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则徐出生地位于福州中山路1 9号,从我入住的酒店步行到那里也许只要十来分钟,在福州的朋友怕我不认路,提早开車到酒店接我,开着导航在湖东路上行驶,语音提示却总叫他在前方调头。来回折返好几次,找不到北。停车问路,方知福州这条中山路也许是全国最短最小最不起眼的以“中山”命名的路,开车一不小心就会掠过。
清乾隆年间,林则徐父亲林宾日用教书所得微薄积蓄典得福州左蓄司(今中山路)小屋一座,几年后,林则徐在此出生。嘉庆年间,林则徐中举、家境稍宽裕,遂买下此房。房屋为木结构,较简陋。林则徐描述:“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皴,恒至漏尽。”
林则徐出生地1 997年修缮后被列入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那天我应邀在那里为读者签新书《寻茶记》,可谓难忘。在那里参观游览的可谓不计其数,但能在那里签书品茶的作家,能有几个呢?
前些年,我策划编辑《人文嘉定》,得知林则徐在道光年间为治理浏河,两次到过嘉定。史载林公“每坐小船,数往来河上,查勤惰,测浅深,与役人相劳苦,不烦供亿。”浏河疏浚结束后,林则徐因仰慕明代文学大家归有光,专程到位于嘉定西部的古镇安亭,寻访震川书院,书楹联:“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忆及林则徐当年行迹,一百多年后,我到林则徐出生地,是不是代表嘉定学人的一次回访?
说难忘,还因为主办方“心洁茶业”的掌门人任淑洁把林则徐第六代嫡孙、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林强先生请来做嘉宾。由林则徐后人陪我参观林则徐出生地,听他讲祖先身世,给我留下的记忆太深刻。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可谓妇孺皆知。林则徐治水,我也有所闻。让我新知的是林则徐与茶的千丝万缕关系。201 5年,福建省茶叶学会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茶缘》杂志出过专辑。我细细阅读,面前像是打开一扇窗。
《茶缘》专辑刊登了林强先生的《茶香绕庭——林则徐和茶》。“茶贸易与鸦片战争”、 “奏折议茶”、 “文稿论茶”、“品茗赋诗”、“出席茶宴”、“以茶会友”、“三坊七巷茶人”、 “闽北之缘”、 “旅途饮茶”、“馈赠名茶”、 “题写茶联”、 “喜爱茶具”、 “涉茶古帖题跋”,几乎所有的篇章无不与茶相关。穿越时空,我像是遇见了我所尊敬的长者和知音。
此文让我知道举世闻名的鸦片战争和茶叶之间的关系。在18-19世纪,中国的茶叶成了英国的重要进口商品,英国用白银换取中国茶叶。白银短缺之后,东印度公司提出运送鸦片到中国的计划,设立鸦片事务局,垄断印度鸦片的生产与出口,用鸦片在中国的销售收入换取白银,用以支付购买茶叶等货款。鸦片的大量输入,给当时中国造成极大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4月,林则徐上奏《英国等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建议“几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在鸦片战争之前,还有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炮火硝烟的“茶叶战争”。
“佛戒偏宜宽酒户,诗情都为检茶经”, “银瓶乍泻秋涛日,石铫新煎活火红,茶梦圆时参梵课,几声钟磬翠微中”……林则徐的许多诗文都无法自抑地表达了他啜茗吟诵的喜茶之情。“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道光九年(1829年)夏,他在为父丁忧守制时,在《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一诗中,还不忘夸赞家乡的武夷茶。
林则徐喜爱茶乡闽北,北上出闽境,来回经过闽北据记载有16次之多。“余家福州,距建溪五百里,然每出闽境必取道焉。尝览其山川,接其人士,未尝不欢然意满,盖余驰外者数十年矣。今春过建州,慨然有移家之志……”这是1850年他为昔日鳌峰学友、建瓯人黄封70岁时写的“寿序”中的句子。“欢然意满”,乃至一度想迁居闽北,我想除了闽北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外,就是满山茶园弥漫的茶香。
1828- 1829年,福州贡院整修,林则徐应邀撰联,其中有内容与茶相关,如“攀柱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句中尽现士人煎茶与修身读书的甘苦。林则徐“花气入簾松翠在壁,琴韻流阁茶香绕庭”和“竹露煎茶松风挥尘,桐云读画蕉雨谭诗”两对茶联,我尤喜欢,那种尘外的隐逸境界令人向往。
林强先生在演示屏幕上一—讲解之后,任淑洁请来宾品尝她精心准备的武夷好茶, “茶香绕庭”、 “岩香心洁”、 “深凹古韵”、“乌金岩韵”等每款都让人有“地久天长”“欲罢不能”之感。
这“茶香绕庭”的茶名,就是林则徐茶联中的词句。 “心洁”茶业好几款茶叶的名字都从林则徐诗句茶联中所选。“心洁茶业”于1 997年创立,第一家门店就设在林则徐出生地。历经20余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心洁”已成为一家集种植、生产、研发、销售和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企,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任淑洁自豪地说: “心洁”是在林则徐出生地成长、壮大的。
201 6年我曾经踏访“心洁茶业”在武夷山的茶叶基地吴三地,之后写了《吴三地的老枞水仙》。我把那里很深很远的根,与任淑洁的爷爷奶奶联想在一起。这一回,我在林则徐出生地品茶,感慨“心洁”岩茶的根似乎还更深更远,可以一直延伸到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与茶的因缘……
清乾隆年间,林则徐父亲林宾日用教书所得微薄积蓄典得福州左蓄司(今中山路)小屋一座,几年后,林则徐在此出生。嘉庆年间,林则徐中举、家境稍宽裕,遂买下此房。房屋为木结构,较简陋。林则徐描述:“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皴,恒至漏尽。”
林则徐出生地1 997年修缮后被列入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那天我应邀在那里为读者签新书《寻茶记》,可谓难忘。在那里参观游览的可谓不计其数,但能在那里签书品茶的作家,能有几个呢?
前些年,我策划编辑《人文嘉定》,得知林则徐在道光年间为治理浏河,两次到过嘉定。史载林公“每坐小船,数往来河上,查勤惰,测浅深,与役人相劳苦,不烦供亿。”浏河疏浚结束后,林则徐因仰慕明代文学大家归有光,专程到位于嘉定西部的古镇安亭,寻访震川书院,书楹联:“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忆及林则徐当年行迹,一百多年后,我到林则徐出生地,是不是代表嘉定学人的一次回访?
说难忘,还因为主办方“心洁茶业”的掌门人任淑洁把林则徐第六代嫡孙、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林强先生请来做嘉宾。由林则徐后人陪我参观林则徐出生地,听他讲祖先身世,给我留下的记忆太深刻。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可谓妇孺皆知。林则徐治水,我也有所闻。让我新知的是林则徐与茶的千丝万缕关系。201 5年,福建省茶叶学会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茶缘》杂志出过专辑。我细细阅读,面前像是打开一扇窗。
《茶缘》专辑刊登了林强先生的《茶香绕庭——林则徐和茶》。“茶贸易与鸦片战争”、 “奏折议茶”、 “文稿论茶”、“品茗赋诗”、“出席茶宴”、“以茶会友”、“三坊七巷茶人”、 “闽北之缘”、 “旅途饮茶”、“馈赠名茶”、 “题写茶联”、 “喜爱茶具”、 “涉茶古帖题跋”,几乎所有的篇章无不与茶相关。穿越时空,我像是遇见了我所尊敬的长者和知音。
此文让我知道举世闻名的鸦片战争和茶叶之间的关系。在18-19世纪,中国的茶叶成了英国的重要进口商品,英国用白银换取中国茶叶。白银短缺之后,东印度公司提出运送鸦片到中国的计划,设立鸦片事务局,垄断印度鸦片的生产与出口,用鸦片在中国的销售收入换取白银,用以支付购买茶叶等货款。鸦片的大量输入,给当时中国造成极大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4月,林则徐上奏《英国等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建议“几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在鸦片战争之前,还有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炮火硝烟的“茶叶战争”。
“佛戒偏宜宽酒户,诗情都为检茶经”, “银瓶乍泻秋涛日,石铫新煎活火红,茶梦圆时参梵课,几声钟磬翠微中”……林则徐的许多诗文都无法自抑地表达了他啜茗吟诵的喜茶之情。“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道光九年(1829年)夏,他在为父丁忧守制时,在《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一诗中,还不忘夸赞家乡的武夷茶。
林则徐喜爱茶乡闽北,北上出闽境,来回经过闽北据记载有16次之多。“余家福州,距建溪五百里,然每出闽境必取道焉。尝览其山川,接其人士,未尝不欢然意满,盖余驰外者数十年矣。今春过建州,慨然有移家之志……”这是1850年他为昔日鳌峰学友、建瓯人黄封70岁时写的“寿序”中的句子。“欢然意满”,乃至一度想迁居闽北,我想除了闽北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外,就是满山茶园弥漫的茶香。
1828- 1829年,福州贡院整修,林则徐应邀撰联,其中有内容与茶相关,如“攀柱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句中尽现士人煎茶与修身读书的甘苦。林则徐“花气入簾松翠在壁,琴韻流阁茶香绕庭”和“竹露煎茶松风挥尘,桐云读画蕉雨谭诗”两对茶联,我尤喜欢,那种尘外的隐逸境界令人向往。
林强先生在演示屏幕上一—讲解之后,任淑洁请来宾品尝她精心准备的武夷好茶, “茶香绕庭”、 “岩香心洁”、 “深凹古韵”、“乌金岩韵”等每款都让人有“地久天长”“欲罢不能”之感。
这“茶香绕庭”的茶名,就是林则徐茶联中的词句。 “心洁”茶业好几款茶叶的名字都从林则徐诗句茶联中所选。“心洁茶业”于1 997年创立,第一家门店就设在林则徐出生地。历经20余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心洁”已成为一家集种植、生产、研发、销售和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企,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任淑洁自豪地说: “心洁”是在林则徐出生地成长、壮大的。
201 6年我曾经踏访“心洁茶业”在武夷山的茶叶基地吴三地,之后写了《吴三地的老枞水仙》。我把那里很深很远的根,与任淑洁的爷爷奶奶联想在一起。这一回,我在林则徐出生地品茶,感慨“心洁”岩茶的根似乎还更深更远,可以一直延伸到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与茶的因缘……