗。而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班,这个班是男女混合班且男生居多数,大部分为来自农牧区的哈萨克和维吾尔族同学,他们好奇心强、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再者因为我校历届农村医学专业就业率较高,该班同学对自身职业生涯都有较高期望值,因此,他们更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增强职业认同感,更加清晰职业及人生目标,进而为其目标奋斗。本堂课恰恰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正确自我认知的一个部分,使学生能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职业生涯以及就业主体两个意识,将职业规划、求职礼仪与技巧、就业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贯穿学业、职业、就业、创业全过程。
三、教法方法设计和学法方法引导
现代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所以在运用教学方法与引导学生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中,我将学生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故本课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主题讲解法、案例探究法、情感体验法等;而引导学生则以自主探究、协作讨论以及情感共鸣等方法对本课内容加以掌握并能付诸于实践活动当中。
例如在“性格及其调适”部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探究师生共同探讨了了性格的含义、形成原因以及作用。为了让同学们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了性格自评和互评的课堂互动。也由此让同学们主动去思考如何对自己的不良性格品质加以调适,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医学中职生如何调适性格?通过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为该部分下一内容的讲解做了铺垫。
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大量具有很强说服力并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案例,借助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分享。例如在“性格及其调适”部分的经典案例就有“孟母三迁”、“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中国达人秀’——刘伟”;“能力及其提升”部分的经典案例则有“人类智商分布图”、“智障残疾人音乐指挥家:舟舟”。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分享了“‘中国达人秀’——刘伟”的故事后,很多同学十分感动,纷纷表示从中感触与受益颇深,一定要将刘伟这位身残志坚、迎难而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年轻人的楷模作为不断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提起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以前一堂课所留下的思考题开始本堂新课。同学们都认识到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也都期待自己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可放眼周围,人们的职业生涯历程却不尽相同,有人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又有人却碌碌无为,这是为什么?以这个问题将同学们引入新课主题---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把影响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环境为我们提供重重机遇。但如何把握机遇,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面的个人因素,由此展開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由案例导入——讲授新知——合作探究——形成观点——总结归纳五个环节构成。在“性格及其调适”部分,用一个很浅显的案例引入了第一个知识点:什么是性格?又以“孟母三迁”的典故讲解了性格形成的原因,再以“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的案例分析了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如何调适性格”进行小组讨论,并和学生分享中国达人秀——刘伟的故事,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那就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调适职业性格”。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各类案例的展开探讨,突出了本课重点:从人的职业个性(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角度认识自我,明确“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能力及其提高”部分,教师则以钱钟书、琼瑶、韩寒、刘翔、杨丽萍和迈克尔.乔丹等名人名家引出了第二个知识点:什么是能力以及能力的类型。穿插了人类智商分布及智商测试等课外知识后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的问题: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间有何关系?通过分享“智障残疾人音乐指挥家:舟舟”的故事后得出新的观点: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入探究,解决了本课难点: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状况,从职业的角度认识自己,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形成要当个性主人的正确理念,通过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做出总结: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并付出努力,就能主动适应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就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由此也引出下堂课的教学内容:兴趣、职业价值观等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五、教学时间安排
1.新课导入:5分钟。2.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20分钟。3.如何调试职业性格:15分钟。4.能力及其类型:20分钟。5.如何提升职业能力:15分钟。6.本课小结及作业:5分钟。
六、板书设计展示
七、教学反思
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由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思考是否正确。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去思考;与学生分享经典案例,以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只有让学生边听讲边观看边思考,才能诱发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实践,去证实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教师也应当更加充分的准备,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断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引导年轻的学生们更好地去探索人生,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方伟,王少浪.中职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